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内七篇的逻辑结构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ongahz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庄子》内七篇之间存在着一种次第展开的因果递进关系。《逍遥游》从时间和空间的开阔视野揭示了逍遥的理想境界;《齐物论》从道的高度突破二元对立的认识论思维,让我们开出一个平等的丰富多彩的世界;《养生主》以技写道,讲我们如何养生;《人间世》揭示了人世间复杂的人际关系,心斋以对;《德充符》贱形贵神,为我们揭示人性的光芒;《大宗师》以真人写真知,让我们看到笑对生死的局面;《应帝王》用心若镜,揭示了内圣外王的奥秘。对内七篇的逻辑结构进行清晰地梳理是我们正确、深刻理解庄子思想的基础。
  【关键词】庄子;内七篇;逻辑结构;启示
  【中图分类号】B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09-0047-02
  《庄子》一书是道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在中国哲学史和中国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该书分为内篇、外篇及杂篇。因成书时间较早,从晋朝开始人们就对《庄子》一书的真伪性进行辨析,其中最普遍的观点是外篇、杂篇皆有伪作,但《庄子》内篇是庄子所作应确认无疑。《庄子》内七篇既是一个整体,其各部分又有自己的逻辑和主旨,且它们彼此关联,已是历代学者的共识。正如憨山德清评价《庄子》:“一部全书,三十三篇,只内七篇,已尽其意,其外篇皆蔓衍之说尔。”大约自成玄英以后,学界对内七篇的解读也延续了成玄英的路数,多认为《庄子》内七篇之间“相因之次第”。因此,人们可以通过研究《庄子》内篇逻辑结构领悟庄子真正的思想主旨。
  一、学界已有的代表性观点
  古往今来,《庄子》的内七篇一直是研究庄学的重中之重,不同的学者对内七篇的结构解读具有不同的见解。
  从现存文献来看,初唐时期的成玄英是最早系统阐述《庄子》内七篇之间关系的。他的《庄子序》云:“内篇明于理本,外篇语其事迹,杂篇杂明于理事……所以《逍遥》建初者,言达道之士,智德明敏,所造者适,遇物逍遥,故以《逍遥》命物。夫无待圣人,照机若镜,既明权实之二智,故能大齐于万境,故以《齐物》次之。既指马天地,混同庶物,心灵凝淡,可以摄卫养生,故以《养生主》次之。既善恶两忘,境智俱妙,随变任化,可以处涉人间,故以《人间世》次之。内德圆满,故能支离其德,外以接物,既而随物升降,内外冥契,故以《德充符》次之。止水流鉴,接物无心,忘德忘形,契外会内之极,可以匠成庶品,故以《大宗师》次之。古之真圣,知天知人,与造化同功,即寂即应,既而驱御群品,故以《应帝王》次之。《骈拇》以下,皆以篇首二字为题,既无别义,今不复次篇也。”
  德清《庄子内篇注·大宗师》总论内七篇的逻辑关系时说:“庄子著书,自谓言有宗、事有君,盖言有所主,非漫谈也。其篇分内外者,以其所学,乃内圣外王之道。谓得此大道于心,则内为圣人;迫不得已而应世,则外为帝为王。乃有体有用之学,非空言也。且内七篇,乃相因之次第。”关于《庄子》内七篇的逻辑结构,国内学者对其进行了清晰、准确的论述:“《庄子》内七篇是一个逻辑整体。内七篇的篇章结构中,《逍遥游》虽放在篇首,但却不是庄子哲学的逻辑起点,毋宁说倒是庄子感悟生命的心路历程的终点。庄子哲学的本质或理想是‘游’,‘游’意味着‘心’对‘形’的超越,亦即心灵在超越外在存在形态之后对内在生命本性的复归。庄子哲学之‘游’的精神苦旅是经过一系列艰难苦涩的精神超越完成的。此种‘超越’先后经历了‘知’的遗忘,‘形’的消解,‘世’的历练,‘德’的内充,‘道’的复归,最终获得‘心’的‘逍遥’,成为自己生命世界的‘帝’和‘王’。”
  二、内七篇的逻辑结构
  《庄子》内七篇虽然各有自己的中心思想,但从整体内容上看,相互之间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内七篇的文章次序反映了庄子以人间事为起点最终走向逍遥的境界。《逍遥游》是庄子哲学的总纲,它说明了庄子最终希望达到的人生境界。对于庄子来说,“逍遥游”是“心”在世间的游,是精神上或心灵意义上的“游”。而这个“游”就是让精神摆脱是非对错、功名利禄、尘世等一切“有”的限制,从而进入能消解一切束缚的“无”中,也就是庄子的“自由”。
  那要想达到这个逍遥的境界,我们需要怎么做呢?庄子认为天地万物的生命本性是“道”,生命世界的本真之境也是“道”,“道通为一”就是天地万物的生命整体性。“形”和“成心”对生命本性的遮蔽。“成心”来自“形”的限制,而“形”不僅指人的肉体,还包括一切生命存在的外在形态。《齐物论》是追求逍遥圣人的出发点,故次之《逍遥游》。“齐物”旨在化解“成心”对本真生命世界的遮蔽。即改变了对物的认识,把世界的多样性、差别性融合在“道”中。
  对普通人而言,如果可以达到齐物的境界,那么心灵状态就不随外物而转移,也就是有了积极的心态能够坦然面对生死,从容地活着,所以《养生主》次之。庄子的“养生”论的要旨是在拥挤的世界中找到一个栖息之地安逸生活。这就涉及“虚”和“忘”,一种不同的对待生命的态度或思维方式。而精神对于生命来说是最为根本的东西,也是养生的“主”。庄子的问题发生在“人间世”,他思考的始终是如何摆脱人间世中生命存在的困境,寻求生命存在的合理性。因此,他的“养生”在根本上就是如何处理“形”与“心”的关系,自己和他人、社会的关系。就如同庖丁解牛一样,我们可以寻找生活的缝隙,在夹缝中求生存。在这个过程中,生命的自由、内心的自由得以展开。
  “人间世”是庄子“游”向“自由”的开端,庄子的“问题”或“困境”发生在人间世,它表现的就是庄子所感受到的生命真实存在的现实世界。《人间世》的要旨也就是虚心委形于“人”和“世”之间。“世”是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社会或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世界的主体,“人”与“世”的关系归根到底还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间世》告诉人处于这个矛盾丛生的大千世界,应保持虚心安命、委形于世的存在方式。   《德充符》使得世人能处于繁杂的人世间而保持本真,对万物能够保持本真的认识,而与万物彼此一致。庄子在这篇文章中列举的一系列人物多是形态丑陋的残疾人,但这些人却显得很独特、可爱。究其原因,在于他们无视这种残疾,或者说在精神上超越了这种残疾。道的得失与否,不在于形的全与不全,而在于精神的达与不达。形体是外在的,而精神是内在的。高境界的人在外在形体上不一定完满,但内心境界却是崇高而充实的,这种内心世界,使得生命自然流露出一种精神力量吸引着人,即生命的美。
  庄子认为,“道”自本自根、无为无形,是天地万物存在的根据。《大宗师》是要人宗“天”师“道”,“天”是自然本真的生命世界,“道”是一条通“天”的“路”,亦即回归本真与自然,获得本真生命体验的途径和方法。庄子希望这个世界向自己提出的问题能够以某种方式得以“消解”,回归自然本真的生命世界,从而安顿心灵和形体。
  庄子哲学的本质是生命哲学。《应帝王》中的“帝王”不仅指政治意义上的,更为重要的是指在生命的意义上,每个人都可以做自己的帝王。在庄子的精神世界中,无论做“外王”意义上的“帝王”,还是生命意义上的“帝王”,都需要一种相同的心态或思维方式,就是“应”。如果一个人将自身品德与生命历程都发挥到极致,就能做到主宰处于天地间的自己,因此内七篇以《应帝王》终结。
  三、《庄子》内七篇带来的启示
  《庄子》是关于心灵超脱的生命哲学。它的表达形式多样,文字汪洋恣肆,意境雄浑飞越,想象奇特丰富,情致高迈旷达。时至今日,我们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虽与之前的大不相同,但在庄子中仍旧可以找到相应的解决参考,带给我们无限的思考与启示。
  庄子通过引用寓言故事表达其思想。《莊子》全书有颇多寓言故事,从这些寓言故事表现了庄子丰富的想象力和艺术魅力。从庄子笔下,人们可以领略庄周梦蝶是怎样的故事,可以看到庄子如何通过庖丁解牛、梓庆鬼斧神工、大马捶钩之绝技、轮扁得心应手等故事描写平凡人的不凡。不管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小技艺,只要能够心无旁骛,持之以恒地去做,最后方可登峰造极。即所谓的“道以艺载,技进于道”,庄子孜孜追求的道与真实的世界紧密相关。
  在庄子看来,人应该倾心于精神的自由,求诸个人心灵的安宁。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人应该追求道,并在道术中生活。实际上,道是人的本性,它能够给人带来真正的快乐。道对于人的重要性,就像水对于鱼一样重要。当鱼在深水中遨游时,鱼不仅忘却了自己,也忘却了水的存在,此时的鱼与水是一体的,它也是最快乐的。当人合乎道的时候,人不仅忘却了自己,也忘却了道,此时人是最快乐的。庄子对于现实世界有着深刻的穿透力,他的看透旨在更好地生存和远大的追求。
  总而言之,《庄子》的内七篇有一个完整的逻辑思路,各篇阐释的核心观念在内在逻辑思路上是循序渐进的,并不断扩展其思想的广度和深度。“逍遥”“道通为一”“缘督以为经”“世的历练”“德的内充”“宗天师道”“顺应自然的帝和王”等应对人世的重要法则,也能够看到庄子对人生、生命、心灵的眷念与爱护。庄子认为每一个人都可以达到心灵的完善,做自己心灵的主人。人生在世,人们的生活会出现种种可能,或许形体残缺,或许穷困潦倒,但是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可以顺应自然,可以做到“天地与我并存,万物与我为一”。期望《庄子》的每一位读者都可以虽在精神和现实的夹缝中,却仍能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1]徳清.庄子内篇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1.
  [3]李振纲.大生命视域下的庄子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4]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7.
  [5]刘笑敢.庄子哲学及其演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6](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M].刘耳,叶平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7]李振纲.论庄子思想之美[J].哲学研究,2011,(7).
  [8]李振纲,胥士元.心灵苦旅中的生命放歌——解读《庄子·逍遥游》[J].现代哲学,2009,(5).
  作者简介:
  王丽珍,女,甘肃酒泉人,哲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逻辑哲学、分析哲学。
其他文献
【摘要】路遥的小说中不乏温暖的女性形象,本文以《在困难的日子里》中的吴亚玲为切入点,对路遥小说中温暖人心的女性形象创作进行探究,主要包括作者的自我意识对文本的介入、作者想要打破城乡二元对立和作者对善和美的追求。  【关键词】在困难的日子里;吴亚玲;女性; 温暖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09-0006-02  一、小说创
期刊
【摘要】厄普代克的《兔子富了》中,兔子哈利富了,继承了岳父的车行,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将情敌兼竞争对手查利归入手下,与妻子詹妮丝拥有了一个大家庭。这样表面看似幸福的生活,却隐藏着不幸。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看,兔子缺乏对爱与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在不断追寻的过程中,他屡次遭遇失败。  【关键词】《兔子富了》;马斯洛 ;需求层次理论  【中图分类号】I107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格列佛游记》是一部脍炙人口的童话故事,同时也是英国文学史上通过运用巧妙的讽刺艺术,以童话的形式深刻地揭露当时英国社会资本主义环境下政府腐败无能现象的不可多得的佳作。本文通过分析《格列佛游记》中的讽刺艺术产生的背景,阐述了《格列佛游记》中讽刺艺术的指向对象,最后对《格列佛游记》中的讽刺艺术表达进行了解析。  【关键词】斯威夫特;讽刺艺术;《格列佛游记》  【中图分类号】I107
期刊
【摘要】在英美文学当中,女性形象的塑造一直是文学作品当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本文将针对英美文学当中悲剧女性的形象进行分析,并对英美文学当中女性形象的塑造进行深入剖析,以此对英美文学作品有一定的了解。在英美现有的文化体系当中,女性观念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并始终处于核心的地位,这一点也是英美文学发展至今非常重要的内容。  【关键词】英美文学;悲剧女性;形象分析;探究  【中图分类号】I106
期刊
【摘要】学界对于《诗人玉屑》的研究相对较少,其研究也多半偏重于其中的诗学思想,本文以《诗人玉屑》卷二十一为依据,探讨了其中所反映的词学思想。主要从作词之法、品词之旨和品评态度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诗人玉屑》;词学思想;魏庆之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09-0010-02  《诗人玉屑》是南宋文人魏庆之辑录的
期刊
【摘要】马克思的时间观是一种社会历史理论语境下的时间观,它关联着特定的社会状态与历史发展阶段,它刻画了资本主义条件下异化、剥削的程度以及人的存在状态,它也是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的重要维度。作为最新一代批判理论的代表人物,罗萨广为学界关注,罗萨的时间观是其建构社会加速批判理论的重要基点。本文以时间概念為参照,考察、对比、分析经典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与最新的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罗萨)的时间观,探究异同背
期刊
【摘要】 封建社会的士儒风气,建构了刘大鹏早年“拒商”和“轻商”的社会认知,然而,随着世风丕变,物换星移,刘大鹏为了生计考虑,不得不转而“从商”,然观察其内心主观意向,却存在应变与屈从,妥协与顺从的倾向。了解刘大鹏内心复杂的社会心态,有助于窥探晚清士绅在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境遇和心态变迁。  【关键词】 刘大鹏;拒商;从商;社会心态  【中图分类号】K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摘要】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后,往往面临着经济压力的增大而导致他们的自尊心异常敏感和脆弱,国家在给予他们物质帮扶的同时,更要积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解决其“心理贫困”问题。本文将从共产主义人生观中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贫困”问题的积极影响方面,进一步研究共产主义人生观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心理贫困;乐观主义;集体主义  【中图分类号】G64
期刊
【摘要】春秋时期是一个历经动荡的时期,诸侯争霸、战争频繁,各阶层私欲膨胀,都在为自身谋求最大的利益分配,等级意识逐渐淡薄,等级僭越的行为频繁发生。各阶层对礼的僭越冲击着礼乐制度,加速了礼崩乐坏的速度。在《左传》的记载中,出现了大量僭礼的事件,预示着礼崩乐坏的背景下人性和社会的变化。  【关键词】《左传》;僭礼;礼崩乐坏  【中图分类号】K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
期刊
【摘要】戴季陶在《日本论》一书中对日本民族的信仰、特性、外交政策、审美等进行了一系列的介绍。通过该书中对明治维新的论述,可以发现戴季陶是想借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经验来“告诫”中国,强调中国革命若想成功,就必须要有“信仰”,而这一信仰其实就是他在书中多次赞许和宣扬的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关键词】戴季陶;日本论;神权信仰  【中图分类号】G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