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悲剧女性分析研究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qz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英美文学当中,女性形象的塑造一直是文学作品当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本文将针对英美文学当中悲剧女性的形象进行分析,并对英美文学当中女性形象的塑造进行深入剖析,以此对英美文学作品有一定的了解。在英美现有的文化体系当中,女性观念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并始终处于核心的地位,这一点也是英美文学发展至今非常重要的内容。
  【关键词】英美文学;悲剧女性;形象分析;探究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09-0026-02
  由于受到了传统观念以及宗法制度等因素的深刻影响,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女性的社会地位一直非常低下,处于被支配的地位。从18世纪末以来,英美文学作品当中对女性形象的阐述有了一定的变化,女性被赋予神圣的使命,女性的人格魅力也正是因为文学作品的影响得到释放,整个家庭的希望,甚至是社会的希望都被赋予到女性身上。在英美文学当中常常会对女性多舛的命运进行描述,女性身上坚强的光辉让人动容,她们虽然历经磨难,但是从不向命运低头,始终和困苦的人生作斗争,也正因此女性的光辉在文学作品当中被点燃,并不断将女性倾向推至巅峰。
  一、英美作品中悲剧女性形象的分析
  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研究不难发现,在英美文学作品当中对女性形象进行描述的时候,女性大都被赋予贤惠、忠贞以及高尚的形象,但是最常看见的是女性身上那种自我牺牲的精神,这种自我牺牲的精神是人们对女性形象最理想的体现,英美作家也常常将牺牲精神赋予在女性身上,体现女性精神层面的光辉。
  19世纪末开始,英美文学开始注重对女性角色的描述,并通过文学作品赋予女性角色更为神秘的色彩,解释女性神圣的使命。这样的变化,使得过去长期处于被支配地位的女性,其社会地位开始逐渐上升,女性的自由意识因此觉醒,女性角色的光辉给予女性自信,她们开始挣脱男权,并在不断斗争的过程当中找到了自身的家庭地位,女性的社会地位也因此得到了提升。
  随着英美文学的不断发展,这种倾向在20世纪达到了顶峰,这种变化和当时英美社会环境的变化息息相关。女性在不断地斗争当中被解放,并受到了和男性一样的待遇,女性也从某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真正的自由,但是得到自由之后的她们还在不断的探索,想要不断证明自己,即使面对战争也没有丝毫畏惧,她们勇敢坚强,面对牺牲没有丝毫的恐惧,并积极投入到各项社会性事业和活动当中,即使面临困难也不轻言倒下,这也是英美描述女性形象的核心。
  二、《哈姆雷特》 ——奥菲利亚
  在英美文学作品中,悲剧女性作品最为大众熟知的就是《哈姆雷特》当中的奥菲利亚。奥菲利亚是一个思想非常单纯的女性,并且对于哈姆雷特有着格外执着又强烈的爱,但是现实却是十分残酷的,现实当中他们的政治立场是敌对的,也是因为这样客观的因素让他们的感情彻底分开。最终,奥菲利亚被哈姆雷特作为复仇的工具,并遭到了哈姆雷特的无情抛弃,哈姆雷特无情地杀死了奥菲利亚的父亲,也正是因此彻底击垮了奥菲利亚的意志力,让奥菲利亚精神失常,最终选择了自杀。所以奥菲利亚是那个特定时期女性悲惨命运的缩影,尽管奥菲利亚思想单纯、善良纯洁,但是最终还是无法受到世俗的摧毁,并没有任何反抗的能力,也正是因此受到了来自社会巨大的压力。
  三、《呼啸山庄》 ——凯瑟琳
  《呼啸山庄》中的女主人公凯瑟琳也是悲惨女性的代表之一,凯瑟琳对于爱情有着强烈的愿望,但是这种爱情是具有矛盾性的。《呼啸山庄》主要是对女性和命运、世俗抗争故事的讲述,整部小说的背景是阶级斗争,并且有着强烈的感情线,也正是因此进一步揭露了当时男权制度下女性地位的低下,女性为了地位在不断的反抗,并与世俗作斗争。整个故事的女主人公凯瑟琳的童年是悲惨的,她从小不仅被自己的哥哥欺负,还常常受到来自父亲的虐待,凯瑟琳在家里的地位是非常卑微的,也正是因此迫使凯瑟琳不断地和男权作斗争。从小凯瑟琳就忽视哥哥对他的命令,并且在家里开始独立,凯瑟琳和家里的仆人希斯克利夫成了好朋友,他们两个经常一起玩耍,也因此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凯瑟琳从小就敢于对男权发出挑战,并没有被传统的男权观念所束缚,凯瑟琳的骨子里就有一种敢于反抗的精神,也因此凯瑟琳对当时的制度发出了反击,这也进一步体现出了女性在社会制度压迫下所给予的反击,体现出女性的坚强不屈以及勇于反抗的精神。
  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之间的爱情是艰难却又短暂的,但是他们的爱情却真挚动人又纯洁无瑕,但是受到了当时社会制度的束缚和压迫,虽然他们的爱情是快乐、自由、幸福的,但是凯瑟琳始终无法摆脱世俗,最终和林顿结婚。林顿和凯瑟琳之间的爱情更为复杂,虽然凯瑟琳和林顿门当户对,但是在凯瑟琳内心的深处却希望和希斯克利夫一起过快乐平凡的日子,但是由于男权制度的束缚,凯瑟琳只能舍弃自己的那一份爱,只能和自己的爱人希斯克利夫做情人。现实往往是残酷的,凯瑟琳在无助和孤独之中被迫离开了自己的家,因为当时的男权制度,深深影响了凯瑟琳的幸福人生。凯瑟琳虽然渴望超越尘世的爱情,但是却也摆脱不了世俗的爱情观,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之间的爱情是不被世俗所接受的,打破了社会道德标准。并且凯瑟琳无法抵制财富的诱惑,割舍不下尊贵的生活,所以在凯瑟琳心中她纠结于世俗社会下的物质爱情和真正的爱情,这种纠结和对比在凯瑟琳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在故事的最后凯瑟琳选择了世俗所认为的完美婚姻,但是凯瑟琳却也割舍不下自己的爱情,最终她的故事是悲剧的,并让她付出了死亡的代价。
  这部文学作品,也进一步讲述了自然和女性之间的关系,自然和女性都孕育了生命,是伟大的,她们无私奉献却也不求回报。仿佛自然的一切和心灵都是相连相通的,希斯克利夫离家的那天,凯瑟琳心中充满悲伤,似乎天气也沉浸到了悲伤当中,凯瑟琳内心充满了乌云,并且此时天上忽然滂沱大雨映衬着凯瑟琳的内心,诉说着他们这段凄凉的爱情。自然是哺育万物的,所以自然拥有着强大的力量,当凯瑟琳走向死亡的那個时刻,一缕阳光照射着她,给了凯瑟琳生的希望,凯瑟琳这一生都为了和社会制度和男权主义作斗争,她是勇敢的,用自己小小的力量和庞大的社会制度反抗着。   四、悲剧女性于文学作品的意义
  在维多利亚时期,男权主义达到了顶峰,并且在这一时期对女性的各类标准和规范已然形成,当时对女性的标准就是听从父亲、服从丈夫,一旦女性违背了这个标准就会被贴上恶劣的标签,并因此受到世俗的指责。并且当时男女的不平等也进一步得到了体现,在这个时期男性可以随意放纵自己的性生活,但是女性的性生活却被禁锢,如若和丈夫之外的人发生关系,就是罪不可恕的,也因此可以体现出当时女性地位的低下。
  在英美文学当中,不乏有悲剧女性的描述,这些悲剧女性通过自己的独特形象,清晰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道德观以及伦理观,也描述了当时社会的面貌。文学领域的创作者,对悲剧女性的故事进行创作,是为了帮助现实社会对女性强加的一些不公正待遇,塑造一些和社会主流对立的独立女性,从文学上反抗有失平衡的社会道德标准,让那些具有先进意识的女性灵魂以及思想,在文学作品当中得到绽放。虽然这些悲剧女性在那个年代受到了不平等的待遇,但是她们不妥协、不放弃、不退让的态度进一步感染读者,这也是世界文坛宝贵的财富。
  在英美文学当中常常会对性格鲜明的女性形象进行描述,这一类女性性格鲜明且意志坚强,有着独立自我的意识和鲜活的灵魂,对这些女性进行了解不难发现,这一类女性无论是认知能力还是性格特征来看,和同时期的女性相比大相径庭,他们的思维甚至超越了当代的男性。正是因为这些非一般的女性,以及她们非一般的精神追求和思想认知,她们和周围的环境以及当时的生活规范显得格格不入,她们不断追求自我,厌倦周围这种鄙俗的生活环境,但是她们的这种追求常常无法实现,这种女性的结局往往是悲剧性的。
  英美文学对女性悲剧形象的探究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英美文学对悲剧女性的描述更多的是对当时社会生活环境的反映,所以悲剧女性作品在英美文学当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每一部女性的文学作品,都表现出了很多伟大女性为实现男女平等而做出的贡献,她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女性在当时男权制度的社会背景下,这样的弱势群体还在坚持为自己的权益作斗争。虽然她们没有自由,在生活中处处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和压迫,但是她们始终没有放弃,始终为自己的自由和庞大的社会制度作斗争,也在这样的斗争当中,女性在政治和经济上不断提高自己的地位,为自己的家庭、爱情争取男女平等的地位。在那个男权主导的年代,她们没有屈从,也没有被传统的世俗观念所击败,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唤醒了女性反抗的意识。
  英美文学作品对女性进行描述,通常对悲剧女性坎坷的命运进行描述,关注女性的命运,并探索男权压榨旧社会下女性自由快乐生活的不易。很多文学家在创作文学作品当中弘扬女性的伟大和高尚,女性被赋予神圣使命,女性的人格魅力也正是因为文学作品的影响得到释放,常常表现出女性的真善美,但是现实的残酷却给予女性沉重的打击,虽然始终和命运抗争,但是命运还是以悲剧结束。
  参考文献:
  [1]杨流琴.中国与英美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探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6).
  [2]李雪梅.从社会主义女性主义的角度对《弗罗斯河上的磨房》和《觉醒》中女性悲剧的比较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8.
  [3]胡二娟.浅析英美文学作品中女性人物形象[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0).
  [4]陳雅蜜.英美文学中的女性尊严与现实悲剧[J].芒种,2014,(8):31-32.
其他文献
【摘要】埃里希·凯斯特纳是20世纪德国著名的儿童文学家,他一生创作了很多启发孩子思维的优秀作品。他的作品大致分为二战前和战后作品,由于时代背景的转换,其作品的侧重点以及想要启迪孩子的内容也在发生偏移。《动物会议》是一部主题鲜明的儿童文学作品,发表于1949年。当时的德国人民,刚刚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洗礼,战争摧毁了他们的家园,同时也给他们的内心造成了重创。而凯斯特纳更加关注的是,战争过后,如何保护
期刊
【摘要】 军运会宣传标语除了具有一般标语的基本特征,同时也具有自身的鲜明特色:多采用短语并列的形式,字数在5-45之间;除去虚词外,高频词以名词居多,动词次之,其中“军运会”在标语中出现频次最高,也是本次赛事最常使用的简称;针对本土受众和海外选手两类宣传对象所拟定的宣传标语不同,针对性强,能有效发挥宣传作用。大型国际体育赛事宣传标语具有传播赛事精神、凝聚人心、增进大众对赛事和举办地的了解以及扩大城
期刊
【摘要】 顺应理论认为语言的使用要顺应不同的交际对象和环境,根据不同的说话对象和环境选择具有顺应特点的语言。文学翻译需要根据不同语境、语言结构客体而变化,考虑交际者意识程度、采用相应翻译策略,准确传达意义同时保持文学审美特性,实现原文的交际目的并顺应译文的社交世界。本文从顺应论视角对林语堂《大明湖说书》的节选译本进行分析,探讨顺应论对文学翻译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文学翻译;语境顺应;结构客体
期刊
【摘要】黑色幽默是一种文学表现形式。先锋派作家余华的创作风格以荒诞与戏剧性、悲怆与苦难、残暴与血腥的形式普遍存在于小说创作中,尤其是死亡现象之中。本文正是借探讨余华小说死亡现象的黑色幽默色彩,在悲剧与喜剧的碰撞之间,解读作者隐藏在死亡背后对人性的拷问、现实的讽刺、生命的感悟及对传统文本的颠覆。  【关键词】死亡现象;黑色幽默;喜剧;悲剧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 作为党和人民基层的宣传媒体,县级电视台在传递政府声音、丰富百姓生活、繁荣地方文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尽管现在县级电视台的节目制作和节目内容比以前有了进一步提高,但往日的影响力光环却有所减弱。本文以山阳县广播电台为例,分析现代主流媒体的影响力提高战略。  【关键词】 县级主流媒介;山阳县广播电视台;媒介影响力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
期刊
【摘要】本文试图在新历史主义的视角下阐释《白老虎》这部小说,从新历史主义的代表人物格林布拉特提出的“颠覆”“含纳”以及“自我形塑”这三个概念出发,解读小说中的人物的命运以及印度社会及权力运作方式。  【关键词】“颠覆”;“含纳”;“自我形塑”;《白老虎》  【中图分类号】I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09-0018-02  一、引言  20
期刊
【摘要】祖詠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山水诗《终南望余雪》和边塞诗《望蓟门》备受赞誉。但近代以来,人们对他的关注度大大降低,研究角度也比较局限。本文对近代以来祖咏生平及其诗歌创作方面的研究进行整理,并对这些研究进行适当评价和反思。  【关键词】祖咏;山水田园诗 ;诗歌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09-002
期刊
【摘要】路遥的小说中不乏温暖的女性形象,本文以《在困难的日子里》中的吴亚玲为切入点,对路遥小说中温暖人心的女性形象创作进行探究,主要包括作者的自我意识对文本的介入、作者想要打破城乡二元对立和作者对善和美的追求。  【关键词】在困难的日子里;吴亚玲;女性; 温暖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09-0006-02  一、小说创
期刊
【摘要】厄普代克的《兔子富了》中,兔子哈利富了,继承了岳父的车行,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将情敌兼竞争对手查利归入手下,与妻子詹妮丝拥有了一个大家庭。这样表面看似幸福的生活,却隐藏着不幸。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看,兔子缺乏对爱与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在不断追寻的过程中,他屡次遭遇失败。  【关键词】《兔子富了》;马斯洛 ;需求层次理论  【中图分类号】I107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格列佛游记》是一部脍炙人口的童话故事,同时也是英国文学史上通过运用巧妙的讽刺艺术,以童话的形式深刻地揭露当时英国社会资本主义环境下政府腐败无能现象的不可多得的佳作。本文通过分析《格列佛游记》中的讽刺艺术产生的背景,阐述了《格列佛游记》中讽刺艺术的指向对象,最后对《格列佛游记》中的讽刺艺术表达进行了解析。  【关键词】斯威夫特;讽刺艺术;《格列佛游记》  【中图分类号】I10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