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筑施工企业要想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并不断提升其综合实力和管理水平,就必须紧跟市场步伐,及时掌握最新最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方法,而现代施工工艺和方法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机械化(机械设备)施工来实现的,因此,加强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保持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行,是企业管理的一项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关键词】机械设备;管理;使用
建筑机械管理作为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学科,其水平高低,不仅是建筑企业提高竞争力以及长远发展的必要条件,还是衡量企业施工能力、技术水平以及树立企业形象的重要标准。机械设备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确保机械设备资源高效的过程使用能力以及良好的设备经济效益,从而更好的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因此,加强建筑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的管理,充分发挥机械设备效能,挖掘机械设备的潜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保证机械设备资源的过程运用能力,获取较高的设备经济效益,进而更好地服务于生产经营,是机械设备管理最主要的目的。然而,由于施工企业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同时忽略了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导致机械设备无法发挥其作用,并且在设备运行、管理以及维护等环节都存在一些亟待处理的问题。
1.1对设备管理工作重视不够。
建筑施工企业普遍存在一种错误认识,那就是认为设备管理工作不会太重要或者根本就不重要,于是许多企业也来个“上下对口”,撤销了过去一直在企业中占重要地位的材料供应科、设备科等管理部门。尤其是当前设立了建筑业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安全监管力度不断加强,同时主管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建筑机械设备管理的办法和措施,使得企业产生一种错误想法,认为安全管理工作已经涵盖了设备管理工作全部内容,因此忽视了设备管理工作。
1.2机械设备管理存在不合理现象。
很多企业往往只重视设备的实物形态管理,忽视其价值形态的管理,侧重以设备正常运转为主,忽视了对设备资源的效率整合以及科学合理运作,致使设备资源经济属性没有很好的发挥出来。同时,由于设备管理部门往往比较重视设备的购置、分配等,而很少考虑到设备的使用、维护,以及设备的利用率、设备的保值增值等。当前,在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出现了重复投资、贪大求全现象,他们重视设备的购置数量,认为设备越多越能体现实力,越能够不受客观条件制约,随心所欲加速施工建设。殊不知,建筑机械设备投入高、产值大,当工程施工地点遍布“天南海北”,工程施工任务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一些企业的施工设备配置往往捉襟见肘,一方面库存有闲置设备,另一方面工程设备又急缺,造成设备资源的大量浪费,增加了企业的负担,妨碍了企业的发展。
1.3租赁设备使用与管理脱节。
根据市场调查,建筑施工设备的来源渠道有三个:
(1)建筑施工企业自有设备。
(2)工程施工队伍自带设备。
(3)从专业设备租赁公司租赁设备。然而,目前的租赁市场参差不齐,承租企业大多注重对大型设备的管理,租赁合同也比较完备,将双方的责任义务划分得比较清晰,但对一些小型设备、专用设备,就不那么重视了,由于这些设备小,使用频率较高、效能周期短,设备的所有权使用权又是分离的,所以施工人员主动维护保养设备的动力不足,只要能将就着用就可以了,致使设备处于半维修状态。而租赁公司则认为:设备是施工企业使用,日常的维护就应该由施工企业负责,设备管理出现了无人管理的真空地带。
1.4专业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短缺。
(1)多年来,在建筑行业,机械设备管理一直被置于一个从属的地位,被视为建筑施工管理的一个附属品。一方面,企业注重眼前效益,忽视企业长远发展,对技术含量较高的机械操作工、维修人员没有给予相应的待遇,技术人员缺乏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缺乏创新精神,造成机械设备技术人才流失、技工人员短缺。另一方面机械设备工作大多由非专业技术人员兼职管理,缺乏对特种机械操作技术人员的培训,有的操作工文化水平低,连说明书都看不懂;有的一人多机,多台机械设备只有一个人操作;有的一机多人,一台设备谁都能去开;还有的设备操作人员缺乏责任心,不严格按机械操作规程作业,也不按要求及时保养设备,造成机械设备严重损坏,维修成本增加。企业在施工需要机械设备的时候就四处求救,高价购置或租赁设备、高薪聘请专业技术人员,等到机械设备使用结束后,又把设备管理工作抛到“九霄云外”。
(2)由于专业技术人员的严重匮乏,而且在政府的监督、租赁(安装)企业的日常维护以及使用单位的管理等各个环节存在着脱节的现象,企业难以从设备管理中获得效益,高额的购置、保养、维修成本以及短暂的使用寿命都成了企业发展的“沉重包袱”,企业因而更不会加大对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视和投入,形成了恶性循环。
2. 加强机械设备管理,创造高效机械效益
由于城市建筑施工的机械化操作水平很高,作业连续性又很强,实施大规模的机械化交叉作业,机械设备的技术状况、安全运行状况的优劣,对工程工期、经济效益、业主的信誉影响极大。加强机械设备管理,强化现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隐患并消除,是保证机械设备安全运行,提高机械完好率,降低事故频率的最重要手段。
2.1做好机械设备的保养及维护计划,保证设备安全运行。
及时对机械设备进行保养和维修维护,是保证其良好技术状况的基础性工作,引导和监督机械使用部门处理好设备的使用与保养关系,制定实施强制性保养计划,预防性维修计划,明确各级各部门保养及维修的范围、责任标准、计划编制、计划实施及相应的监督程序,分级保养、换季保养以及转移保养均实行制度化管理,设备使用部门的专职机械师根据保养规程及使用计划,编制设备月度保养计划,并根据设备保养计划及累计工作台时,指定作业责任人书面反馈保养完成情况,根据保养类别及级别,由相应的设备管理人员对保养完成情况进行验证关闭,通过一系列设备保养与维护,并监督执行,保证机械设备安全运行。 2.2调整资产结构,提高设备利用率。
加强机械设备管理,发挥机械资产的最大经济效益,必须重视和加强设备物资的经营管理工作,使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加强资产的高效经营运作。结合市场发展形势,对拥有的机械资产结构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制定中、长期资产结构调配计划,科学分析现有机械工程设备的技术状况,对部分性能落后、机械费用成本较高以及长期闲置的设备物资进行合法出让,回收资金更换新装备,逐步调整现有机械资产结构,优先改造能以较少投入改善性能的机械设备,提高设备利用率,实施资产结构的调整,改善工程装备素质。
2.3加强采购管理,提高设备的选型科学性。
机械设备选型适应性如何,是否具有科学性,将直接影响到机械利用的远期经济效益,要特别加强机械设备的前期管采购理工作,对大中型机械的选型,要反复进行经济、技术论证,多方面多渠道收集资料,分析比较其价格、运行、维修、转移成本,分析预测其远期经济效益,提高选型的科学性。合理控制机械配置规模,降低成本,促进利用率的提高,减少机械占用,并对机械设备的转场费、安拆费、设施费等进行预算,优选最经济的配置方案,减少机械转场、安拆、设施费用支出,控制机械费用。
2.4加强机械设备的使用过程管理,发挥机械效益。
(1)机械设备使用过程是体现设备购置目的、完成施工任务、为企业创造产值和效益的过程,同时也是反映施工设备寿命的过程。如果机械设备使用不当,不仅直接缩短设备寿命,增加其运行成本、维修次数和维修费用,还会造成维修工作及配件供应的紧张,影响工程施工进程。设备能否正常有效运转是生产关键,在实际工作中,多数生产单位存在着“只使用不管理”、“管机不管人”和“管人不管用”等管理脱节倾向。加强对机械设备物资的全面管理,实行定人、定机、定岗位责任制度,使设备的使用与管理各个环节、各项要求都落实到每个人身上,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同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做好对操作人员的培训、考核、检查、监督、安全教育、信息反馈、奖惩等管理工作,这不仅关系到设备物资的使用寿命,而且关系到企业的生产效率。
(2)机械设备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综合管理工作,除了要把握好管理、使用、保养、维修这些程序之外,还必须做到领导重视,各级机械管理人员、操作人员、专业维修人员及相关部门人员之间责任明确,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记录清楚、奖惩分明,并注重强化专业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使用、维护、保养严格按规程办理,只有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保持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真正做到“预防为主”,才能够杜绝重大机械设备工程事故的发生,保障机械设备安全、优质、高效地为企业的施工生产服务。
参考文献
[1]杜芬 浅谈施工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 甘肃科技纵横 2008.
[2]李文革 简论加强施工机械维修管理的作用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9.
[3]张友城,现代企业中的全面生产设备管理 湖南科技技术出版社,2010(3).
[4]吴之乃 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租赁业发展状况 施工技术 2005.
【关键词】机械设备;管理;使用
建筑机械管理作为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学科,其水平高低,不仅是建筑企业提高竞争力以及长远发展的必要条件,还是衡量企业施工能力、技术水平以及树立企业形象的重要标准。机械设备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确保机械设备资源高效的过程使用能力以及良好的设备经济效益,从而更好的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因此,加强建筑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的管理,充分发挥机械设备效能,挖掘机械设备的潜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保证机械设备资源的过程运用能力,获取较高的设备经济效益,进而更好地服务于生产经营,是机械设备管理最主要的目的。然而,由于施工企业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同时忽略了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导致机械设备无法发挥其作用,并且在设备运行、管理以及维护等环节都存在一些亟待处理的问题。
1.1对设备管理工作重视不够。
建筑施工企业普遍存在一种错误认识,那就是认为设备管理工作不会太重要或者根本就不重要,于是许多企业也来个“上下对口”,撤销了过去一直在企业中占重要地位的材料供应科、设备科等管理部门。尤其是当前设立了建筑业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安全监管力度不断加强,同时主管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建筑机械设备管理的办法和措施,使得企业产生一种错误想法,认为安全管理工作已经涵盖了设备管理工作全部内容,因此忽视了设备管理工作。
1.2机械设备管理存在不合理现象。
很多企业往往只重视设备的实物形态管理,忽视其价值形态的管理,侧重以设备正常运转为主,忽视了对设备资源的效率整合以及科学合理运作,致使设备资源经济属性没有很好的发挥出来。同时,由于设备管理部门往往比较重视设备的购置、分配等,而很少考虑到设备的使用、维护,以及设备的利用率、设备的保值增值等。当前,在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出现了重复投资、贪大求全现象,他们重视设备的购置数量,认为设备越多越能体现实力,越能够不受客观条件制约,随心所欲加速施工建设。殊不知,建筑机械设备投入高、产值大,当工程施工地点遍布“天南海北”,工程施工任务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一些企业的施工设备配置往往捉襟见肘,一方面库存有闲置设备,另一方面工程设备又急缺,造成设备资源的大量浪费,增加了企业的负担,妨碍了企业的发展。
1.3租赁设备使用与管理脱节。
根据市场调查,建筑施工设备的来源渠道有三个:
(1)建筑施工企业自有设备。
(2)工程施工队伍自带设备。
(3)从专业设备租赁公司租赁设备。然而,目前的租赁市场参差不齐,承租企业大多注重对大型设备的管理,租赁合同也比较完备,将双方的责任义务划分得比较清晰,但对一些小型设备、专用设备,就不那么重视了,由于这些设备小,使用频率较高、效能周期短,设备的所有权使用权又是分离的,所以施工人员主动维护保养设备的动力不足,只要能将就着用就可以了,致使设备处于半维修状态。而租赁公司则认为:设备是施工企业使用,日常的维护就应该由施工企业负责,设备管理出现了无人管理的真空地带。
1.4专业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短缺。
(1)多年来,在建筑行业,机械设备管理一直被置于一个从属的地位,被视为建筑施工管理的一个附属品。一方面,企业注重眼前效益,忽视企业长远发展,对技术含量较高的机械操作工、维修人员没有给予相应的待遇,技术人员缺乏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缺乏创新精神,造成机械设备技术人才流失、技工人员短缺。另一方面机械设备工作大多由非专业技术人员兼职管理,缺乏对特种机械操作技术人员的培训,有的操作工文化水平低,连说明书都看不懂;有的一人多机,多台机械设备只有一个人操作;有的一机多人,一台设备谁都能去开;还有的设备操作人员缺乏责任心,不严格按机械操作规程作业,也不按要求及时保养设备,造成机械设备严重损坏,维修成本增加。企业在施工需要机械设备的时候就四处求救,高价购置或租赁设备、高薪聘请专业技术人员,等到机械设备使用结束后,又把设备管理工作抛到“九霄云外”。
(2)由于专业技术人员的严重匮乏,而且在政府的监督、租赁(安装)企业的日常维护以及使用单位的管理等各个环节存在着脱节的现象,企业难以从设备管理中获得效益,高额的购置、保养、维修成本以及短暂的使用寿命都成了企业发展的“沉重包袱”,企业因而更不会加大对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视和投入,形成了恶性循环。
2. 加强机械设备管理,创造高效机械效益
由于城市建筑施工的机械化操作水平很高,作业连续性又很强,实施大规模的机械化交叉作业,机械设备的技术状况、安全运行状况的优劣,对工程工期、经济效益、业主的信誉影响极大。加强机械设备管理,强化现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隐患并消除,是保证机械设备安全运行,提高机械完好率,降低事故频率的最重要手段。
2.1做好机械设备的保养及维护计划,保证设备安全运行。
及时对机械设备进行保养和维修维护,是保证其良好技术状况的基础性工作,引导和监督机械使用部门处理好设备的使用与保养关系,制定实施强制性保养计划,预防性维修计划,明确各级各部门保养及维修的范围、责任标准、计划编制、计划实施及相应的监督程序,分级保养、换季保养以及转移保养均实行制度化管理,设备使用部门的专职机械师根据保养规程及使用计划,编制设备月度保养计划,并根据设备保养计划及累计工作台时,指定作业责任人书面反馈保养完成情况,根据保养类别及级别,由相应的设备管理人员对保养完成情况进行验证关闭,通过一系列设备保养与维护,并监督执行,保证机械设备安全运行。 2.2调整资产结构,提高设备利用率。
加强机械设备管理,发挥机械资产的最大经济效益,必须重视和加强设备物资的经营管理工作,使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加强资产的高效经营运作。结合市场发展形势,对拥有的机械资产结构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制定中、长期资产结构调配计划,科学分析现有机械工程设备的技术状况,对部分性能落后、机械费用成本较高以及长期闲置的设备物资进行合法出让,回收资金更换新装备,逐步调整现有机械资产结构,优先改造能以较少投入改善性能的机械设备,提高设备利用率,实施资产结构的调整,改善工程装备素质。
2.3加强采购管理,提高设备的选型科学性。
机械设备选型适应性如何,是否具有科学性,将直接影响到机械利用的远期经济效益,要特别加强机械设备的前期管采购理工作,对大中型机械的选型,要反复进行经济、技术论证,多方面多渠道收集资料,分析比较其价格、运行、维修、转移成本,分析预测其远期经济效益,提高选型的科学性。合理控制机械配置规模,降低成本,促进利用率的提高,减少机械占用,并对机械设备的转场费、安拆费、设施费等进行预算,优选最经济的配置方案,减少机械转场、安拆、设施费用支出,控制机械费用。
2.4加强机械设备的使用过程管理,发挥机械效益。
(1)机械设备使用过程是体现设备购置目的、完成施工任务、为企业创造产值和效益的过程,同时也是反映施工设备寿命的过程。如果机械设备使用不当,不仅直接缩短设备寿命,增加其运行成本、维修次数和维修费用,还会造成维修工作及配件供应的紧张,影响工程施工进程。设备能否正常有效运转是生产关键,在实际工作中,多数生产单位存在着“只使用不管理”、“管机不管人”和“管人不管用”等管理脱节倾向。加强对机械设备物资的全面管理,实行定人、定机、定岗位责任制度,使设备的使用与管理各个环节、各项要求都落实到每个人身上,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同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做好对操作人员的培训、考核、检查、监督、安全教育、信息反馈、奖惩等管理工作,这不仅关系到设备物资的使用寿命,而且关系到企业的生产效率。
(2)机械设备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综合管理工作,除了要把握好管理、使用、保养、维修这些程序之外,还必须做到领导重视,各级机械管理人员、操作人员、专业维修人员及相关部门人员之间责任明确,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记录清楚、奖惩分明,并注重强化专业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使用、维护、保养严格按规程办理,只有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保持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真正做到“预防为主”,才能够杜绝重大机械设备工程事故的发生,保障机械设备安全、优质、高效地为企业的施工生产服务。
参考文献
[1]杜芬 浅谈施工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 甘肃科技纵横 2008.
[2]李文革 简论加强施工机械维修管理的作用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9.
[3]张友城,现代企业中的全面生产设备管理 湖南科技技术出版社,2010(3).
[4]吴之乃 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租赁业发展状况 施工技术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