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德育作为核心备受重视。今天的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要靠他们去努力。他们有没有自信,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的昌盛,民族的兴旺。因此,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更应该意识到德育的重要,而德育中的自信教育则是重中之重。对学生进行自信教育,培养学生充分的自信心,是每一位初中历史与社会老师神圣而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关键词】自信;角色转变;师爱;期望值;成功的喜悦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2-0104-02
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敢于探索,善于竞争,富于创造是21世纪对人才标准的基本要求,而这些品质都与良好的心理素质密切相关。可见,心理教育辐射渗透到学校教育,不仅是时代发展对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众多心理素质中,自信是心理素质的核心,因而,自信心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自信是青少年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是取得成功的重要精神支柱,范德比尔特说:“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事业总是一帆风顺
的,而没有信心的人,可能永远不会踏进事业的门槛”。自信心作为成才的重要条件,它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已越来
越被社会各界人士所接受。
什么是自信?自信是指个体相信自己能够完成所承担的任务,对自己完成任务具有信心。自信,是自我相信的一种表现,是以对自己,尤其是对自己能力的正确熟悉和评价为基础的心理感受。它可以使人的生活与工作充满希望和追求,可以使人克服工作与生活道路上的重重困难,不断进取,可以使人经常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和胜利的欢乐。因此,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和熟悉自己的潜能,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充满希望和自信就成为我们每位老师的重要任务之一。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闻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有五种基本需要: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友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种需要是由低级到高级、以层次形式出现的。
尊重的需要是指人们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牢固的地位,希望得到别人的高度评价。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和被人尊重的需要。自尊意味着“在现实环境中希望有实力、有成就、能胜任、有信心以及要求独立和自由”;受人尊重意味着“要求有名誉或威望,可以看成别人对自己的尊重、赏识、关心、重视或高度评价。”马斯洛还非凡指出“自尊的需要满足使人产生一种自信的感觉,觉得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有价值、有实力、有能力、有用处。而这些需要一旦受挫,就会使人产生自卑感、软弱感、无能感。”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过程中,尽量使学生满足自尊的需要,就能培养学生的自信。我们要使学生熟悉到自己在班上或同龄人中有实力或即将有实力,有成就或通过自己的
努力能够取得成就、能完成学业或通过努力就可以完成学业、能够胜任班干部的工作、有一定的独立自主权和一定的自由支配权等。根据自己对影响学生自信的因素的理解,本人在历史与社会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培养学生自信心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归纳几点如下:
一、让学生进行角色转换,使学生感到自己有能力
历史与社会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地关系的教育,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这些问题也正是全球关注的重大问题,也是各国、各省、各市或经济代表团领导人参与和讨论国际事务和经济合作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放到国家或部门领导人的位置,让他们以决策人的身份去考虑问题、去解决问题,当学生回答正确以后,老师给予充分的肯定,使学生感到自己有实力、有能力,这无疑是培养学生自信的一种好办法。例如,华北水资源紧张,其原因主要是:这个地区年降水量较少;工农业较发达、人口稠密,用水量大;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浪费和污染严重。老师讲完这些内容之后可以问学生:你如果是国务院总理,将采取什么措施解决北京水资源紧张的问题?学生马上活跃起来:“南水北调”、“修水库”、“防治水污染”、“节约用水”等等,正确的答案自然而出,老师及时给予肯定:“完全正确!你们的想法与国家的决策一致。现在正在修建的长江三峡水利工程就是南水北调策略的一部分。”“新中国成立以后,北京先后修建了官厅、十三陵、怀柔、密云等水库来解决北京人民的饮用水问题。”“应该注重保护水源,使这些水资源不遭污染,同时还应该节约用水。”这样,使学生感到自己有能力,产生一种自信的感觉。再如,黄土高原疏松的黄土,植被又遭人为的破坏,暴雨一来,水和大量的泥沙滚滚入河,致使黄河下游成为世界闻名的“地上河”,历史上经常决堤改道。老师与学生一起分析完黄河多泥沙的原因后,说:“假如你是国家领导人,你认为解决黄河泥沙的要害是什么?经费该投放在什么地方?应该采取什么措施?”于是,“治理黄河泥沙的要害是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治理黄土高原的措施是种草植树”、“经费应该用在黄土高原的治理方面”等正确的答案自然由学生说出。老师马上肯定:“完全正确!”“最近温家宝总理的讲话中曾指出,黄土高原的部分地区应该退耕还牧,种草植树。”“国家和联合国都拨了一笔经费,帮助哪里的人民进行小流域治理”。学生们又体验了一次为国家决策正确的自信感觉。再例,目前出国留学较为盛行。在讲美国一课时,让学生扮演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洛杉矶)的留学生,假期要到芝加哥大学去看望同学,问:你可能经过哪些地形区?学生看着地图回答:“将要经过落基山、大平原、到达五大湖畔。”又问:“假设你在哈佛大学(波士顿)留学,要到芝加哥大学去度假,你将要翻越哪座山脉?”学生读图后自然说出:“阿巴拉契亚山脉”。这样学生又当了一次留学生。又问:“假如你是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汽车专家,到美国考察一定会去哪个城市?”学生答:“去底特律(汽车城)。”再问:“假如你是银行家,一定会关心美国哪个城市的信息?”学生答:“纽约(美国最大的金融中心)。”总之,在课堂上经常让学生扮演国家领导人、市长、省长、厂长、专家、法官、检察官、被告、某代表团长、留学生等,让学生进行角色转换,不仅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而且可以使学生觉得自己决策正确,有能力、有价值,今后可能取得较大的成就,长大后有可能把现在扮演的角色变成事实。于是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对前途充满了美好的憧憬。
二、增进师生了解,让学生感受师爱
研究表明,学生的归因方式与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密切相关。归因理论认为,学生的归因主要是学生对自己学习成败的原因作出的解释和推断。学生的归因方式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种类型趋向于把成绩的获得归结于内在因子,即自己的能力和勤奋,把成绩的欠佳归结于外在因子,如机遇等等;另一种类型趋向于把学习上的成功归结于外在因子,如机遇运气,而将学习上的偶然失败归因于内在因素——能力不足,勤而无用。采取前一种归因方式,往往可以使学生增强学习信心,从而获得持久的学习动力。而采取后一种方式,则往往轻易使学生丧失学习的信心,导致学习积极性下降。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对学生的期望、理解及客观的评价,都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他们采取适当的归因方式进行自我评价,进而大大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出努力上进的进取精神。因此老师要通过各种方法了解学生,尤其应该增加与个别生谈话。谈话的内容可以是学生学习中碰到的困难、学习方法、思想包袱、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作业情况、人生意义、学生产生过错的原因、分析学生过激行为的危害或利弊、家庭状况等等。总之,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在关注着我、关心着我、老师是为了帮助我。一句话,老师要使学生明白:我的优点是什么;我的问题在哪儿,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我该怎么做才对。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就有可能把归因控制点放在内部,相信自己的学习能力较强,只要自己不懈努力,就能取得比较满意的学习效果,从而对自己充满了自信,并获得持久的学习动力。
学生不断得到老师对自己的反馈信息,那么他就有可能确信老师的厚爱和尊重,他就有可能获得作为一个人应有的自我价值,也就有可能出现大家熟悉的“罗森塔尔效应”。
三、老师应该对学生提出较高的期望值
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对小学生做了一次所谓的潜力测验,实为一般的智力测验。然后随机的在各班抽取少数学生,故意告诉老师说,他们是最有发展潜力的学生,要求老师注重观
察,但不要告诉学生本人。八个月后发现,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真的比其它学生进步快。十分明显,由实验者提供的假信息所引起的老师对学生的期望产生了自我实现的预言效应。即老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传递给学生,学生也会按照期望的方式来塑造
自己的行为,这样老师的预言似乎自动地实现了。罗森塔尔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的典故,把老师期望的自我实现预言效应称做皮
格马利翁效应。实验证实,这种效应确实存在。老师对学生的高期望会使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老师对学生的低期望则会使学生越来越差。假如老师通过对学生们的观察了解,向学生提出经过他自己努力后能达到的较高期望,学生感到了老师对自己的
关心和赏识,明确了近期的和远期的目标,就会以顽强的意志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就一定会获得成功。本人在教学中的对比实验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
我校七年级(2)班平时纪律较好,课堂上与老师配合也较默契,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在七年级期末考前,根据分层教学的需要,我对他们提出较高的要求说:“平时你们的成绩都很好,希望你们认真复习,争取在期末考中考出自己的水平,我希望你们都得优秀。”而七年级(1)班的课堂常有个别学生无理取闹,上课效果相对较差,期末考前我就想如何使他们都能及格。于是,对他们提出了较低的要求:“你们要想及格,至少要有考80分的预备。”复习期间,我就发现个别学生不认真,询问的结果是:“要考及格,那很轻易!”考试结果,90分以上的人数:七年级(1)班8个,七年级(2)班29个;七年级(2)班比七年级(1)班的平均分多出11分来。这说明,假如老师多了解学生,把握每个学生的认知能力和人格特征,形成恰如其分的期望,这种期望被学生看成老师对自己的赏识、厚爱和尊重,就可能产生自信,获得持久的学习动力,最终也能产生良好的自我实现预言效应。
四、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
心理学家默里认为,成就的需要是一种“普遍的需要”。一个人克服各种障碍,施展了自己的才能,力求尽快尽好地解决某一难题,经过自己的思考或努力,完成了自己承担的任务或解决了一个疑难问题,从中获得了一种满足感,体验到了成功带来的愉悦和快乐。同理,学生们经过一天天辛勤的学习、思考、理解、记忆、课外阅读、课堂上解答老师提出的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并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和同学们的认可,也可以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在重大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是最轻易使学生体会成功的一件大好事情。为了让学生充满自信,每次考试结束,对于成绩优秀的同学,笔者都要一个一个请他们站起来,称之为“光荣地一站”,全班同学鼓掌祝贺,使取得好成绩的孩子充分体会成功的喜悦,使没有“光荣一站”的同学暗下决心:下次我也要“光荣一站”。这样,使孩子们希望自己有成就的愿望成为现实,以满足他们自尊的需要,也使他们希望在班集体中有名誉的愿望成为现实,以满足他们被人尊重的需要,从而使他们产生自信,觉得自己有实力、有能力,还可以学得更好。当然,除了以上四点之外,还有恰如其分的表扬、批评、给学生创造表现自己的机会等等,都可以满足学生自尊和被人尊重的需要,从而使他们产生自信,获得进取的源动力。
总而言之,作为老师一定要把自信的种子播洒给每一位学生。这就要求老师要热爱学生,就要面向全体学生,平等民主地对待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就要承认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力及优势,只是发展的契机不同、途径不同、趋向不同。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应该看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充分发挥其优势,激励评价,全面地、辨证地认识学生,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关键词】自信;角色转变;师爱;期望值;成功的喜悦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2-0104-02
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敢于探索,善于竞争,富于创造是21世纪对人才标准的基本要求,而这些品质都与良好的心理素质密切相关。可见,心理教育辐射渗透到学校教育,不仅是时代发展对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众多心理素质中,自信是心理素质的核心,因而,自信心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自信是青少年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是取得成功的重要精神支柱,范德比尔特说:“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事业总是一帆风顺
的,而没有信心的人,可能永远不会踏进事业的门槛”。自信心作为成才的重要条件,它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已越来
越被社会各界人士所接受。
什么是自信?自信是指个体相信自己能够完成所承担的任务,对自己完成任务具有信心。自信,是自我相信的一种表现,是以对自己,尤其是对自己能力的正确熟悉和评价为基础的心理感受。它可以使人的生活与工作充满希望和追求,可以使人克服工作与生活道路上的重重困难,不断进取,可以使人经常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和胜利的欢乐。因此,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和熟悉自己的潜能,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充满希望和自信就成为我们每位老师的重要任务之一。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闻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有五种基本需要: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友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种需要是由低级到高级、以层次形式出现的。
尊重的需要是指人们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牢固的地位,希望得到别人的高度评价。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和被人尊重的需要。自尊意味着“在现实环境中希望有实力、有成就、能胜任、有信心以及要求独立和自由”;受人尊重意味着“要求有名誉或威望,可以看成别人对自己的尊重、赏识、关心、重视或高度评价。”马斯洛还非凡指出“自尊的需要满足使人产生一种自信的感觉,觉得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有价值、有实力、有能力、有用处。而这些需要一旦受挫,就会使人产生自卑感、软弱感、无能感。”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过程中,尽量使学生满足自尊的需要,就能培养学生的自信。我们要使学生熟悉到自己在班上或同龄人中有实力或即将有实力,有成就或通过自己的
努力能够取得成就、能完成学业或通过努力就可以完成学业、能够胜任班干部的工作、有一定的独立自主权和一定的自由支配权等。根据自己对影响学生自信的因素的理解,本人在历史与社会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培养学生自信心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归纳几点如下:
一、让学生进行角色转换,使学生感到自己有能力
历史与社会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地关系的教育,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这些问题也正是全球关注的重大问题,也是各国、各省、各市或经济代表团领导人参与和讨论国际事务和经济合作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放到国家或部门领导人的位置,让他们以决策人的身份去考虑问题、去解决问题,当学生回答正确以后,老师给予充分的肯定,使学生感到自己有实力、有能力,这无疑是培养学生自信的一种好办法。例如,华北水资源紧张,其原因主要是:这个地区年降水量较少;工农业较发达、人口稠密,用水量大;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浪费和污染严重。老师讲完这些内容之后可以问学生:你如果是国务院总理,将采取什么措施解决北京水资源紧张的问题?学生马上活跃起来:“南水北调”、“修水库”、“防治水污染”、“节约用水”等等,正确的答案自然而出,老师及时给予肯定:“完全正确!你们的想法与国家的决策一致。现在正在修建的长江三峡水利工程就是南水北调策略的一部分。”“新中国成立以后,北京先后修建了官厅、十三陵、怀柔、密云等水库来解决北京人民的饮用水问题。”“应该注重保护水源,使这些水资源不遭污染,同时还应该节约用水。”这样,使学生感到自己有能力,产生一种自信的感觉。再如,黄土高原疏松的黄土,植被又遭人为的破坏,暴雨一来,水和大量的泥沙滚滚入河,致使黄河下游成为世界闻名的“地上河”,历史上经常决堤改道。老师与学生一起分析完黄河多泥沙的原因后,说:“假如你是国家领导人,你认为解决黄河泥沙的要害是什么?经费该投放在什么地方?应该采取什么措施?”于是,“治理黄河泥沙的要害是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治理黄土高原的措施是种草植树”、“经费应该用在黄土高原的治理方面”等正确的答案自然由学生说出。老师马上肯定:“完全正确!”“最近温家宝总理的讲话中曾指出,黄土高原的部分地区应该退耕还牧,种草植树。”“国家和联合国都拨了一笔经费,帮助哪里的人民进行小流域治理”。学生们又体验了一次为国家决策正确的自信感觉。再例,目前出国留学较为盛行。在讲美国一课时,让学生扮演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洛杉矶)的留学生,假期要到芝加哥大学去看望同学,问:你可能经过哪些地形区?学生看着地图回答:“将要经过落基山、大平原、到达五大湖畔。”又问:“假设你在哈佛大学(波士顿)留学,要到芝加哥大学去度假,你将要翻越哪座山脉?”学生读图后自然说出:“阿巴拉契亚山脉”。这样学生又当了一次留学生。又问:“假如你是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汽车专家,到美国考察一定会去哪个城市?”学生答:“去底特律(汽车城)。”再问:“假如你是银行家,一定会关心美国哪个城市的信息?”学生答:“纽约(美国最大的金融中心)。”总之,在课堂上经常让学生扮演国家领导人、市长、省长、厂长、专家、法官、检察官、被告、某代表团长、留学生等,让学生进行角色转换,不仅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而且可以使学生觉得自己决策正确,有能力、有价值,今后可能取得较大的成就,长大后有可能把现在扮演的角色变成事实。于是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对前途充满了美好的憧憬。
二、增进师生了解,让学生感受师爱
研究表明,学生的归因方式与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密切相关。归因理论认为,学生的归因主要是学生对自己学习成败的原因作出的解释和推断。学生的归因方式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种类型趋向于把成绩的获得归结于内在因子,即自己的能力和勤奋,把成绩的欠佳归结于外在因子,如机遇等等;另一种类型趋向于把学习上的成功归结于外在因子,如机遇运气,而将学习上的偶然失败归因于内在因素——能力不足,勤而无用。采取前一种归因方式,往往可以使学生增强学习信心,从而获得持久的学习动力。而采取后一种方式,则往往轻易使学生丧失学习的信心,导致学习积极性下降。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对学生的期望、理解及客观的评价,都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他们采取适当的归因方式进行自我评价,进而大大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出努力上进的进取精神。因此老师要通过各种方法了解学生,尤其应该增加与个别生谈话。谈话的内容可以是学生学习中碰到的困难、学习方法、思想包袱、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作业情况、人生意义、学生产生过错的原因、分析学生过激行为的危害或利弊、家庭状况等等。总之,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在关注着我、关心着我、老师是为了帮助我。一句话,老师要使学生明白:我的优点是什么;我的问题在哪儿,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我该怎么做才对。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就有可能把归因控制点放在内部,相信自己的学习能力较强,只要自己不懈努力,就能取得比较满意的学习效果,从而对自己充满了自信,并获得持久的学习动力。
学生不断得到老师对自己的反馈信息,那么他就有可能确信老师的厚爱和尊重,他就有可能获得作为一个人应有的自我价值,也就有可能出现大家熟悉的“罗森塔尔效应”。
三、老师应该对学生提出较高的期望值
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对小学生做了一次所谓的潜力测验,实为一般的智力测验。然后随机的在各班抽取少数学生,故意告诉老师说,他们是最有发展潜力的学生,要求老师注重观
察,但不要告诉学生本人。八个月后发现,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真的比其它学生进步快。十分明显,由实验者提供的假信息所引起的老师对学生的期望产生了自我实现的预言效应。即老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传递给学生,学生也会按照期望的方式来塑造
自己的行为,这样老师的预言似乎自动地实现了。罗森塔尔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的典故,把老师期望的自我实现预言效应称做皮
格马利翁效应。实验证实,这种效应确实存在。老师对学生的高期望会使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老师对学生的低期望则会使学生越来越差。假如老师通过对学生们的观察了解,向学生提出经过他自己努力后能达到的较高期望,学生感到了老师对自己的
关心和赏识,明确了近期的和远期的目标,就会以顽强的意志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就一定会获得成功。本人在教学中的对比实验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
我校七年级(2)班平时纪律较好,课堂上与老师配合也较默契,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在七年级期末考前,根据分层教学的需要,我对他们提出较高的要求说:“平时你们的成绩都很好,希望你们认真复习,争取在期末考中考出自己的水平,我希望你们都得优秀。”而七年级(1)班的课堂常有个别学生无理取闹,上课效果相对较差,期末考前我就想如何使他们都能及格。于是,对他们提出了较低的要求:“你们要想及格,至少要有考80分的预备。”复习期间,我就发现个别学生不认真,询问的结果是:“要考及格,那很轻易!”考试结果,90分以上的人数:七年级(1)班8个,七年级(2)班29个;七年级(2)班比七年级(1)班的平均分多出11分来。这说明,假如老师多了解学生,把握每个学生的认知能力和人格特征,形成恰如其分的期望,这种期望被学生看成老师对自己的赏识、厚爱和尊重,就可能产生自信,获得持久的学习动力,最终也能产生良好的自我实现预言效应。
四、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
心理学家默里认为,成就的需要是一种“普遍的需要”。一个人克服各种障碍,施展了自己的才能,力求尽快尽好地解决某一难题,经过自己的思考或努力,完成了自己承担的任务或解决了一个疑难问题,从中获得了一种满足感,体验到了成功带来的愉悦和快乐。同理,学生们经过一天天辛勤的学习、思考、理解、记忆、课外阅读、课堂上解答老师提出的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并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和同学们的认可,也可以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在重大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是最轻易使学生体会成功的一件大好事情。为了让学生充满自信,每次考试结束,对于成绩优秀的同学,笔者都要一个一个请他们站起来,称之为“光荣地一站”,全班同学鼓掌祝贺,使取得好成绩的孩子充分体会成功的喜悦,使没有“光荣一站”的同学暗下决心:下次我也要“光荣一站”。这样,使孩子们希望自己有成就的愿望成为现实,以满足他们自尊的需要,也使他们希望在班集体中有名誉的愿望成为现实,以满足他们被人尊重的需要,从而使他们产生自信,觉得自己有实力、有能力,还可以学得更好。当然,除了以上四点之外,还有恰如其分的表扬、批评、给学生创造表现自己的机会等等,都可以满足学生自尊和被人尊重的需要,从而使他们产生自信,获得进取的源动力。
总而言之,作为老师一定要把自信的种子播洒给每一位学生。这就要求老师要热爱学生,就要面向全体学生,平等民主地对待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就要承认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力及优势,只是发展的契机不同、途径不同、趋向不同。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应该看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充分发挥其优势,激励评价,全面地、辨证地认识学生,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