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很喜欢毕淑敏的《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在8岁的时候“我”绞尽脑汁要把结尾改得皆大欢喜,18岁的时候“我”从中读到了爱情,28岁的时候“我”开始担心人鱼公主的家人,38岁的时候“我”开始思考它的写作技巧,48岁的时候“我”认为人鱼公主是在严峻的考验中锻造高贵的灵魂……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会对同一篇文章有不同的深刻体会。推荐给学生看的时候,学生们说,原来文章可以这么读!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一种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就本质来说,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是一种个性化阅读。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纵然,“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他只能是“哈姆雷特”,我们总不能把他解读为“林黛玉”或其他的什么人。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抓住主体“哈姆雷特”,将他“读懂”,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才能得到有效的培养,在这基础上,学生才能谈得上对文本有个性化的理解和独特的感悟。
(一)以文本的情感性引导体验式解读
新课标“倡导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尊重学生的多元化理解”“倡导学生的感悟体验。”文字需要学生亲自去品读、去咀嚼、去揣摩、去感悟,以此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以此来感受语言文字的律动,以此来打动自己的内心,以此来激发自己的情感。与文中人物与作者进行心灵的碰撞,激起情感的波澜。
在同学们的阅读过程中体现出了感情的流淌和思绪的飞扬,大家通过阅读文章情不自禁地联想到自己相似的情感、自己熟悉的生活,进而与文本真实平等的对话,产生心灵的共鸣,这种情感体验是独特的,也是可贵的。这些多元理解充满灵性、闪耀着创造的光芒和智慧的火花。
(二)以文本的衍生性引导链接式解读
解读文本,不要把文本看成是孤立的东西,不只是从属于作者个人或某个时代,而是从属于历史,从属于社会系统。把一篇诗文,链接到其他文章,嵌入到历史中去,与不同时期的历史文交谈,就可以出现多种意义的碰撞、冲突和消解,就可以互相辉映,揭示出新的、更深刻的意义。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都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两文在思想感情与写作手法上都有很多相似与不同之处,让同学们来对两文进行更深一步的链接式解读,从而更好的理解课文。
从思想感情上进行链接:欧阳修与范仲淹是同一时期的人,且身居高位,而且正是因为欧阳修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思想才被贬,文章写于两人被贬之后,都是寄情于山水表述了自己虽遭贬谪却仍怀济世安民之心的高尚情感。《岳阳楼记》中范仲淹所追求的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思想,主要突出一个“忧”字,但《醉翁亭记》中欧阳修所追求的是与民同乐,突出一个“乐”字,这两种思想是截然不同的。
从写作手法上进行链接:两文都是写景的文章,在写景时都注意了抓住景物的特点写,都注意了骈散结合,动静结合。《岳》中的景物描写给人以一种波澜壮阔、气势宏伟的感觉,《醉》中一开始的景物描写则给人以一种九曲回肠的感觉。《岳》文在语言上骈句散句结合,抑扬顿挫,参差溢美;四字短语成双成对,琅琅上口,婉转有力。文章既整饬严密,句丽辞畅,又张弛有度,议论纵横。且立意深刻,造词精警。读之,音调铿锵;思之,文情壮美。而《醉》文虽也使用骈散结合的句式,但多用长句,且又有创新。仅用对偶句式就别具一格,独领风骚。有单句成对的,有双句成对的;还有三句成对的。
两篇文章既有很多相同之处,也有很多不同之处,都有其独特的地方,也正是这些独特的地方,使得两篇文章都千古传诵,流传至今。
一篇作品的全部意义不会也不可能被某一阶段的读者解读完,只有在不断延伸的接受链条中,作品的深层意蕴才能逐渐被读者发掘出来。教学过程中注意适时提及学生熟知的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观察,便会获得新的审美感受,这就是“温故而知新”。例如:到高中阶段学习《归园田居》前,可以重新阅读《桃花源记》,在学习《荷塘月色前》先温习《背影》等等。
(三)以文本的思辨性引导创造式解读
学生在阅读中,并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去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创造性阅读是阅读教学的理想目标,它是阅读能力发展的最高层次。过去,多数教师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设计好的教学方案走,多数学生习惯于“智力顺从”式的单极课堂结构,习惯于让老师牵着,自己跟在后面盲目地“赶路”。其实质是以教师的思想束缚或代替学生的思想,以教师的思维方式规范和限制学生的思维活动。
《谈骨气》这篇文章我上了多次,没有觉得有什么可以质疑的地方。但在去年上这一课的时候,学生在网上浏览资料,发现一篇文章,是这么写的:近日查检以前的书时,不经意地翻到了初中课文中选入的吴晗的《谈骨气》。……又读了一遍这篇文章,我没有再次感受到什么“爱国主义”的豪情壮志,……吴老先生一开始就像一个天真的小学生似的写道:“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请问,难道那么多中国人都是有骨气的吗?答案不说也知道。……这与中国封建统治者宣传的“四海之内,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妄自尊大有何区别呢?
这篇文章对《谈骨气》的批评究竟有无道理呢?在同学们对文本充分的阅读、深入的讨论之后,大家各执己见,大多数同学都认为这句话确实是不严密的,因为中国人有无骨气,不能一概而论,而部分同学认为这里的中国人显然不是指所有的中国人,这只是指一种国民精神,难道勤劳善良是我们的传统美德,那就意味着每一个中国人一定都是勤劳善良的?
矛盾的焦点在“中国人”这个概念的理解上,这时,我提供了几个例子供大家参考: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中,“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鲁迅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生1:我们在使用这个词语的时候,如果不加修饰限定的词语,既可以指全体中国人,也可以指部分中国人。可见,批评文章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的。
生2:中国人当然有各种类型的人,但我们写文章的目的就是给别人一些启发和鼓舞,吴晗写这篇文章就是要鼓舞我们以“中国人的骨气”去克服国家面临的困难,“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语言铿锵有力,如果改为“我们一部分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还会有这样的表达效果吗?
生3:我们在谈到民族传统的时候,应该看主流的方面,任何一个民族都有优秀分子,也都有败类。但优秀分子总是在社会的主流地位的。
在这篇文章的阅读中,引入了对立的观点,加入了质疑思辨的内容,引起了学生的学习讨论的兴趣,
一言以蔽之,多元解读和文本回归是阅读的两个基本要素,只有文本回归,阅读才有着落;只有多元解读,阅读才有意义。我们要抓住这两个根本,把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使阅读教学务实高效,充满生机和活力。
很喜欢毕淑敏的《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在8岁的时候“我”绞尽脑汁要把结尾改得皆大欢喜,18岁的时候“我”从中读到了爱情,28岁的时候“我”开始担心人鱼公主的家人,38岁的时候“我”开始思考它的写作技巧,48岁的时候“我”认为人鱼公主是在严峻的考验中锻造高贵的灵魂……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会对同一篇文章有不同的深刻体会。推荐给学生看的时候,学生们说,原来文章可以这么读!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一种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就本质来说,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是一种个性化阅读。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纵然,“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他只能是“哈姆雷特”,我们总不能把他解读为“林黛玉”或其他的什么人。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抓住主体“哈姆雷特”,将他“读懂”,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才能得到有效的培养,在这基础上,学生才能谈得上对文本有个性化的理解和独特的感悟。
(一)以文本的情感性引导体验式解读
新课标“倡导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尊重学生的多元化理解”“倡导学生的感悟体验。”文字需要学生亲自去品读、去咀嚼、去揣摩、去感悟,以此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以此来感受语言文字的律动,以此来打动自己的内心,以此来激发自己的情感。与文中人物与作者进行心灵的碰撞,激起情感的波澜。
在同学们的阅读过程中体现出了感情的流淌和思绪的飞扬,大家通过阅读文章情不自禁地联想到自己相似的情感、自己熟悉的生活,进而与文本真实平等的对话,产生心灵的共鸣,这种情感体验是独特的,也是可贵的。这些多元理解充满灵性、闪耀着创造的光芒和智慧的火花。
(二)以文本的衍生性引导链接式解读
解读文本,不要把文本看成是孤立的东西,不只是从属于作者个人或某个时代,而是从属于历史,从属于社会系统。把一篇诗文,链接到其他文章,嵌入到历史中去,与不同时期的历史文交谈,就可以出现多种意义的碰撞、冲突和消解,就可以互相辉映,揭示出新的、更深刻的意义。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都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两文在思想感情与写作手法上都有很多相似与不同之处,让同学们来对两文进行更深一步的链接式解读,从而更好的理解课文。
从思想感情上进行链接:欧阳修与范仲淹是同一时期的人,且身居高位,而且正是因为欧阳修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思想才被贬,文章写于两人被贬之后,都是寄情于山水表述了自己虽遭贬谪却仍怀济世安民之心的高尚情感。《岳阳楼记》中范仲淹所追求的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思想,主要突出一个“忧”字,但《醉翁亭记》中欧阳修所追求的是与民同乐,突出一个“乐”字,这两种思想是截然不同的。
从写作手法上进行链接:两文都是写景的文章,在写景时都注意了抓住景物的特点写,都注意了骈散结合,动静结合。《岳》中的景物描写给人以一种波澜壮阔、气势宏伟的感觉,《醉》中一开始的景物描写则给人以一种九曲回肠的感觉。《岳》文在语言上骈句散句结合,抑扬顿挫,参差溢美;四字短语成双成对,琅琅上口,婉转有力。文章既整饬严密,句丽辞畅,又张弛有度,议论纵横。且立意深刻,造词精警。读之,音调铿锵;思之,文情壮美。而《醉》文虽也使用骈散结合的句式,但多用长句,且又有创新。仅用对偶句式就别具一格,独领风骚。有单句成对的,有双句成对的;还有三句成对的。
两篇文章既有很多相同之处,也有很多不同之处,都有其独特的地方,也正是这些独特的地方,使得两篇文章都千古传诵,流传至今。
一篇作品的全部意义不会也不可能被某一阶段的读者解读完,只有在不断延伸的接受链条中,作品的深层意蕴才能逐渐被读者发掘出来。教学过程中注意适时提及学生熟知的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观察,便会获得新的审美感受,这就是“温故而知新”。例如:到高中阶段学习《归园田居》前,可以重新阅读《桃花源记》,在学习《荷塘月色前》先温习《背影》等等。
(三)以文本的思辨性引导创造式解读
学生在阅读中,并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去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创造性阅读是阅读教学的理想目标,它是阅读能力发展的最高层次。过去,多数教师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设计好的教学方案走,多数学生习惯于“智力顺从”式的单极课堂结构,习惯于让老师牵着,自己跟在后面盲目地“赶路”。其实质是以教师的思想束缚或代替学生的思想,以教师的思维方式规范和限制学生的思维活动。
《谈骨气》这篇文章我上了多次,没有觉得有什么可以质疑的地方。但在去年上这一课的时候,学生在网上浏览资料,发现一篇文章,是这么写的:近日查检以前的书时,不经意地翻到了初中课文中选入的吴晗的《谈骨气》。……又读了一遍这篇文章,我没有再次感受到什么“爱国主义”的豪情壮志,……吴老先生一开始就像一个天真的小学生似的写道:“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请问,难道那么多中国人都是有骨气的吗?答案不说也知道。……这与中国封建统治者宣传的“四海之内,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妄自尊大有何区别呢?
这篇文章对《谈骨气》的批评究竟有无道理呢?在同学们对文本充分的阅读、深入的讨论之后,大家各执己见,大多数同学都认为这句话确实是不严密的,因为中国人有无骨气,不能一概而论,而部分同学认为这里的中国人显然不是指所有的中国人,这只是指一种国民精神,难道勤劳善良是我们的传统美德,那就意味着每一个中国人一定都是勤劳善良的?
矛盾的焦点在“中国人”这个概念的理解上,这时,我提供了几个例子供大家参考: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中,“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鲁迅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生1:我们在使用这个词语的时候,如果不加修饰限定的词语,既可以指全体中国人,也可以指部分中国人。可见,批评文章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的。
生2:中国人当然有各种类型的人,但我们写文章的目的就是给别人一些启发和鼓舞,吴晗写这篇文章就是要鼓舞我们以“中国人的骨气”去克服国家面临的困难,“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语言铿锵有力,如果改为“我们一部分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还会有这样的表达效果吗?
生3:我们在谈到民族传统的时候,应该看主流的方面,任何一个民族都有优秀分子,也都有败类。但优秀分子总是在社会的主流地位的。
在这篇文章的阅读中,引入了对立的观点,加入了质疑思辨的内容,引起了学生的学习讨论的兴趣,
一言以蔽之,多元解读和文本回归是阅读的两个基本要素,只有文本回归,阅读才有着落;只有多元解读,阅读才有意义。我们要抓住这两个根本,把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使阅读教学务实高效,充满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