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排球运动常见运动损伤及预防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k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4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8)05-018-02
  摘要 对于中小学生来讲,排球运动是一项非常有益身心的运动。排球运动既可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又能够培养同学之间的合作能力。但是在排球运动中,出现运动损伤的情况时有发生。由于排球运动存在综合性较强,对参与者身体素质要求较高,需要全身各部分肌肉、关节的配合的特点,而中小学生又存在发育不健全的情况,因此会经常出现受伤的状况。高发性,损伤性是其排球运动损伤最大的特点。在分析受伤原因中,运动方式的科学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运动损伤是否发生。而当学生出现由于训练过度疲劳的时候,运动损伤的频率和程度会大大增加。作者通过对部分中小学排球运动的调查,分析了学校在开展排球运动的教学工作中,中小学生可能出现的运动损伤,最终提出了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 中小校排球运动 运动损伤 预防措施
  在中小学校中,学生对于排球运动的喜爱程度相对较高,排球运动在学校的开展性较好。排球运动是一种典型的竞技类项目,对参与者的爆发力、反应能力,耐力等各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排球运动在展开时需要队员彼此之间协调合作,运动本身又是强度大,转换速度快,正因为排球运动存在这些特点,使得运动过程中会经常出现损伤的状况。调查发现,受伤的主要位置集中在肩、腰、膝、手指以及一些关节位置等处,另外在开放性软组织处也极易受伤。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其手部,腕部更是损伤出现的高发区,这主要是由于在传球、垫球、扣球中动作的不规范造成的。在中小学生参加排球运动中,传球的时候用手指戳球的情况屡见不鲜,这种不规范的动作,使得大拇指在接到球的瞬间极易受伤;一般来讲,应该采用抱拳式或叠掌式进行垫球,可是学生由于不能准确掌握动作要领,自己增加一些不该出现的动作,使得受损情况极易发生;另一个易受损的地方是学生的肩肘部位。在扣球过程中动作不规范、扣球时机不合适,出现损伤的情况就会发生。排球运动中需要不停地来回运动,因此对踝关节的要求较高,身体需要较高的灵活性。而踝关节本身又相对薄弱,容易受伤,由于在跳动和跑动过程中,身体惯性相对较大,在运动过程中,由于会出现突然跑、突然停的状况,起跳落地后身体不能适应冲击力时,踝关节就会极易受损。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拦网的过程中,起跳下落后踩到对方的脚面,此时对方移动脚躲避时,踝关节就会造成损伤,而这种损伤是最常见的。
  一、排球运动损伤的原因
  (一)学生缺少预防意识
  对于中小学师生来讲,很多人并没有足够的预防意识,防范运动损伤的发生。即使是体育教师,也不能充分的认识到运动损伤的危害,因此在教学任务展开的时候就会出现单一的状况,这直接体现在教师教学的关注点在于教学任务是否完成,却忽视了教學质量。教师教给学生的只有基础的运动知识,因此学生的运动是无计划性的,是盲目开展的。在此种状况下,学生又不能完整准确的理解教师讲解的全部内容,对于技术要领更是一知半解。而学生出现运动损伤后,师生均没有深入思考背后的原因,更没有经验性的总结,因此预防意识自然就无从谈起。对我国中小学的排球运动场的调查发现,绝大多数是室内的,因此,学生在运动时视线不够开阔,无法准确判断排球的运动轨迹;其次室内运动场地板的摩擦力的不确定性,学生运动动作的不规范性更是加剧了运动损伤的发生。
  (二)准备工作不足
  不论是以趣味性为主的体育运动,还是竞技性为主的体育运动,运动前必须要有充分的准备工作。中小学学生由于运动前准备工作的不充分,也是导致运动损伤出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准备工作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根据运动内容、学生的身体素质决定的。但在实际情况中,中小学体育课上的准备工作总是一般性的,一概性的,学生在准备工作后身体机未能被完全唤醒,身体未达到完全的兴奋,这个时候就展开运动就容易发生运动损伤。只有全身神经、肌肉、关节等全身各部分都完全准备好才能开展排球运动的教学。
  (三)身体过度疲劳
  排球运动作为一项竞技性体育运动,最大的特点就是技术性强。由于在运动过程中需要参与者精神高度集中才能处理好千变万化的动作,对于初学者而言,注意力更是需要集中,才能准确的掌握每个动作的技术要领。如果从一开始对动作理解认识不到位,有了错误的动作不能及时发现纠正,长时间练习后形成肌肉记忆,就会出现每次运动的时候不符合身体机理、运动机能的状况,自然而然出现运动损伤就在所难免了;对于中小学生来讲,运动放松的概念更是无从谈起,根本没有了解。运动放松就是指用科学的方法通过运动的方式放松自己的肌肉,使肌肉从紧张过渡到放松的阶段。运动放松需要很多的环节,每个环节都必须是科学合理的,而又不可或缺的。
  二、预防措施
  (一)加强理论学习
  运动损伤要想尽量避免发生,首先要从源头处预防。麻痹大意时刻不能出现,对于学生的损伤预防的教育要在日常进行,只有从思想上认识到了运动损伤的危害,学生才能重视对于运动损伤的预防,做到未雨绸缪。除了学校要展开教育之外,学生自己也要积极主动了解相关知识,深刻清醒的认识到运动损伤不但会影响到自身正常水平的发挥,更有可能会影响到自身的健康。预防要从学校和中学生两方面抓起,任何一方都不可松懈,要真正做到深入贯彻落实到体育运动中去。从源头抓起,尽量把运动损伤在萌芽处就扼杀。
  (二)做好准备工作
  在体育运动展开之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使得身体各部分都处于唤醒状态,这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特别是在进行排球运动这种竞技类体育运动的时候,由于其运动强度较高的特点,学生必须处于兴奋地状态,这是运动开展的前提。与此同时,学生在整个过程中也得保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不可有一丝一毫的松懈,只有整个神经系统处于兴奋地时候,全身的血液的循环才能得到充分的供应,在运动全程学生的爆发力、耐力才能得到保证。
  (三)针对排球运动专项训练
  前面已经谈到,排球运动是一项竞技类的体育运动,其强度相当大,除了要有较好的身体素质之外,运动动作的规范性更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学校必须注重有关于排球运动的专项训练。在学习理论之余,学生的运动能力本身也必须提高。体育教师要注重自身的教学方法,一定要使得学生的运动动作科学规范,切勿急功近利,只关注教学任务完成与否而忽视教学过程、教学质量。对于中小学生来讲,科学的运动放松同样也是必不可少的。高强度、长时间、竞技性强的排球运动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对于中小学生体力的消耗也是较大的,如果无法在运动过程中做到科学合理的放松,全身肌肉长时间处于疲劳状态,运动损伤同样也是极易发生的。
  三、小结
  中小学校开展排球运动除了为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之外,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同时也是对国家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要求的贯彻。在学校开展排球运动的过程中,虽然出现运动损伤是在所难免的事情,但是一定要想办法将这种可能性降到最低,一定要切实保证将学生身体健康成长、各方面素质的提高放到首位。在这一过程中,学校要从理论方面加强对中小学生的教育,使其深刻认识到运动损伤的危害性以及预防的必要性,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该方面的知识;另外,学校也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运动放松方案,组织适合本校学生的专项排球运动的训练,对运动损伤从源头上就开始重视,开始处理,各个环节均不懈怠。相信在学校、学生等各方面的努力下,一定能在提高中小学生参与排球运动的积极性的同时,更能将运动损伤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
其他文献
本文基于音乐学理论,对俄罗作曲家米亚斯科夫斯基交响乐作品进行研究.通过对自然音体系下属功能和弦、自然音体系其它功能和弦、变化音体系和弦和声运用手法的分析.在立足于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发展性心理咨询模式是企业心理咨询的现实选择。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学知识专题讲座、充分发挥实习生辅导员和企业媒体的宣传作用等措施,自觉运用这一模式来做好企业实习生思想
针对该院从1999年11月~2000年1月做的6例手术,从术前用物准备、术中配合及病情观察,术后护理等几个方面总结了该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现阶段施工合同按其结算方式主要分为固定总价合同和固定单价合同,这两种不同的合同形式决定了在施工过程中,业主如何对已完工程量进行计量与支付,其计量与支付方式对承发包双方
一、前言rn“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一词于是正式进入官方语汇并迅速走红.rn共圆“中国梦”在我看来,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好
期刊
安全生产工作是一切工作的基石,安全生产是企业最大的经济效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国家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方针,也是企业必须遵循的意象基本原则。近几年来,虽然企业安全生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8)05-017-02  摘要 重视体育锻炼的优越性,认识体育锻炼的作用和方法,根据中老年人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不同内容的体育锻炼方法和手段,持之以恒,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提高生命质量。  关键词 体育 锻炼 作用  由于参加体育锻炼的中老年人,年龄、性别、健康状况、体质、兴趣、爱好、意志、环境等情况都不一样,选择和确定自己喜
爱的教育的研究谱系可以追溯久远,人类教育的历史有多长,爱的教育就有多长.我们当中许多同学,毕业后都要走上教师岗位.没有爱,谈教育属实是无稽之谈.这种爱是超越血缘、超越
期刊
我国经济的发展日新月异,国内中小企业也迎来了磅礴发展的机会,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生存问题。由于大多数中小企业的生产规模小、资本和技术力量薄弱,加上企业自身发展和外部环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