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图片,学“活”古诗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yanbb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国古代诗词语言精练,节奏明快,寓意深刻,于方寸之间见浩然天地。然而,小学生在学习古诗时,由于时代差异,语言习惯不同,对古诗中精练、含蓄的语言及其反映出的形象、情感、韵味产生“隔膜”,学习时难免因困惑不解而兴趣索然,于是流于死记硬背、一知半解。直观教学在儿童的学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直观教学具有形象、生动、鲜明的特点,它能一下子吸引儿童的注意力,产生兴奋的良好情绪,引领儿童曲径通幽,深入浅出。如果能恰如其分地运用图片,便能积极有效地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降低理解难度,提高审美能力,使得古诗这种文化瑰宝“活”起来。
  一、利用图片,吸引学生走进诗情画意的天地
  著名教育家顾泠沅说:“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使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事学生就会认真地把它学好。”这表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最强大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学习。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对形象直观、色彩鲜明的事物特别感兴趣。因此,尽管古诗对小学生来说含义艰深,但如果能恰当地运用与古诗相关的插图,诱导他们身临诗情画意的天地,就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例如教学《池上》这首诗时,我出示插图,一个光着上身、头戴荷叶的胖娃娃,一双忽闪忽闪的大眼睛。大家一看都忍不住笑了,我问:“这个娃娃给你什么感觉?”“真是太可爱了!”“很调皮的样子!”“很机灵的样子!”“就像我家那天真的小弟弟!”显然,这幅生动的画面引发了儿童的学习兴趣,这个娃娃做了什么事情?作者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由此,教师再进入学诗的过程。同学们阅画解诗,解诗知情,诗情画意了然于胸,而且展开想象,创造出更新的情景,兴趣盎然。又如学习《咏华山》一诗时,我准备了高山、红日、白云还有小山丘的卡片,边学习古诗,边让学生上黑板将卡片组合起来,怎么组合呢?学生动手又动脑,积极踊跃。学生不再是由教师牵引进入古诗而是自主地走进古诗,学好古诗就水到渠成了。
  二、利用图片,帮助学生解开诗中字词的困惑
  古代诗词是文人墨客千锤百炼的结晶。有些字词本来就凝练概括,再加上随着社会的发展,古诗中有些字词到了现代,字音或意思发生了改变,小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字意就成了整个诗意理解乃至诗境体会的“拦路虎”。有时,即使教师说出了词义,学生也不能将整首诗意联系起来,难以在心中形成完整画面。此时,若适当运用图片,让学生借助图理解,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学习《草》这首诗时,对诗句“一岁一枯荣”中的“枯”、“荣”,学生难以理解。教学时,运用两幅图片:一幅是春夏季节生长茂盛的芳草图;一幅是秋冬季节已经枯萎、凋零的衰草图。学生看着这两幅图再联系诗句,很快就能领悟“枯”、“荣”二字在古诗中的意思。这比老师枯燥无味的讲解更鲜明、直观,学生理解了这两个字,扫除了学习障碍,再理解全诗的意思就容易得多了。
  三、利用图片,引导学生打开古诗的情感之门
  古诗讲究押韵、对仗,大量运用修辞手法,从简单的字面上,学生也许可以理解诗意,但是诗中所蕴涵的深厚情感,学生却不一定能体会到。如何才能透过二十几个字,触及诗人的内心,与几百几千年前的迁客骚人产生共鸣呢?教师在教学古诗时,出示与古诗内容相关的插图,学生一边学习诗,一边对照图,一边想象,通过图画的铺设,用自己的语言再现当时的情景,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诗句的理解,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能让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例如在教学《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时,出示那幅江边送别图,只见诗人孤单一人伫立在江边,凝视远方,目送孤帆远去,远去……终于消失在碧水长波之中,而作者依然在久久地凝望着。此时真的有一种淡淡的离愁在学生的心间弥漫着。教师图文结合,让学生想象:此时李白伫立在江边,看着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奔向远方,他会想些什么呢?学生说:“或许他想起了以往与友人相处的美好时光”;“或许他在为朋友默默祝福”;“或许他想到了人有悲欢离合”……明白了这份深情厚谊,学生就能感受到作者依依惜别的心情。在学生的联想与想象的驱动下,诗境是丰富复杂的,深长隽永的,鲜活有生命的。《枫桥夜泊》、《山行》、《江雪》等越是包含寂寞、思乡、孤独等情感的诗词,图片越是能达到渲染气氛、创造意境的效果,学生陶醉于古诗中,在情感上与之交流、对话、碰撞,入诗境,悟诗情。
  四、利用图片,创设陶冶学生美好情操的情境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发展学生的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除了对学生进行语文文字的训练外,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作为“一切艺术中最崇高、最审美的艺术形式”的诗歌,同样也承担对学生进行思想熏陶的任务,诗意的理解与诗境的体味能让学生受到感染与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在学生大体把握诗意的基础上,如果通过古诗插图作铺垫,引导学生看图,引导他们感悟诗境,激发他们的真情实感,那么陶冶学生的情操就容易多了。例如在教学《示儿》这首诗时,出示图画,病榻上是两鬓斑白、奄奄一息的老者,亲人们跪在床前,掩面而泣;老者的头脑中出现的画面却是铁马金戈,挥师北上,收复中原,直捣黄龙。可见,临死前陆游念念不忘的不是妻儿,不是家事,而是国家的统一。让同学们看一看,说一说,再读一读,一个“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诗人形象就跃然图上,深入学生的内心。《梅花》中傲立雪中的一剪寒梅,《游子吟》中昏黄的孤灯,两鬓斑白的老母……未学古诗,学生仅从图片中就受到了感染,得到了教益。课堂上避免了老师机械地说教,学生机械地接受。教师将寥寥数字的古诗化为了生动的画面、深情的语言,加大了课堂教学力度,对学生的心灵也是极有效的冲击与净化。
  总之,在古诗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图画的作用,图文结合,生动形象,扫除理解的障碍,创设诗画一体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说文解字的能力,培养想象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审美情趣,陶冶高尚的情操,语文基础性与人文性都能得到发展。
其他文献
该文对一种新颖的抗干扰光检测电路进行了理论分析、互阻抗频率特性和脉冲瞬态响应的计算机模拟,并进行了实际电路调试。测试证明,该电路有很高的灵敏度和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可以
目前越来越多的单位向社会进行工程检测工作,如何保证检测工作质量,做到“三性”,该人就工作和学习中的体会,讨论有关检测机构质量体系的问题。
为了原位、实时、无损检测高温高压条件下运行的加氢反应器的多层器壁中原子氢的浓度分布,研究发展了一种新型的检测技术,该文分析了该技术的可行性及设计了检测仪的结构及其特
在高职院班级管理当中,对于学生们的管理工作来说,采取量化的管理模式在高职院校当中进行管理,相对于其他的管理模式来说,有着更多的优势在其中,而且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
“大豆硼钼肥种衣剂”通过省级鉴定由黑龙江省农科院土肥所研制的“大豆硼钼肥种衣剂”于1993年12月16日通过省级鉴定。这是根据大豆对营养需求特点及连年种植大豆造成的对土壤养分单
为了在线、实时、无损检测高温高压条件下运行的加氢反应器的多层器壁中原子氢的渗透速率和在任何指定剖面上的体浓度分布,研究发展了一种新型的检测技术,该文介绍了检测仪的结
摘 要: 在现代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功能日臻成熟,它能为课堂教学创设特定的情境,使学生以浓厚的兴趣投入学习;它能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为释疑解难创设巧妙的突破口;它能使课文的语言材料变成可感的声音,为学生的朗读激发丰富的情感;它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特点,给学生思维创新带来无限的遐想;它能深化学生的情感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兴趣盎然;它能让教师教得生动活泼,达到激情引趣、以情促思、寓教于
期刊
该文论述了加入世贸(WTO)后,中国无损检测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为了增强制造工业的国示竞争力,无损检测将出现空前良好的机遇,必须抓住这一机遇,以发展新技术为主,实现技术的跨越,并
会议
摘 要: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应当率先垂范,强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学活动深入开展。教师应当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将“自主合作理念”融入教学互动之中;二是将“现代信息手段”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三是将“分层教学要求”融入教学环节之中;四是将“激励促进因子”融入教学评价之中。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教学改革 教学策略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理念的创新与模式的优化是提高教学成效的关键,尤其是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