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yunwo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给初中历史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机遇和挑战,如何更好地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发挥教学的最大效能,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将成为较长一段时间里历史教学工作者共同探究的课题。
  【关键词】 初中历史 小组合作 学习方式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得到发展;要高度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和特长,为其主动适应未来社会打好基础。合作学习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被赋予新的内涵,正越来越多地运用于课堂教学及课后的操作学习与探究活动中。这种学习方式通过组内学习主体之间互助合作、共同探讨与实践的形式,形成小组间相互竞赛、公平竞争的格局,增强了学生“利益共同体”的集体荣誉感,激发了他们主动参与学习,乐于探究的兴趣。但是,在当前新课程的教学中,由于多种原因,这一学习方法在实践中也出现一些误区,实际操作的效果并不明显。结合笔者近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本文就小组合作学习的有关问题做了初步的思考,与各位同行交流、探讨。
  1 目前初中历史学科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使得课堂学习充满了生机、活力,改变了课堂“一潭死水”的状况。但是反思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和实施,又存在着摆空架子、没有实效性等问题。老师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许多误区,使得小组合作表演化、形式化,往往就是老师提出问题宣布讨论,于是学生开始七嘴八舌的讨论,热闹非凡。仔细一看,根本就没有组织,不是科学的讨论。其中优秀者滔滔不绝,差生甚至整一节课一言不发,只充当听众,即使提出不同一件也不会受到重视。长期如此就会造成优生更优,差生更差的状况。而且合作学习大部分还停留在表面形式上,效率低下,已经是课堂教学中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
  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整理帮助学生建立主体意识,独立思考和自己在学习中探索,并能形成自己的理解和结论。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才有必要小组讨论,而很多老师违背了这一原则:老师提出问题后,马上让学生小组讨论,而且学生热热闹闹讨论后又给出固定的答案。达不到学习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到秦始皇这一位君王时,如果教师只是让大家去讨论秦始皇有什么功过,这样就太过表面化,因为这种问题书上已经给了很多答案,学生在讨论时,只是读了书上的东西,并没有学到什么其他的知识。但是,如果教师让学生去讨论,在秦始皇的统治下,百姓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他的朝廷之所以短暂的原因又是什么,就能够很好地让学生形成小组学习形式。再如,在讨论清朝闭关锁国政策时,小组学习的内容,可以启发学生对闭关锁国的结果。这种结果要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
  2 怎样合理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2.1 重视小组建设和建立合理的评价激励机制。要建立有利于小组内合作、小组间竞争的各学习小组。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业成绩、兴趣爱好、思想品德、性别等因素分成由各层次学生组成的组,各组间实力尽可能平衡,且制定有利于组间竞争的制度,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团结合作,共同进步。比如为了激发基础较差学生的参与热情、展示欲望,采取加分倾斜的制度等。同时对学生多鼓励、多表扬,特别要抓住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进行鼓励、表扬,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合作热情。
  2.2 教给学生必要的有效合作学习的形式和方法。要让学生有明确的分工,让他们明白分工合作,尽可能发挥出各自的优点,形成好的组合。比如分成小组长(负责讨论过程中的组织与裁决)、记录员(记录好同学的发言要点)、展示员等,使各成员紧密合作。当然,分工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情况进行变换,使每个学生能担任不同的角色,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提高合作水平。同时要逐步养成学生善于倾听,善于发表自己意见、有自己独特见解的好习惯。具体的方式我们称为:我说你记、我讲你听、我学你查、我演示你配合、我展示你点评的六种方式。
  2.3 合作探究的内容既要让学生感兴趣,又要符合本课重点、难点和考点,让学生有话可说,而又能从多个角度来思考。比如在教学“依法治国”这一内容时选取“李刚门”事件来让学生进行探讨,学生就能根据事件从国家、政府、社会舆论、个人等角度进行思考有关“依法治国”的知识。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的独立探究过程。只有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才能使讨论有所得,有所获。
  2.4 重视教师点拨、引导学生归纳提升知识要点,使讨论更有针对性、更为全面。要重视问题设置和作业设计。教师的课堂设问和作业设计不仅要体现教学的重点,还要体现引导、点拨的作用。科学的设问和精选的作业,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是对学生学习无声的引领,有效的点拨。同时要注重引导学生把握知识要点,提升归纳概括能力。
  2.5 培养良好的合作技能。要学生拥有良好的合作技能是合作学习成功的重要保证。但学生的合作技能的形成与发展却不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它需要有意识地培养与训练。在交往中,要训练学生耐心倾听别人的发言,乐于陈述自己的意见,敢于修正他人的观点,善于采纳别人的意见,修改和补充自己原来的想法。别人提出疑问时,要针对问题耐心解释,要尽可能作出令人满意的答复。要虚心考虑别人的意见,修正和补充自己原来看法中不正确、不完善的地方。敢于公开承认自己的错误认识,肯定与自己不同甚至相反的正确看法。教师要加强交往中具体技能的训练,比如,别人说话时,自己应如何注视对方;在恰当的地方,如何打断别人的谈话,陈述自己的观点;自己说话时又如何让别人有插话的机会;有不同见解不能统一时,如何学会保留自己的意见。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体会别人的看法和感受。只有具有良好的合作技能,才能保证合作的效率。
  毋庸置疑,新课程离不开小组合作,而新课程下的小组合作学习正处于探索阶段,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如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学生参与不主动、活动中缺乏平等的合作精神、大班级中小组合作学习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合作学习教学中调控能力及教学技能还有待提高等。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如何更好的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加以摸索。
其他文献
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培养学生能力应与传授知识并举,也就是把二者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由应试教育转轨于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能力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培养途径主要是通过生物实验来实现的。初中生物实验主要培养的能力包括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分析实验现象能力、实验设计能力、综合应用能力。而观察能力的培养是上述诸项能力中最基本的能力培养,也是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
期刊
【摘 要】 小学语文课程是整个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课程。小学语文课程中倡导综合性学习方式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基层学校、老师,理应根据《课标》提出的目标,在实践中努力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且可操作的综合性语文学习的途经和方法。  【关键词】 综合性学习 因材施教 教学实践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而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从教育的时代性、社会性来看,语文综合
期刊
幼儿科学教育是指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问题、寻求答案的探索过程。教师的提问艺术和技巧是启发幼儿观察、想象、想象、引导幼儿积极探索的重要保证。巴尔扎克曾经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的是问号。”几年来,我在大班进行了科学教育活动,对如何设计科学教育活动的提问进行探讨,通过实践证明:提问的设计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1 教师
期刊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加该活动的心理倾向,对英语感兴趣就会精神振奋,精神愉快,全神贯注,学习效果特别好。所以培养兴趣特别重要。在农村小学生从三年级开始接触英语,根据小学生的自身特点和英语的认识规律,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要高质量的完成任务,教学目的,就要采取一定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小学生英语的兴趣。我以为做到以下几点:  1 激励性  上课
期刊
初中思想品德课作为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课程,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而以往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学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与初中生生活实际相脱离的现象。教师往往是重视对道德知识的识记与理解和对重点、难点的掌握,不重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活生生的实际,忽视教学过程中学生个体独特的内心体验及行为的变化,忽视学生对生活的理解、体验和感悟,因而学生学习到的只是“关于道德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
期刊
【摘 要】 当前的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开发生成校本课程已被普遍关注。在小学美术学科中,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给出了美术学科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然而,在实践开发利用过程中就出现了新的阻碍,我们积极推导校本美术课程地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探索了小学校本课程生成的策略。对本县的地方资源进行了整理和研究,并融入了美术课程中,提高了教师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意识,发挥传承了地方美术文化。
期刊
愉新课程改革给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可喜变化,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但是,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了,比如有的学生对学习数学缺乏兴趣、课堂参与度不高、不愿合作与互动、作业完成质量差、学业成绩不理想等等。究其原因,是教师没有深刻理解新课程理念的精神实质,不能灵活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没有搞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
期刊
数学,一跑进人的思维,一种莫名的古板印象便油然而生,觉得数学好玩和有趣的人不多。它自古就被认为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许多人不喜欢它,可是,它又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基础学科,它为生活而产生,又为生活而服务,作为人又必须面对生活,所以必须去学它,懂它,于是我们的孩子就跟着接受这个现实:学习数学。可是对于几岁的孩子,我们不采用激趣的形式进行,他们怎么会主动地去学习?《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教育要以游戏为
期刊
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情感,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目前小学语文教学关注的重点之一。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1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只要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习对他们来
期刊
人类即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这一时代的最特色的概念,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我们的教育一样也要创新,其着力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那么小学数学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创设情境  小学生的求知欲的形成要经历过好奇——求知——探索三个阶段。好奇是儿童的天性,世界上许多重大发明和新技术的发现往往从好奇开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