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幼儿园绘画艺术教育活动是一种视觉艺术活动,是眼、脑、手共同参与的活动, 幼儿在不断变化着的美术实践中,不断地感受美、探索美、创造美。中班幼儿的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受兴趣的影响,根据这一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在教育活动中应教幼儿一些简单的绘画技能,主要是为了他们更好地,更自如地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愿望,从而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关键词
幼儿 绘画 创设情境 想象力
孩子的内心世界五彩斑斓,所以他们的想象也新颖奇特,那么,如何正确指导中班幼儿绘画的积极性,使他们把自己心中的种种想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呢?我认为不仅要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而且要让他们产生绘画的欲望,愿意把自己的想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这样来讲,教师不应该单纯地把技能培训作为绘画活动的指导要点,它应该是幼儿自由、自主表现美的过程。所以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点指导幼儿绘画。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绘画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幼儿的兴趣。”由此,我们培养幼儿的绘画创造也应该从兴趣着手,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发挥幼儿的创造力、激发幼儿内在的绘画潜力。根据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活动把幼儿融入到美术活动之中,让幼儿在看看、说说、画画、玩玩中进一步提高绘画水平。例如:在进行美术活动中我较多地运用诗歌、故事、猜谜语、做做玩玩等游戏,使幼儿获得愉悦,新奇的情感体验,激发幼儿创造出别具一格的意象。
例如在《花孔雀》这一活动中,一开始我便以语言讲述导入:周末的时候,老师去了一个很大的动物园,那里有很多很多的动物,调皮的猴子、威武的老虎、庞大的黑熊等等那么多的动物让老师眼花缭乱,其中要数孔雀最好看了,它有着漂亮的羽毛,开屏时非常耀眼,你们想看看它开屏时的样子吗?幼儿被故事深深吸引,同时对讲述中的各种动物非常感兴趣,积极地参与设想、讨论,活动结尾教师根据幼儿的作品进行结尾,整个活动完整有序,幼儿时而着急,时而兴奋,时而情不自禁,他们完全沉浸于情境绘画之中。
二、充分放手,发挥幼儿想象力
幼儿美术创作的主要特征是表达自己稚嫩且纯真的内在情感。美术活动时,看着他们的作品总不如我想象的那么好,我就忍不住拿过画笔,边说边画:“这里应该这样画”“颜色要涂实涂匀,不能留白”正当我为自己改过的作品而感到满意时,一个怯怯的声音:“老师,别帮我,我会画”。这样的要求看似简单,但做起来就有一定难度,所以要求我们的老师在活动中首先要管住自己的手,多用指导性的语言,让他们在理解、领会的基础上去创造和想象。因此,在幼儿的绘画过程中,教师应该 “放手”,鼓励幼儿大胆地、自由地创造,但是,是不是强调“放手”就不管孩子了,让幼儿随便画呢?单纯的“放手”,是不是真的能发挥幼儿的主动性,激发幼儿的创造性呢?我认为,教师要以正确的教育思想为基础,“放手”和“出手”相结合,在“放手”让幼儿大胆绘画的同时,适时、适当“出手”进行指导,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因此,在绘画活动中不管幼儿画什么,老师和家长都应鼓励幼儿独立想象和创造,尽量与众不同,尽可能充分地发挥想象力。
三、适时引导,提高幼儿动手能力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因此他们在绘画上也存在着个体差异性,只有了解了每个幼儿的绘画水平,针对他们的绘画水平才能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有针对性的进行幼儿个别绘画水平提高的教育和培养。在教育活动中个别幼儿由于自己的绘画水平差异,不敢画,教师在个别辅导的时候,就应该着重对这样的孩子进行辅导,而且要常常使用表扬、鼓励等方法,让幼儿大胆地学画、动手画,让孩子更加细心去画。幼儿绘画水平的提高,可以让幼儿更大胆表现、自由想象,由于中班幼儿能力有限,不可能掌握过高的美工技能,因此对幼儿的作画必须给予鼓励和肯定,这样他们创作积极性就会高涨。此外在绘画过程中让幼儿画其所爱,画其所想,使幼儿按自己的兴趣由感而发、由情而画,以使幼儿对美术活动怀有强烈的兴趣,从而促使创造性得到全面挖掘和发挥。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和幼儿一起学习、一起绘画。
例如在进行美术活动《美丽的春天》,我与幼儿一起商量准备了:油画棒、水彩笔、颜料、棉花、小棍、树叶、报纸、蜡光纸等材料,供幼儿自行选择,孩子们有的用棉签画出绿油油的小草,用蜡光纸折出春天美丽的花朵,用自己的小手掌印出形状各异的树叶……,整个活动自始至终幼儿都保持着积极愉快的情绪,活动中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也在不断增强。通过在和他们共同学习和动手操作过程中而发现他们绘画的差异。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和动手能力。
四、同伴示范,引导幼儿互相学习
教育家陈鹤琴在“儿童教儿童”教育原则中提出:让幼儿教幼儿更能使幼儿接受,因为幼儿了解幼儿的程度比成人了解的更为深刻。幼儿鼓励幼儿的效果比成人所能获得的更为巨大。从而有助于提高幼儿之间互相学习、提高绘画水平。
例如绘画《看春花》这一活动目标是让幼儿学习画人物正面和侧面。首先我并不急于出示范例,而是请个别能力较强的幼儿上来演示画:谁会画人像?教师则根据幼儿的演示组织大家共同讨论学习:请大家看看人物身上还缺少什么?还可以怎么画。让他们在观察的过程中并启发他们想象人物身上除了这些还有什么?幼儿在讨论中了解了人的外形特征,各部分位置。由于是让幼儿自己想象、演示,画的人物更能让幼儿接受,幼儿在创造新的构图时便无拘无束。就以幼儿画的嘴巴为例,多种不同的造型比画成单一的形状更富有童趣,更显现出孩子的个性。
除以上几种方法外,教师还可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带孩子们到室外去,自由选择画的内容,充分发挥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例如周末,我就会给孩子发一些纸张,让幼儿在家里与家长一同完成一份绘画作品,这样,家长不仅可以指导幼儿绘画,而且可以提高幼儿对绘画的兴趣。画出的作品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展览,让幼儿有一种自豪感——这是我和妈妈画的画,看看,多美呀!幼儿添画。事先教师可以画一幅未完成的画然后让幼儿进行适当的添画,增加幼儿的成功感,而且画面显得更美观。
总之,幼儿绘画活动本身是一项综合性的活动,融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于一体。因此,教师在绘画启蒙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注重从兴趣出发,以基本能力培养为主,分层次提高绘画的技能,尊重幼儿的特点,推动绘画教育健康发展。
幼儿园绘画艺术教育活动是一种视觉艺术活动,是眼、脑、手共同参与的活动, 幼儿在不断变化着的美术实践中,不断地感受美、探索美、创造美。中班幼儿的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受兴趣的影响,根据这一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在教育活动中应教幼儿一些简单的绘画技能,主要是为了他们更好地,更自如地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愿望,从而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关键词
幼儿 绘画 创设情境 想象力
孩子的内心世界五彩斑斓,所以他们的想象也新颖奇特,那么,如何正确指导中班幼儿绘画的积极性,使他们把自己心中的种种想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呢?我认为不仅要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而且要让他们产生绘画的欲望,愿意把自己的想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这样来讲,教师不应该单纯地把技能培训作为绘画活动的指导要点,它应该是幼儿自由、自主表现美的过程。所以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点指导幼儿绘画。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绘画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幼儿的兴趣。”由此,我们培养幼儿的绘画创造也应该从兴趣着手,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发挥幼儿的创造力、激发幼儿内在的绘画潜力。根据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活动把幼儿融入到美术活动之中,让幼儿在看看、说说、画画、玩玩中进一步提高绘画水平。例如:在进行美术活动中我较多地运用诗歌、故事、猜谜语、做做玩玩等游戏,使幼儿获得愉悦,新奇的情感体验,激发幼儿创造出别具一格的意象。
例如在《花孔雀》这一活动中,一开始我便以语言讲述导入:周末的时候,老师去了一个很大的动物园,那里有很多很多的动物,调皮的猴子、威武的老虎、庞大的黑熊等等那么多的动物让老师眼花缭乱,其中要数孔雀最好看了,它有着漂亮的羽毛,开屏时非常耀眼,你们想看看它开屏时的样子吗?幼儿被故事深深吸引,同时对讲述中的各种动物非常感兴趣,积极地参与设想、讨论,活动结尾教师根据幼儿的作品进行结尾,整个活动完整有序,幼儿时而着急,时而兴奋,时而情不自禁,他们完全沉浸于情境绘画之中。
二、充分放手,发挥幼儿想象力
幼儿美术创作的主要特征是表达自己稚嫩且纯真的内在情感。美术活动时,看着他们的作品总不如我想象的那么好,我就忍不住拿过画笔,边说边画:“这里应该这样画”“颜色要涂实涂匀,不能留白”正当我为自己改过的作品而感到满意时,一个怯怯的声音:“老师,别帮我,我会画”。这样的要求看似简单,但做起来就有一定难度,所以要求我们的老师在活动中首先要管住自己的手,多用指导性的语言,让他们在理解、领会的基础上去创造和想象。因此,在幼儿的绘画过程中,教师应该 “放手”,鼓励幼儿大胆地、自由地创造,但是,是不是强调“放手”就不管孩子了,让幼儿随便画呢?单纯的“放手”,是不是真的能发挥幼儿的主动性,激发幼儿的创造性呢?我认为,教师要以正确的教育思想为基础,“放手”和“出手”相结合,在“放手”让幼儿大胆绘画的同时,适时、适当“出手”进行指导,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因此,在绘画活动中不管幼儿画什么,老师和家长都应鼓励幼儿独立想象和创造,尽量与众不同,尽可能充分地发挥想象力。
三、适时引导,提高幼儿动手能力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因此他们在绘画上也存在着个体差异性,只有了解了每个幼儿的绘画水平,针对他们的绘画水平才能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有针对性的进行幼儿个别绘画水平提高的教育和培养。在教育活动中个别幼儿由于自己的绘画水平差异,不敢画,教师在个别辅导的时候,就应该着重对这样的孩子进行辅导,而且要常常使用表扬、鼓励等方法,让幼儿大胆地学画、动手画,让孩子更加细心去画。幼儿绘画水平的提高,可以让幼儿更大胆表现、自由想象,由于中班幼儿能力有限,不可能掌握过高的美工技能,因此对幼儿的作画必须给予鼓励和肯定,这样他们创作积极性就会高涨。此外在绘画过程中让幼儿画其所爱,画其所想,使幼儿按自己的兴趣由感而发、由情而画,以使幼儿对美术活动怀有强烈的兴趣,从而促使创造性得到全面挖掘和发挥。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和幼儿一起学习、一起绘画。
例如在进行美术活动《美丽的春天》,我与幼儿一起商量准备了:油画棒、水彩笔、颜料、棉花、小棍、树叶、报纸、蜡光纸等材料,供幼儿自行选择,孩子们有的用棉签画出绿油油的小草,用蜡光纸折出春天美丽的花朵,用自己的小手掌印出形状各异的树叶……,整个活动自始至终幼儿都保持着积极愉快的情绪,活动中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也在不断增强。通过在和他们共同学习和动手操作过程中而发现他们绘画的差异。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和动手能力。
四、同伴示范,引导幼儿互相学习
教育家陈鹤琴在“儿童教儿童”教育原则中提出:让幼儿教幼儿更能使幼儿接受,因为幼儿了解幼儿的程度比成人了解的更为深刻。幼儿鼓励幼儿的效果比成人所能获得的更为巨大。从而有助于提高幼儿之间互相学习、提高绘画水平。
例如绘画《看春花》这一活动目标是让幼儿学习画人物正面和侧面。首先我并不急于出示范例,而是请个别能力较强的幼儿上来演示画:谁会画人像?教师则根据幼儿的演示组织大家共同讨论学习:请大家看看人物身上还缺少什么?还可以怎么画。让他们在观察的过程中并启发他们想象人物身上除了这些还有什么?幼儿在讨论中了解了人的外形特征,各部分位置。由于是让幼儿自己想象、演示,画的人物更能让幼儿接受,幼儿在创造新的构图时便无拘无束。就以幼儿画的嘴巴为例,多种不同的造型比画成单一的形状更富有童趣,更显现出孩子的个性。
除以上几种方法外,教师还可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带孩子们到室外去,自由选择画的内容,充分发挥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例如周末,我就会给孩子发一些纸张,让幼儿在家里与家长一同完成一份绘画作品,这样,家长不仅可以指导幼儿绘画,而且可以提高幼儿对绘画的兴趣。画出的作品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展览,让幼儿有一种自豪感——这是我和妈妈画的画,看看,多美呀!幼儿添画。事先教师可以画一幅未完成的画然后让幼儿进行适当的添画,增加幼儿的成功感,而且画面显得更美观。
总之,幼儿绘画活动本身是一项综合性的活动,融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于一体。因此,教师在绘画启蒙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注重从兴趣出发,以基本能力培养为主,分层次提高绘画的技能,尊重幼儿的特点,推动绘画教育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