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意写在心里

来源 :解放军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134995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神仙居”是最老的房
  
  小桥,流水,古树,明月。
  这些都是一号哨所战士的钟爱。可是还不属于他们的最爱。最爱是什么?是和他们相伴了40年,为他们遮风避雨,给他们甜美温馨的二层小楼。战士们称这里是“神仙居”,而小楼是“神仙居”的中心。
  这座小楼原是9间平房。自从有了哨所,就有了这几间平房。或者说,自从有了这几间平房,才有了哨所。十几代官兵就住在这里,每天从这里出发,每天要回到这里,一年下来,要走3个二万五千里。部队刚组建时,哨所住着20多名官兵,房间很紧张,没有卫生间,没有烧火间,没有洗漱室,更没有学习室、活动室。睡的是土炕大通铺,洗脸要到哨所旁的小河边,上厕所要到50米外的“旱厕”。一晃20年,到了上世纪80年代,随着部队条件的逐步改善,哨所平房也有了大的改观:在平房的右侧接上了一层,变成了二层小楼,居住面积由原来的120平方米增加到180平方米。从此,小楼里有了烧火间、卫生间、洗漱间、学习室、活动室。这下,房间多了,功能齐全了,战士们可高兴了。
  转眼又过了20年。这时,部队的营区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不仅居住的楼房质优形美,而且功能越来越多,院子里有草有花还有果。看着越来越“落后”的一号哨所,来参观的兄弟部队领导问,哨所的小楼是不是该拆啦?部队领导也坐不住了:哨所是部队的窗口,也是军区的窗口。和一些单位的哨所比,这座二层小楼不仅样式老套,而且“年龄”也大了。现在有一个观点,看一个单位全面建设怎么样,先看哨所建设得怎么样。最让他们难以接受的是,哨所来的人越来越少了,听到的赞许声也越来越稀了。
  于是,一个问题便摆在了党委会议的桌上:是把小楼推倒重盖,还是简单维修一下?开始,大家争论得很激烈。一种意见认为,应该把旧楼扒了,再盖新楼,样式、格局、材料都要时髦的,建一个最漂亮最宽敞的哨所;一种意见认为,哨所样式虽老,但风格独特。“年龄”虽大,但很坚固。再说,现在住在哨所的战士人也不多,以后也不会增加了,房间很宽敞。只要稍加改造,就会美观起来。再在旁边的小河里造个瀑布,小桥加上自然喷泉,相互映衬,肯定是长白山脉最美观最实用的哨所。刘部队长和孙政委给大家算了一笔账:建一个时髦点的哨所最少要花30万元,而在原来的基础上完善一下,最多花8万元。哪个合算,不是很清楚吗?最后,大家统一了意见:对原来的哨所进行完善。
  
  闲置库房成了“宝贝”
  
  去年初,部队领受了一项新任务;组建野战应急保障分队,执行机动保障任务。任务和战备建设要求,必须具备与之匹配的兵器室、值班室、作战室和战备库。目前,“三室一库”中的“三室”是现成的,只要稍加改造就能符合要求,只是缺少“一库”,而且这个“一库”是很重要的。
  如何解决没有战备库的问题?部队领导摇头,上级领导挠头。部队领导摇头,是因为没有现成的合适的库房,如果要建的话,得需要60多万元。虽然任务是上级给的,但一下子就要60万,张不开口啊?自己拿,捉襟见肘。上级领导挠头,是因为新建一个战备库得花几十万元,钱从哪来?不建,房从哪来?给倒是能给点,可是给不了那么多啊!再说,这是一个紧迫的任务,不能往后拖,只能往前赶。
  真是急中生智。部队几名领导一连几天在库区里转,转着转着,便来到了“退休”多年的闲置库房旁边。走,进去看看!几个人来到了墙皮脱落的库房里。看着看着,大家你瞅瞅我。我瞅瞅你,脸上有了笑容。还是李部队长打破了沉默:我看就用这两栋闲置的库房,两栋库房的面积加在一起正好是400平方米,够用。不过,原封不动地用肯定不行,必须得好好改造一下。大家算一算,改造成符合要求的战备库,得需要多少钱?于是,大家一笔一笔地算,最后得出一个都认同的数字:18万元。李部队长又提出一个问题:花18万元改造两栋旧库房合适不合适?大家又算:这两栋库房是10年前建的,地基、墙体、房顶非常坚固,原是用于放置器材的。后来,部队调整储存布局,这些库房便被闲置起来。由于在营区之外,所以一空就是几年。现在,房子虽然老化,但是加以修缮,至少能用50年。花18万元,用50年,很合算!还有,这几栋库房是当年花几十万元建的,如果长期用铁将军把守,不进行维修,很快就会破损,成为“废品”。而进行维修,就会只搭钱没效益。把它利用起来,不是两全其美的好事?于是,大家就地拍板,改造这两栋闲置库房。
  第二天,他们向上级有关部门打了报告。被批准后,开始了改造工程:重新做了防水,换了铁门窗,改换了电路,更换了电器,做了水泥地面,添置了战备库需要的各种设备。结果全部下来,花了不到18万元。修缮一新的战备库房矗立在官兵们的面前,大家齐声叫好。叫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周围原有的大树和蒿草,把库房严严实实地挡了起来,起到了很好的伪装作用。
  
  官兵们喝上了“国水”
  
  部队组建后,官兵们学着驻地村民的生活习惯,睡火炕,喝泉水,吃山菜,心里美滋滋的。可是,时间一久,出现了问题,一些官兵时常肚子痛,有的经常头疼,有的浑身无力。这是怎么回事?问驻地的医生,回答说,你们部队官兵来自天南海北,肯定水土不服,时间一长就适应啦!可是,有时几个人同时肚子痛,这不能不让部队领导着急。琢磨来琢磨去,觉得可能是水有问题。于是到驻地走访,当地的村民说,我们祖祖辈辈喝山沟里的水,没看谁喝坏了?再说,山沟里的水来自山泉,不可能有问题。肯定的回答打消了部队领导的疑虑。找不出原因,只有一个办法:吃药。在有病的官兵转业退役时,增补一些医药费。
  三年前,有心的刘部队长发现了一个问题:一些得肠炎胃炎、神经性头痛的战士退役后,病都自然而然地好了。他们来信说,原因肯定在部队。这时,又有一个班的战士都喊肚子疼。刘部队长有了主意,找地方防疫部门化验一下河沟里的水,看看到底有没有问题。防疫人员来了,几天后检验结果出来了。果然,河沟里的水是受到污染的水,不光有大肠杆菌,还有粪杆菌、酵母菌、痢疾杆菌。部队领导问什么原因?防疫人员解释说,山泉当然可以直接饮用,可是河沟里的水已经变味了。从泉源到驻地,有10多公里,所过之处,有山洪冲下来的各种动物的粪便,以及山上多年积存的腐烂的植物,还有村民们扔的垃圾。泉水受到了污染,所以不能食用了。过去村民食用,是因为污染还没有那么严重。其实,现在不少村民也程度不同地得了肠炎胃炎、神经性头痛等疾病,只不过没往水上想罢了。
  防疫人员的一席话,使部队领导茅塞顿开。于是,他们开始着手打井。井在哪打?开始,他们打算在营区周围打。这样,可以节省管线,而且水流短,避免再受污染。后来,刘部队长提议,既然重新打井,就要找最好的水。还是请水样化验专家来,多打几眼井,看哪里的水最好,就用哪里的水。水样化验专家来到部队后,对二十几处的水样进行化验,结果选出了五处水源。专家说,这五处水源按照国家标准,34项指标全部达到要求。你们就放心地喝吧,不但不会致病,还能治病呢!于是。部队一次性打了五眼深井,安装了自来水管道。从此,部队官兵们喝上了“国水”。
其他文献
我能够成为映秀电站灾后重建的一员,或许从入伍到水电部队那天就注定了。  我儿时的记忆始于映秀镇这个小地方。70年代初,我父亲参与了映秀湾电站的建设,我也是喝着岷江水、吃着映秀烤玉米棒子度过了6岁以前的时光。记忆中那里的水清澈得空灵,那里的山葱郁得纯粹,那里的人朴实得可爱。成人后,好几次来往卧龙、九寨沟,途经映秀,涛声和鸟语,峰岳走云裳,每每让我摇下车窗张望。  把最美的东西毁给人看,即成悲剧。  
期刊
人物名片:张锦炎,原系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四级教授、军旅画家,江苏扬子书画艺术学院教授,江苏省美术家体会会员,金陵八痴之一。1945年出生于湖北省石首市。从事绘画四十余年,喜画花鸟,尤擅龙虾。近三十年来,画了万余幅虾画艺术作品,使虾画形成了“动感”、 “透明”、“简约”、“多姿”、“多色”、“多层”、“神韵”的艺术特点和其实沉雄的艺术风格,被誉为“江南画虾王”。  在南京有一位人称“江南画虾王”的军
期刊
失去淫威的骄阳向西山溃退,渐行渐隐,如芮的球场,形同一张烙在铁鏊上蒸腾着热气的菜饼,浮躁地散发出淡淡的青草香。  两秒之前,球被对方死死控住,并远远的开出大脚——传球,气势逼人。这方迅速迎击。“别慌!”但见“迷彩阳光”横空跃越,抢断,球未着地,接着再一漂亮转身,飞起‘脚,高速旋转的足球随即如炮膛射出的钢弹一样稳稳撞入对方球网。“嗖”一声! “好球,进了!”场上球员高喊。这方再次突破防守,结结实实射
期刊
“一连注意,数名‘恐怖分子’已窜至离营地约3公里的一号村庄,命令你连配合公安机关迅速抓捕!”  川北高原薄雾轻绕。清晨5点,官兵们正在睡梦中的时候,一阵紧急集合的哨音,划破了这分宁静。在连长张劲松的带领下,一连官兵迅速向一号村庄秘密进发。20分钟后,一队人马悄然潜入到目标地区。  “恐怖分子’全部隐藏在一楼的右侧墙角!”士官冯龙在进行抵近侦察后,用手语告诉身后约50米处的战斗小组成员杨柳河、杨鑫和
期刊
摄影42℃展版
期刊
扎根树  崔杰华    2006年,我军校毕业被分配到边防团。到团里报到后,被分往海拔3000米的“西陲第一哨”——斯姆哈纳边防站。  听人说,边防很苦。虽说早已有了思想准备,但坐在车里,眼前还是不时浮现出一幅幅想象中的画面:高寒缺氧的环境,破旧隐蔽的营区。低矮昏暗的平房,饭菜难咽、彻夜难眠的生活,可能除了警惕的哨兵,剩下的就只有满目的萧瑟与荒凉。果然,车子越走越荒凉,驶离团部15分钟后,车窗外便
期刊
“仨老乡,仨老铁!”在电视剧《士兵突击》中,老A选拔的最后阶段,成才拼出最后一丝力气呼喊出的这句话,不仅让许三多和伍六一为之一振,也让电视屏幕前的我们为之一叹。  在军队这个特殊群体中,饮同一方水,操同一口音,拥有着同样的生活体验,不需要认识,便已经亲近了七分。所以,无论是平时外出改善伙食,还是手头紧的时候找人帮忙,亦或是帮人保媒牵线,老乡总是最佳人选。  然而,现实似乎总是不完美的。不可能所有的
期刊
刘华国说话语速特别快,满口陕西方言。从衣着上看,与他的身份有很大的距离,土,可以说是很土。面对着军装的记者,他一口一个“首长”,并说:“我们当兵那会儿,从没有见到过总政下来的首长。在你们面前,我永远是一个兵。”刘华国实实在在地当了五年兵,也修了五年的铁路。入伍前两年,大队书记王振武就发现了刘华国是个好苗予,介绍他加入了党组织。入伍前就是党员的刘华国成为全师唯一的新兵党员,每次召开誓师大会都由这名党
期刊
不久前,政委在一份文件上写了长长的批示,大意是政治部的同志要重学习,勤练笔,多发文章。于是废寝忘食日以继夜,两篇小文基本成形。拿着稿子,却发起了愁。联系两家刊物,都说手头的稿件已经够发到明年,还有特稿、领导交办的,你拿别处想想办法吧!于是,我一边继续润色我的小稿一边满脑袋跑GPS!一个久违的名字从GPS里蹦出——林大鹏,俺的马列教员,转业进了人民日报,找他!  拿出电话,通了半天,没人接。放下电话
期刊
内务与体能(2009年7月13日晴)    今天是到部队的第一天。早上的动员大会正式拉开了本次暑期集训的帷幕,听了领导和学生代表的发言,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一个月对我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我将从中学到什么,改变什么?  来到厦门郊区的这支部队,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整齐的营房很有精神地挺立着。最先接触到的是平易近人的班长,让我感觉到部队这个大家庭的温暖。摆放整齐的内务、叠得方方正正的毛巾被。按理说,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