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职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便是培养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以更好的适应社会,从激烈的职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但语文并不是一门技术性的学科,而是人文性的学科,这也是学生普遍不重视语文学习的主要原因,即认为语文知识与自己的职业发展没有太大关系。为了纠正学生这一错误思想,老师应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模式,突出中职语文学科的职业性特点,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职业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中职语文;职业素养;教学策略
组成职业素养的四大核心要素分别是:职业意识、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行为习惯。中职语文教学,可以以职业技能、职业行为习惯作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要想在职场获得长远发展,仅凭一技之长是远远不够的,而是要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中职语文教学的职能优势在于,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情商与同理心,这对于学生今后踏入社会至关重要,并且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职业发展与职场成就。职业技能不仅包括岗位技能、专业水平,还包括沟通技巧、文字表达能力。本文从职业素养的角度,探讨了中职语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职业精神
很多中职学生都没有意识到职场竞争的激烈性、残酷性,完全没有职业意识。如果老师只是空泛的抛出“职业素养”这四个字,学生自然很难理解它的本质内涵,由于没有职场经验,自然也不能意识到职业素养对于个人成就,乃至整个人生的影响。正因如此,老师才应该从语文教材着手,引导学生在日积月累的学习中,构建起职业素养的概念和意识。
以《我的母亲》这篇课文为例,这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品之一,文章以战争年代为背景,讲述了一位历经磨难、中年守寡的母亲,凭借缝补浆洗把三个孩子抚养成人的故事,培养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位艺术家。为了让学生从文中读出“母亲”身上的职业精神,老师可以设置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①在父亲去世,家中失去经济来源的情况下,母亲是怎样赚钱养家抚养孩子的?这个问题非常简单,学生很快就能得到答案,文中的母亲和战争年代许多普通、平凡的劳动妇女一样,通过给别人缝补浆洗衣物来赚钱。②“缝补浆洗”这份工作的收入高吗?“母亲”把这份工作做的成功吗?这个问题对学生而言也没有难度,缝补浆洗显然不是一个高收入工作。即便放在现在,一位中年丧偶的单亲妈妈独自抚养三个孩子也是非常艰难的事情,但文中的“母亲”却凭借缝补浆洗养活了全家。③“母亲”能把这样一份普通的、收入微薄的工作做的如此成功,凭借的是什么?第三个问题需要学生沉下心来去思考,当然,这里的“成功”指的并不是挣下了丰厚的家业,而是把三个孩子培养成人,让三姐出嫁,还偿还了老舍读书时借的钱。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最终懂得了,母亲的成功凭借的是勤劳、敬业、不怕苦不怕累的职业精神。
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随着各种各样信息技术的加入,极大的丰富了中职语文的教学形式,情景教学法便是应用最多的一种,通过创设生动的情境,可以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为原本死板无趣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活力,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意义重大。教学情境的创设不拘一格,既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也可以通过教具、音乐、故事、游戏进行创设,给学生带来不同的学习体验,在情境的渲染中,让学生更好的、更快的完成学习任务。
以《胡同文化》的教学为例,老师可以在备课环节准备一些有关北京四合院的资料,比如图片、视频、老照片等,课堂上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把教材中的文本内容转化为直观、形象、生动的视频和图片,瞬间把学生代入了“胡同文化”的年代。然后引导学生自己说一说四合院有哪些特点?汪曾祺对胡同和胡同文化提出了哪些预言?胡同、胡同文化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消失吗?通过观看视频和图片,学生从教材以外的角度对北京人、四合院有了多元化的了解,并且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在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想法之后,老师可以继续通过问题来引出职业素养:“胡同文化的精髓在于一个‘忍’字,如果将来在工作中,遇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或者与同事的观点发生了冲突,又或者别人把原本不属于你的责任推给了你,你会一直忍耐下去还是会争取自己的权益?”不同性格、不同经历的学生,对这个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老师可以借此引出一些职场上的热点话题与学生一起讨论,抛出真实发生的职场案例让学生辩论,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與应变能力。这对于职业素养的养成十分重要。
结束语
中职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规律,源源不断的向社会输送优秀人才,以满足各个岗位的需求,让每位学生将来都能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自身特长,实现个人价值,这正是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的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张爱华.中职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思考与实践[J].才智,2020,(12):49.
[2]段冰辉.在中职语文文本教学中渗透职业素养教育方法的探究[J].广东教育(职教版),2020,(4):86-87.
[3]赵锐.基于职业核心素养教育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教学研究[J].科技风,2019,(34):68.
关键词:中职语文;职业素养;教学策略
组成职业素养的四大核心要素分别是:职业意识、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行为习惯。中职语文教学,可以以职业技能、职业行为习惯作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要想在职场获得长远发展,仅凭一技之长是远远不够的,而是要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中职语文教学的职能优势在于,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情商与同理心,这对于学生今后踏入社会至关重要,并且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职业发展与职场成就。职业技能不仅包括岗位技能、专业水平,还包括沟通技巧、文字表达能力。本文从职业素养的角度,探讨了中职语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职业精神
很多中职学生都没有意识到职场竞争的激烈性、残酷性,完全没有职业意识。如果老师只是空泛的抛出“职业素养”这四个字,学生自然很难理解它的本质内涵,由于没有职场经验,自然也不能意识到职业素养对于个人成就,乃至整个人生的影响。正因如此,老师才应该从语文教材着手,引导学生在日积月累的学习中,构建起职业素养的概念和意识。
以《我的母亲》这篇课文为例,这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品之一,文章以战争年代为背景,讲述了一位历经磨难、中年守寡的母亲,凭借缝补浆洗把三个孩子抚养成人的故事,培养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位艺术家。为了让学生从文中读出“母亲”身上的职业精神,老师可以设置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①在父亲去世,家中失去经济来源的情况下,母亲是怎样赚钱养家抚养孩子的?这个问题非常简单,学生很快就能得到答案,文中的母亲和战争年代许多普通、平凡的劳动妇女一样,通过给别人缝补浆洗衣物来赚钱。②“缝补浆洗”这份工作的收入高吗?“母亲”把这份工作做的成功吗?这个问题对学生而言也没有难度,缝补浆洗显然不是一个高收入工作。即便放在现在,一位中年丧偶的单亲妈妈独自抚养三个孩子也是非常艰难的事情,但文中的“母亲”却凭借缝补浆洗养活了全家。③“母亲”能把这样一份普通的、收入微薄的工作做的如此成功,凭借的是什么?第三个问题需要学生沉下心来去思考,当然,这里的“成功”指的并不是挣下了丰厚的家业,而是把三个孩子培养成人,让三姐出嫁,还偿还了老舍读书时借的钱。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最终懂得了,母亲的成功凭借的是勤劳、敬业、不怕苦不怕累的职业精神。
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随着各种各样信息技术的加入,极大的丰富了中职语文的教学形式,情景教学法便是应用最多的一种,通过创设生动的情境,可以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为原本死板无趣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活力,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意义重大。教学情境的创设不拘一格,既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也可以通过教具、音乐、故事、游戏进行创设,给学生带来不同的学习体验,在情境的渲染中,让学生更好的、更快的完成学习任务。
以《胡同文化》的教学为例,老师可以在备课环节准备一些有关北京四合院的资料,比如图片、视频、老照片等,课堂上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把教材中的文本内容转化为直观、形象、生动的视频和图片,瞬间把学生代入了“胡同文化”的年代。然后引导学生自己说一说四合院有哪些特点?汪曾祺对胡同和胡同文化提出了哪些预言?胡同、胡同文化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消失吗?通过观看视频和图片,学生从教材以外的角度对北京人、四合院有了多元化的了解,并且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在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想法之后,老师可以继续通过问题来引出职业素养:“胡同文化的精髓在于一个‘忍’字,如果将来在工作中,遇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或者与同事的观点发生了冲突,又或者别人把原本不属于你的责任推给了你,你会一直忍耐下去还是会争取自己的权益?”不同性格、不同经历的学生,对这个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老师可以借此引出一些职场上的热点话题与学生一起讨论,抛出真实发生的职场案例让学生辩论,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與应变能力。这对于职业素养的养成十分重要。
结束语
中职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规律,源源不断的向社会输送优秀人才,以满足各个岗位的需求,让每位学生将来都能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自身特长,实现个人价值,这正是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的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张爱华.中职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思考与实践[J].才智,2020,(12):49.
[2]段冰辉.在中职语文文本教学中渗透职业素养教育方法的探究[J].广东教育(职教版),2020,(4):86-87.
[3]赵锐.基于职业核心素养教育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教学研究[J].科技风,2019,(3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