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标背景中,德育被要求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语文的主要教学内容是文章阅读教学,而这种教学内容天然具备对学生进行优质德育的特性。在实践中,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利用语文课文蕴藏的情感、文化等素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不仅能够得到语文能力的发展,也能够得到家国情怀、良好个人品质等道德内容的熏陶。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教育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在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以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感受、了解良好的道德品质或者审美情趣,或者开展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例如,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主题多样,既有温暖人心的童话,又有蕴藏深厚文化的古诗词。语文教师可以针对这些教学内容的特性开展不同的德育教育,使学生的道德修养得以提升。
一、 基于阅读教学,开展德育教学
小学语文教材中最多的内容是各式各样的文章,描写的对象不外乎是情、理,而这两方面的内容正是语文教师需要在德育教育中让学生明晰的。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可以基于阅读教学内容,开展针对性的德育教学,让学生们的道德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
以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第六单元写景文章的教学为例,《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等课文都具有极强的德育教育价值,能够让学生了解到祖国广袤的土地,并在了解的过程中被激发出国家自豪感、民族自信心。在备课时,语文教师可以在互联网上搜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比如搜索国家拍摄的小兴安岭纪录片、图片资料等内容,然后在课堂上以创设情境的方式展示给学生。通过多媒体营造的情境,小学生能够直观的感知到我国地缘的辽阔,了解国家所拥有的壮丽景色。而在《富饶的西沙群岛》备课时,语文教师可以为学生们展示自秦汉以来各个朝代的国家疆域地图,让学生们从不断增长的版图中感受到先辈们披荆棘褴褛开发大地的艰辛、踏波逐浪漂洋过海的力量。通过这样的德育教學,语文教师能够有效地渗透爱国主义的教育,提升学生们的道德素养。
二、 基于古诗教学,开展德育教学
古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形式之一,也是小学语文重要的教学内容。小学阶段的古诗内容较为简单,学生较容易理解古诗的意义,并且古诗教学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学生学习并没有太大的压力。在实践中,语文教师需要深挖古诗背景、作者、内容中的德育元素,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德育教学。
以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古诗为例,这个单元的三首古诗分别是《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从题目便可以看出这三首诗都是与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关,且诗中表现的情感各不相同,《元日》表现的是迎接新年的喜悦、《清明》表现的是哀愁之情、《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表现的是思乡及思亲之情。因此,在教学时,语文教师应当结合诗情感、内容等方面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德育切入角度。如在第三首诗歌教学中,教师便可以直接引导学生感知诗中的思乡思亲之情,让学生们回想自己与父母、祖父母等分离的经历,回忆当时自己的心情,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们认知到亲情的重要性,得到兄友弟恭、孝敬长辈等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而在《清明》这一首古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消逝在各种天灾中的烈士形象,让学生们了解有的人消逝了,但却永远活在我们心中,而每个清明节,便是我们集体向他们表达敬意的时刻。
三、 基于实践活动,开展德育教学
除课文教学之外,语文教师还需要基于教学内容开展课内外的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知各种类型的情感,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师可以朗诵、发表演讲为主要的实践形式,通过开展主题多样的实践活动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并且通过这些实践方式让学生感知文章情感,引发学生内心的情感共鸣。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学为例,这一学年的课文内容大多较为简单,学生较容易理解。因此,在教学时,语文教师可以在教学之后组织学生朗读课文或者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发表感想。如在《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举手朗读课文,并且在朗读过程中注意读出对祖国山河的深切眷恋之情。语文教师可以在学生朗读之前先为学生们播放名家朗读的片段,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参考。在展示之后,学生们能够在教师及名家朗读的引导下将自己的情感注入朗读的过程中,然后通过朗读得到身心的升华,并且将自己的感悟感染给学生。或者,语文教师也可以在教学之后引导学生在座位上发表自己学完课文之后的理解,让学生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被激发出的爱国之情分享给其他同学。通过这样的形式,语文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得到的模糊德育素养以直观的形式分享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更大的道德素养提升。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优秀文化以及深厚且丰富的情感是小学语文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的天然优势。在教学活动中,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感知教材内容中的文化及情感,让学生在课堂中得到足够的道德内容熏陶。并且,语文教师还需要开展各种具有德育意义的课内外教学活动,如让学生自己正确感悟摘抄在小纸条上并粘贴在学习园地专栏上,让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来表现自己的道德素养,并且在实践中使自己的三观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娜.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学周刊,2020(11):27-28.
[2]杨进寿.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渗透策略[J].才智,2020(5):1.
[3]安天祥.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发展,2020(2):91.
作者简介:
马爱民,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灌阳县新街镇飞熊村小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教育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在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以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感受、了解良好的道德品质或者审美情趣,或者开展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例如,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主题多样,既有温暖人心的童话,又有蕴藏深厚文化的古诗词。语文教师可以针对这些教学内容的特性开展不同的德育教育,使学生的道德修养得以提升。
一、 基于阅读教学,开展德育教学
小学语文教材中最多的内容是各式各样的文章,描写的对象不外乎是情、理,而这两方面的内容正是语文教师需要在德育教育中让学生明晰的。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可以基于阅读教学内容,开展针对性的德育教学,让学生们的道德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
以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第六单元写景文章的教学为例,《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等课文都具有极强的德育教育价值,能够让学生了解到祖国广袤的土地,并在了解的过程中被激发出国家自豪感、民族自信心。在备课时,语文教师可以在互联网上搜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比如搜索国家拍摄的小兴安岭纪录片、图片资料等内容,然后在课堂上以创设情境的方式展示给学生。通过多媒体营造的情境,小学生能够直观的感知到我国地缘的辽阔,了解国家所拥有的壮丽景色。而在《富饶的西沙群岛》备课时,语文教师可以为学生们展示自秦汉以来各个朝代的国家疆域地图,让学生们从不断增长的版图中感受到先辈们披荆棘褴褛开发大地的艰辛、踏波逐浪漂洋过海的力量。通过这样的德育教學,语文教师能够有效地渗透爱国主义的教育,提升学生们的道德素养。
二、 基于古诗教学,开展德育教学
古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形式之一,也是小学语文重要的教学内容。小学阶段的古诗内容较为简单,学生较容易理解古诗的意义,并且古诗教学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学生学习并没有太大的压力。在实践中,语文教师需要深挖古诗背景、作者、内容中的德育元素,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德育教学。
以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古诗为例,这个单元的三首古诗分别是《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从题目便可以看出这三首诗都是与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关,且诗中表现的情感各不相同,《元日》表现的是迎接新年的喜悦、《清明》表现的是哀愁之情、《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表现的是思乡及思亲之情。因此,在教学时,语文教师应当结合诗情感、内容等方面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德育切入角度。如在第三首诗歌教学中,教师便可以直接引导学生感知诗中的思乡思亲之情,让学生们回想自己与父母、祖父母等分离的经历,回忆当时自己的心情,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们认知到亲情的重要性,得到兄友弟恭、孝敬长辈等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而在《清明》这一首古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消逝在各种天灾中的烈士形象,让学生们了解有的人消逝了,但却永远活在我们心中,而每个清明节,便是我们集体向他们表达敬意的时刻。
三、 基于实践活动,开展德育教学
除课文教学之外,语文教师还需要基于教学内容开展课内外的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知各种类型的情感,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师可以朗诵、发表演讲为主要的实践形式,通过开展主题多样的实践活动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并且通过这些实践方式让学生感知文章情感,引发学生内心的情感共鸣。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学为例,这一学年的课文内容大多较为简单,学生较容易理解。因此,在教学时,语文教师可以在教学之后组织学生朗读课文或者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发表感想。如在《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举手朗读课文,并且在朗读过程中注意读出对祖国山河的深切眷恋之情。语文教师可以在学生朗读之前先为学生们播放名家朗读的片段,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参考。在展示之后,学生们能够在教师及名家朗读的引导下将自己的情感注入朗读的过程中,然后通过朗读得到身心的升华,并且将自己的感悟感染给学生。或者,语文教师也可以在教学之后引导学生在座位上发表自己学完课文之后的理解,让学生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被激发出的爱国之情分享给其他同学。通过这样的形式,语文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得到的模糊德育素养以直观的形式分享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更大的道德素养提升。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优秀文化以及深厚且丰富的情感是小学语文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的天然优势。在教学活动中,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感知教材内容中的文化及情感,让学生在课堂中得到足够的道德内容熏陶。并且,语文教师还需要开展各种具有德育意义的课内外教学活动,如让学生自己正确感悟摘抄在小纸条上并粘贴在学习园地专栏上,让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来表现自己的道德素养,并且在实践中使自己的三观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娜.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学周刊,2020(11):27-28.
[2]杨进寿.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渗透策略[J].才智,2020(5):1.
[3]安天祥.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发展,2020(2):91.
作者简介:
马爱民,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灌阳县新街镇飞熊村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