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教学离不开朗读。阅读教学要落到实处、搞扎实,就必须从最根本的朗读上多下功夫。教师引导学生充分读,领悟文章的情与理。采用多种形式的读,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身临其境,有感情地读。
[关键词]朗读;多样;语言美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5-0016-02
朗读,是通过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声音把作品的内容准确、鲜明、形象地传达给听众。语文教学中离不开朗读。阅读教学要落到实处、搞扎实,就必须从最根本的朗读上多下功夫。教学中要从“读”出发,把“读”贯穿全过程,把引导学生钻研文体作为阅读教学的根本。它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体现以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为课堂教学的本体,同时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理念在朗读教学中的落实。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领悟语言的美,教师必须重视朗读。
一、充分的朗读,让学生领悟文章的情与理
有部分语文教师认为与其让学生自己朗读浪费时间,不如教师多讲些,还更有效果,于是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围绕着考试命题的指挥棒、风向标来设计教学,出现所谓的“启发式教学”,实质是教师的简单一问与学生的应付式一答。学生的朗读时间很少,教师的指导时间更短,学生没有得到充裕的时间去朗读课文直至读通课文,因此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并不真切,思考并不深刻,感受也并不强烈,学生无非是一个“面塑的听者”,只是用自己的脑袋去装教师的思想,没有内化为自己感悟的情与理。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因此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收获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读中明理。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安排好每节课的朗读时间,并把朗读时间下放给学生,保证学生有充裕的时间正确地读课文,读好课文,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感,教师不能以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朗读。
如朱自清的《背影》,这篇散文叙述的是作者离开南京到北京上大学,父亲送他到浦口火车站,照料他上车,并替他买橘子的情形。在作者脑海里印象最深刻的,是父亲替他买橘子时在月台爬上攀下的背影。文字朴素,但表达细腻,真挚感人。文中有四处描写“我”的眼泪,每次流泪“我”都在想什么?学生带着问题在粗读的基础上,再细读那段话“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学生在多次朗读中理解作者的复杂心情,这时他们多会深有触动,走进作者的心理和情感世界,从而更深刻地明白父子之情怀。
二、多样的朗读,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
朗读的形式有很多种,有自由朗读、范读、指名朗读、评读、角色表演读、赛读、选读、配乐读、齐读、问读等。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情,采用不同的朗读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整节课中乐读并悦读。如《天上的街市》是现代文学家郭沫若所作的诗。诗人把繁星满天的夜空,想象为点着无数街灯的天上街市,又改造了牛郎织女的传说,把空中的流星想象为牛郎织女提着灯笼在街上闲游,用以象征他们生活的幸福美好,反衬了当时社会的不安稳和人民的痛苦。这首诗既隐含着诗人对现实世界的不满、愤怒以及幻灭的悲哀,更寄托着作者对光明幸福的热烈向往和对理想社会的翘首企盼,表现出诗人在艰难处境中仍不失赤子之心的襟怀与品格。全诗恬淡平和,意境优美,清新素朴。为了让学生把握全诗的情感基调,找准朗读的感觉,便于学习模仿,激发读书的欲望,这时候朗读能力强的教师就可以进行范读,学生会加以品味、体验、模仿,从而提高朗读能力。学生也乐读,在朗读到“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不信,请看那朵流星,那怕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时心情愉悦。在学生朗读时,教师选取与朗读内容情感相吻合的乐曲进行配乐,学生会更容易走入意境,升华情感。
《皇帝的新装》描述了一个昏庸无能又穷奢极欲的皇帝受骗上当的故事,讥刺统治阶级虚伪、愚蠢、腐朽的本质。童话是学生非常喜欢并乐于接受的体裁,如果只是简单地概括内容,分析情节,明确主题,整个课堂就会枯燥乏味。于是我在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去朗读的基础上,安排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根据学生的形象和音质,让他们分别扮演皇帝、骗子、大臣、小孩,朗读所扮演角色的部分,其余学生则齐读共同部分。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特别是扮演大臣的学生朗读“哎呀,美極了!真是美妙极了……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是的,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于这布料非常满意”时,把一个阿谀奉承的大臣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读书声和笑声贯彻整个课堂,学生就好像再次目睹这场荒唐的骗局游戏,心会了在现实生活中,诱惑、虚荣总会有的,只要我们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只要我们多一份责任心,多一份爱心,多一份真诚,多一份率真,世界就会更美好!虚伪、欺诈是丑陋的,而真诚、坦荡是高尚的。
三、走出的朗读,让学生身临其境
在具体教学中,往往存在着朗读指导机械匮乏,朗读教学方法单调生硬等问题,出现“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读这部分”“把某某的语气读出来”诸如此类隔靴搔痒的做法。什么样的朗读才算到位?叶圣陶说:“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如果拘泥于三尺讲台、半亩方塘,学生阅历浅薄,教师传授再多的文章知识,很多时候学生可能仍没有领悟课文的感情,难以达到教师设想的效果,甚至与教师设定的目标背道而驰。教师可创造条件,尝试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向外面,让学生在景与情的交融中,触景生情。
如朱自清的《春》,这篇散文以诗的笔调,抓住春的特点,用火热的情感、清丽的色彩,通过有层次的、生动的描绘,画出了生机盎然的春的形象,歌唱了春的创造力,赞美了春天的无限希望和对春天的赞美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在教授这篇课文时,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来到田野,走进村庄,走向公园,感受春天的美好。当学生看到春天的“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更能设身处地地读,有感情地读。
又如教学《安塞腰鼓》,安塞腰鼓是陕北的民俗舞蹈,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如有条件带领学生亲临现场,学生更能体会安塞腰鼓磅礴的气势和精湛的表现力。但学生很难有机会去现场感受,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班级教室,到多功能教室去观看关于安塞腰鼓的影片,或到一些艺术院团感受那震撼的场面,学生自然而然地深受触动,于是在个别读、分组读中能把握好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从而很好地朗读。
朗读不仅是一项活动,更是一门艺术,有感情的朗读胜于教师的精讲细说。学生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与作者对话,与文本交流。让学生在读中悟情,在读中审美,在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甜美、多情,在读中真正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逐步形成良好的语感, 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责任编辑 陈剑平)
[关键词]朗读;多样;语言美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5-0016-02
朗读,是通过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声音把作品的内容准确、鲜明、形象地传达给听众。语文教学中离不开朗读。阅读教学要落到实处、搞扎实,就必须从最根本的朗读上多下功夫。教学中要从“读”出发,把“读”贯穿全过程,把引导学生钻研文体作为阅读教学的根本。它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体现以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为课堂教学的本体,同时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理念在朗读教学中的落实。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领悟语言的美,教师必须重视朗读。
一、充分的朗读,让学生领悟文章的情与理
有部分语文教师认为与其让学生自己朗读浪费时间,不如教师多讲些,还更有效果,于是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围绕着考试命题的指挥棒、风向标来设计教学,出现所谓的“启发式教学”,实质是教师的简单一问与学生的应付式一答。学生的朗读时间很少,教师的指导时间更短,学生没有得到充裕的时间去朗读课文直至读通课文,因此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并不真切,思考并不深刻,感受也并不强烈,学生无非是一个“面塑的听者”,只是用自己的脑袋去装教师的思想,没有内化为自己感悟的情与理。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因此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收获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读中明理。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安排好每节课的朗读时间,并把朗读时间下放给学生,保证学生有充裕的时间正确地读课文,读好课文,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感,教师不能以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朗读。
如朱自清的《背影》,这篇散文叙述的是作者离开南京到北京上大学,父亲送他到浦口火车站,照料他上车,并替他买橘子的情形。在作者脑海里印象最深刻的,是父亲替他买橘子时在月台爬上攀下的背影。文字朴素,但表达细腻,真挚感人。文中有四处描写“我”的眼泪,每次流泪“我”都在想什么?学生带着问题在粗读的基础上,再细读那段话“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学生在多次朗读中理解作者的复杂心情,这时他们多会深有触动,走进作者的心理和情感世界,从而更深刻地明白父子之情怀。
二、多样的朗读,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
朗读的形式有很多种,有自由朗读、范读、指名朗读、评读、角色表演读、赛读、选读、配乐读、齐读、问读等。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情,采用不同的朗读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整节课中乐读并悦读。如《天上的街市》是现代文学家郭沫若所作的诗。诗人把繁星满天的夜空,想象为点着无数街灯的天上街市,又改造了牛郎织女的传说,把空中的流星想象为牛郎织女提着灯笼在街上闲游,用以象征他们生活的幸福美好,反衬了当时社会的不安稳和人民的痛苦。这首诗既隐含着诗人对现实世界的不满、愤怒以及幻灭的悲哀,更寄托着作者对光明幸福的热烈向往和对理想社会的翘首企盼,表现出诗人在艰难处境中仍不失赤子之心的襟怀与品格。全诗恬淡平和,意境优美,清新素朴。为了让学生把握全诗的情感基调,找准朗读的感觉,便于学习模仿,激发读书的欲望,这时候朗读能力强的教师就可以进行范读,学生会加以品味、体验、模仿,从而提高朗读能力。学生也乐读,在朗读到“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不信,请看那朵流星,那怕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时心情愉悦。在学生朗读时,教师选取与朗读内容情感相吻合的乐曲进行配乐,学生会更容易走入意境,升华情感。
《皇帝的新装》描述了一个昏庸无能又穷奢极欲的皇帝受骗上当的故事,讥刺统治阶级虚伪、愚蠢、腐朽的本质。童话是学生非常喜欢并乐于接受的体裁,如果只是简单地概括内容,分析情节,明确主题,整个课堂就会枯燥乏味。于是我在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去朗读的基础上,安排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根据学生的形象和音质,让他们分别扮演皇帝、骗子、大臣、小孩,朗读所扮演角色的部分,其余学生则齐读共同部分。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特别是扮演大臣的学生朗读“哎呀,美極了!真是美妙极了……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是的,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于这布料非常满意”时,把一个阿谀奉承的大臣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读书声和笑声贯彻整个课堂,学生就好像再次目睹这场荒唐的骗局游戏,心会了在现实生活中,诱惑、虚荣总会有的,只要我们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只要我们多一份责任心,多一份爱心,多一份真诚,多一份率真,世界就会更美好!虚伪、欺诈是丑陋的,而真诚、坦荡是高尚的。
三、走出的朗读,让学生身临其境
在具体教学中,往往存在着朗读指导机械匮乏,朗读教学方法单调生硬等问题,出现“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读这部分”“把某某的语气读出来”诸如此类隔靴搔痒的做法。什么样的朗读才算到位?叶圣陶说:“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如果拘泥于三尺讲台、半亩方塘,学生阅历浅薄,教师传授再多的文章知识,很多时候学生可能仍没有领悟课文的感情,难以达到教师设想的效果,甚至与教师设定的目标背道而驰。教师可创造条件,尝试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向外面,让学生在景与情的交融中,触景生情。
如朱自清的《春》,这篇散文以诗的笔调,抓住春的特点,用火热的情感、清丽的色彩,通过有层次的、生动的描绘,画出了生机盎然的春的形象,歌唱了春的创造力,赞美了春天的无限希望和对春天的赞美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在教授这篇课文时,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来到田野,走进村庄,走向公园,感受春天的美好。当学生看到春天的“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更能设身处地地读,有感情地读。
又如教学《安塞腰鼓》,安塞腰鼓是陕北的民俗舞蹈,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如有条件带领学生亲临现场,学生更能体会安塞腰鼓磅礴的气势和精湛的表现力。但学生很难有机会去现场感受,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班级教室,到多功能教室去观看关于安塞腰鼓的影片,或到一些艺术院团感受那震撼的场面,学生自然而然地深受触动,于是在个别读、分组读中能把握好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从而很好地朗读。
朗读不仅是一项活动,更是一门艺术,有感情的朗读胜于教师的精讲细说。学生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与作者对话,与文本交流。让学生在读中悟情,在读中审美,在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甜美、多情,在读中真正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逐步形成良好的语感, 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责任编辑 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