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的本质在于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活动,同时课堂也便成了学生展示自我独特思维的舞台。现代的课堂教学,非常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发挥每一名学生的内在潜能。教学中,教师应该尽其可能地让学生独立观察,积极思考,主动去发现问题。(1)创设自主氛围 激发求异思维。(2)注意多向求解,培养求异思维。(3)一题多问,培养求异思维。学生的求异思维的培养,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它需要教师植根于课堂,真干、实干、引领学生一点一滴的积累。独辟蹊径,探究求异性思维培养的新途径。
【关键词】求异思维、自主氛围;多向求解、一题多问
小学数学教学的本质在于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活动,同时课堂也便成了学生展示自我独特思维的舞台。现代的课堂教学,非常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发挥每一名学生的内在潜能。教学中,教师应该尽其可能地让学生独立观察,积极思考,主动去发现问题。一个人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就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其中的内在规律和联系也最容易掌握。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到各种尝试。只有大胆去想象,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传统教育中,教师带领学生获取知识,学习的重点在于求同思维,在同一个方向上进行思考,寻求唯一的答案,这不仅桎梏了学生的思维,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那么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呢?我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创设自主氛围 激发求异思维
数学课上,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发现问题。关键是看教师怎样创设一个有利于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自主学习氛围。
创设自主氛围 激发求异思维是学生思维求异的沃土。 创设自主的课堂气氛,首先教师要热爱学生,这是达到自主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已是被人们广泛认识的教育真谛。其次,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做到既是学生的师表,又是学生可以交心的朋友。这样,学生在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下,思维活跃,无拘无束,敢想敢做,随时可以喷发出奇异的火花。例如,在“长方体的认识”这节课中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里动手实践操作,学生主动参与新知识的构建过程,体现了“再发现”的乐趣。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用来制作长方体的材料(萝卜,小刀,纸片,小木棍,橡皮泥)。有了这些材料相信学生,把时间多留给学生,放手让学生利用提供的实践材料分组进行制作长方体,然后让学生自己汇报劳动成果:第一种学生用小刀和萝卜切六刀切出了长方体。:第二种学生用六个长方形纸片“围”成了一个长方体。第三种用“插”的方法,插出了一个长方体。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长方体的表象,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
2 注意多向求解,培养求异思维
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激发他们的求异思维,创造出更多的求变、求异、求新的解题方法。作为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在变通中学习,在创新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让学生认识到解题方法的多样性会让我们在难中取易,繁中求简例如计算:59×5960学生想当然常规计算。
2.1 原式=59×5960=348160=58160 其繁复程度可见,教师此时的引领学生思考,5960还可以怎样表示?学生想到了 (1-160)再来让学生独立探究新解法,59×(1-160)求变求异的思维在学生的大脑中活跃起来。
2.2 59×5960=59×(1-160)=59-5960=58160创新的意识被点燃了,进而又有学生变异思维解题。
2.3 (60-1)×5960=59-5960=58160通过这样多角度的思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了所学知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求异思维能力。
再如:我们在学习计算:5+5+5+5+4=?传统思维模式下学生会解答,5×4+4 这时 也会有学生有所发现,看到一个并不存在的“5”列出算式 5×5-1这些思考方式固然正确,也达到了教学预设。但如果进一步探究,从5×4+4中的5×4乘法意义的角度去思考,它不仅表示4个5连续相加“5+5+5+5”。还可以表示5个4连续相加:4+4+4+4+4这时候就会有学生发现乘加算式5×4+4相当于6个4连续相加,进而产生新的算式:4×6。有个别学生打破了原有的数学信息,富有创造性的求异思维,如果把原有数学信息进行重组,把加数重新组合(5-1)+(5-1)+(5-1)+(5-1)+4+4=?进而新的解决方案产生4×6。由此可见,求异性思维在学习中的神奇力量,它在同一个问题上,探求不同的解答方案。避免了思维的单一性,摆脱思维的僵化,有助于学生灵活运用学习方法,突破常规的生的学习兴趣,巩固了所学知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创新能力。
3 一题多问,培养求异思维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我们要从小培养孩子积极思考,主动提问的习惯。教学中,我们应该尝试将某一习题提出富有思考性的,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猜想、联想、类比,进而得出新的命题(即一题多变),这对激发学生思维,培养求异思维能力极为重要。如在教学了分数应用题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题:
例如:五一班有学生100人。女生是男生的3/5,女生有多少人?
这本来是一道很简单的题目。教学中,我们往往会因学生很容易解答,而一晃而过,忽视发散思维的训练。对于这样的题型,我们教师要执意求新,变换提出新的问题,我启发学生根据题意提出问题,学生经过认真思考,提出了如下问题: ①男生有多少人?②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③男生是女生的几倍?④女生是男生的几分之几?⑤男生比女生多几分之几?⑥女生比男生少几分之几?这样,可以起到“以一当十”的教学效果。同一道题,我们还可以从分析上多提问,从解法上多提问,从检验上多提问,进行多问启思训练,培养学习思维的灵活性,这样教师的主导作用既发挥得当又发展了学生的智力。
学生的求异思维的培养,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它需要教师植根于课堂,真干、实干、引领学生一点一滴的积累。独辟蹊径,探究求异性思维培养的新途径。
【关键词】求异思维、自主氛围;多向求解、一题多问
小学数学教学的本质在于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活动,同时课堂也便成了学生展示自我独特思维的舞台。现代的课堂教学,非常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发挥每一名学生的内在潜能。教学中,教师应该尽其可能地让学生独立观察,积极思考,主动去发现问题。一个人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就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其中的内在规律和联系也最容易掌握。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到各种尝试。只有大胆去想象,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传统教育中,教师带领学生获取知识,学习的重点在于求同思维,在同一个方向上进行思考,寻求唯一的答案,这不仅桎梏了学生的思维,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那么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呢?我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创设自主氛围 激发求异思维
数学课上,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发现问题。关键是看教师怎样创设一个有利于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自主学习氛围。
创设自主氛围 激发求异思维是学生思维求异的沃土。 创设自主的课堂气氛,首先教师要热爱学生,这是达到自主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已是被人们广泛认识的教育真谛。其次,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做到既是学生的师表,又是学生可以交心的朋友。这样,学生在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下,思维活跃,无拘无束,敢想敢做,随时可以喷发出奇异的火花。例如,在“长方体的认识”这节课中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里动手实践操作,学生主动参与新知识的构建过程,体现了“再发现”的乐趣。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用来制作长方体的材料(萝卜,小刀,纸片,小木棍,橡皮泥)。有了这些材料相信学生,把时间多留给学生,放手让学生利用提供的实践材料分组进行制作长方体,然后让学生自己汇报劳动成果:第一种学生用小刀和萝卜切六刀切出了长方体。:第二种学生用六个长方形纸片“围”成了一个长方体。第三种用“插”的方法,插出了一个长方体。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长方体的表象,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
2 注意多向求解,培养求异思维
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激发他们的求异思维,创造出更多的求变、求异、求新的解题方法。作为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在变通中学习,在创新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让学生认识到解题方法的多样性会让我们在难中取易,繁中求简例如计算:59×5960学生想当然常规计算。
2.1 原式=59×5960=348160=58160 其繁复程度可见,教师此时的引领学生思考,5960还可以怎样表示?学生想到了 (1-160)再来让学生独立探究新解法,59×(1-160)求变求异的思维在学生的大脑中活跃起来。
2.2 59×5960=59×(1-160)=59-5960=58160创新的意识被点燃了,进而又有学生变异思维解题。
2.3 (60-1)×5960=59-5960=58160通过这样多角度的思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了所学知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求异思维能力。
再如:我们在学习计算:5+5+5+5+4=?传统思维模式下学生会解答,5×4+4 这时 也会有学生有所发现,看到一个并不存在的“5”列出算式 5×5-1这些思考方式固然正确,也达到了教学预设。但如果进一步探究,从5×4+4中的5×4乘法意义的角度去思考,它不仅表示4个5连续相加“5+5+5+5”。还可以表示5个4连续相加:4+4+4+4+4这时候就会有学生发现乘加算式5×4+4相当于6个4连续相加,进而产生新的算式:4×6。有个别学生打破了原有的数学信息,富有创造性的求异思维,如果把原有数学信息进行重组,把加数重新组合(5-1)+(5-1)+(5-1)+(5-1)+4+4=?进而新的解决方案产生4×6。由此可见,求异性思维在学习中的神奇力量,它在同一个问题上,探求不同的解答方案。避免了思维的单一性,摆脱思维的僵化,有助于学生灵活运用学习方法,突破常规的生的学习兴趣,巩固了所学知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创新能力。
3 一题多问,培养求异思维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我们要从小培养孩子积极思考,主动提问的习惯。教学中,我们应该尝试将某一习题提出富有思考性的,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猜想、联想、类比,进而得出新的命题(即一题多变),这对激发学生思维,培养求异思维能力极为重要。如在教学了分数应用题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题:
例如:五一班有学生100人。女生是男生的3/5,女生有多少人?
这本来是一道很简单的题目。教学中,我们往往会因学生很容易解答,而一晃而过,忽视发散思维的训练。对于这样的题型,我们教师要执意求新,变换提出新的问题,我启发学生根据题意提出问题,学生经过认真思考,提出了如下问题: ①男生有多少人?②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③男生是女生的几倍?④女生是男生的几分之几?⑤男生比女生多几分之几?⑥女生比男生少几分之几?这样,可以起到“以一当十”的教学效果。同一道题,我们还可以从分析上多提问,从解法上多提问,从检验上多提问,进行多问启思训练,培养学习思维的灵活性,这样教师的主导作用既发挥得当又发展了学生的智力。
学生的求异思维的培养,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它需要教师植根于课堂,真干、实干、引领学生一点一滴的积累。独辟蹊径,探究求异性思维培养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