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民政事业更加辉煌

来源 :决策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tianai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话不多,句句掷地有声,办起事,件件实实在在,这是杞县民政局局长汤宗立给人的第一印象。他在民政局任职8年多来,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勤政廉洁,无私奉献,忘我工作,把自己的精力和心血全部倾注到优抚对象、五保老人和困难群众身上,探索出了一条开创民政事业的新路子,使民政局的各项工作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达到了量的提升和质的飞跃,谱写了一曲新时期民政工作者的壮丽诗篇。
  
  敬老院建设成为乡村的一个亮点
  
  五保供养工作是民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五保工作难往往是因“钱”。汤宗立时刻将此事挂在心头。他说:“这项工作做得好坏,直接影响着农村弱势群体的生活质量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再穷不能穷五保,再苦不能苦老人。”为切实把这项工作做好,他一方面积极组织人员调查全县敬老院现状,另一方面多次到省、市民政部门汇报杞县此项工作中存在的困难,争取上级的政策支援和资金扶持。在他的努力下,自2007年开始,这个县采取“县财政配套,县直单位援助、社会献爱心捐赠”的办法,先后筹措资金1000余万元,全部用于全县敬老院改建扩建工作。在敬老院建设工作中,为保证工程的质量和进度,汤宗立经常亲临工地,现场办公,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行政成本,还赢得了当地群众的好评。在杞县平城乡敬老院扩建工地上,一位民工深有感触地说:自工程开建以来,汤局长隔三差五地来指导工作,真让人感动。在整个敬老院建设过程中,哪里有困难有问题,哪里就能看到他的身影。目前,全县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由原来的10.3%提高到45.1%,并严格按照一人一床、一桌、一凳、一盆的标准,为院民配备了必需的生活用品,每个敬老院都配备了电视机、冰箱、洗衣机和取暖设施等生活设备,为五保老人创造了良好的生活条件。在抓好敬老院建设的同时,他还积极协调卫生部门,为院民建立了健康档案,定期为五保老人体检。他亲自参与制定了敬老院《院务管理制度》《伙食财务管理制度》《清洁卫生制度》等制度,并将敬老院工作纳入县民政局责任目标管理,使这项工作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当听到敬老院老人对晚年生活充满希望,对党和政府深表谢意时,汤宗立的脸上露出了微笑。
  
  接访搭成了党和人民的“连心桥”
  
  汤宗立在工作实践中认识到,老百姓反映的不少问题,很多都是小问题拖成了大问题,旧问题一直不处理成为新问题,个案问题发展成为普遍问题,有些地方由于长期不重视或工作不到位,造成了群众的反复上访,甚至在社会上产生了十分恶劣的影响。因此,他坚持在接访中把倾听民声、收集民意、了解民情、为民解难作为信访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上为中央分忧,下为群众解愁”的民政工作宗旨,体现了自己的政治品格。对上访对象,他耐心地听其诉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能解决的事情不推不拖,尽快办理。在他的倡导下,民政局开展了以“一张笑脸、一杯清茶、一声问好、一句请坐、一个理解、一份耐心”为主要内容的信访优质服务竞赛活动。杞县泥沟乡杨庄村在乡老复员军人郭振江,来局反映其居住的房屋倒塌,老伴患有多种疾病,生活十分困难等情况,汤局长接访后立即派人前往落实,帮他建了两间新房,还给予了救济。郭振江感激地说,在汤局长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叫作风扎实,什么叫雷厉风行,什么叫为老百姓着想。对接访中遇到的特殊情况,汤宗立从实际出发,根据情况特事特办。杞县柿园乡刘寨村盲人刘康珍,孤身一人,在村里享受五保待遇,2003年收留一来自陕西铜川市、身体有残疾的女子,病愈后两人申请登记结婚,后生一男孩,因夫妻俩均无劳动能力,生活上一直很困难。汤局长在接访中了解这一情况后,马上责成柿园乡民政所进行调查落实,为母子二人申报了城镇低保。自2007年开展接访活动两年多来,经汤局长接访的各类困难群众、残疾人、优抚对象3200余人,问题都得到较好解决。来民政局诉访的人普遍说,汤局长待俺如亲人,到他那里反映问题,即使不能解决,听了他的解释也让人舒心。
  
  “最可爱的人”最能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
  
  汤宗立常说:“优抚对象有功于国家和人民,是‘最可爱的人’,也是一个最特殊的保障群体,我们必须把他们的冷暖时刻挂在心上,尽量帮他们想点什么,做点什么。”杞县有各类优抚对象1万余人,他任职8年多来,国家连续为各类优抚对象提高了抚恤定补标准,每逢提高标准文件下达后,他就立即向县领导汇报,并协调财政部门尽快筹措资金,以保证各种款项按标准及时足额发放到优抚对象手中。特别在医疗保障方面,当国家出台《一至六级残疾军人医疗保障办法》等政策措施后,汤局长通过协调各方关系,使杞县在全市率先落实,解决了优抚对象医疗难问题。身为县双拥办主任的汤宗立,还通过开展双拥工作促进各项优抚政策的落实,为优抚对象排忧解难。在新农村建设中,许多惠及农民的政策,优先惠及优抚对象,使大部分优抚对象摆脱了困境。汤宗立还通过开展“爱心献功臣”、“送温暖工程”等活动,采取多种措施,解决在乡老复员军人住房难问题,先后筹资60万元,为全县150户重点优抚对象和受灾优抚对象建房391间。经过3年的努力,目前全县优抚对象住房难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杞县平城乡后陈村残疾军人陈卫国,全家居住的3间房屋年久失修,破漏不堪,无力修缮,汤宗立得知情况后,专门协调2.7万元资金,帮助陈卫国翻修了4间新房。陈卫国事后激动地说:“虽说俺年纪大子,但党和政府没有忘记俺和俺的家人。”在杞县这片热土上,优抚对象们一提起汤局长,都称赞是他们的贴心人。
  
  震灾当头方显共产党员本色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等地发生地震灾害的消息,牵动着杞县民政工作者的心,更牵动着汤宗立的心。13日上午,汤宗立紧急召开局党委会议,研究部署支援灾区事宜。下午接着组织召开捐赠动员会,班子成员带头捐款,干部职工纷纷响应,不到半个小时,全局就捐款3660元,民政局成为全县第一个捐款发起单位。随后,全县干部、工人、农民、教师和企业老板及社会各界人士,都向地震灾区伸出了无私的援助之手。
  乘着全县捐款的热潮,汤宗立“趁热打铁”,先是派出工作人员在县城中心设立了两处临时捐款点,后又协调并联合当地一家知名企业和市、县演出团体,于5月18日下午举办了一场大型赈灾募捐义演活动,仅3个小时,现场捐款达36.6万元。在全县踊跃开展捐赠活动中,汤宗立带领全局干部职工坚守岗位,加班加点,他每天从早上忙到深夜,全身心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中。在那段不平凡的日子里,他一举一动的表率作用,感染着身边每一个人,激励大家奋发忘我地工作,通过全体民政人的努力,杞县接收捐款达464万元,捐款数额位居全市各县、区之首。
  5月中旬,正是新蒜上市的季节。汤宗立深知大蒜在抗震救灾中的作用,他想灾区所想,急灾区所急,帮灾区人民所需,决心把杞县盛产大蒜这一优势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中去。5月21日,他组织全县民政系统迅速行动,利用电视新闻媒体,号召全县广大群众踊跃捐赠大蒜。汤宗立专门召开局党委会,研究部署接收大蒜工作,不到两天时间,接收捐赠大蒜近300吨。5月23日下午2时许,汤宗立同县领导一起,带领满载百万杞县人民深情的大蒜车队,赶往四川绵阳地震灾区。为尽快将大蒜送到灾区人民手中,车队争分夺秒,昼夜兼程。途中余震不断,险象环生,多处山体滑坡崩塌,巨石不时滚落,一行人经历了一场生与死的考验。经过28个小时的急行军,于24日下午6时,车队到达绵阳,汤宗立一行不顾路途疲劳,又帮助灾区志愿者卸载起大蒜来。物资接收站负责人看着堆积如山的大蒜,感动地说:“你们给灾区防疫送来了最紧缺的物资,太谢谢了!”
  8年多来,汤宗立凭着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凭着一个人民公仆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创下了不朽的业绩,在他的带领下,杞县民政局先后荣获省民政工作先进单位、2001年至2006年全省民政系统依法行政先进单位,连年荣获开封市民政工作先进单位、县综合目标管理一等奖。2008年6月,该局又被开封市委评为抗震救灾工作先进基层党组织、行业创“五好”先进基层党组织。这也是全市民政系统唯一获此殊荣单位。汤宗立本人也先后获得全省民政工作先进个人、省先进工作者、市劳动模范、市拥军优属先进工作者和市、县优秀共产党员,廉政建设先进个人等光荣称号。2009年八一前夕,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省军区隆重召开的全省双拥工作表彰会上,汤宗立又被评为省双拥工作先进个人。面对这些荣誉,汤宗立说:“成绩只能说明过去,新的工作还等着我们去做,党把我们放到这个位置上,有一分热就应发一分光,不然的话,咱不说愧对组织的信任和百万父老乡亲的期望,起码愧对了自己的良心。”这就是汤宗立,这朴实的话语就是对汤宗立丰富大写人生的最好注解。
   (作者单位:杞县民政局)
其他文献
2010年6月底,2010年全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把举办地驻马店再次推入人们的视线。连续13年承办“农”字头盛会,农业部保留的唯一市级承办长年性全国会议,驻马店令人刮目相看。近年来,有“豫州之腹地,天下之最中”之称的驻马店,正在迈入一个发展的新起点。以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为突破口,三者并肩发展、交相辉映,曾是河南省“短板”的驻马店,振翅起飞之势已现!  2010年8月,驻马店迎来撤地
期刊
多年来的语文教学实践使笔者明白,想象力是学生在文学殿堂中自由翱翔的双翅,所以,平时的语文教学中,笔者试着从下面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一、展开想象,创设情景    学生读的课文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象,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不是生动的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语文教学中,教
期刊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初中英语教师,能否有效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关系到英语课教学的成败和学生成绩的提高。实践证明,学生对所学内容越感兴趣,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越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获取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和维持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去争取获得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一、明确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     英
期刊
编者按: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实行县制、地名和治所沿袭至今近三千年的息县,有着“天下第一县”的美誉。  在新一轮的发展周期来临之际,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早已超越了对工业图腾的崇拜!当发展的车轮又一次行驶在历史的节点上,如何回答好科学发展这道时代命题?如何让城乡携手共享中国发展的文明与进步?  息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在河南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中,不仅创造了“息县速度”,而且
期刊
核心提示:  鹰城脚下,平西湖畔,有一处万人居住的社区家园。“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那是座都市里的乡村,因亲水而透着灵秀与恬淡。它虽然地处繁华闹市,却能闹中取静,繁而不乱。鳞次栉比的楼宇是它的骨骼,生态绿茵是它的容颜。而最让人感到宜居的地方则是那和谐跳动的人脉、文化活跃的内涵。那么,是谁演绎了这个小区的精彩,拨动了小区民生这根琴弦?前不久,记者带着希冀与悬念,在新华区光明路街道办主任程
期刊
2010年全国普通高考成绩公布后,《八月桂花遍地开》诞生地、“大别山中状元县”商城县捷报频传:全县参加高考考生9027人,本科进线5180人,各项指标继续位居信阳市第一,顺利实现“六连冠”。其中,商城高中参加考试人数3024人,本科进线2490人,进线率82.3%,本科进线率不仅在全县8所高中中遥遥领先,而且高于全市13所省级示范性高中中平均进线率15个百分点,高考成绩连续5年夺取全市省级示范性高
期刊
“进入冯塘,我眼前一亮,道路平坦了,村貌整洁了,企业和养殖场多了,两年没回家,冯塘的变化太大了”。这是一位冯塘籍老乡在冯塘信息网上的留言。为了证实这一留言,记者在冯塘进行了走访,的确,冯塘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得益于该乡的“平安创建”。  冯塘乡位于周口市淮阳县东南部,东接郸城县,南邻沈丘县,地理环境复杂。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治安案件时有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乡的发展。为促进新农村建设,促进
期刊
编者按:   “东西南北中,好酒在张弓”,一杯绵甜浓郁的张弓酒让世人品味了宁陵;“中国酥梨之乡”,一片充满生态活力的新地标,足以使60万宁陵人民引为骄傲与自豪。宁陵本是豫东农区一个欠发达的农业小县,但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发展环境的不断优化,宁陵县农业产业化步伐在加快,每年正以两位数的增长速度跻身中原崛起第一方阵,驶入县域经济发展快车道。宁陵县决策者们最清楚,适宜良好的发展环境对于经济发展是
期刊
工地生活是充满激情的,没有任何一个劳动场面能给你如此壮观宏伟的印象。搅拌站的咔咔声、打桩机的轰轰声、钢板碰撞时的哐框声、机车行驶时的隆隆声,无不体现工地人充满激情的忙碌生活。  工地的阳光是炙热的,它把人的肤色变成健康的古铜色。工地的月亮是最能抚慰人的,当你想家的时候,她会洒下一片柔软的光,轻轻披在你的肩上。   ——摘自职工原创作品《工地感悟》    河南省南水北调办主任王树山曾有一个形象的比喻
期刊
30多年前,时任中共河南省委书记的段君毅同志,回到故里范县视察时说:“我们这里是革命老区。穷则思变,彻底改变滩区面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对于每个共产党人来说,已经刻不容缓。”段君毅同志的这句肺腑之言,至今回响在黄河滩区上空。今年是段君毅同志诞辰100周年,追忆他对故乡的深情和关怀,我们谨以此文献给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政治工作杰出的领导人段君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