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变暖,使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的碳足迹得到降低的目标的低碳发展模式被各方所关注。我国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背景下,低碳城市的发展成为低碳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得以实现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低碳城市;建设路径;标准选择
1.低碳经济与低碳建筑
1.1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在2010年召开的两会上,九三学社中央向大会提交的“关于把握机遇,走中国特色的低碳发展道路的提案”被列为1号提案,2号提案“关于推进我国低碳产业发展的提案”也与低碳经济有关。与之形成呼应的是,在2011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褚君浩在此间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新举措,要有促进低碳技术、低碳经济广泛应用的政策鼓励和引导。他呼吁制定《低碳经济促进法》,构造低碳经济繁荣发展的政策和人文环境。在此背景下,建筑行业作为我国当前主要的支柱性产业,实现其产业发展的低碳化势在必行。
1.2低碳建筑
低碳建筑当前作为一种建筑理念和要求,是在低碳经济这一宏观目标的指引下,要求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维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物资、能源的使用和损耗,提高建筑物的综合能效,从而达到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基于建筑行业在一个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从建筑物的建造到使用和维持,其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几乎可以达到社会诸多产业总排放量的近一半,比运输行业和工业生产领域所占比重都大得多。因此,低碳经济的总体目标要得以实现,必须要重视低碳建筑的发展。
2.生态城市的概念与研究现状
2.1生态城市的概念
生態城市,也被称为低碳生态城市,这个概念在我国还是一个全新的理念和课题,但它因契合了时代的要求,必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所谓低碳生态城市,就是指建立在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认识基础上,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为主要目的,建立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存环境。
这一概念显然是一个宏观的体系,因为城市作为人类生活的特定环境,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的综合体。我们可以对其按照一定的标准进一步加以细分,比如衍生出生态人居、生态交通、生态景观和生态布局等一系列概念。鉴于笔者的专业研究方向和研究水平,对生态城市的方方面面都作出条清缕晰的论述是不现实的。因此,下文所言的生态城市建设侧重于对城市建筑的低碳化和生态化展开探讨。
2.2生态城市研究现状
低碳城市、生态城市这一概念的提出源自国外,自然,国外的学者对低碳生态城市建设进行的研究比较早,在基本概念、技术标准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都出现了较为详尽的论述。比如在城市景观设计领域就出现了美国的景观设计师麦克哈格所著的《Designwithnature》这样具有奠基性的作品。而在我国,对生态城市的研究方兴未艾。比如对于作为低碳生态城市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建筑、交通设施和景观建设的研究并不多,而且对于绿色建筑的理论研究和标准制定上,大多都是借鉴欧美的理论框架,亦步亦趋,尚未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理论体系和科学标准体系。
3.以低碳建筑促生态城市建设
3.1以房屋建筑的低碳化促生态城市建设
城市房屋建筑(包括所有的商业建筑和住宅)是城市建筑的主体部分,我们通常谈到城市建筑,往往首先想到的就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相应的,房屋建筑的的构造和维持、使用所产生的碳排放量也居于城市建筑的首位。因此,城市房屋建筑的碳排放量是否能够降低直接决定着生态城市建设的成败,城市房屋建筑实现低碳化是推动生态城市建设的必由之路。
首先应该在房屋设计上强调低碳化、生态化。在设计城市建筑时,要从整体出发考虑问题,注意整个建筑的结构优化,以求能够综合利用资源和能源,减少浪费和损耗,以较小的消耗获得较高的目标,从而获得资源和能源的合理利用,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在建筑材料和施工上下功夫,力求尽可能的节约原材料。要对于建筑构造中包括结构用材、水暖电、通讯设备器材及建筑装修用材等从材料选用和施工技术上加以改进。比如把传统的砖石结构转变为轻质墙体减轻了结构的自重,同时扩大有效利用空间。在此方面,我们应当积极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引进新的建筑材料和施工方法。如索膜结构先驱和开拓者的费赖·奥托提出的的原始建筑学,这种建筑学能将结构和装饰结合起来,转换成现代建筑,就是“轻的、节能的、灵活的适应性强的”。其次,还要积极做好与发达国家工程建设标准接轨的工作,建立起符合国际规范并契合我国国情的低碳建筑技术、产品认证机制,加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强制性标准的实施与监督,保证建筑使用周期的合理性。
3.2以城市交通设施的低碳化促生态城市建设
随着城市发展的不断扩张和城市功能的演变,城市交通设施越发显得重要,其低碳水平的高低,也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城市建筑低碳化水平。因此,要真正实现城市建筑的低碳化,就必须改进城市交通设施建筑的设计理念、功能定位和建筑材料,从而降低城市交通设施建筑的碳排放量,促进生态城市的建设。
首先,应当确立环保低碳的人居环境理念,并以此展开对城市交通设施的规划与建设。城市道路是城市交通设施建设的主体,当前不少城市在规划道路建设的时候,大多都是把拓宽道路、为机动车出行提供方便作为着眼点。这种理念显然不利于城市道路建设和使用的低碳化。我们必须改变目前以机动车为使用主体,而忽略行人和非机动车使用权利的城市交通规划理念,切实保障行人及非机动车的路权,保证人行道、自行车道等专用道路系统的优先发展地位。
其次,在建筑材料和附属设施的运用上,也要低碳优先,尽可能降低非环保的建筑材料和照明系统等对能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破坏。比如加强对城市道路最通常采用的沥青路面材料、工艺加以改进,就可以使得建筑材料节省的同时不降低路面的使用效用,而且同时降低了其对于环境的污染。对于路灯和标识牌等附属设施的建设,我们也应当尽可能选用高效节能产品,优先选用太阳能、风能、自动发光等绿色环保、低碳的新型能源或材料作为设施用品。
3.3以城市景观低碳化促生态城市建设
随着城市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城市景越来越受到重视,也已成为打造城市形象的一个主要手段。相应地,城市景观设计和建造也就成为城市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城市景观设计和建造的低碳化对于生态城市的建设意义巨大。这就要求我们在景观设计过程中要有低碳生态设计的理念,要有节约能源、降低能耗的理念。我们必须摒弃一味追求排场、奢华,盲目模仿甚至攀比的景观设计和建造的误区,因为这样不但费时、费工、浪费建设资金,而且生态宜居效果不佳。
4.结语
综上所述,低碳城市建设不仅作为国际主流趋势和我国国情的需要,而且也是对人类自己生存环境得以保护的关键,造福子孙后代。低碳型城市建设包罗万象,各个因素之间相互联系且相互制约,应得到建设者的重点关注,通过深入探究,付诸实践,使城市建设大道蓝天、闭水、美丽且清洁的人间圣地。
【参考文献】
[1]刘志林,戴亦欣,董长贵等.低碳城市理念与国际经验[J].城市发展研究,2009.
[2]付允等.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
[3]胡少维.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J].发展研究,2010.
【关键词】低碳城市;建设路径;标准选择
1.低碳经济与低碳建筑
1.1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在2010年召开的两会上,九三学社中央向大会提交的“关于把握机遇,走中国特色的低碳发展道路的提案”被列为1号提案,2号提案“关于推进我国低碳产业发展的提案”也与低碳经济有关。与之形成呼应的是,在2011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褚君浩在此间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新举措,要有促进低碳技术、低碳经济广泛应用的政策鼓励和引导。他呼吁制定《低碳经济促进法》,构造低碳经济繁荣发展的政策和人文环境。在此背景下,建筑行业作为我国当前主要的支柱性产业,实现其产业发展的低碳化势在必行。
1.2低碳建筑
低碳建筑当前作为一种建筑理念和要求,是在低碳经济这一宏观目标的指引下,要求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维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物资、能源的使用和损耗,提高建筑物的综合能效,从而达到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基于建筑行业在一个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从建筑物的建造到使用和维持,其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几乎可以达到社会诸多产业总排放量的近一半,比运输行业和工业生产领域所占比重都大得多。因此,低碳经济的总体目标要得以实现,必须要重视低碳建筑的发展。
2.生态城市的概念与研究现状
2.1生态城市的概念
生態城市,也被称为低碳生态城市,这个概念在我国还是一个全新的理念和课题,但它因契合了时代的要求,必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所谓低碳生态城市,就是指建立在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认识基础上,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为主要目的,建立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存环境。
这一概念显然是一个宏观的体系,因为城市作为人类生活的特定环境,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的综合体。我们可以对其按照一定的标准进一步加以细分,比如衍生出生态人居、生态交通、生态景观和生态布局等一系列概念。鉴于笔者的专业研究方向和研究水平,对生态城市的方方面面都作出条清缕晰的论述是不现实的。因此,下文所言的生态城市建设侧重于对城市建筑的低碳化和生态化展开探讨。
2.2生态城市研究现状
低碳城市、生态城市这一概念的提出源自国外,自然,国外的学者对低碳生态城市建设进行的研究比较早,在基本概念、技术标准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都出现了较为详尽的论述。比如在城市景观设计领域就出现了美国的景观设计师麦克哈格所著的《Designwithnature》这样具有奠基性的作品。而在我国,对生态城市的研究方兴未艾。比如对于作为低碳生态城市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建筑、交通设施和景观建设的研究并不多,而且对于绿色建筑的理论研究和标准制定上,大多都是借鉴欧美的理论框架,亦步亦趋,尚未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理论体系和科学标准体系。
3.以低碳建筑促生态城市建设
3.1以房屋建筑的低碳化促生态城市建设
城市房屋建筑(包括所有的商业建筑和住宅)是城市建筑的主体部分,我们通常谈到城市建筑,往往首先想到的就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相应的,房屋建筑的的构造和维持、使用所产生的碳排放量也居于城市建筑的首位。因此,城市房屋建筑的碳排放量是否能够降低直接决定着生态城市建设的成败,城市房屋建筑实现低碳化是推动生态城市建设的必由之路。
首先应该在房屋设计上强调低碳化、生态化。在设计城市建筑时,要从整体出发考虑问题,注意整个建筑的结构优化,以求能够综合利用资源和能源,减少浪费和损耗,以较小的消耗获得较高的目标,从而获得资源和能源的合理利用,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在建筑材料和施工上下功夫,力求尽可能的节约原材料。要对于建筑构造中包括结构用材、水暖电、通讯设备器材及建筑装修用材等从材料选用和施工技术上加以改进。比如把传统的砖石结构转变为轻质墙体减轻了结构的自重,同时扩大有效利用空间。在此方面,我们应当积极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引进新的建筑材料和施工方法。如索膜结构先驱和开拓者的费赖·奥托提出的的原始建筑学,这种建筑学能将结构和装饰结合起来,转换成现代建筑,就是“轻的、节能的、灵活的适应性强的”。其次,还要积极做好与发达国家工程建设标准接轨的工作,建立起符合国际规范并契合我国国情的低碳建筑技术、产品认证机制,加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强制性标准的实施与监督,保证建筑使用周期的合理性。
3.2以城市交通设施的低碳化促生态城市建设
随着城市发展的不断扩张和城市功能的演变,城市交通设施越发显得重要,其低碳水平的高低,也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城市建筑低碳化水平。因此,要真正实现城市建筑的低碳化,就必须改进城市交通设施建筑的设计理念、功能定位和建筑材料,从而降低城市交通设施建筑的碳排放量,促进生态城市的建设。
首先,应当确立环保低碳的人居环境理念,并以此展开对城市交通设施的规划与建设。城市道路是城市交通设施建设的主体,当前不少城市在规划道路建设的时候,大多都是把拓宽道路、为机动车出行提供方便作为着眼点。这种理念显然不利于城市道路建设和使用的低碳化。我们必须改变目前以机动车为使用主体,而忽略行人和非机动车使用权利的城市交通规划理念,切实保障行人及非机动车的路权,保证人行道、自行车道等专用道路系统的优先发展地位。
其次,在建筑材料和附属设施的运用上,也要低碳优先,尽可能降低非环保的建筑材料和照明系统等对能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破坏。比如加强对城市道路最通常采用的沥青路面材料、工艺加以改进,就可以使得建筑材料节省的同时不降低路面的使用效用,而且同时降低了其对于环境的污染。对于路灯和标识牌等附属设施的建设,我们也应当尽可能选用高效节能产品,优先选用太阳能、风能、自动发光等绿色环保、低碳的新型能源或材料作为设施用品。
3.3以城市景观低碳化促生态城市建设
随着城市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城市景越来越受到重视,也已成为打造城市形象的一个主要手段。相应地,城市景观设计和建造也就成为城市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城市景观设计和建造的低碳化对于生态城市的建设意义巨大。这就要求我们在景观设计过程中要有低碳生态设计的理念,要有节约能源、降低能耗的理念。我们必须摒弃一味追求排场、奢华,盲目模仿甚至攀比的景观设计和建造的误区,因为这样不但费时、费工、浪费建设资金,而且生态宜居效果不佳。
4.结语
综上所述,低碳城市建设不仅作为国际主流趋势和我国国情的需要,而且也是对人类自己生存环境得以保护的关键,造福子孙后代。低碳型城市建设包罗万象,各个因素之间相互联系且相互制约,应得到建设者的重点关注,通过深入探究,付诸实践,使城市建设大道蓝天、闭水、美丽且清洁的人间圣地。
【参考文献】
[1]刘志林,戴亦欣,董长贵等.低碳城市理念与国际经验[J].城市发展研究,2009.
[2]付允等.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
[3]胡少维.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J].发展研究,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