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探索宣讲法律的的普法手段和方法,让民众更快、更容易、更乐观的接受法律知识,构建法律意识,让法律成为每一位青海人的生活习惯,更是我们青海开放大学每一个法学教师责无旁贷的义务。探索、研究、实践法学专业辐射教育的教学方法,是为和谐社会建设培养具有法律素质的公民;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的良好动机,具有着深远意义。
关键词:开放大学;法学;辐射教育;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2
运用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远程学习支持和面授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为和谐社会建设培养具有法律素质的公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培养具有法律素质的公民,使他们具备权利意识、 责任意识、 义务意识和法治观念;同时, 要依法保障和实现公民的基本权利。这就需要我们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大力培育公民的法律意识, 宣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法制宣传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 是培养公民的法律信念和法律思维方式, 培育良好的法治文化。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熏陶教育, 有助于公民不断提高法律素质, 把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意志统一起来, 把我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实践经验总结出来, 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 制定为法律; 再通过法制宣传教育、依法行政、公正司法、自觉守法、依法办事和法律监督等环节和方式, 使法律在国家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挥调控作用, 从而保障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必要的法治保障条件。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现阶段法治建设的主要问题是在法律的实施方面。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通过法律引导、 规范、 调控和保障的民主法治社会。这种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以实现社会和谐为内在要求的法治社会, 不仅需要有一系列法律制度、 法律规范和各种法律运行机制作为“ 硬件” , 也需要一系列法治观念、 法治文化作为“ 软件” , 实现法治“ 软件” 与“ 硬件” 的协调发展, 共同作用并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
一、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与面授辅导相结合。
青海广播电视大学投资百万元,建立领导干部学法的专门平台或网页,上传围绕提高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能力, 以推进社会建设和管理的法治化为出发点, 组织领导干部、国家公职人员学习和掌握法学基础理论、宪法和基本法律, 以及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等, 实现领导干部和国家公职人员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带头守法, 推进社会管理层面的法治化。
青海省委组织部委托青海广播电视大学主办“青海省干部自主选学”项目。其中《社会生活中的法律智慧》连续三年成为干部自主选学的热门主题。《社会生活中的法律智慧》专题,以构建和谐社会,依法治国理念的形成为主线,设置了“法治与人治的博弈智慧”、“ 法律智慧让行政执法更有效”、“民法与生活”、“法律思维与生活智慧”等专题讲座,以面授辅导、专题讨论、小组发言、案例演练等形式普及法律知识,解读法律精神,建立法律信念。
在课后的访谈中,来参加自主选学的干部,普遍认为,网络平台所提供的学习资源,在自主学习中有些法律术语,法理理论不能理解;法律条文中所蕴涵的法律精神更是不能参透。在自主学习中找到问题,带着问题来参加面授辅导,和授课教师交流和沟通,不但对问题有了理解和也解决了法律条文在运用上的困惑,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学习方法,将枯燥,呆板、教条的法律赋予了人性的解释。更善意的表达,让人们更容易融通法律精神的所在。
(一)有来自检察院系统和法院系统的干部,他们说,对于他们来说,所接受的不是法律知识的普及,所改变的是执法理念。
(二)有来自人大,党校、政协的干部,他们说,这样的普法方法,让他们接受的是法治的理念,崇尚的是法律精神。
(三)有来自事业单位的普通干部,他们说,这样的普法教育,让他们懂得了一个普通公民在拥有法律所赋予的权利同时更承载着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对他人的义务,知道了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禁止做什么最简单的道理就是法律。
二、远程学习支持或面授辅导、咨询服务。
自2012年,西宁市委宣传部与青海广播电视大学联合主办社区“市民学校”,展开了以宣讲为主要形式的普法教育。西宁市辖区内约有102个社區,每个社区以居住范围组建了不等的市民学校。青海电大政法教研室的7名教师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奔赴近98个社区,一百多个市民学校宣讲法律,接受居民法律咨询解答居民法律困惑。
(一)社区是最基层的社会组织,却担负着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任务。以促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为着眼点, 在基层干部、城市居民、农村村民和流动人口中开展国家基本法律的宣传教育, 重点宣传村 (居) 民自治、土地和房地产、刑事治安、民事纠纷调解、打击黄赌毒、婚姻家庭、未成年人保护、劳动和社会保障、流动人口管理、计划生育、道路交通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为构建和谐社会打牢法治基础。
在社区,年迈的老人,他们关心的是子女的赡养义务;无业的妇女,关心的是她们在家庭里的地位和保障;残障的人,关心的是他们基本的生活保障和社会福利。如果对于这些人每年都用一成不变的完成普法试卷的方法普法,他们对法律能有什么概念和好感。他们通过电视、录像、网络能够了解国家法律,然而,国家法律对于他们不同的诉求,能给他们什么,只有面对面的解答和告慰才能做到。
(二)学校是法治宣讲的不能忽视的阵地。青少年以接受新的事物为主要知识来源。那么,多种媒体给他们所提供的法律概念,该如何消化和理解?通过对法律的解读,培养及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这比完成成千上万的试题更有效。我们的宣讲走进校园,进入课堂,围绕培养和谐社会的新一代建设者, 以增强青少年法律意识为重点, 组织青少年学习宪法以及预防青少年犯罪、青少年权益保护等与青少年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 把他们培养成崇尚法律、依法行为的新人。
(三)企业职工是社会经济的促进者。他们在为国家和社会创造财富的同时,所关心的是他们的劳动权益。法律宣讲进厂矿,进企业,把《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安全法》的解读,围绕公平、 有序、 协调发展为重点, 让他们懂得在争取权利的同时必须以良好的行为履行义务。
(四)社会闲散人员及社会服刑人员,是社区不和谐,不稳定的最大隐患。对这些人进行普法教育,更重要的可能是必须是宣讲者能够成为让他们信任的人和可以接受的人。
法律的社会辐射性教育的方针原则、目标任务、工作机制、方法途径等, 都要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确定适应“和谐社会基础工程”的法律辐射性教育的新任务,要围绕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运用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远程学习支持和面授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方法。不同层次、不同人群、不同学习能力的社会主体,在接受法律教育的方法上有着不同的认知,各类学习者在学习法律知识的过程中更适合选择什么的学习方法更能行之有效,作为法律的宣讲者为学习者提供更适合与能够接受和实用的学习资源,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远程学习支持和面授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显然是最好的方式和方法。
关键词:开放大学;法学;辐射教育;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2
运用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远程学习支持和面授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为和谐社会建设培养具有法律素质的公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培养具有法律素质的公民,使他们具备权利意识、 责任意识、 义务意识和法治观念;同时, 要依法保障和实现公民的基本权利。这就需要我们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大力培育公民的法律意识, 宣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法制宣传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 是培养公民的法律信念和法律思维方式, 培育良好的法治文化。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熏陶教育, 有助于公民不断提高法律素质, 把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意志统一起来, 把我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实践经验总结出来, 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 制定为法律; 再通过法制宣传教育、依法行政、公正司法、自觉守法、依法办事和法律监督等环节和方式, 使法律在国家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挥调控作用, 从而保障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必要的法治保障条件。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现阶段法治建设的主要问题是在法律的实施方面。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通过法律引导、 规范、 调控和保障的民主法治社会。这种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以实现社会和谐为内在要求的法治社会, 不仅需要有一系列法律制度、 法律规范和各种法律运行机制作为“ 硬件” , 也需要一系列法治观念、 法治文化作为“ 软件” , 实现法治“ 软件” 与“ 硬件” 的协调发展, 共同作用并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
一、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与面授辅导相结合。
青海广播电视大学投资百万元,建立领导干部学法的专门平台或网页,上传围绕提高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能力, 以推进社会建设和管理的法治化为出发点, 组织领导干部、国家公职人员学习和掌握法学基础理论、宪法和基本法律, 以及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等, 实现领导干部和国家公职人员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带头守法, 推进社会管理层面的法治化。
青海省委组织部委托青海广播电视大学主办“青海省干部自主选学”项目。其中《社会生活中的法律智慧》连续三年成为干部自主选学的热门主题。《社会生活中的法律智慧》专题,以构建和谐社会,依法治国理念的形成为主线,设置了“法治与人治的博弈智慧”、“ 法律智慧让行政执法更有效”、“民法与生活”、“法律思维与生活智慧”等专题讲座,以面授辅导、专题讨论、小组发言、案例演练等形式普及法律知识,解读法律精神,建立法律信念。
在课后的访谈中,来参加自主选学的干部,普遍认为,网络平台所提供的学习资源,在自主学习中有些法律术语,法理理论不能理解;法律条文中所蕴涵的法律精神更是不能参透。在自主学习中找到问题,带着问题来参加面授辅导,和授课教师交流和沟通,不但对问题有了理解和也解决了法律条文在运用上的困惑,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学习方法,将枯燥,呆板、教条的法律赋予了人性的解释。更善意的表达,让人们更容易融通法律精神的所在。
(一)有来自检察院系统和法院系统的干部,他们说,对于他们来说,所接受的不是法律知识的普及,所改变的是执法理念。
(二)有来自人大,党校、政协的干部,他们说,这样的普法方法,让他们接受的是法治的理念,崇尚的是法律精神。
(三)有来自事业单位的普通干部,他们说,这样的普法教育,让他们懂得了一个普通公民在拥有法律所赋予的权利同时更承载着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对他人的义务,知道了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禁止做什么最简单的道理就是法律。
二、远程学习支持或面授辅导、咨询服务。
自2012年,西宁市委宣传部与青海广播电视大学联合主办社区“市民学校”,展开了以宣讲为主要形式的普法教育。西宁市辖区内约有102个社區,每个社区以居住范围组建了不等的市民学校。青海电大政法教研室的7名教师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奔赴近98个社区,一百多个市民学校宣讲法律,接受居民法律咨询解答居民法律困惑。
(一)社区是最基层的社会组织,却担负着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任务。以促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为着眼点, 在基层干部、城市居民、农村村民和流动人口中开展国家基本法律的宣传教育, 重点宣传村 (居) 民自治、土地和房地产、刑事治安、民事纠纷调解、打击黄赌毒、婚姻家庭、未成年人保护、劳动和社会保障、流动人口管理、计划生育、道路交通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为构建和谐社会打牢法治基础。
在社区,年迈的老人,他们关心的是子女的赡养义务;无业的妇女,关心的是她们在家庭里的地位和保障;残障的人,关心的是他们基本的生活保障和社会福利。如果对于这些人每年都用一成不变的完成普法试卷的方法普法,他们对法律能有什么概念和好感。他们通过电视、录像、网络能够了解国家法律,然而,国家法律对于他们不同的诉求,能给他们什么,只有面对面的解答和告慰才能做到。
(二)学校是法治宣讲的不能忽视的阵地。青少年以接受新的事物为主要知识来源。那么,多种媒体给他们所提供的法律概念,该如何消化和理解?通过对法律的解读,培养及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这比完成成千上万的试题更有效。我们的宣讲走进校园,进入课堂,围绕培养和谐社会的新一代建设者, 以增强青少年法律意识为重点, 组织青少年学习宪法以及预防青少年犯罪、青少年权益保护等与青少年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 把他们培养成崇尚法律、依法行为的新人。
(三)企业职工是社会经济的促进者。他们在为国家和社会创造财富的同时,所关心的是他们的劳动权益。法律宣讲进厂矿,进企业,把《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安全法》的解读,围绕公平、 有序、 协调发展为重点, 让他们懂得在争取权利的同时必须以良好的行为履行义务。
(四)社会闲散人员及社会服刑人员,是社区不和谐,不稳定的最大隐患。对这些人进行普法教育,更重要的可能是必须是宣讲者能够成为让他们信任的人和可以接受的人。
法律的社会辐射性教育的方针原则、目标任务、工作机制、方法途径等, 都要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确定适应“和谐社会基础工程”的法律辐射性教育的新任务,要围绕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运用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远程学习支持和面授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方法。不同层次、不同人群、不同学习能力的社会主体,在接受法律教育的方法上有着不同的认知,各类学习者在学习法律知识的过程中更适合选择什么的学习方法更能行之有效,作为法律的宣讲者为学习者提供更适合与能够接受和实用的学习资源,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远程学习支持和面授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显然是最好的方式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