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的批评之我见

来源 :艺术时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hao1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学的批评演变与美学的发展是同步的,它一方面反映出当代美学创造的水平与方向,另一方面也指导不同时代美学创作者的实践探索。在长期的美学创造与欣赏实践的过程中,我国学术界以其特有的角度,对美学的发展与形成做出研究,形成了深刻的美学批评体系。本文通过对美学的批评定义进行概述,从美学的历史评价标准来谈谈我的看法。
  关键词:美学;批评;之我见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9-69-1
  美学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起源于西方国家,经过不断演绎与发展,它很快就跃升成为一门显学,然而伴随着发展的同时,它因逐渐暴露出来的问题也遭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质疑。迄今为止,“当代美学研究”的唯一研究方向只是停留在我国美学研究和教学的整体之中,对美学的批评研究甚少,连一些文艺批评作品和教科书都不曾加入关于美学的批评的相关内容。其之所以如此,除了我国美学发展历史短、根基不稳以外,美学的批评脱离了作品的内容,脱离了历史批评更是阻碍其发展的主要瓶颈。我们所主导的美学的批评是同历史的批评标准有机结合的批评,是符合社会生活实际的批评,而不是形式化、徒有虚表的美学批评,因为美学的批评一旦脱离作品内容,脱离生活实际,就会走到斜路上去,难以向前发展。本文通过对美学的批评定义进行概述,从美学的历史评价标准来谈谈我的看法。
  一、美学的批评定义概述
  所谓“美学的批评”,是指在与当代美学研究的历史标准与评价风格相适应的基础上,对当代美学发展史及其一切与美学相关的评价的省略化表达。其基本定义是:当代学术界的美学研究者在运用美学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对美学素材进行处理、对美学发展历史脉络进行梳理的同时,并不能局限于当前美学历史当中的表面现象,还应以批评家的批判眼光和美学角度对美学作品涉及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以及学术价值做出恰如其分的评说,指出该美学作品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价值、为什么会长时间消失、为什么会发生价值变化、又为什么会在社会中得到长期发展的历史证据和社会条件,以求在对美学进行批评的过程中见证历史、反映真实。在对美学进行批评的过程中,评说者的历史意识和批判评价意识处于动态变化状态,且相互交流与互动,共同参与到当代美学史的建构之中,力争由历史意识主导历史发展规律,力求再现美学历史的真实;同时,美学的批评意识主导艺术的发展规律,力求为美学者提供适应创作活动进行的复学美学评估标准的评价。
  鉴于此,当代美学创作者不应回避学术界有关学者对美学历史、美学作品作出的恰当评价,对美学进行中肯的批评或者评述是当代美学者所应肩负的责任。从某种意义上来分析,当代美学者除了是创作者的同时也是一个批评家,只不过他们的批评对象是整个美学发展历史以及在美学活动中活跃的人以及他们的成果,称之为“美学的历史评价”。
  二、从美学的历史评价标准看美学的评价
  美学的历史评价标准是当代美学进行批评活动的重要基础,其既有辨证关系的存在,又具有统一性,是辨证统一的。从美学角度来分析,只有有了美学的批评形式,真实的健康的美学历史内容才能有所附丽;只有有了真实健康的美学历史内容,美学的形式才能得以落实。美学的形式与美学的内容二者相互统一、相互依赖,绝不可分割与对立。
  当前,我们要坚决杜绝以一种批评方式掩盖另一种批评方式的做法。如:过去当中所存在的用抹煞主旋律的“题材无差别论”掩盖一度流行“题材决定论”;用唯美主义、形式主义掩盖公式化、概念化主义;用随意解构历史、戏说历史、杜撰历史方式掩盖混淆历史思维与审美思维、历史真实与文艺真实的方式。批评方式之间的来回转型,就是造成美学的批评“无标准”或“无规范”的关键影响因素。
  因此,我们在对美学进行批评时不但要防止失去历史评价价值,还要防止失去美学自身最真切的美感体验,而不是形式化的做出华而不实的价值评价。只有通过不断对美学历史进行扎实研究与严谨思考,才能创作出具有隽永的美学风格的文艺作品,才能给人们以理性的思考和人文的体验,才能给美学作品赋予真正的历史价值与美学价值。
  美学具有特有的文艺性质,其能养心,如果美学作品仅仅止于“养眼”而无法“养心”,则其价值平庸。文艺作品的根本是以提高人文素养、提升人文精神为宗旨,进而达到推动社会全面协调和谐发展的目的。反之,如果让文艺作品堕落为满足于人们感官生理上的“养眼”,消磨人的意志,降低人的人文素养,那么势必会对社会的协调和谐发展产生消极影响。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在对美学进行批评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美学观和历史观,追求真善美,坚守人文素养与人文精神境界,在重大文艺思潮面前旗帜鲜明,以批评的一翼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的大发展大繁荣。
  三、结语
  美学的批评是当代美学研究当中一个新的美学研究方向,我们只有从美学批评的基本定义出发,将“美学的历史批评标注”与当代“美学的批评”进行有机整合,才能找出适合美学的批评的最佳评价标准。
  参考文献:
  [1]张玉能.实践的建构功能与文学艺术[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
  [2]张会平.论艺术真实高于生活真实[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3).
  [3]李正忠.以科学的价值取向引领文艺发展[J].高校理论战线,2011,(07).
  作者简介:
  安静,女,山西太原人,太原科技大学艺术学院美术教师,硕士学历,讲师,研究方向:美术理论与美学批评。
其他文献
摘要:摄影技术发展至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拍照已不再是照相机的专属功能,人们随身携带的通讯工具———手机也开始用于图片的拍摄。随着手机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其摄影功能也日趋成熟。手机摄影因其独有的便捷性,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活和摄影领域的方方面面。  关键词:手机摄影;新闻摄影;像素  中图分类号:J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8-75-1 
摘要:《呼啸山庄》由著名的“勃朗特三姐妹”之一艾米丽·勃朗特所作,是英国文学史上一部经典之作。男主角希斯克利夫颇具魅力,受到文学评论家的广泛关注,有过很多不同角度的研究。本文试图通过原文剖析希斯克利夫因爱生恨,性格扭曲之成因。  关键词:虐待;绝望;堕落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6-93-2  《呼啸山庄》是艾米丽·勃朗特唯一一部小说,在世界文
摘要:正负这一造型理念出自于中国道家思想中太极思想,将整个画面划分为阴阳相交两级,构成一个一虚一实正负图形。基于这一思想,下面笔者结合其造型理念,就造型的正负形在艺术品和空间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造型;正负形;艺术品;空间;应用  中国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5-89-1  一、正负形设计内涵的分析  在设计中所指的正负形是由以往图底关
摘要:20世纪的西方美学在整个西方美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伽达默尔的解释学美学带来了美学领域的新发展。而“接受美学”这一概念是由德国美学家姚斯在1967年提出的。接受美学的核心是从受众出发,从接受出发。实际上,接受美学与解释学是有着某种“血缘关系”的,接受美学也被看作是一种广义的解释学。在当今时代,运用解释学美学和接受美学的理论要能正确使用大众文化来引导设计师的设计理念,设计师是为人、为大众服务的
摘要:从本质上讲,艺术中包涵着创新思想。艺术与创新间具有相互补给、相互融合的关联。创新工作者要同时担当设计者与生产者的身份。当今形势下需在工艺美术中体现出创新思想,本文针对工艺美术中创新思想的独特性质进行论述。  关键词:工艺美术;创新;特征  中图分类号:TB47 文献标识码:A 文献标识码:2095-4115(2014)04-101-1  工艺美术是一种综合美化生活用品与环境的造型艺术。其突出
建筑内外部空间不同所形成的体量和形状不同,在对建筑外观形态的表达上需要善于发现并抓住这些特征,并且客观再现这些特点。  拍摄的位置(视角)直接影响主体形态的表现。改变拍摄距离和高度也会直接影响效果。需要观察建筑物的形体特征,选择最能表现主体的视角。另外,光线也是能够直接影响建筑形体特征视觉效果的要素。不同方向光线的作用下,建筑会产生不同的光影效果。  一、不同视角下的的建筑  从拍摄方向来说,正面
摘要:当今时代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随之,服装行业的发展也逐步深化,向着更高层次发展。在现阶段的服装行业中,大规模加工模式下所生产的成衣已经无法满足物质消费能力极强的高层次与高品位人士的需求,服装高级定制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并获得越来越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服装的整个制作过程中,“假缝”属于一道传统的工序,尤其是在定制服装中,“假缝”的运用尤为重要。本文主要有三部分,
黑白童话电影《绿野仙踪》,带给少年时期的我最深的印象就是梦幻的故事情节和奇特装扮的童话人物。而如今无论是知识还是心智程度,都已经让我能够从更深刻的角度来理解和分析弗
摘要: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反思的思想。我们会发现,人类设计史的发展演进与设计哲学息息相关。哲学的“道”与设计的“器”结合,能尽可能大地释放出设计的力量。设计哲学可以看作是以哲学的思维方式和学科体系去探索设计本质。  关键词:设计艺术设计哲学  中图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7-89-1  引言  计是启发人思考的强大动力,设计理念离不开哲学思维的
“自然”说在王国维的文艺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王国维推崇的“自然”与中国古代文论中的“自然”既有一脉相承之处又与他自己的“境界”论相联系。写景表意达理都要“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