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世纪的西方美学在整个西方美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伽达默尔的解释学美学带来了美学领域的新发展。而“接受美学”这一概念是由德国美学家姚斯在1967年提出的。接受美学的核心是从受众出发,从接受出发。实际上,接受美学与解释学是有着某种“血缘关系”的,接受美学也被看作是一种广义的解释学。在当今时代,运用解释学美学和接受美学的理论要能正确使用大众文化来引导设计师的设计理念,设计师是为人、为大众服务的,消费时代的设计都是由大众的消费意识来引领的。
关键词:解释学美学;接受美学;设计理念;大众文化
中图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7-88-1
一、解释美学
20世纪的西方美学在整个西方美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其主要思想是对理性的颠覆,主要针对的就是黑格尔的理性主义美学,在审美经验领域,伽达默尔的解释学美学带来了美学领域的新发展。
由方法论解释学向本体论解释学的转向则是解释学的重大革命。这一革命的先驱人物是海德格尔,而集大成者就是伽达默尔。
伽达默尔将人类的理解活动提升至与生存、存在及真理等重大哲学问题相提并论的高度,由此建立了与19世纪及其前的方法论解释学相区别的哲学本体论解释学。[1]他主张要走出对美的形式主义理解的误区,重新认识美本身所固有的真理要素,以及艺术本身所固有的认识价值。解释美学的核心思想是“怀疑精神”和“新理性精神”。新理性精神是伽达默尔解释学美学的最重要的一点。伽达默尔认为:“‘理解’并非方法论解释学所说的那样是一种达到类似于科学认识的方法,而是真理发生的方式。不过,伽达默尔指出,在理解活动中发生的真理不同于科学认识的真理,科学认识的真理是一种命题真理。”[2]
伽达默尔认为:“艺术作品的存在类似于游戏,游戏本身作为一种有吸引力的存在和限制性(规则)的存在将游戏者身不由己地卷入其中并制约着他的游戏方式。”于是伽达默尔说:“游戏的真正主体不是游戏者而是游戏本身,是游戏本身在游戏,观众也是游戏的一部分。”[3]与之相应,作品的真正主体不是作者而是作品本身,是作品本身借作者的写作来表现自己。正如游戏的存在方式就是自我表现一样,作品的存在方式也是自我表现。游戏和作品的自我表现都需要观众,只有在观看中这种自我表现才能实现并持存下去。消费者不仅仅是鉴赏家、批评家,而且还是设计师,因为批评、鉴赏和体验的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和再生产。
二、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这一概念是由德国美学家姚斯在1967年提出的。接受美学的核心是从受众出发,从接受出发。最初是应用于文学领域,我认为是不仅在文学领域,在设计领域,接受学美学也有其特殊意义。接受美学是以现象学和解释学为理论基础的,姚斯的“期待视野”“效应史”等核心概念都是从伽达默尔解释学美学继承而来的。[4]
三、两者关系
可以说,接受美学是影响设计改革最大的理论之一。接受美学认为,面对设计理念,大众的地位和作用与设计师相当,二者均为作品创造的积极参与者。与传统的设计理念只承认设计师对设计的推动接受,充其量是充当鉴赏者或批评者角色不同,接受美学强调大众文化的能动创造,并给这种创造以充分而广阔的自由天地,即大众对文本的接受过程实质上是对设计理念的一种再创造过程。
实际上,接受美学与解释学是有着某种“血缘关系”的。有学者认为,接受美学作为西方20世纪中期以来出现的颇有影响的文学批评思潮,是紧随着解释学而发生的,它与解释学具有一种内在的联系。可以这样说,解释学发展到后来,也就逐渐演变为接受美学。解释学到了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那里,解释作为一种再创造的元素被赋予了一种新的文化含义,形成了以接受美学形式出现的新的解释学观。所以,有人甚至把接受美学也看作是一种广义的解释学。
四、设计理念和大众文化
设计理念在我看来是指设计师当初这样设计的初衷和缘由,大众文化主要是指兴起于当代都市的,与当代大工业密切相关的,以全球化的现代传媒(特别是电子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当代文化形态。大众文化的特点是:商品性、通俗性、流行性、娱乐性、大众传媒的依赖性等。[5]
在当今时代,运用解释学美学和接受美学的理论要能正确使用大众文化来引导设计师的设计理念,设计师是为人、为大众服务的,消费时代的设计都是由大众的消费意识来引领的,就像姚斯认为大众不仅是设计产品的受益者,也要变成设计产品的参与者,用大众文化指引设计,进而生产出符合大众审美的设计。但遇到两者关系时要处理好大众文化和设计理念中历史的关系,既要承认历史的客观性,认识到历史上存在过的大众文化都能为设计理念服务,又要承认历史的当代性,用当代最新的消费文化指导理念,达到大众文化与设计理念的统一。[6]
参考文献:
[1]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M].上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11.[2]邵小如.伽达默尔的解释学美学[J].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德]汉伽达默尔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4][德]H.R.姚斯,[美]R.C.霍拉勃著,周宁,金元浦译.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9.
[5][美]约翰·菲斯克著,王晓珏,宋伟杰译.理解大众文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9.
[6]DavidP.Haney:AestheticsandEthicsinGadamer,Levinas,andRomanticism:ProblemsofPhronesisandTechne[J].1999.
关键词:解释学美学;接受美学;设计理念;大众文化
中图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7-88-1
一、解释美学
20世纪的西方美学在整个西方美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其主要思想是对理性的颠覆,主要针对的就是黑格尔的理性主义美学,在审美经验领域,伽达默尔的解释学美学带来了美学领域的新发展。
由方法论解释学向本体论解释学的转向则是解释学的重大革命。这一革命的先驱人物是海德格尔,而集大成者就是伽达默尔。
伽达默尔将人类的理解活动提升至与生存、存在及真理等重大哲学问题相提并论的高度,由此建立了与19世纪及其前的方法论解释学相区别的哲学本体论解释学。[1]他主张要走出对美的形式主义理解的误区,重新认识美本身所固有的真理要素,以及艺术本身所固有的认识价值。解释美学的核心思想是“怀疑精神”和“新理性精神”。新理性精神是伽达默尔解释学美学的最重要的一点。伽达默尔认为:“‘理解’并非方法论解释学所说的那样是一种达到类似于科学认识的方法,而是真理发生的方式。不过,伽达默尔指出,在理解活动中发生的真理不同于科学认识的真理,科学认识的真理是一种命题真理。”[2]
伽达默尔认为:“艺术作品的存在类似于游戏,游戏本身作为一种有吸引力的存在和限制性(规则)的存在将游戏者身不由己地卷入其中并制约着他的游戏方式。”于是伽达默尔说:“游戏的真正主体不是游戏者而是游戏本身,是游戏本身在游戏,观众也是游戏的一部分。”[3]与之相应,作品的真正主体不是作者而是作品本身,是作品本身借作者的写作来表现自己。正如游戏的存在方式就是自我表现一样,作品的存在方式也是自我表现。游戏和作品的自我表现都需要观众,只有在观看中这种自我表现才能实现并持存下去。消费者不仅仅是鉴赏家、批评家,而且还是设计师,因为批评、鉴赏和体验的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和再生产。
二、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这一概念是由德国美学家姚斯在1967年提出的。接受美学的核心是从受众出发,从接受出发。最初是应用于文学领域,我认为是不仅在文学领域,在设计领域,接受学美学也有其特殊意义。接受美学是以现象学和解释学为理论基础的,姚斯的“期待视野”“效应史”等核心概念都是从伽达默尔解释学美学继承而来的。[4]
三、两者关系
可以说,接受美学是影响设计改革最大的理论之一。接受美学认为,面对设计理念,大众的地位和作用与设计师相当,二者均为作品创造的积极参与者。与传统的设计理念只承认设计师对设计的推动接受,充其量是充当鉴赏者或批评者角色不同,接受美学强调大众文化的能动创造,并给这种创造以充分而广阔的自由天地,即大众对文本的接受过程实质上是对设计理念的一种再创造过程。
实际上,接受美学与解释学是有着某种“血缘关系”的。有学者认为,接受美学作为西方20世纪中期以来出现的颇有影响的文学批评思潮,是紧随着解释学而发生的,它与解释学具有一种内在的联系。可以这样说,解释学发展到后来,也就逐渐演变为接受美学。解释学到了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那里,解释作为一种再创造的元素被赋予了一种新的文化含义,形成了以接受美学形式出现的新的解释学观。所以,有人甚至把接受美学也看作是一种广义的解释学。
四、设计理念和大众文化
设计理念在我看来是指设计师当初这样设计的初衷和缘由,大众文化主要是指兴起于当代都市的,与当代大工业密切相关的,以全球化的现代传媒(特别是电子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当代文化形态。大众文化的特点是:商品性、通俗性、流行性、娱乐性、大众传媒的依赖性等。[5]
在当今时代,运用解释学美学和接受美学的理论要能正确使用大众文化来引导设计师的设计理念,设计师是为人、为大众服务的,消费时代的设计都是由大众的消费意识来引领的,就像姚斯认为大众不仅是设计产品的受益者,也要变成设计产品的参与者,用大众文化指引设计,进而生产出符合大众审美的设计。但遇到两者关系时要处理好大众文化和设计理念中历史的关系,既要承认历史的客观性,认识到历史上存在过的大众文化都能为设计理念服务,又要承认历史的当代性,用当代最新的消费文化指导理念,达到大众文化与设计理念的统一。[6]
参考文献:
[1]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M].上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11.[2]邵小如.伽达默尔的解释学美学[J].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德]汉伽达默尔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4][德]H.R.姚斯,[美]R.C.霍拉勃著,周宁,金元浦译.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9.
[5][美]约翰·菲斯克著,王晓珏,宋伟杰译.理解大众文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9.
[6]DavidP.Haney:AestheticsandEthicsinGadamer,Levinas,andRomanticism:ProblemsofPhronesisandTechne[J].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