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进安徽省委书记郭金龙的办公室,我们就好奇地参观起他的书柜。但他告诉我们,实际上这些书“不都是我想要的”,他自己的行李还在招待所,没有打开。
来安徽已经7个月了,他和爱人还住在“招待所”。他说:“一来就赶上忙,到现在一天也没有休整过,真的是一天也没有清闲过。”
安徽省委常委、秘书长张学平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本来中央考虑到金龙同志长期在雪域高原工作,希望他来安徽后能够边工作边休整,注意身体。但是他上任后立即投入工作,连周末也大多是在调研中度过的,来了5个多月后,全省17个市就都走到了。”
“他工作起来真有些忘我。有时候调研途中我们建议他中午休息一下,他总是拒绝。到车上我们有时候还犯困,但是他总是睁大眼睛看外面。为什么有的群众还住草房子啊,为什么有的地被撂荒啊,他全注意到了,并且很快就了解情况解决问题。”
一位在安徽工作的正厅级干部介绍说,郭虽然是南方人,却有着典型的北方人直来直去的性格,“他几乎是透明的”,有什么说什么,从不掩饰自己的观点。
这位似乎不讲情面的省委书记却很容易动感情。很多人都曾多次看到郭双眼湿润乃至热泪盈眶。郭金龙来安徽上任时,与西藏的同事告别,热烈拥抱挥泪惜别。
我们还了解到,郭上任后的第一个大年初一曾上街看望环卫工人,向在节日期间坚持工作的这些普通工人鞠躬表示感谢。在雪中,他认真地鞠了一个90度的躬。
十一五期间继续治淮
《瞭望东方周刊》:我们一到安徽,就听到很多人讲起这样的说法,说中央给安徽配的干部是“两条金龙一座金山”……
郭金龙:这可能是一个最新的说法。我刚来的时候,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评论,说安徽有一座金山(省长王金山),现在又来了一个金龙,如果再搞不好怎么办?有网友说,那就再派一块砖头。我深知责任啊,呵呵。后来在干部交流中,到合肥的书记又叫孙金龙,所以就形成了“两条金龙一座金山”的说法。这很自然。经济建设是全党的中心,发展是第一要务。广大人民渴望发展,也希望各级党委政府能够把发展工作做得更好。这是情理之中。我觉得这都反应了人民群众对我们的一个要求,是我们的责任之所在。我深感责任重大,也感到压力。
《瞭望东方周刊》: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你能不能具体说说安徽在这一过程中的比较优势在哪里?安徽特色的崛起之路怎么走?
郭金龙:就中部地区而言,首先是区位优势,安徽是中部偏东,适合与长三角“无缝对接”,这给安徽的发展营造了很大的空间。二是资源的优势。华东地区资源禀赋最为丰富多彩的是安徽,特别是能源、矿产、人力、科技、农业、旅游资源。此外,安徽本身工业的产业格局门类比较齐全,而且工业格局沿江各城市开不雷同,这在全国也是突出的。从东向西看,马鞍山是钢铁,芜湖是汽车为主的制造业,铜陵是有色金属,安庆是石化和纺织。安徽工业亮点也很亮。过去外面不是很了解,认为安徽是一个农业省,实际上安徽工业的产业集群很鲜亮,领军的企业也很壮大。
但是坦率地讲,安徽在两个方面也还比较弱,就是说弱在两个方面。就工业来讲,我们的点很亮,但是没有形成面。就农业来说,我们弱在产业化水平太低。这两个合起来,就是安徽的县域经济还不够壮大。如果说有的县工业经济基本是空壳的话,也不过分。
现在安徽的突破点,就是以新型工业化为引领、农业产业化为支撑,促进县域经济加速发展。县域经济发展是安徽发展很大一个课题,也是目前比较吃力的一块。再有,就是根治淮河频繁水患的问题。
《瞭望东方周刊》:淮河治理已经这么多年了,现在还在为患,淮河是否能够根治呢?
郭金龙:这还是大有希望的。“十五”期间国家在安徽这一段治淮的投资就有200亿。现在已经基本能做到保平安,就是老百姓的生命安全基本可以保障了。我们希望“十一五”期间,也就是从明年开始的5年里,能够在沿淮低洼地进行内涝和污染综合治理,解决发展的问题,变水患为水利。这将使3000多万安徽人受益,淮河全流域受益人口将达近1.7亿。
我坦率地跟你讲,今天上午我一直心挂两头。一是皖南黄山一个月的夏旱,这个今天一场大雨刚刚解除了。现在我的心还挂着一头,就是今天(7月12日)夜里,王家坝淮河水位超过29米的保证水位,那么就有一个是否开闸行蓄洪的问题。今天夜里预计那里水位到29.1米。会不会开闸泄洪呢?我们现在想尽量顶住。不到万不得已不要打下令开闸泄洪的发令枪,这是流着眼泪打的枪啊。多少万亩的良田顷刻要被洪水吞掉。为防万一,人员前天已经转移了,现在农药和化肥以及有毒有害物质都转移了。(按:截至发稿时,淮河王家坝水位已开始回落)
在讨论“十一五”规划的时候,我说过这么一句话,我说其他一般项目我都可以不管,我只坚持强调一个,就是十一五期间继续治淮。毛主席说一定要把淮河修好,这句话带着很深感情的。否则不安宁啊。
安徽要东向发展
《瞭望东方周刊》:你入皖后提出了一个让安徽在发展上融入长三角的东向战略,这个是出于什么考虑呢?
郭金龙:安徽怎么发展,历来干部群众都很关切。从历史上看,安徽属于华东经济区。安徽和江苏在清朝时期曾同属江南省。实际上东向战略也是在前人基础上做出的。浦东开发时,安徽就提出过呼应浦东、开发皖江的决策。从客观上看,安徽工业基础较好的城市大都沿长江布局。这样,经过广泛征求干部群众意见,特别是金山省长的意见,我们认为,一个地方要发展,一要找准自己定位,二要找准方向,三要找准着力点,我们就明确响亮地提出东向发展,融入长三角,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为长三角提供腹地资源支撑,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安徽的价值和发展。
这方面的具体措施,主要是变地理对接为发展对接。首先是思想认识要统一,其次是基础设施上要主动对接,三是工作机制上要虚心学习。我们要求沿江浙接壤的7个市23个县实行拿来主义,学习对方好的经验,改进自己的工作。再就是沿江联动,跨江联合,尽量减少门槛,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认同度。我们正在推动参与南京城市经济圈。行政区划不应该成为发展的断层和鸿沟。安徽沿边的县市要变在计划经济时期的行政边远地区,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发展前沿排头兵。我们明确提出,以后修公路要变向合肥修路为向江浙沪修路,要在硬件上、在基础设施上全面和江苏、浙江以及上海开展对接。实际上我们已经在调整计划,在原来基础上增加东向的13条高速公路。先把路修通,有了路才能融入。现在我们农产品最大市场在东面,我们的生猪,我们的蔬菜,我们能进超市的东西,我们的劳务 输出,都是主要流向东面。当然,这个东向战略也不排斥我们和其他地区的合作,包括珠三角、港澳、京津唐等。
我个人看法,安徽融入长三角应该说现在已经开始有动作,3年应该有效果,5年就有大变化。就全国来讲,这也是实事求是地贯彻科学发展观,避免盲目的产业竞争,符合整个国家的区域发展规划。
解放思想不能泛泛而谈
《瞭望东方周刊》:安徽人求新思变的创新几乎闪耀在中国文明史的各个拐点。但是你最近提出,在安徽的奋力崛起中还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安徽人目前在哪些方面思想解放还不够呢?
郭金龙:现在已经到了21世纪了,安徽又是改革为先成为典范的地方,所以说。解放思想不能泛泛而谈。要从发展的目标,改革的深度,开放的程度,以及达到的效果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在当前就是要树立一个发展为上再创辉煌的信心,要有一个强烈的发展信念,不能采取自然主义的态度。要正视中部塌陷又不甘塌陷,精气神要提起来。
安徽人口在全国是第8位,经济总量14位,但人均指标就到20多位以后了。作为农村改革发源地,我觉得现在一个愧对群众的地方,就是安徽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还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和西部一些省份差不多,只有2499元。所以我们要明确发展目标,增强发展的信心,实现发展的效果。80年代讲解放思想是敢不敢为、敢不敢突破禁区,现在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鸟笼都已经打开了,主要是能不能为的问题了。和平年代一个领导干部干什么?整天读几张报纸喝喝茶、你好我好大家好地过日子?那不行,我们自己一定要有崛起的一股劲。
《瞭望东方周刊》:我们了解到你对安徽特别有感情,为什么会这么情有独钟?
郭金龙:我对安徽的感情就是出于对国家和人民的感情。因为我在安徽工作,所以首先对安徽有感情。我在西藏的时候,也对西藏很有感情。我的职务是安徽省委书记,所以我对安徽必须投入感情。我接到任命后就开始研究这块土地。有一位老人告诉我,在中国名人中,如果一一分析起来,以安徽为最。我是相信这一说法的。从尧舜禹的传说,一直到新文化运动,这里都产生过不少名人。所以安徽人很自豪的。有几句话不知道你听说过没有,我不妨在这里介绍一下:没有安徽就没有紫禁城,说的是朱元璋时候的事,没有安徽就没有洋务运动,这是说李鸿章是安徽人;没有安徽就没有新文化运动,因为胡适、陈独秀都是安徽人,没有安徽就没有京剧,京剧源自徽班进京,是安庆的,另外还有什么无徽不成商、无徽不成镇之类的说法。
我们国家一个地域能够成为一门学问的,一个是藏学,一个是敦煌学,还有一个就是徽学。这是公认的三个地方学。安徽也是最早的革命根据地之一,比如大别山。这个地方确实是值得热爱的。这块土地是很有创造力的。
《瞭望东方周刊》:你似乎也特别重视维护安徽的形象。
郭金龙:谈到安徽的形象问题,我们的确很重视。我说过我看到的安徽比听到的要好,这话我经过思想斗争才下决心说出来的。这是我正式的一个表白。有那么一段时间安徽的形象被搞得有些灰溜溜的。几件事接踵而来。形象说到底光靠消极保护是不行的,得靠自己营造。
这方面马鞍山钢铁公司就很典型。今年钢材价格每吨降低1000块钱,进口铁矿石价格上涨71.5%,马钢调整内部生产结构,今年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0%。今年“七·一”我专门去看马钢,这个工业项目当年为中国人自力更生争气,现在为安徽奋力崛起争雄。马钢领导班子表态说,有决心做到全年利税水平不低于去年。这是多大的豪气!这就是马钢精神。
另外我们生产水泥的海螺亚洲第一,生产轿车的奇瑞一枝独秀,它是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可以而且已经出口了。奇瑞已经和外国合作,我们出技术,对方出投资在当地生产,我们收知识产权转让费,这是独一无二的。然后就是丰源集团,搞生物发酵,搞生物质能源,发展前景很好。我们有一批优秀的企业。
今年全国人代会期间,我看到人民大会堂安徽厅门口有一个屏风,上面有毛主席的一句话:“沿途一望,生气蓬勃,肯定是有希望的,有大希望的。”我在那个屏风前足足站了5分钟,心潮起伏良久不能干息。安徽是有大希望的。叫奋力崛起也好,维护形象也好,我们就是力争要做到让每一个安徽人以安徽为自豪,使每一个在外的安徽人提起家乡就骄傲。
我们有一些东西可能进入误区了
《瞭望东方周刊》:你认为在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中,情感因素是不是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郭金龙:这个问题是最近我常说的一个话题。我明确提出来:一个领导干部应该有“两情”,对人民要有感情,对工作要有激情。对人民有感情,是一个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所必须具有的最起码的一个思想素质。共产党是昂扬正气的党,充满活力的党。这个活力表现在什么地方?表现在每一个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自己的作风、以自己的品质和自己对待工作的态度上。对工作有没有激情,是事业心和责任感的问题。
现在我们遇到的一个比较头疼的问题,就是经常说的抓工作不落实啊,遇到矛盾绕道走啊,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啊,确实是风气不好。我是针对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针对遇到问题绕道走和不落实,提出工作激情问题。
《瞭望东方周刊》:你怎么看待党的干部的感情?如果一个人很重感情的话,会不会感情用事?如果强调激情,会不会面临理性不够的问题?这个度应该怎么把握?
郭金龙:首先我还是要说,对人对事要充满感情。这是应该的。我们现在缺的是感情。这个要理直气壮地讲。当然这个感情不是低层次的感情,处理问题还是要很理智,但是这种理智也是有感情的理智。冷漠不是共产党,我的看法就是这样。
在这方面我们有一些东西可能进入误区了,不然官僚主义怎么盛行的?一讲领导干部好像都冷若冰霜,那我看不是这样的。中央领导干部,你像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多有感情啊!这是对我们深层次的教育和打动啊。他讲“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多有感情啊!江泽民同志在长江大堤上,拿起话筒动员大家与洪水拼搏的时候,那是多有感情啊!锦涛同志担任总书记后就到西柏坡,去访贫问苦,多有感情啊!家宝同志亲自下矿井,到艾滋病村和病人握手、吃饭,这是多有感情啊!
我认为一个好的领导干部应该是感情充沛的。这就是我的看法。没有感情,冷漠的,尤其是对人民缺乏感情的,不会是个好领导。我认为一个好的领导干部也是有激情的。
当然这个感情是有理智的高层次的感情,处理问题还是要审时度势。但是我认为,切不可把冷静和感情对立起来。一对立,就老是好像隔了一层,老是些套话,老是一些过分的程序,这就是官僚主义。城府那么深,老是算计这个算计那个,能干好事吗?我有时候也反省我自己,是不是感情多了一点?但我不想改。我认为有点感情总比无动于衷好啊。看到老百姓的疾苦,你没感觉,心里不发热,这个肯定是立场有问题。
主要的休息活动是散步
《瞭望东方周刊》:你曾说人有人品,官有官德。那么你最看重什么样的官德呢?也就是说,你坚持什么样的用人导向?安徽现在最需要什么样的干部?
郭金龙:这是个大事。党的用人制度已经越来越系统全面了,必须全面贯彻。我日常观察,干部第一对党要忠诚,第二对人民要负责,第三对自己要低调,就是要谦虚和严格。然后要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这个“事”就是党和人民的事业,说白了就是要发展,要实实在在的发展。你问我最看重什么样的政绩呢?在城市的话第一就是就业,要提供就业机会;第二是财政收入。这两个都是管吃管用的,要重视这些实实在在的管用的指标,不是光有空数字。在农村就是看农民人均纯收入。当然,还有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瞭望东方周刊》:听说你个人兴趣广泛……
郭金龙:这些是学生时代的事情了现在没有时间了。我现在主要的休息活动就是散步。在西藏散步的条件也不具备,一走路就气喘。到安徽后医生建议我多走动,我就抓紧时间散步。另外就是上网浏览,看看新闻。
来安徽已经7个月了,他和爱人还住在“招待所”。他说:“一来就赶上忙,到现在一天也没有休整过,真的是一天也没有清闲过。”
安徽省委常委、秘书长张学平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本来中央考虑到金龙同志长期在雪域高原工作,希望他来安徽后能够边工作边休整,注意身体。但是他上任后立即投入工作,连周末也大多是在调研中度过的,来了5个多月后,全省17个市就都走到了。”
“他工作起来真有些忘我。有时候调研途中我们建议他中午休息一下,他总是拒绝。到车上我们有时候还犯困,但是他总是睁大眼睛看外面。为什么有的群众还住草房子啊,为什么有的地被撂荒啊,他全注意到了,并且很快就了解情况解决问题。”
一位在安徽工作的正厅级干部介绍说,郭虽然是南方人,却有着典型的北方人直来直去的性格,“他几乎是透明的”,有什么说什么,从不掩饰自己的观点。
这位似乎不讲情面的省委书记却很容易动感情。很多人都曾多次看到郭双眼湿润乃至热泪盈眶。郭金龙来安徽上任时,与西藏的同事告别,热烈拥抱挥泪惜别。
我们还了解到,郭上任后的第一个大年初一曾上街看望环卫工人,向在节日期间坚持工作的这些普通工人鞠躬表示感谢。在雪中,他认真地鞠了一个90度的躬。
十一五期间继续治淮
《瞭望东方周刊》:我们一到安徽,就听到很多人讲起这样的说法,说中央给安徽配的干部是“两条金龙一座金山”……
郭金龙:这可能是一个最新的说法。我刚来的时候,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评论,说安徽有一座金山(省长王金山),现在又来了一个金龙,如果再搞不好怎么办?有网友说,那就再派一块砖头。我深知责任啊,呵呵。后来在干部交流中,到合肥的书记又叫孙金龙,所以就形成了“两条金龙一座金山”的说法。这很自然。经济建设是全党的中心,发展是第一要务。广大人民渴望发展,也希望各级党委政府能够把发展工作做得更好。这是情理之中。我觉得这都反应了人民群众对我们的一个要求,是我们的责任之所在。我深感责任重大,也感到压力。
《瞭望东方周刊》: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你能不能具体说说安徽在这一过程中的比较优势在哪里?安徽特色的崛起之路怎么走?
郭金龙:就中部地区而言,首先是区位优势,安徽是中部偏东,适合与长三角“无缝对接”,这给安徽的发展营造了很大的空间。二是资源的优势。华东地区资源禀赋最为丰富多彩的是安徽,特别是能源、矿产、人力、科技、农业、旅游资源。此外,安徽本身工业的产业格局门类比较齐全,而且工业格局沿江各城市开不雷同,这在全国也是突出的。从东向西看,马鞍山是钢铁,芜湖是汽车为主的制造业,铜陵是有色金属,安庆是石化和纺织。安徽工业亮点也很亮。过去外面不是很了解,认为安徽是一个农业省,实际上安徽工业的产业集群很鲜亮,领军的企业也很壮大。
但是坦率地讲,安徽在两个方面也还比较弱,就是说弱在两个方面。就工业来讲,我们的点很亮,但是没有形成面。就农业来说,我们弱在产业化水平太低。这两个合起来,就是安徽的县域经济还不够壮大。如果说有的县工业经济基本是空壳的话,也不过分。
现在安徽的突破点,就是以新型工业化为引领、农业产业化为支撑,促进县域经济加速发展。县域经济发展是安徽发展很大一个课题,也是目前比较吃力的一块。再有,就是根治淮河频繁水患的问题。
《瞭望东方周刊》:淮河治理已经这么多年了,现在还在为患,淮河是否能够根治呢?
郭金龙:这还是大有希望的。“十五”期间国家在安徽这一段治淮的投资就有200亿。现在已经基本能做到保平安,就是老百姓的生命安全基本可以保障了。我们希望“十一五”期间,也就是从明年开始的5年里,能够在沿淮低洼地进行内涝和污染综合治理,解决发展的问题,变水患为水利。这将使3000多万安徽人受益,淮河全流域受益人口将达近1.7亿。
我坦率地跟你讲,今天上午我一直心挂两头。一是皖南黄山一个月的夏旱,这个今天一场大雨刚刚解除了。现在我的心还挂着一头,就是今天(7月12日)夜里,王家坝淮河水位超过29米的保证水位,那么就有一个是否开闸行蓄洪的问题。今天夜里预计那里水位到29.1米。会不会开闸泄洪呢?我们现在想尽量顶住。不到万不得已不要打下令开闸泄洪的发令枪,这是流着眼泪打的枪啊。多少万亩的良田顷刻要被洪水吞掉。为防万一,人员前天已经转移了,现在农药和化肥以及有毒有害物质都转移了。(按:截至发稿时,淮河王家坝水位已开始回落)
在讨论“十一五”规划的时候,我说过这么一句话,我说其他一般项目我都可以不管,我只坚持强调一个,就是十一五期间继续治淮。毛主席说一定要把淮河修好,这句话带着很深感情的。否则不安宁啊。
安徽要东向发展
《瞭望东方周刊》:你入皖后提出了一个让安徽在发展上融入长三角的东向战略,这个是出于什么考虑呢?
郭金龙:安徽怎么发展,历来干部群众都很关切。从历史上看,安徽属于华东经济区。安徽和江苏在清朝时期曾同属江南省。实际上东向战略也是在前人基础上做出的。浦东开发时,安徽就提出过呼应浦东、开发皖江的决策。从客观上看,安徽工业基础较好的城市大都沿长江布局。这样,经过广泛征求干部群众意见,特别是金山省长的意见,我们认为,一个地方要发展,一要找准自己定位,二要找准方向,三要找准着力点,我们就明确响亮地提出东向发展,融入长三角,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为长三角提供腹地资源支撑,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安徽的价值和发展。
这方面的具体措施,主要是变地理对接为发展对接。首先是思想认识要统一,其次是基础设施上要主动对接,三是工作机制上要虚心学习。我们要求沿江浙接壤的7个市23个县实行拿来主义,学习对方好的经验,改进自己的工作。再就是沿江联动,跨江联合,尽量减少门槛,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认同度。我们正在推动参与南京城市经济圈。行政区划不应该成为发展的断层和鸿沟。安徽沿边的县市要变在计划经济时期的行政边远地区,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发展前沿排头兵。我们明确提出,以后修公路要变向合肥修路为向江浙沪修路,要在硬件上、在基础设施上全面和江苏、浙江以及上海开展对接。实际上我们已经在调整计划,在原来基础上增加东向的13条高速公路。先把路修通,有了路才能融入。现在我们农产品最大市场在东面,我们的生猪,我们的蔬菜,我们能进超市的东西,我们的劳务 输出,都是主要流向东面。当然,这个东向战略也不排斥我们和其他地区的合作,包括珠三角、港澳、京津唐等。
我个人看法,安徽融入长三角应该说现在已经开始有动作,3年应该有效果,5年就有大变化。就全国来讲,这也是实事求是地贯彻科学发展观,避免盲目的产业竞争,符合整个国家的区域发展规划。
解放思想不能泛泛而谈
《瞭望东方周刊》:安徽人求新思变的创新几乎闪耀在中国文明史的各个拐点。但是你最近提出,在安徽的奋力崛起中还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安徽人目前在哪些方面思想解放还不够呢?
郭金龙:现在已经到了21世纪了,安徽又是改革为先成为典范的地方,所以说。解放思想不能泛泛而谈。要从发展的目标,改革的深度,开放的程度,以及达到的效果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在当前就是要树立一个发展为上再创辉煌的信心,要有一个强烈的发展信念,不能采取自然主义的态度。要正视中部塌陷又不甘塌陷,精气神要提起来。
安徽人口在全国是第8位,经济总量14位,但人均指标就到20多位以后了。作为农村改革发源地,我觉得现在一个愧对群众的地方,就是安徽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还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和西部一些省份差不多,只有2499元。所以我们要明确发展目标,增强发展的信心,实现发展的效果。80年代讲解放思想是敢不敢为、敢不敢突破禁区,现在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鸟笼都已经打开了,主要是能不能为的问题了。和平年代一个领导干部干什么?整天读几张报纸喝喝茶、你好我好大家好地过日子?那不行,我们自己一定要有崛起的一股劲。
《瞭望东方周刊》:我们了解到你对安徽特别有感情,为什么会这么情有独钟?
郭金龙:我对安徽的感情就是出于对国家和人民的感情。因为我在安徽工作,所以首先对安徽有感情。我在西藏的时候,也对西藏很有感情。我的职务是安徽省委书记,所以我对安徽必须投入感情。我接到任命后就开始研究这块土地。有一位老人告诉我,在中国名人中,如果一一分析起来,以安徽为最。我是相信这一说法的。从尧舜禹的传说,一直到新文化运动,这里都产生过不少名人。所以安徽人很自豪的。有几句话不知道你听说过没有,我不妨在这里介绍一下:没有安徽就没有紫禁城,说的是朱元璋时候的事,没有安徽就没有洋务运动,这是说李鸿章是安徽人;没有安徽就没有新文化运动,因为胡适、陈独秀都是安徽人,没有安徽就没有京剧,京剧源自徽班进京,是安庆的,另外还有什么无徽不成商、无徽不成镇之类的说法。
我们国家一个地域能够成为一门学问的,一个是藏学,一个是敦煌学,还有一个就是徽学。这是公认的三个地方学。安徽也是最早的革命根据地之一,比如大别山。这个地方确实是值得热爱的。这块土地是很有创造力的。
《瞭望东方周刊》:你似乎也特别重视维护安徽的形象。
郭金龙:谈到安徽的形象问题,我们的确很重视。我说过我看到的安徽比听到的要好,这话我经过思想斗争才下决心说出来的。这是我正式的一个表白。有那么一段时间安徽的形象被搞得有些灰溜溜的。几件事接踵而来。形象说到底光靠消极保护是不行的,得靠自己营造。
这方面马鞍山钢铁公司就很典型。今年钢材价格每吨降低1000块钱,进口铁矿石价格上涨71.5%,马钢调整内部生产结构,今年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0%。今年“七·一”我专门去看马钢,这个工业项目当年为中国人自力更生争气,现在为安徽奋力崛起争雄。马钢领导班子表态说,有决心做到全年利税水平不低于去年。这是多大的豪气!这就是马钢精神。
另外我们生产水泥的海螺亚洲第一,生产轿车的奇瑞一枝独秀,它是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可以而且已经出口了。奇瑞已经和外国合作,我们出技术,对方出投资在当地生产,我们收知识产权转让费,这是独一无二的。然后就是丰源集团,搞生物发酵,搞生物质能源,发展前景很好。我们有一批优秀的企业。
今年全国人代会期间,我看到人民大会堂安徽厅门口有一个屏风,上面有毛主席的一句话:“沿途一望,生气蓬勃,肯定是有希望的,有大希望的。”我在那个屏风前足足站了5分钟,心潮起伏良久不能干息。安徽是有大希望的。叫奋力崛起也好,维护形象也好,我们就是力争要做到让每一个安徽人以安徽为自豪,使每一个在外的安徽人提起家乡就骄傲。
我们有一些东西可能进入误区了
《瞭望东方周刊》:你认为在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中,情感因素是不是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郭金龙:这个问题是最近我常说的一个话题。我明确提出来:一个领导干部应该有“两情”,对人民要有感情,对工作要有激情。对人民有感情,是一个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所必须具有的最起码的一个思想素质。共产党是昂扬正气的党,充满活力的党。这个活力表现在什么地方?表现在每一个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自己的作风、以自己的品质和自己对待工作的态度上。对工作有没有激情,是事业心和责任感的问题。
现在我们遇到的一个比较头疼的问题,就是经常说的抓工作不落实啊,遇到矛盾绕道走啊,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啊,确实是风气不好。我是针对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针对遇到问题绕道走和不落实,提出工作激情问题。
《瞭望东方周刊》:你怎么看待党的干部的感情?如果一个人很重感情的话,会不会感情用事?如果强调激情,会不会面临理性不够的问题?这个度应该怎么把握?
郭金龙:首先我还是要说,对人对事要充满感情。这是应该的。我们现在缺的是感情。这个要理直气壮地讲。当然这个感情不是低层次的感情,处理问题还是要很理智,但是这种理智也是有感情的理智。冷漠不是共产党,我的看法就是这样。
在这方面我们有一些东西可能进入误区了,不然官僚主义怎么盛行的?一讲领导干部好像都冷若冰霜,那我看不是这样的。中央领导干部,你像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多有感情啊!这是对我们深层次的教育和打动啊。他讲“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多有感情啊!江泽民同志在长江大堤上,拿起话筒动员大家与洪水拼搏的时候,那是多有感情啊!锦涛同志担任总书记后就到西柏坡,去访贫问苦,多有感情啊!家宝同志亲自下矿井,到艾滋病村和病人握手、吃饭,这是多有感情啊!
我认为一个好的领导干部应该是感情充沛的。这就是我的看法。没有感情,冷漠的,尤其是对人民缺乏感情的,不会是个好领导。我认为一个好的领导干部也是有激情的。
当然这个感情是有理智的高层次的感情,处理问题还是要审时度势。但是我认为,切不可把冷静和感情对立起来。一对立,就老是好像隔了一层,老是些套话,老是一些过分的程序,这就是官僚主义。城府那么深,老是算计这个算计那个,能干好事吗?我有时候也反省我自己,是不是感情多了一点?但我不想改。我认为有点感情总比无动于衷好啊。看到老百姓的疾苦,你没感觉,心里不发热,这个肯定是立场有问题。
主要的休息活动是散步
《瞭望东方周刊》:你曾说人有人品,官有官德。那么你最看重什么样的官德呢?也就是说,你坚持什么样的用人导向?安徽现在最需要什么样的干部?
郭金龙:这是个大事。党的用人制度已经越来越系统全面了,必须全面贯彻。我日常观察,干部第一对党要忠诚,第二对人民要负责,第三对自己要低调,就是要谦虚和严格。然后要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这个“事”就是党和人民的事业,说白了就是要发展,要实实在在的发展。你问我最看重什么样的政绩呢?在城市的话第一就是就业,要提供就业机会;第二是财政收入。这两个都是管吃管用的,要重视这些实实在在的管用的指标,不是光有空数字。在农村就是看农民人均纯收入。当然,还有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瞭望东方周刊》:听说你个人兴趣广泛……
郭金龙:这些是学生时代的事情了现在没有时间了。我现在主要的休息活动就是散步。在西藏散步的条件也不具备,一走路就气喘。到安徽后医生建议我多走动,我就抓紧时间散步。另外就是上网浏览,看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