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定界
在自然经济的农业生产条件下,由于贫穷落后,购买性资源投入十分有限,人们不得不通过大量的劳动力付出和广种薄收式的粗放经营来达到自给自足的生產目的。这与现代农业生产中的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实施战略相比具有不同的内涵。正如牛文元等(1995)[2] 在论述中国式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所强调的那样,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处于劣势地位,耕地和水资源分别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 1/3 和 1/4,人均矿产资源量还不到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1/2,人均能源消费量是世界人均水平的 40%,资源压力过大,长期处于负担过重状态,直接约束着人均生产和消费水平,影响着我国长远发展的潜力和发展方式的选择。依靠开发本国资源来积累资本,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耗时过程,而且地形的不利又增大了资源开发难度,提高了成本,许多资源优势很难在短期内转化成物质资本,无疑是发展中的资源大国所背负的沉重负担。随着我国人口的持续增长,人均资源占有量将进一步下降,特别是耕地资源将从 0.13hm2/人下降到 2020 年的 0.073hm2/人,后备资源不足,而农村产品及其相关原材料的需要量不断增加,人均资源消费量不可抑制地扩张,资源供需矛盾日趋尖锐。我国资源特征已构成了实现高度物质现代化的刚性制约。因此,建立中国特色的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
选择。
“节约”一词有两个涵义:一是指“节省”,与“浪费”相对立;二是指“集约”,与“粗放”相对立。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就是在农业生产经营和消费领域所倡导的节约资源、杜绝浪费、集约高效、提高区域资源利用率和单位资源人口承载力的农业技术发展方式。依照农业资源的种类不同,其节约型农业技术可表现为节土、节水、节时为中心的自然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实施和节能、节劳、节资为中心的社会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操作两大类。这些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互相作用与优化配置形式,构成了我国不同区域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农业技术运用特点。第一,任何一种行之有效的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生产体系的建立都是以资源的合理利用、环境的改善和不断增长的人口物质需求满足为特点的;第二,资源的节约必须与集约化经营相结合,才能实现质量效益型的根本转变,促进农业生产率的提高;第三,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的实施离不开科技投入、技术改造与技术革新,同时需要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2 从农业发展看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的作用
2.1 节土作用 农林牧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不仅使农耕地的用地质量得以提高,也使荒山秃岭及沟岔坡地被改造成草树人工栽植的水保型农业区,从而实现了土地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根本性转变。基本农田的改造,避免的水土流失,改善了土壤肥力,为粮食单产的提高打下了基本基础。工程措施加生物措施的综合治理,使荒沟荒坡水土流失基本得到控制,为非农耕地的合理利用打下了基础。
2.2 节土作用 干旱缺水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最大阻碍因子。在土地综合治理的同时,重视降水资源的潜势开发,水保型农业的发展基本完成基本农田降水就地入渗,不仅解决了人畜饮水问题,也使农户庭院经济得以发展,解决了村民菜蓝子和商品生产的水源限制。突破缺水“瓶颈”的节水农业主要在以农田降水利用率的提高、荒山荒沟集水贮存补灌和村路硬地面集水三方面展开。而荒山荒沟集水主要是为农田补灌稳产高效服务的,村路硬地面集水主要是为改善山区村民生活服务的,这里主要是指农田节水作用。
农田降水利用率提高,涉及农田作物配置、作物种质选择、土壤肥力管理、覆盖增渗与保水等方面的技术内容。使贫困区群众能够在市场经济下自主地发展经济作物,提高经济效益。农户养殖畜禽结构的变化和作物种植结构的农户自我调节。这说明人们具有对作物配置节水作用的自然局限性和主动开发富集水资源高效生产的客观能动性。
作物在区域性耕地上合理配置,达到节水高效生产的目的,正是半干旱地区通过生物措施提高降水生产潜势的一种农业手段。
作物种质选择是常规的生物高产节水措施之一。春小麦品种更换不仅使春小麦平均单产水平得以提高,而且使抗旱、抗病、丰产特征得以改善。但由于不同年型降水量的波动较大,品种在特旱年会导致绝收。随着科技投入意识的增强,“以肥调水”的土壤肥力管理水平逐步提高,使得增产增收。
地膜覆盖保水节水技术是在作物生育期地面无效蒸发和作物早期低温危害严重的前提下发展起来的一种节水农业技术。试验表明,采用地膜覆盖可减少作物生育期无效水蒸发 2/3 以上,可为春小麦提供 200~300℃的额外积温。播前足墒时,可使春小麦产量达到 4500kg/hm2 以上,春玉米产量达 6000kg/hm2 以上,作物水分生产效率达 15~22.5kg/hm2。灌溉地区可节水 1200~1500m3/hm2,作物增产 35% 以上,净增产 1600kg/hm2 粮食。在旱地扩展应用,已发展为田间垄膜集水增效技术,提高了夏闲地的复种指数,成倍地增加了粮食产出率。然而,旱地作物地膜覆盖必须以一定的底墒增渗技术为前提。若播前底墒不足,地膜作物前期的早长早发会过度消耗土壤水分而造成中后期早衰。因此,必要的休闲地秸秆覆盖增墒入渗技术和田间垄膜微区集水措施是地膜作物健康发展的配套措施。在正常年型下,休闲期秸秆覆盖可增加土壤底墒约 50mm/hm2;田间垄膜 1∶1 的集水微区与作物等面积种植,可使一次有效降水土壤水分入渗深度增加一倍以上,作物的水分生产效率达 22.5kg/hm2(冬小麦)和 27kg/hm2(玉米)以上。
农田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仅是人类通过各种减耗增水措施最大限度地满足作物生育丰产的“微生境”内部调节控制技术而已。在大旱年型下,各种技术的相形见拙,使人们认识到半干旱区作物产量的降水潜力极限性,进而导致利用一部分荒山径流补充农田灌溉和利用一部分农田垄膜集水来保证另一部分农田作物高效生产措施的出现。
2.3 节时作用 时间的节约不仅在于“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所富集的科学内涵,在半干旱区尽快摆脱区域贫困,更是半干旱区社会经济决策者和生产经营者的一种责任,这个问题理应提到议事日程上。
2.4 节能作用 农村节能技术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改造节柴灶和通过区域外煤炭扶贫输入的形式,制止对荒山植被的乱垦乱伐。生态农业建设项目实施,通过对荒山荒坡土地的农林牧综合发展和增加农田化肥等物质投入,以无机换有机,从而提高了区域的资源利用率和能量产出率。随着 90 年代农村经济收入的增长,太阳能利用和沼气能源的开发已成为改变居民生活环境、提高健康水平的共识,预计将会有较大的发展和普及。
2.5 节劳和节资作用 从市场经济的发展中,认识到劳动力价值规律的作用,促使劳动力开始向工业、交通运输、商业和餐饮等服务行业转移。农业内部劳动力呈兼业型发展变化,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发展已使以土壤作物为中心的体力劳动逐步向农机化发展。相应地,农业资本积累亦由土地经营的低产出、大波动和微效率向农、林、牧、副稳定积累方向发展。有粮就有钱的传统观念正在向有果(菜)、有农机、有加工企业就有钱的观念转变。
在自然经济的农业生产条件下,由于贫穷落后,购买性资源投入十分有限,人们不得不通过大量的劳动力付出和广种薄收式的粗放经营来达到自给自足的生產目的。这与现代农业生产中的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实施战略相比具有不同的内涵。正如牛文元等(1995)[2] 在论述中国式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所强调的那样,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处于劣势地位,耕地和水资源分别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 1/3 和 1/4,人均矿产资源量还不到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1/2,人均能源消费量是世界人均水平的 40%,资源压力过大,长期处于负担过重状态,直接约束着人均生产和消费水平,影响着我国长远发展的潜力和发展方式的选择。依靠开发本国资源来积累资本,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耗时过程,而且地形的不利又增大了资源开发难度,提高了成本,许多资源优势很难在短期内转化成物质资本,无疑是发展中的资源大国所背负的沉重负担。随着我国人口的持续增长,人均资源占有量将进一步下降,特别是耕地资源将从 0.13hm2/人下降到 2020 年的 0.073hm2/人,后备资源不足,而农村产品及其相关原材料的需要量不断增加,人均资源消费量不可抑制地扩张,资源供需矛盾日趋尖锐。我国资源特征已构成了实现高度物质现代化的刚性制约。因此,建立中国特色的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
选择。
“节约”一词有两个涵义:一是指“节省”,与“浪费”相对立;二是指“集约”,与“粗放”相对立。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就是在农业生产经营和消费领域所倡导的节约资源、杜绝浪费、集约高效、提高区域资源利用率和单位资源人口承载力的农业技术发展方式。依照农业资源的种类不同,其节约型农业技术可表现为节土、节水、节时为中心的自然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实施和节能、节劳、节资为中心的社会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操作两大类。这些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互相作用与优化配置形式,构成了我国不同区域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农业技术运用特点。第一,任何一种行之有效的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生产体系的建立都是以资源的合理利用、环境的改善和不断增长的人口物质需求满足为特点的;第二,资源的节约必须与集约化经营相结合,才能实现质量效益型的根本转变,促进农业生产率的提高;第三,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的实施离不开科技投入、技术改造与技术革新,同时需要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2 从农业发展看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的作用
2.1 节土作用 农林牧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不仅使农耕地的用地质量得以提高,也使荒山秃岭及沟岔坡地被改造成草树人工栽植的水保型农业区,从而实现了土地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根本性转变。基本农田的改造,避免的水土流失,改善了土壤肥力,为粮食单产的提高打下了基本基础。工程措施加生物措施的综合治理,使荒沟荒坡水土流失基本得到控制,为非农耕地的合理利用打下了基础。
2.2 节土作用 干旱缺水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最大阻碍因子。在土地综合治理的同时,重视降水资源的潜势开发,水保型农业的发展基本完成基本农田降水就地入渗,不仅解决了人畜饮水问题,也使农户庭院经济得以发展,解决了村民菜蓝子和商品生产的水源限制。突破缺水“瓶颈”的节水农业主要在以农田降水利用率的提高、荒山荒沟集水贮存补灌和村路硬地面集水三方面展开。而荒山荒沟集水主要是为农田补灌稳产高效服务的,村路硬地面集水主要是为改善山区村民生活服务的,这里主要是指农田节水作用。
农田降水利用率提高,涉及农田作物配置、作物种质选择、土壤肥力管理、覆盖增渗与保水等方面的技术内容。使贫困区群众能够在市场经济下自主地发展经济作物,提高经济效益。农户养殖畜禽结构的变化和作物种植结构的农户自我调节。这说明人们具有对作物配置节水作用的自然局限性和主动开发富集水资源高效生产的客观能动性。
作物在区域性耕地上合理配置,达到节水高效生产的目的,正是半干旱地区通过生物措施提高降水生产潜势的一种农业手段。
作物种质选择是常规的生物高产节水措施之一。春小麦品种更换不仅使春小麦平均单产水平得以提高,而且使抗旱、抗病、丰产特征得以改善。但由于不同年型降水量的波动较大,品种在特旱年会导致绝收。随着科技投入意识的增强,“以肥调水”的土壤肥力管理水平逐步提高,使得增产增收。
地膜覆盖保水节水技术是在作物生育期地面无效蒸发和作物早期低温危害严重的前提下发展起来的一种节水农业技术。试验表明,采用地膜覆盖可减少作物生育期无效水蒸发 2/3 以上,可为春小麦提供 200~300℃的额外积温。播前足墒时,可使春小麦产量达到 4500kg/hm2 以上,春玉米产量达 6000kg/hm2 以上,作物水分生产效率达 15~22.5kg/hm2。灌溉地区可节水 1200~1500m3/hm2,作物增产 35% 以上,净增产 1600kg/hm2 粮食。在旱地扩展应用,已发展为田间垄膜集水增效技术,提高了夏闲地的复种指数,成倍地增加了粮食产出率。然而,旱地作物地膜覆盖必须以一定的底墒增渗技术为前提。若播前底墒不足,地膜作物前期的早长早发会过度消耗土壤水分而造成中后期早衰。因此,必要的休闲地秸秆覆盖增墒入渗技术和田间垄膜微区集水措施是地膜作物健康发展的配套措施。在正常年型下,休闲期秸秆覆盖可增加土壤底墒约 50mm/hm2;田间垄膜 1∶1 的集水微区与作物等面积种植,可使一次有效降水土壤水分入渗深度增加一倍以上,作物的水分生产效率达 22.5kg/hm2(冬小麦)和 27kg/hm2(玉米)以上。
农田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仅是人类通过各种减耗增水措施最大限度地满足作物生育丰产的“微生境”内部调节控制技术而已。在大旱年型下,各种技术的相形见拙,使人们认识到半干旱区作物产量的降水潜力极限性,进而导致利用一部分荒山径流补充农田灌溉和利用一部分农田垄膜集水来保证另一部分农田作物高效生产措施的出现。
2.3 节时作用 时间的节约不仅在于“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所富集的科学内涵,在半干旱区尽快摆脱区域贫困,更是半干旱区社会经济决策者和生产经营者的一种责任,这个问题理应提到议事日程上。
2.4 节能作用 农村节能技术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改造节柴灶和通过区域外煤炭扶贫输入的形式,制止对荒山植被的乱垦乱伐。生态农业建设项目实施,通过对荒山荒坡土地的农林牧综合发展和增加农田化肥等物质投入,以无机换有机,从而提高了区域的资源利用率和能量产出率。随着 90 年代农村经济收入的增长,太阳能利用和沼气能源的开发已成为改变居民生活环境、提高健康水平的共识,预计将会有较大的发展和普及。
2.5 节劳和节资作用 从市场经济的发展中,认识到劳动力价值规律的作用,促使劳动力开始向工业、交通运输、商业和餐饮等服务行业转移。农业内部劳动力呈兼业型发展变化,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发展已使以土壤作物为中心的体力劳动逐步向农机化发展。相应地,农业资本积累亦由土地经营的低产出、大波动和微效率向农、林、牧、副稳定积累方向发展。有粮就有钱的传统观念正在向有果(菜)、有农机、有加工企业就有钱的观念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