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本解读是上好阅读课的前提,是提高语文教学实效的基础,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成败的关键,是语文教师专业素养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当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并重以来,对文本的解读也呈现着百花盛开的繁荣景象,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当课堂变得越来越热闹的时候,崔峦先生告诫我们:文本解读要忌浅——浅尝辄止;忌搬——急于看教参或从网上下载,在我们学校班班通建成后,老师们都喜欢在网上下课件,以课件的流程来解读文本;忌偏——不能正确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如一位老师讲《藏羚羊的跪拜》,在观看了图片理解了课文之后,老师问学生:“你们说,老猎人以后还会再打藏羚羊吗?为什么?”大部分学生说“不会!”可是突然一个小男孩站起来,振振有词地说:“会!因为他是猎人,不打猎没法生活!”教师一愣后说:“你的观点也有道理呀!别的同学说呢?”这下班里热闹了,学生分成两派,在会与不会中争执得越来越激烈。这样一节即将结束的语文课,学生连文章的主旨都没明白,这能叫成功吗?忌泛——不把功夫用在吃透课文上,而是大量补充图文资料,造成泛语文的偏向。如一位教师教学《花钟》,围绕花让学生观看了大量图片,还设有各式各样的花开放的动态FLASH。学生兴趣盎然地看着,高高兴兴地谈着,像模像样地画着,可是对这一篇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对作者用词的准确性严重缺失。结合这些现象我谈谈自己对文本解读的一些看法。
一、 感受文本——整体入手
对于文本的解读我们首先要整体把握文章的主旨,把文章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对待,要从整体入手,整体感知文本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体悟作者心境;推敲词语句式;追寻语言魅力。在备课《少年闰土》时,师者肯定要对《故乡》有所熟悉,才不至于让孩子对少年闰土的命运想象曲解,为后来中年闰土的命运作铺垫。因此阅读作品时,切不可局限于作品的局部和细节,而要加强整体阅读,将局部和细节与主题有机联系起来,透过文字表层读懂文章的意蕴和意境,触摸作者的内心世界,体会到作品的妙处。
同时,在备课时还要重视教材在单元中的整体性,不孤立地以单篇课文作为备课对象,而要把整个单元作为备课内容。有了这样的整体意识,在设计教学板块时也会从整体入手,部分推进,再回到整体,从而避免文本被肢解。
二、 朗读文本——字斟句酌
充分全面深刻的感受理解、掌握课文的思想情感和语言表达内容,这是解读文本之基本。
1.深情朗读。古语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调动自己的语感能力感知课文,通过朗读,让自己沉浸在文本之中,感受作者的喜怒哀乐,体悟文本的温度与力度。朗读也应根据文本的特点进行,对于语言优美的文本大可放声朗读,读得自己淆然泪下,读得自己热血澎湃,而对于说明文更多的是通过默读去探求事物间的联系。
2.字斟句酌。南帆先生一本书的题目叫《沉入词语》,我想这就是字斟句酌的最好解释。所谓“沉入”就是要把自己整个地没在词语里,不急不躁,凭借自己的语感能力,反复琢磨,慢慢地品味,不轻易放过每一句话每一个词,才能听出弦外之音,悟出言外之意,看出意中之象,品出话中之情;如于永正在《小稻秧脱险记》中对孩子进行“强化诵读,注重感悟”的阅读教学中,对“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一拥而上”等词语或做动作,或创设情境启发学生去自悟。这个环节的成功也是于老师在备课时对这些词语进行感悟所得才可能呈现的。
三、 品读文本——回归语言
歌德说过:“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形式对于大多數人是一个秘密。”也有教者常说:“语文教学要走个来回”从文本到情感,从情感到思想,再从思想回到文本,这个来回的基点便是语言。语感的培养,语文能力的训练乃至语文素养的形成,出发点仍是语言。青年教师阅读赛课特等奖刘佳琦老师执教的《掌声》一课有这样一个片段:
师:从哪些词语当中你们感受到英子内心的忧郁呢?
生:“默默的坐在教室的一角”。
师:那你能具体说说吗?“默默的”,什么意思?默读是怎么读?
生:不出声音地读。
师:那默默的呢?是什么意思?
生:不动声色的。
师:一声也没有,小英子总是这样。还有哪些词让你们有感受?
生:她早早地就来到了教室。我从这里感觉到了英子的忧郁。
师:同学们能够抓住关键词句去体会,这是很好的学习方法。跟刘老师想象一下:当同学们出去快乐活动的时候,英子却总是——
生: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师:当同学们还走在上学路上的时候,英子已经早早地——
生:来到了教室。
师:下课铃响了,她却要——
生:最后一个离开。
通过对“默默地”意思体会再结合英子的情况想象,再带着这样的情绪朗读,这就是一个来回,“默默地”不仅仅是一个表象,还有英子内心的忧伤。教师在备课时亦要抓住这些关键词句细细品悟,才能在课堂中带领孩子领悟语言的奥妙。
四、 比较文本——对应生活
茅盾提出:“应当一边读,一边回想他所经验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边读,一边到现实的活人中去看。”文学作品是生活的反映,如果我们把作品还原到现实生活中去思考,查找作者的相关资料,查找作品的时代背景,就会有比较深的感悟。当你细读文本时,不仅要将目光集聚到文字上,也应该借还原和比较,深入到每个字眼的后面,也许在哪里你能发现语言所包含着的更多的东西。你要把它们从文本的地层下面拽出来,把它们还原成一个画面、一段场景、一个故事。这样文本解读也因此变得更加丰满和浓烈。
五、 怀疑文本——寻找缝隙
缝隙就是破绽,就是矛盾。这个破绽和矛盾不是作者的笔误,而是作者的有意为之。有些文本,我们粗粗一读是看不到破绽,细品之下恰是孩子思维训练的契机。杨明明老师在上《惊弓之鸟》一课时曾有这样一个片段:
师:“刚才我们读的哪句话中,有一个词是用错的!”
生:(纷纷接上说)是“射”。
师:是啊!不用箭,怎么可以说是“射”?我们给他改!
生:(众)改成“惊”!改成“吓”!
师:那么拿起笔——(生纷纷拿笔欲改)
师:真改?是课文的错误?(一生悟,大叫:“没错!是故意这样写的!”不少人响应)
师:好,我们别争,以理服人,改,要有理由,不改,也要有理由,请先讨论讨论。
生A:不改!作者用“射”,自有他的道理,读下去自然会明白。
生B:不用改!这不是错误,而是有意这样安排的。
生C:不改!这是让我们带着问题读,越读越有味。
师:大家说得有道理,作者这么写,激起我们读者的兴趣,吸引我们往下学!请找一找,课文中哪一个字置大雁于死地?注意!把让大雁送命的字圈出来!
杨老师通过设置这样一个“错误点”贴近学生发展成“研究点”,激起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这只是我的一些浅见,其实在实际教学中我也常常为了解读文本挠破头皮,有时也常常是以偏盖全,粗枝乱造一番,还希望得到各位同仁的悉心指导。
参考文献:
[1]《新课程名师精彩课堂实录》 周成平
一、 感受文本——整体入手
对于文本的解读我们首先要整体把握文章的主旨,把文章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对待,要从整体入手,整体感知文本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体悟作者心境;推敲词语句式;追寻语言魅力。在备课《少年闰土》时,师者肯定要对《故乡》有所熟悉,才不至于让孩子对少年闰土的命运想象曲解,为后来中年闰土的命运作铺垫。因此阅读作品时,切不可局限于作品的局部和细节,而要加强整体阅读,将局部和细节与主题有机联系起来,透过文字表层读懂文章的意蕴和意境,触摸作者的内心世界,体会到作品的妙处。
同时,在备课时还要重视教材在单元中的整体性,不孤立地以单篇课文作为备课对象,而要把整个单元作为备课内容。有了这样的整体意识,在设计教学板块时也会从整体入手,部分推进,再回到整体,从而避免文本被肢解。
二、 朗读文本——字斟句酌
充分全面深刻的感受理解、掌握课文的思想情感和语言表达内容,这是解读文本之基本。
1.深情朗读。古语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调动自己的语感能力感知课文,通过朗读,让自己沉浸在文本之中,感受作者的喜怒哀乐,体悟文本的温度与力度。朗读也应根据文本的特点进行,对于语言优美的文本大可放声朗读,读得自己淆然泪下,读得自己热血澎湃,而对于说明文更多的是通过默读去探求事物间的联系。
2.字斟句酌。南帆先生一本书的题目叫《沉入词语》,我想这就是字斟句酌的最好解释。所谓“沉入”就是要把自己整个地没在词语里,不急不躁,凭借自己的语感能力,反复琢磨,慢慢地品味,不轻易放过每一句话每一个词,才能听出弦外之音,悟出言外之意,看出意中之象,品出话中之情;如于永正在《小稻秧脱险记》中对孩子进行“强化诵读,注重感悟”的阅读教学中,对“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一拥而上”等词语或做动作,或创设情境启发学生去自悟。这个环节的成功也是于老师在备课时对这些词语进行感悟所得才可能呈现的。
三、 品读文本——回归语言
歌德说过:“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形式对于大多數人是一个秘密。”也有教者常说:“语文教学要走个来回”从文本到情感,从情感到思想,再从思想回到文本,这个来回的基点便是语言。语感的培养,语文能力的训练乃至语文素养的形成,出发点仍是语言。青年教师阅读赛课特等奖刘佳琦老师执教的《掌声》一课有这样一个片段:
师:从哪些词语当中你们感受到英子内心的忧郁呢?
生:“默默的坐在教室的一角”。
师:那你能具体说说吗?“默默的”,什么意思?默读是怎么读?
生:不出声音地读。
师:那默默的呢?是什么意思?
生:不动声色的。
师:一声也没有,小英子总是这样。还有哪些词让你们有感受?
生:她早早地就来到了教室。我从这里感觉到了英子的忧郁。
师:同学们能够抓住关键词句去体会,这是很好的学习方法。跟刘老师想象一下:当同学们出去快乐活动的时候,英子却总是——
生: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师:当同学们还走在上学路上的时候,英子已经早早地——
生:来到了教室。
师:下课铃响了,她却要——
生:最后一个离开。
通过对“默默地”意思体会再结合英子的情况想象,再带着这样的情绪朗读,这就是一个来回,“默默地”不仅仅是一个表象,还有英子内心的忧伤。教师在备课时亦要抓住这些关键词句细细品悟,才能在课堂中带领孩子领悟语言的奥妙。
四、 比较文本——对应生活
茅盾提出:“应当一边读,一边回想他所经验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边读,一边到现实的活人中去看。”文学作品是生活的反映,如果我们把作品还原到现实生活中去思考,查找作者的相关资料,查找作品的时代背景,就会有比较深的感悟。当你细读文本时,不仅要将目光集聚到文字上,也应该借还原和比较,深入到每个字眼的后面,也许在哪里你能发现语言所包含着的更多的东西。你要把它们从文本的地层下面拽出来,把它们还原成一个画面、一段场景、一个故事。这样文本解读也因此变得更加丰满和浓烈。
五、 怀疑文本——寻找缝隙
缝隙就是破绽,就是矛盾。这个破绽和矛盾不是作者的笔误,而是作者的有意为之。有些文本,我们粗粗一读是看不到破绽,细品之下恰是孩子思维训练的契机。杨明明老师在上《惊弓之鸟》一课时曾有这样一个片段:
师:“刚才我们读的哪句话中,有一个词是用错的!”
生:(纷纷接上说)是“射”。
师:是啊!不用箭,怎么可以说是“射”?我们给他改!
生:(众)改成“惊”!改成“吓”!
师:那么拿起笔——(生纷纷拿笔欲改)
师:真改?是课文的错误?(一生悟,大叫:“没错!是故意这样写的!”不少人响应)
师:好,我们别争,以理服人,改,要有理由,不改,也要有理由,请先讨论讨论。
生A:不改!作者用“射”,自有他的道理,读下去自然会明白。
生B:不用改!这不是错误,而是有意这样安排的。
生C:不改!这是让我们带着问题读,越读越有味。
师:大家说得有道理,作者这么写,激起我们读者的兴趣,吸引我们往下学!请找一找,课文中哪一个字置大雁于死地?注意!把让大雁送命的字圈出来!
杨老师通过设置这样一个“错误点”贴近学生发展成“研究点”,激起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这只是我的一些浅见,其实在实际教学中我也常常为了解读文本挠破头皮,有时也常常是以偏盖全,粗枝乱造一番,还希望得到各位同仁的悉心指导。
参考文献:
[1]《新课程名师精彩课堂实录》 周成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