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此情此景下,美国“三大”选择了低调。刚刚许诺拿到“救济金”的通用和克莱斯勒将未来市场的主力车型推向车展,这可以理解成一种务实,也可以理解成向公众示好的献媚,而选择自力更生的福特有了更大的拓展,以林肯品牌为例,林肯推出了数款革命性的车型,无一不是挑战林肯品牌的传统哲学。与之相呼应的是GM员工举起了Game Changer的牌子,世道变了,游戏规则也该变变了…… 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美国经济受挫严重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此情此景下,美国“三大”选择了低调。刚刚许诺拿到“救济金”的通用和克莱斯勒将未来市场的主力车型推向车展,这可以理解成一种务实,也可以理解成向公众示好的献媚,而选择自力更生的福特有了更大的拓展,以林肯品牌为例,林肯推出了数款革命性的车型,无一不是挑战林肯品牌的传统哲学。与之相呼应的是GM员工举起了Game Changer的牌子,世道变了,游戏规则也该变变了……
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美国经济受挫严重,而一直作为美国经济和制造业象征的三大汽车公司更是危机重重。但是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三大仍然要硬着头皮在北美车展上有点表现,因为毕竟肩负着整个国家对经济信心的很重要一部分责任。同时,为了未来取得更多的支持,三大也需要给美国新政府信心,因为后者是不会拯救那些已经无法拯救的企业的。
我们挑选了三款车型来讲述美国汽车在底特律的表现:别克新君越,让你看到这个巨人依然有着强大的盈利能力;VOLVOS60概念车,让你看到美国人依然有着创造力;克莱斯勒EV系列电动车,让你看到美国人的幽默——清洁能源是未来的解决方案,但饥不择食的克莱斯勒连Viper都要“EV了”,世道变了,在底特律的寒冬下,美国人的所作所为似乎有些乱了阵脚。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尽管那笑到胃抽筋的2008《汽车导报》年会已经结束,但是当我们重新再聊起的时候,大家依然口若悬河。 袁总到现在似乎还陶醉在当时的情景里:“今年的年会真的挺让我感动的。虽然没有像往年现场演情景剧,但是每个部门齐心协力拍摄、制作的视频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很有创意和激情,充分地体现了我们导报的气质,很符合我们2009年的新口号:有实力,有诚意。最大的一个亮点就是大部分的编剧、导演和视频制作均为80后担纲
宝马疯了,Mix说,如果宝马真的拿出这样一款车型,胜算几何?早前坊间一直流传,宝马的MPV计划搁浅,理由是奔驰R级一直惨淡经营,然而谍照显示并非如此,频频捕获的宝马MPV谍照都在预示着,一款MPV即将面世,更有好事者煞有其事地称,新车名为F5与奔驰R一样,宝马F5构建在5系平台上,共享动力和平台组件,但F5的定位将于5系旅行车不同,前者强调运动性,后者强调空间便利性。我和Mix一直在质疑一个问题,
广州旗智企业管理咨询公司执行董事,曾任羊城晚报汽车周刊主编,南菱汽车集团副总裁,著有《中国汽车营销风云录》,是解读中国汽车营销的高水准作品。 中国车市2008年没能如期完成1000万辆的销量目标,只完成了938万辆,增速也骤然降至6.7%,这也是2000年以来增速首次跌至个位数。政府为此忧心忡忡,在众多产业中率先推出汽车产业振兴规划,通过减免购置税、鼓励行业重组等措施,以保证车市继续健康快速
高转已死,有事烧纸?可敬本田技研血仍未冷,并用全新的NSX指示出次世代性能旗舰的全新技术解决方案。 编辑部有个吹牛打屁群,里面的ID都是精神病院里的画风。由我“香蜜金城武”来开本期专题“东瀛法拉利”的篇,工整、对仗,可谓绝配。 2月10日,本期封面专题拍摄当天上午,我们以全新讴歌NSX、NA2 NSX、FK2 CivicType-R、AP2 S2000等神级本田符号,召集了一次规模空前、气氛热
背景:购置税调整方案日前出台,从2009年1月20日至12月31日,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按5%征收车辆购置税,2008年国内汽车市场在售的车型约有近400款,其中1.6升及以下排量的车型占了46%。而这其中又以1.6升排量居多,占了总数的21.7%,在各大排量中处于领先地位,一度被业内人士誉为“黄金排量”。购置税减半后,市场上半数在售车型都将受惠。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
紧凑型轿车几乎是年轻一代的第一辆车,如今,部分经济条件允许,同时家庭成员激增(小孩出生、父母汇集)的车主,已难容忍小轿车拘束的空间。本期车评的几款厢式车和三款SUV对比,希望能为准备升级换车的朋友带来帮助。 厢式车中有娇俏的B200,这可是触手可及的奔驰,二十多万的价格换来德系车的顶尖品质,开扬的乘坐感是小轿车后座所不能比拟的,如果你预算有限又想拥有大品牌精品,奔驰B200是个很好的选择。体型居
日本企业遇上了上世纪80年代以来第二次扩张的好机遇,虽然丰田也爆出了产销目标的巨大差额,但这并不妨碍日本企业在美扩张,和20年前一样,日本企业的扩张是低调的,却是攻其要害的,20年前丰田本田用省油节能车叩开了北美大门,此番又故伎重演。 他们是来重新划分疆土的,对美国市场虎视眈眈多年的日本汽车终于找到了一个准确的下刀点——节能科技。这是温柔的一刀,但杀人不见血。而从目前汽车行业的大发展趋势来看,新
2008年4月的北京車展,一大批新车蜂拥上市,夸张的概念车、保守的量产车…… 几乎所有与中国相关的企业都拿出了设计作品,从通用别克的Invicta到吉利的GT,再穷酸的企业,也需要推出自己的设计作品。 如果说『自主』是2008中国汽车的第一关键词,那么『设计』就是这一关键词的直观展示,上百款车型在一年间昌出,2008年可以称作中国的汽车造型的『井喷年』。 或许『井喷』这个词不是那么好听,奇瑞
消费者的“宽容”与“大度”、石油公司在“亏损”和“盈利”之间的变脸、加之发改委在“接轨”与“不接轨”问题无聊的反复,成品油价格又一次创下新高,与如日中天的中国汽车工业一样,這一次中国油价已经高过了美国。 中国车主的购买需求是否会因此受到影响呢?针对这个问题,《汽车导报》联合腾讯汽车网进行调查——油价上涨是否会影响购车者的选择呢?
原名Martin Hayes,英国APR公关咨询公司执行主席及公司创立人,英国利兰集团公关总监,达夫卡车集团公关总监,中国Voiceone APR公关公司总裁。具40年汽车公关传播经验,汽车行业记者出身。 信用紧缩之后又出现了汽车市场的萎缩。在北美,按理说是金融业造成了目前的萧条,不过公众的焦点非常迅速地转移到美国的三大汽车制造商- 福特、克莱斯勒和通用汽车。三家车企突然险象环生,差点儿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