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劳动价值规律探析

来源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wuguig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价值规律,尤其是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实现形式,是当前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认识的一个重要课题。价值规律也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主体劳动价值规律是价值规律的一个特殊实现形式,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提出其理论框架,试图对主体劳动价值规律做些探索性研究。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主体劳动 价值规律 主体劳动价值论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的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只要存在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就势必发生作用。
  价值规律一般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从商品经济产生时起,就发挥着作用。人们认识价值规律的理论,就是价值理论,也就是价值论,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方法不同,因而,就有不同的价值论。劳动价值论就是劳动创造和实现价值的理论,就是劳动是价值源泉的理论。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创立者亚当·斯密,对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的探索,形成了对价值规律的认识,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关于劳动价值规律的理论——劳动价值论。他区分了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从劳动分工论出发,把商品价值归结于劳动时间,指出创造价值的不是某种特殊的劳动,而是一般商品的劳动。然而,由于他理论体系的混乱和局限性,在考察资本与雇佣劳动交换时,劳动价值规律便失效了。李嘉图将劳动价值论发展到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最高程度,坚持了价值的唯一源泉是劳动,但是由于混淆劳动和劳动力的区别,无法解决资本与雇佣劳动相交换和劳动价值规律的矛盾,又由于混淆了价值和生产价格,无法解决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和价值规律的矛盾。
  价值规律包括价值决定规律和价值实现规律。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伟大功绩就是对劳动价值规律的一般探索,从而形成了劳动价值论,然而它的最大的缺陷,就是试图用这个劳动价值论一般理论,来解释和说明资本主义这个商品经济特殊发展阶段的特殊历史现象,没有看到劳动价值规律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形式的特殊性,结果致使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终结。
  价值规律特殊
  价值规律就是劳动价值规律,它是一个历史范畴。伴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产生而产生的,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不同的社会形态,价值规律总是以扭曲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大量的、占主导的是自然经济,商品经济服从于自然经济,价值规律虽然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但是,在强大的自然经济下不起主要作用。“价值规律一般”是不能直接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以一般的形式发生作用的,它必须改变它的实现形式。马克思认为李嘉图不如斯密的缺陷,就在于“价值规律随着资本的出现而发生的特殊发展,丝毫没有引起他的不安”。①李嘉图就是看不到资本主义特殊的发展,试图用价值规律一般,试图用简单商品生产的劳动价值论来说明和分析资本主义,结果遇到两个无法解决的难题,最终导致李嘉图学派的解体。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和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劳动价值转变为剩余价值的客观基础和直接原因。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随着劳动价值转变为剩余价值,价值规律也转化为剩余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以剩余价值规律表现出来的,之所以说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剩余价值论的基石,也是指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因此我们可以说,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剩余价值规律是特殊的价值规律,在资本主义社会表现为剩余价值规律是基本经济规律。这样就回答了长期以来人们总是搞不清楚为什么在资本主义有两个基本经济规律。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价值规律如何发挥作用?劳动价值论还有没有现实意义?主要存在三种不同看法:有人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简单商品生产的产物,特别是以实物交换形成的劳动价值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是没有存在的意义的;还有人简单化地理解,认为建立在简单商品生产上的价值规律一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是可以直接发生作用的,不需要什么改变;另一些人认为价格论与价值论相比更有现实意义,因此,深化对劳动价值规律的认识意义不大。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教训之一,就是对商品经济的认识,对市场经济的认识,对价值规律的研究和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解上出现问题。
  主体劳动价值规律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商品经济阶段,但是,它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商品经济,而是一种全新的商品经济,它恢复了商品价值的创造者——劳动者的主体地位,是主体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价值,而不是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创造价值,在资本主义是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等价交换是以扭曲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在社会主义是主体劳动创造价值,价值规律以其本来面貌表现出来,因此,价值规律就是劳动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就是主体劳动价值规律。主体劳动价值规律就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首先,应确立几个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范畴,并从基本经济范畴之间的联系和关系中,来把握主体劳动价值规律。
  第一,创建“主体劳动”范畴。主体劳动是劳动者具有主体地位的劳动,社会主义革命使劳动者由被压迫者转变为国家的主人、社会的主人、企业的主人,劳动者由被剥削的雇佣劳动者转变为主体劳动者,劳动者的劳动具有了主体地位。
  第二,创建“劳动资本”范畴。劳动资本就是主体劳动者的资本,简称劳动资本。劳动资本是“资本一般”在社会主义的特殊表现形式。它不仅具有“资本一般”的本性,而且又增加了社会主义特有的内容。劳动资本是能够给劳动者带来增殖价值的价值,而雇佣资本则是能够给资产阶级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劳动资本归劳动者所有,而雇佣资本归资产阶级所有;劳动资本是劳动者作主人的基础,而雇佣资本是资产阶级作主人的基础;劳动资本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而雇佣资本则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劳动资本和雇佣资本是性质完全不同的资本,劳动资本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范畴之一。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主体劳动者具有两重性,既是资本所有者,又是劳动者;既有劳动所得,又有资本收益。我国现阶段的劳动资本包括公有资本和私有资本,由于公有资本在总资本占有主体地位,因此决定了资本的性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雇佣资本是劳动资本的一部分,是劳动总资本的一部分,便具有了社会主义性质,具有了劳动资本的性质。从全国社会劳动总资本的一部分上看,是我国综合国力的一部分,是社会主义社会的财富。
  第三,创建“增殖价值”范畴。增殖价值就是主体劳动者的增殖劳动创造的价值。社会主义条件下,主体劳动替代了雇佣劳动,资本成为主体劳动者的资本,主体劳动者作为整体,已经不存在剩余劳动,劳动者的一切劳动都是为了自己的劳动,因此,剩余劳动转化为增殖劳动。增殖劳动就是增加国家、社会、企业、个人财富的劳动,就是通过主体劳动增加创造价值的劳动,因此,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在社会主义就必然转变为增殖价值。增殖价值是主体劳动创造的,而剩余价值是雇佣劳动创造的;增殖价值是主体劳动与劳动资本相结合的产物,而剩余价值是雇佣劳动被资本剥削的产物;增殖价值是归主体劳动者所有的资本收入,而剩余价值是归资产阶级所有的剥削收入;增殖价值是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之一,而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唯一目的。因此,可以说,虽然剩余价值和增殖价值都是历史范畴,但是二者的性质却根本不同。
  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的表现形式。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价值规律是通过剩余价值规律表现出来的,资本主义是雇佣劳动创造价值的价值规律,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是主体劳动创造价值的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的规律,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表现为剩余价值的生产,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则是表现为增殖价值的生产;价值规律是商品交换规律,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价值转形由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则是增殖价值转化为利润,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利润归资产阶级所有,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则是归劳动者所有。由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主体劳动替代了雇佣劳动;雇佣资本转变为劳动资本;剩余价值也就转化为增殖价值。这些变化表明,创造价值的劳动已经不是雇佣劳动,而是主体劳动创造价值,价值规律也就改变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剩余价值规律这个特殊的实现形式,改变为“主体劳动价值规律”。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是通过“主体劳动价值规律”表现出来的,因此“主体劳动价值规律”是社会主义条件下价值规律特殊的实现形式。
  关于社会主义价值规律的理论,即“主体劳动价值规律”的理论,就是关于社会主义主体劳动创造和实现价值的理论,也就是“主体劳动价值论”。“主体劳动价值论”就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价值论,是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一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劳动价值论,尽管它在某些地方还需要进一步地探讨和研究,然而,作为理论上的探索和创新是必要的。(作者单位分别为:中共抚顺市委党校基础教研部;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高等教育出版社)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1册),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67页。
其他文献
【摘要】社会安全网坚持以人为本,在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具有特殊作用。结合历史实际,通过分析辽宁社会安全网的建设现状、已有成绩以及不足之处,提出完善辽宁省社会安全网的几项对策:解决资金短缺难题,完善相关管理体制以保障群众合法利益,充分发挥司法机制对社会安全网的保障作用。  【关键词】社会安全网 建设基金 管理体制 司法机制    社会安全网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社会安全网,是指国家为了
《名家视角丛书》凡十册,包括:《古诗精选》(余冠英、韦凤娟)、《汉魏六朝文精选》(曹道衡)、《唐诗精选》(霍松林)、《唐宋词精选》(吴熊和、肖瑞峰)、《唐宋散文精选》(王水照)、《宋诗精选》(程千帆)、《元明清散曲精选》(黄天骥、康保成)、《金元明清词精选》(严迪昌)、《明清诗精选》(钱仲联)、《明清散文精选》(郭预衡)。  編选者或为博古通今的学界泰斗,或为专治一门的大方之家,本着弘扬传统文化的
[摘要]在日益频繁和深入的跨文化交际中,因文化差异巨大,加之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上下级关系的冲突与日俱增。鉴于此,上下级之间应彼此尊重,互相理解;坦诚相待,取长补短;求同存异,“和而不同”,以期有助于在跨文化的语境下建立和谐的上下级关系,进而有助于建立和谐社会。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上下级关系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背景下,许多企业都面临着生存危机。一方面,大批员工被解雇;另
【摘要】信息资源管理是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亟需解决的紧迫问题,我们以构建面向政府的信息资源库系统的视角展开研究与分析,揭示了系统的针对性、方便性和易用性三特征,并提出信息资源库系统的规划设计方案,为电子政务实践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对策支持。  【关键词】电子政务 信息资源 资源库系统    信息资源管理是我国电子政务发展中必须面对的紧迫问题  长期以来,信息资源的采集、开发、共享和利用一直是影响我国
方东树平生所撰古文先后经过三次结集。一是道光二十二年(1842)在门人协助下自编《考槃集文录》,但未有刊本。咸丰年间遭逢战乱,文稿颇有散亡。二是同治六年(1867)其从弟、门人方宗诚等所编辑《仪卫轩文集》(以下简称《文集》),收文103篇,次年刊行。三是光绪二十年(1894)刊行的《考槃集文录》(以下简称《文录》),这一文本收录初次结集本尚存篇章,并增补了方东树其后十年的新作。近年来,方东树的学术
【摘要】坚持农村基层民主治理,对于新形式下我国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经过调查,成都市周边农村的民主治理虽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有效监督机制的缺乏和经济发展压力下的乡、村关系是主要原因。为此,可以从提高农民自身利益表达能力、再造有效监督制度等方面着手加以解决。  【关键词】城乡统筹 基层民主治理 监督机制 议事规则    目前,统筹城乡发展已经成为基层政府所面临的头等任务。
摘要 中西文化都具有普世主义精神,但在实践上却走上了截然相反的道路。在近代,西方扩张、中国败落的原因,应从以下三个方面中寻找:西方商业文明是扩张性的,中华农耕文明是内敛性的;西方有宗教文化的超越性,中国则注重现实生活的世俗性;西方面对挑战是对抗、出击,而中国则是包容、封闭。  关键词 普世主义 西方文明 中华文明    从基督教的救赎论、中国的“治国平天下”等理论来看,中西文化都具有普世主义追求。
【摘要】认识偏差是犯罪的原因之一。重视思想认识对于当前的犯罪预防、反腐倡廉教育和“不愿为”的思想防线构筑均有实际意义。而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教育,通过提高认识,加强自警自省、严格自律,做到正确把握,无疑是有利于远离违纪、杜绝违法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认识偏差 受贿罪 犯罪预防     刑法规定,受贿罪的客观特征表现为:利用职务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根据《全国法
【摘要】近年来,由于就业形势严峻,从政府到社会各界日益关注大学生创业。由于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等种种原因,需要以大学生创业园或创业孵化基地等予以扶持,以弥补其不足。政府应给予创业服务平台以更强有力的调动、协调各种社会资源的能力,以便更好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支持。  【关键词】大学生 创业 对策    大学生创业现状  嘉兴市2009年科技计划《创业环境与大学生创业模式研究》课题组对嘉兴市科技创业服务中
中国在成功地抗击了全球危机的冲击、抑制了经济增长率回落、保持了平稳较快的经济增长之后,解决或改善经济发展中的一系列结构失衡,就成为现阶段和“十二五”期间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    2010年是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以下简称“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在“十一五”这一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间,中国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也在发展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失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