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相继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绿色发展”纳入“五大”新发展理念,突显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重要地位和重大意义,开启了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新征程。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既是协调人类生存发展与自然规律和谐统一的全新的现代理念和价值观念,其思想理念和精神内涵一脉相传;也是人类文明进程中为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发展方式,其原则要求和目标追求有机统一。同时,二者的内涵也各有侧重,生态文明建设更加强调的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根本指导和价值取向,绿色发展更加强调的是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和价值的发展方式和行为追求。因此,系统学习习近平有关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重要论述,对深化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系列重要论断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发布了许多重要讲话,作出了诸多重要批示,提出了系列重要论断。这里主要概括以下八个方面。
(一)“既是重大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社会和政治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实践和认识上不断深化的重要成果”,明确“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这既是重大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社会和政治问题”, 提出“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理念。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等。这些重要论断,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和重大作用,阐明了生态环境问题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属性和独特功能,及其为“四大建设”奠定的坚实自然基础和提供的丰富生态滋养,纠正了把生态文明建设简单地等同于环境保护的错误观念。
(二)“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相继指出,“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要用系统论的思想方法看待问题,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生命躯体,应该统筹治水和治山、治水和治林、治水和治田、治山和治林”“环境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森林关系国家生态安全”“森林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顶层,拯救地球首先要从拯救森林开始”,提出要“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严格实施环境功能区划”“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等。这些重要论断,指出了保持自然生态稳定性的重要性,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生态系统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环境问题治理的整体性、系统性。
(三)“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把农村丰富的生态资源转化为农民致富的绿色产业,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强调“中国将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等等。这些重要论断,创造性地提出了生态环境生产力的科学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
(四)“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民意,也是民生”“金山银山固然重要,但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是金山银山不能代替的。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生态公共产品。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让老百姓在分享发展红利的同时,更充分地享受绿色福利,使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造福子孙后代”等等。这些重要论断,强调了生态环境的民生属性和公共品性质,指出了政府的自然资源节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责任。
(五)“再也不能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难存”“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是什么?是食品安全不安全、暖气热不热、雾霾能不能少一点、河湖能不能清一点、垃圾焚烧能不能不有损健康……”“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相对于增长速度高一点还是低一点,这些问题更受人民关注”,要“以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等突出问题为重点,全面加强环境污染防治”“一定要彻底转变观念,就是再也不能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了,一定要把生态环境放在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的突出位置”等等。这些重要论断,强调了转变发展方式的重点和方向,要求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政绩观。
(六)“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把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要“走绿色发展道路,让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成为主流的生产生活方式”,要“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治标治本多管齐下”,要“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环境污染综合治理、自然生态保护修复、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等方面采取超常举措”“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农村也要抓”等等。这些重要论断,强调了绿色发展、农业绿色发展的深刻意义,指明了转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方向和任务。 (七)“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重在建章立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重在建章立制,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律保护生态环境”“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律,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要建立健全“资源生态环境管理制度”“污染防治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并指出“最重要的是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要求“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决不能让制度规定成为没有牙齿的老虎”等等。这些重要论断,强调了制度建设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中的重要性和严肃性。
(八)“地球是人类唯一赖以生存的家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类未来”“地球是人类唯一赖以生存的家园,珍爱和呵护地球是人类的唯一选择”“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维护能源资源安全,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指出要“通过‘一带一路’建设等多边合作机制,互助合作开展造林绿化,共同改善环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生态挑战,为维护全球性生态安全作出应有贡献”,并“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机遇,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低碳发展道路”等。这些重要论断,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国际合作和大国责任与担当。
二、扎实实践基础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重要论述,我们可以感受到,其思想认识都有着极其深厚而又扎实的实践基础。这与他以梁家河“七年知青岁月”为起点,又从河北正定到福建宁德、厦门,再到浙江,基本都在从事、主管和领导“三农”工作的实践密切相关。追寻习近平的实践经历,对我们深刻认识、准确把握和正确运用其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思想认识和重要论述意义重大。
(一)实践起点
1969年1月到1975年10月,习近平到陕北延川梁家河“插队落户”,开启了艰苦的“7年知青岁月”,成为他“三农”实践的历史起点。通过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和实地访谈,我们知道,当时的梁家河,土地十分贫瘠,常年少雨干旱,水土流失严重,广种薄收、靠天吃饭是常态,面临好地少、山路陡、种收累、产出低和吃饱难、烧柴难、洗澡难、如厕难等诸多生产生活难题。为缓解老百姓“吃飽肚子”的最大矛盾,习近平在搞“社教”和担任村支部书记期间,为当地老百姓做了大量的好事实事:建沼气、筑堤坝、打水井、修厕所、办夜校,组建铁业社、磨面坊、缝纫社、代销店等。其中,有些实践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值得记忆。
1.“建沼气”。习近平给农民讲解办沼气的好处:用于社员点灯、做饭,沼渣沼液可做肥料等;他两赴四川学习沼气技术;他亲自动手建成了陕西第一座“沼气池”。最终,修建了几座“沼气池”,梁家河农户实现了85%-90%的沼气化,最差的户都能用沼气做饭、点灯。
2.“筑堤坝”。他采取“疏堵结合”的办法,把河口的一侧拦住修建淤地坝,淤地坝的另一侧加固好,把自然河道的一部分再加深、清淤,形成一条大的泄洪沟,以保证夏天水量最大时泄洪沟承受得住,保证了淤地坝的安全。最终修成“梁家河村最好、最平整,也是最便于灌溉的土地”。
3.“打水井”。习近平组建基建队找到一个往外渗水的泉眼,并带领队员用头挖、筐子装、绳子吊,像“蚂蚁搬家”一样,挖出泥土和石块,建成一口水井;为留住泉眼渗出的水,还打了一个拦水坝。不但解决了社员吃水问题,水量也足够浇地用,生产生活都顶上用了。
4.“修厕所”。1973年,习近平到赵家河村搞“社教”,把窑洞外那座小而简陋、里外可窥、男女合用的公共厕所拆掉,重新用砖石修建了一个男女分开的公共厕所。扩大了面积、加高了围墙,隐秘性很强。在他的带领下,社员也纷纷改造自家的厕所,基本都改成了砖混结构。
习近平的上述实践,虽然目的都是为了解决当时当地老百姓“吃不饱肚子”的最大难题,也很难说是有意识地为了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但确实表现出他能够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和遵循自然规律的潜在意识和自觉行为,成为他萌发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实践起点。
(二)正定实践
1982年3月到1985年5月,习近平先后担任河北正定县县委副书记、书记,相继分管和领导“三年”工作。期间,面对实行“经济上农业单打一、农业上粮食单打一”发展模式的正定县,习近平提出要树立“大农业”、走“半城郊型”经济的发展思路。他指出,农业“是由农业经济系统、农业技术系统与农业生态系统组合而成的复合系统,是人类的技术经济活动与生物系统和环境系统联结而成的网络结构……只有在生态系统协调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获得稳定而迅速的发展”,要“把我县建设成为一个……生态和经济都呈良性循环……开放式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正是在这些思想认识指导下,正定县进行了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的探索实践。
1.明确保护生态环境的指导思想。习近平主持制定了《正定县经济、技术、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规划》明确了“保护环境,消除污染,治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持生态平衡,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人民生产、生活的迫切要求”,提出了“制止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防止新污染发生,治理现有污染源”“ 初步形成农、林、牧三业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体系”目标;强调“宁肯不要钱,也不要污染,严格防止污染搬家、污染下乡”;要求“ 将发展林业作为建设生态农业,保持生态平衡的一项重点任务”“节约用水,保护地下水资源”“开发太阳能、沼气、风能、地热能应用,普及推广节柴(煤)灶等政策措施”。
2.大力发展林业,主动改造荒滩。正定县地处冀西三大沙荒所在地,沙荒资源多、改造潜力大。习近平认为,解决人多地少矛盾,必须向荒滩进军,要发展好林业、利用好荒滩。为此,县里做出《关于放宽发展林业的决定》,把河滩地经营权下放到户、且30年不变。农民有了种植自主权,激发了改造河滩地的热情,冬闲变冬忙,使农民收入增加一倍。 3.积极推进农村“连茅圈”改造。“连茅圈”是华北农村的传统居住格局,农户的厕所粪坑与猪圈相连通,极不卫生。当年,正定县农村“连茅圈”大量存在,习近平结合石家庄地区集中整治“连茅圈”行动和要求,积极推进厕所与猪圈分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习近平3年多的正定探索实践,不仅强化了生态环境保护,更在改善和治理生态环境上进行了有效创新;不仅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按照“半城郊型”经济思路调整了农业结构,更在转变农民生活方式上采取了有效举措。三十年多年前就提出“宁肯不要钱,也不要污染”,是对传统发展理念的突破,是对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思想认识。
(三)福建实践
1985年到2002年,习近平先后在福建省任职厦门市副市长、宁德地委书记、福州市委书记、省委副书记、省长等。期间,他重点围绕当地资源和生态环境,提出了许多新思路新构想新路径,有效地促进了生态建设。
1.指出“闽东的振兴在于‘林’”。1988年—1990年,习近平担任宁德地委书记期间,根据“山海”区情特征,因地制宜,坚持“大农业”观念,提出“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的“山海经”,要求山海田一起抓,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提出了“闽东经济发展的潜力在山,兴旺在于林”的重要思路。他指出,“森林能够美化环境,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实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等”“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他推动林业管理体制改革、推广林业工作责任制度、倡导保护林业资源、整合利用造林投资、推动宜林荒山绿化,提升了造林规划、造林技术、林木结构科学化水平;他提出“在产业结构上,实行‘林、茶、果、药’结合;在受益时间上,实行‘长、中、短’结合;在林地利用上,实行‘套种、放养’结合;在林木结构上实行‘乔、灌、草’结合;在经营效益上,求得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2.倾力推进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上世纪90年代,龙岩市长汀县,属于全国最严重的水土流失区之一,水土流失面积高达近三分之一。时任福建省长的习近平,先后五次到长汀调研,走山村,访农户,摸实情,谋对策,大力支持长汀水土流失治理。要求长汀“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锲而不舍地抓下去,认真总结经验,对全省水土保持工作起到典型示范作用”。
3.提出“生态省”建设战略构想。2001年,习近平担任福建省省长时,提出成立福建省生态建设领导小组,并亲自担任组长。他强调“建设生态省,大力改善生态环境,是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是一项造福当代、惠及后世的宏大工程”;他指导编制《福建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提出要“通过以建设生态省为载体,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维护生态良性循环,保障生态安全,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把美好家园奉献给人民群众,把青山绿水留给子孙后代。”
习近平在福建的实践,推动了林业发展方式转变,有效推动了“荒山-绿洲-生态家园”的历史性转变,有效促进了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
(四)浙江实践
2002年到2007年,习近平在浙江相继担任代省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当时,面对浙江出现的“成长的烦恼”,习近平指出“要痛下决心,以‘腾笼换鸟’的思路和‘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精神”“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转变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们发展的唯一出路。”
1.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2005年8月,习近平到安吉县余村调研,对当地关停污染环境矿山、谋划生态旅游的做法予以充分肯定,首次明确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之后,他又相继指出,“绿水青山可带来金山银山,但金山银山却买不到绿水青山。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既会产生矛盾,又可辩证统一”“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也就是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顶层设计、著力推进生态省建设。2002年底,习近平担任建设生态省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提出“以建设生态省为重要载体和突破口,加快建设‘绿色浙江’”;2003年,他强调“生态省建设要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线”“走上一条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清洁生产型、生态保护型、循环经济型的经济发展之路。”在他的领导下,2005年着手规划“六大生态功能区”,2006年在全国率先开展以县为规划单元的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实施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同时他提出,浙江要“走高效生态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要求“积极开展绿色GDP的研究,并使之与干部政绩考核体系挂起钩来”“要使生态文化真正成为一种全社会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共同推崇的价值观念”等等。
3.组织实施一系列生态工程和行动。一是实施“百亿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包括生态林公益林建设、城市绿地建设、河道整治、污水与生活垃圾处理等内容;二是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要求从2003年开始,从治理农村“脏、乱、差、散”入手,用5年时间整治和改造1万个村庄、培育1000个全面小康示范村。三是启动“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包括浙江八大水系、11个省级环保重点监管区。四是实施循环经济“991行动计划”,通过九大重点领域、“九个一批”示范工程和100个重点项目,着力探索形成节能减排和循环发展的浙江新经验和新模式。
习近平在浙江的实践,创新提出了“两山”理论,强调了生态保护建设优先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统一论、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论;并以“两山”理论为指导,以生态省建设为总抓手,大力推进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
三、理论创新之源
学习习近平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系列重要论述,我们深刻体会到,习近平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进行了一系列的重大理论创新,如:“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标志着生态文明成为我国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又一个独立的、全新的文明形态;“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论”,从更大范围、更广视角上揭示了自然生态的系统性和自然生态系统治理的基本原则与思想方法,进一步丰富了“天人合一”理念和内涵;“环境生产力理论”,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发展生产力的高度,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为生态环境“自然恢复”增加了“生态修复”空间;“两山理论”,科学地处理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揭示了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区域发展竞争力的重要内容;“生态环境民生性理论”,深化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认知;“绿色导向发展理论”,给新发展观增加了生态维度,融入了绿色政绩观、绿色生产方式、绿色生活方式要求,丰富了科学发展内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倡导并推动国际社会携手同行,共同改善环境,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上述创新性理论,除了来自于习近平对长时期基层创新实践的总结和提炼以外,还来自于他对历史教训的铭记,对客观规律的遵循,对科学理论的继承,在继承与创新辩证统一的基础上,达到了新的理论高度。 (一)铭记历史教训
习近平十分了解国际国内曾发生的各种生态环境灾难及其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危害,并注重从中汲取历史教训。他对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描述的生态环境灾害及其危害耳熟能详:“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就失去了水分的积聚中心和贮藏库” “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当他们在山南坡把那些在山北坡得到精心保护的枞树林砍光用尽时,没有预料到,这样一来,他们把本地区的高山畜牧业的根基毁掉了;他们更没有预料到,他们这样做,竟使山泉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内枯竭了,同时在雨季又使更加凶猛的洪水倾泻到平原上。”[1]207
他对美国作家蕾切尔·卡逊所著的《寂静的春天》一书描述的上世纪发生在西方国家的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日本水俣病事件等“世界八大公害事件”及其给生态环境和公众生活造成的巨大影响印象深刻。他对我国史料记载的因毁林开荒、滥砍乱伐造成黄土高原、渭河流域、太行山脉植被稀少、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对塔克拉玛干沙漠蔓延湮没盛极一时的丝绸之路,对河西走廊沙漠扩展毁坏了敦煌古城,对科尔沁、毛乌素沙地和乌兰布和沙漠的蚕食侵占了富饶美丽的蒙古草原,对楼兰古城因屯垦开荒、盲目灌溉导致孔雀河改道而衰落等生态环境灾难痛心疾首。他指出,“这些深刻教训,我们一定要认真汲取。”[1]208
(二)遵循客观规律
习近平非常善于借古喻今,注重遵循客观规律、尤其是自然规律。他经常引用古人“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哲学思想,来阐发他的生态思想认识。他指出,“我们的先人们早就认识到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他借用古人语“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来揭示人类追求发展的需求和地球资源的有限供给这对永恒的矛盾[2];他以《论语》中的“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来说明“不用大网打鱼,不射夜宿之鸟”的道理;以荀子语“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和《吕氏春秋》语:“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来说明对自然要取之以时、取之有度的思想。[1]209他引用“鱼逐水草而居,鸟择良木而栖”,来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引用《管子》“圣人之处国者,必于不倾之地,而择地形之肥饶者。乡山,左右经水若泽。”的名言,来强调“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等。
习近平指出,“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这个道理要铭记于心、落实于行。”他要求,“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 他强调,“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这个规律谁也无法抗拒。”[1]207
(三)继承科学理论
习近平非常注重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科学理论的继承与创新。马克思指出:“自然界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的源泉。”“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 [3]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深刻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以及“自然是个整体、是个体系”和“两个和解”的观点和论断等等。以上述科学理论为逻辑起点,习近平提出的“环境生产力”论断,创新了马克思主义“自然生产力”理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山水林田胡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思想认识,创新了“两个和解”的观点……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同时,习近平的系列重要理论创新,也是对我国已有生态思想的延续与创新。由新中国建立初期的毛泽东和改革开放以来的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持续探索基础上产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思想,为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系列重要论断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受我国古代哲人自然观、生态观的启迪。《庄子·达生》说:“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管子·水地》说:“地者,万物之本源,诸生之根源也”……习近平关于“绿色发展”就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的思想认识,正是对中国传统生态文明理念的继承与发展。《尚书﹒大禹谟》说:“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水、火、金、木、土、谷,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既是对我国传统政治文化观念的扬弃,更是创新性地回应了人民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渴望和诉求,揭示了建设生态文明与增进民生福祉的关系,进一步丰富了“天人合一”理念。
四、重大指导价值
习近平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系列重要论述,理论体系完整,思想内涵丰富,语言通俗易懂,道理阐释深刻,对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一)引领观念创新
习近平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系列重要思想认识,对我们变革思想观念、拓宽发展视野、创新实践思路,有重要引领作用。
1.引领树立“系统生态观”。生态环境是个大系统。习近平强调“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这一论断,既体现了生態环境系统的整体平衡性要求,也揭示了其内部诸要素的关联性、层次性、功能性等结构完整性内涵。这就要求,在认识上和实践中必须树立“系统生态观”,既要努力维护整个生态系统“共同体”的平衡发展,又要妥善处理和合理配置内部诸要素、并使其全方位发展,实现“树多则土肥,土肥则山青,山青则水清,水清则田沃,田沃则人喜”的效果。生态环境具有多功能。习近平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实践和认识上不断深化的重要成果”“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这一重要论断,深刻阐明了生态环境问题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属性,为科学把握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建设的关系提供了重要遵循。这也要求我们必须树立“系统生态观”,不仅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也要使其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同步共振,形成健康、文明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 2.引领创新“生态资源观”。资源观的变化,经历了一个从小资源观到大资源觀的演进过程,对资源内涵的认识,不仅包括自然资源,还包括经济资源、文化资源、人才资源、政治资源和制度资源等。但在新时代,这种“大资源观”内涵仍然不够丰富、不够完整。习近平强调:“生态就是资源,生态就是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这种生态环境生产力论断和生态文明建设部署,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创新“生态资源观”,使资源的内涵不仅包括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及其他社会资源,还要包括生态环境资源;不仅包括自然生态环境资源,还要包括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之中的生态资源;不仅包括看得见的生态环境资源,还要包括看不见的生态资源;不仅包括有形的自然资源,还要包括无形的湿度、温度、季节等自然资源。将生态环境纳入“大资源”范畴,不仅有利于深化“生态环境”对劳动人民健康和幸福的意义的认识,还有利于深化“生态环境”对生产力发展的价值的认识,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更大、价值更高、影响更深、前景更广。
3.引领构建“绿色消费观”。改革开放以来,居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模式,已经过多次提档升级、发生实质性转变,对生态产品、生态服务及相关产品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多,要生计变为要生态,求温饱变为求环保。习近平强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就是幸福”“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人们生活的增长点……让老百姓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宜居的环境中。”针对社会上盲目攀比、奢侈浪费等畸形和不合理的消费现象,习近平指出:“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广泛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创建活动,推广绿色出行,通过生活方式绿色革命,倒逼生产方式绿色转型。”按照上述重要论断和要求,我们必须构建健康的“绿色消费观”,推动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树立“绿色消费观”,既有利于促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创新,满足人们方便、快捷、多样、个性的消费需求,更有利于倒逼生产方式绿色转型,矫正畸形和不合理消费观念,引领人们走上健康、文明、节约、低碳、生态、安全的绿色消费之路。
(二)指导制度创新
重在建章立制,推动政策制度创新,既是习近平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系列重要论述的重要内容,也是基本要求。他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制,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在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思想认识指导下,中央不仅将“生态文明”“绿色发展”,写进了《党章》、写入了《宪法》,还进行了诸多顶层设计和政策制度创新。
1.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意见》提出了“五位一体”“五个坚持”“四项任务”“四项保障机制”的总体脉络。
“五位一体”。就是围绕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要求,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进程。
“五个坚持”。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作为基本方针;坚持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坚持把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作为基本动力;坚持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坚持把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作为工作方式。
“四项任务”。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快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促进资源节约循环高效使用、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四项保障机制”。重点提出了“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要求。包括健全法律法规、完善标准体系、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完善生态环境监管制度、严守资源环境生态红线、完善经济政策、推行市场化机制、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健全政绩考核制度、完善责任追究制度等。其他三个方面包括:加强统计监测和执法监督,加快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等。
2.制定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方案》明确了树立“六大理念”、坚持“六个原则”、构建“八项制度”、实施“五大保障”的总体脉络。
树立“六大理念”。即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树立发展和保护相统一的理念,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树立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理念,树立空间均衡的理念,树立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
坚持“六个原则”。 即坚持正确改革方向,坚持自然资源资产的公有性质,坚持城乡环境治理体系统一,坚持激励和约束并举,坚持主动作为和国际合作相结合,坚持鼓励试点先行和整体协调推进相结合。
构建“八项制度”。即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建立健全环境治理体系, 健全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完善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
实施“五大保障”。即加强对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领导,积极开展试点试验,完善法律法规,加强舆论引导,加强督促落实。
3.提出了《关于创新体制机制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
《意见》在明确了“四个原则”“四大目标”的基础上,重点从五个方面开展政策制度、体制机制创新设计。
优化农业主体功能与空间布局。包括落实农业功能区制度,建立农业生产力布局制度,完善农业资源环境管控制度,建立农业绿色循环低碳生产制度,建立贫困地区农业绿色开发机制。
强化资源保护与节约利用。包括建立耕地轮作休耕制度,建立节约高效的农业用水制度,健全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体系。
加强产地环境保护与治理。包括建立工业和城镇污染向农业转移防控机制,健全农业投入品减量使用制度,完善秸秆和畜禽粪污等资源化利用制度,完善废旧地膜和包装废弃物等回收处理制度。 养护修复农业生态系统。包括构建田园生态系统,创新草原保护制度,健全水生生态保护修复制度,实行林业和湿地养护制度。
健全创新驱动与约束激励机制。包括构建支撑农业绿色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完善农业生态补贴制度,建立绿色农业标准体系,完善绿色农业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农业资源环境生态监测预警体系,健全农业人才培养机制。
(三)推动实践创新
为习近平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系列重要论断,极大调动了干部群众践行新发展理念、创新实践的积极性、针对性、创造性。
1.创建农业绿色发展平台。按照中央《关于创新体制机制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部署要求,农业农村部等8个部门在全国联合创建了40个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暨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按照中央要求,各地也扎实打造农业绿色发展平台,加强功能区域划定,合理划定养殖业适养区、限养区、禁养区等;加强各类试验区、示范区(园、场、基地)规划和建设,使试验示范工作有了舞台、有了空间、有了目标,增强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方向性;谋划和实施了系列重点工程(行动、计划)等项目,使试验示范工作有了抓手、有了内容、有了标准,增强了工作的系统性、精准性、有效性。
2.探索农业绿色发展模式。各地为推进试验示范区建设,多种形式推进种养结合,实现节本、提质、增效,多种途径推动农业秸秆、畜禽粪污等资源化利用,下大力气推行化肥农药减施和有机肥生物药替代,强化生物资源多样性、多功能、多价值开发利用,健全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综合化服务功能,强化政府公共服务,着力推进质量兴农品牌强农,依靠市场主体着力探索农产品实现优质优价路径等,推动主体小循环典型多發、已呈“强劲之势”,园区中循环多区跟进、正呈“成熟趋势”,县域大循环思路清晰、渐呈“良好态势”等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3.引领乡村振兴绿色发展。各地通过农业绿色发展、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实践,绿色发展的溢出效应逐步显现,拓展了乡村产业振兴空间,推动了乡村宜居环境改善,践行了乡风文明理念价值,促进了乡村人才队伍成长,优化了乡村治理组织体系,提升了农民生活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 习近来.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一场社会革命[M]//习近平.之江新语.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一、系列重要论断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发布了许多重要讲话,作出了诸多重要批示,提出了系列重要论断。这里主要概括以下八个方面。
(一)“既是重大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社会和政治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实践和认识上不断深化的重要成果”,明确“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这既是重大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社会和政治问题”, 提出“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理念。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等。这些重要论断,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和重大作用,阐明了生态环境问题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属性和独特功能,及其为“四大建设”奠定的坚实自然基础和提供的丰富生态滋养,纠正了把生态文明建设简单地等同于环境保护的错误观念。
(二)“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相继指出,“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要用系统论的思想方法看待问题,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生命躯体,应该统筹治水和治山、治水和治林、治水和治田、治山和治林”“环境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森林关系国家生态安全”“森林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顶层,拯救地球首先要从拯救森林开始”,提出要“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严格实施环境功能区划”“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等。这些重要论断,指出了保持自然生态稳定性的重要性,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生态系统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环境问题治理的整体性、系统性。
(三)“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把农村丰富的生态资源转化为农民致富的绿色产业,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强调“中国将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等等。这些重要论断,创造性地提出了生态环境生产力的科学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
(四)“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民意,也是民生”“金山银山固然重要,但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是金山银山不能代替的。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生态公共产品。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让老百姓在分享发展红利的同时,更充分地享受绿色福利,使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造福子孙后代”等等。这些重要论断,强调了生态环境的民生属性和公共品性质,指出了政府的自然资源节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责任。
(五)“再也不能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难存”“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是什么?是食品安全不安全、暖气热不热、雾霾能不能少一点、河湖能不能清一点、垃圾焚烧能不能不有损健康……”“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相对于增长速度高一点还是低一点,这些问题更受人民关注”,要“以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等突出问题为重点,全面加强环境污染防治”“一定要彻底转变观念,就是再也不能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了,一定要把生态环境放在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的突出位置”等等。这些重要论断,强调了转变发展方式的重点和方向,要求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政绩观。
(六)“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把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要“走绿色发展道路,让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成为主流的生产生活方式”,要“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治标治本多管齐下”,要“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环境污染综合治理、自然生态保护修复、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等方面采取超常举措”“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农村也要抓”等等。这些重要论断,强调了绿色发展、农业绿色发展的深刻意义,指明了转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方向和任务。 (七)“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重在建章立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重在建章立制,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律保护生态环境”“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律,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要建立健全“资源生态环境管理制度”“污染防治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并指出“最重要的是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要求“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决不能让制度规定成为没有牙齿的老虎”等等。这些重要论断,强调了制度建设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中的重要性和严肃性。
(八)“地球是人类唯一赖以生存的家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类未来”“地球是人类唯一赖以生存的家园,珍爱和呵护地球是人类的唯一选择”“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维护能源资源安全,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指出要“通过‘一带一路’建设等多边合作机制,互助合作开展造林绿化,共同改善环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生态挑战,为维护全球性生态安全作出应有贡献”,并“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机遇,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低碳发展道路”等。这些重要论断,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国际合作和大国责任与担当。
二、扎实实践基础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重要论述,我们可以感受到,其思想认识都有着极其深厚而又扎实的实践基础。这与他以梁家河“七年知青岁月”为起点,又从河北正定到福建宁德、厦门,再到浙江,基本都在从事、主管和领导“三农”工作的实践密切相关。追寻习近平的实践经历,对我们深刻认识、准确把握和正确运用其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思想认识和重要论述意义重大。
(一)实践起点
1969年1月到1975年10月,习近平到陕北延川梁家河“插队落户”,开启了艰苦的“7年知青岁月”,成为他“三农”实践的历史起点。通过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和实地访谈,我们知道,当时的梁家河,土地十分贫瘠,常年少雨干旱,水土流失严重,广种薄收、靠天吃饭是常态,面临好地少、山路陡、种收累、产出低和吃饱难、烧柴难、洗澡难、如厕难等诸多生产生活难题。为缓解老百姓“吃飽肚子”的最大矛盾,习近平在搞“社教”和担任村支部书记期间,为当地老百姓做了大量的好事实事:建沼气、筑堤坝、打水井、修厕所、办夜校,组建铁业社、磨面坊、缝纫社、代销店等。其中,有些实践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值得记忆。
1.“建沼气”。习近平给农民讲解办沼气的好处:用于社员点灯、做饭,沼渣沼液可做肥料等;他两赴四川学习沼气技术;他亲自动手建成了陕西第一座“沼气池”。最终,修建了几座“沼气池”,梁家河农户实现了85%-90%的沼气化,最差的户都能用沼气做饭、点灯。
2.“筑堤坝”。他采取“疏堵结合”的办法,把河口的一侧拦住修建淤地坝,淤地坝的另一侧加固好,把自然河道的一部分再加深、清淤,形成一条大的泄洪沟,以保证夏天水量最大时泄洪沟承受得住,保证了淤地坝的安全。最终修成“梁家河村最好、最平整,也是最便于灌溉的土地”。
3.“打水井”。习近平组建基建队找到一个往外渗水的泉眼,并带领队员用头挖、筐子装、绳子吊,像“蚂蚁搬家”一样,挖出泥土和石块,建成一口水井;为留住泉眼渗出的水,还打了一个拦水坝。不但解决了社员吃水问题,水量也足够浇地用,生产生活都顶上用了。
4.“修厕所”。1973年,习近平到赵家河村搞“社教”,把窑洞外那座小而简陋、里外可窥、男女合用的公共厕所拆掉,重新用砖石修建了一个男女分开的公共厕所。扩大了面积、加高了围墙,隐秘性很强。在他的带领下,社员也纷纷改造自家的厕所,基本都改成了砖混结构。
习近平的上述实践,虽然目的都是为了解决当时当地老百姓“吃不饱肚子”的最大难题,也很难说是有意识地为了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但确实表现出他能够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和遵循自然规律的潜在意识和自觉行为,成为他萌发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实践起点。
(二)正定实践
1982年3月到1985年5月,习近平先后担任河北正定县县委副书记、书记,相继分管和领导“三年”工作。期间,面对实行“经济上农业单打一、农业上粮食单打一”发展模式的正定县,习近平提出要树立“大农业”、走“半城郊型”经济的发展思路。他指出,农业“是由农业经济系统、农业技术系统与农业生态系统组合而成的复合系统,是人类的技术经济活动与生物系统和环境系统联结而成的网络结构……只有在生态系统协调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获得稳定而迅速的发展”,要“把我县建设成为一个……生态和经济都呈良性循环……开放式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正是在这些思想认识指导下,正定县进行了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的探索实践。
1.明确保护生态环境的指导思想。习近平主持制定了《正定县经济、技术、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规划》明确了“保护环境,消除污染,治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持生态平衡,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人民生产、生活的迫切要求”,提出了“制止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防止新污染发生,治理现有污染源”“ 初步形成农、林、牧三业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体系”目标;强调“宁肯不要钱,也不要污染,严格防止污染搬家、污染下乡”;要求“ 将发展林业作为建设生态农业,保持生态平衡的一项重点任务”“节约用水,保护地下水资源”“开发太阳能、沼气、风能、地热能应用,普及推广节柴(煤)灶等政策措施”。
2.大力发展林业,主动改造荒滩。正定县地处冀西三大沙荒所在地,沙荒资源多、改造潜力大。习近平认为,解决人多地少矛盾,必须向荒滩进军,要发展好林业、利用好荒滩。为此,县里做出《关于放宽发展林业的决定》,把河滩地经营权下放到户、且30年不变。农民有了种植自主权,激发了改造河滩地的热情,冬闲变冬忙,使农民收入增加一倍。 3.积极推进农村“连茅圈”改造。“连茅圈”是华北农村的传统居住格局,农户的厕所粪坑与猪圈相连通,极不卫生。当年,正定县农村“连茅圈”大量存在,习近平结合石家庄地区集中整治“连茅圈”行动和要求,积极推进厕所与猪圈分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习近平3年多的正定探索实践,不仅强化了生态环境保护,更在改善和治理生态环境上进行了有效创新;不仅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按照“半城郊型”经济思路调整了农业结构,更在转变农民生活方式上采取了有效举措。三十年多年前就提出“宁肯不要钱,也不要污染”,是对传统发展理念的突破,是对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思想认识。
(三)福建实践
1985年到2002年,习近平先后在福建省任职厦门市副市长、宁德地委书记、福州市委书记、省委副书记、省长等。期间,他重点围绕当地资源和生态环境,提出了许多新思路新构想新路径,有效地促进了生态建设。
1.指出“闽东的振兴在于‘林’”。1988年—1990年,习近平担任宁德地委书记期间,根据“山海”区情特征,因地制宜,坚持“大农业”观念,提出“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的“山海经”,要求山海田一起抓,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提出了“闽东经济发展的潜力在山,兴旺在于林”的重要思路。他指出,“森林能够美化环境,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实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等”“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他推动林业管理体制改革、推广林业工作责任制度、倡导保护林业资源、整合利用造林投资、推动宜林荒山绿化,提升了造林规划、造林技术、林木结构科学化水平;他提出“在产业结构上,实行‘林、茶、果、药’结合;在受益时间上,实行‘长、中、短’结合;在林地利用上,实行‘套种、放养’结合;在林木结构上实行‘乔、灌、草’结合;在经营效益上,求得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2.倾力推进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上世纪90年代,龙岩市长汀县,属于全国最严重的水土流失区之一,水土流失面积高达近三分之一。时任福建省长的习近平,先后五次到长汀调研,走山村,访农户,摸实情,谋对策,大力支持长汀水土流失治理。要求长汀“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锲而不舍地抓下去,认真总结经验,对全省水土保持工作起到典型示范作用”。
3.提出“生态省”建设战略构想。2001年,习近平担任福建省省长时,提出成立福建省生态建设领导小组,并亲自担任组长。他强调“建设生态省,大力改善生态环境,是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是一项造福当代、惠及后世的宏大工程”;他指导编制《福建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提出要“通过以建设生态省为载体,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维护生态良性循环,保障生态安全,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把美好家园奉献给人民群众,把青山绿水留给子孙后代。”
习近平在福建的实践,推动了林业发展方式转变,有效推动了“荒山-绿洲-生态家园”的历史性转变,有效促进了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
(四)浙江实践
2002年到2007年,习近平在浙江相继担任代省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当时,面对浙江出现的“成长的烦恼”,习近平指出“要痛下决心,以‘腾笼换鸟’的思路和‘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精神”“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转变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们发展的唯一出路。”
1.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2005年8月,习近平到安吉县余村调研,对当地关停污染环境矿山、谋划生态旅游的做法予以充分肯定,首次明确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之后,他又相继指出,“绿水青山可带来金山银山,但金山银山却买不到绿水青山。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既会产生矛盾,又可辩证统一”“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也就是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顶层设计、著力推进生态省建设。2002年底,习近平担任建设生态省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提出“以建设生态省为重要载体和突破口,加快建设‘绿色浙江’”;2003年,他强调“生态省建设要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线”“走上一条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清洁生产型、生态保护型、循环经济型的经济发展之路。”在他的领导下,2005年着手规划“六大生态功能区”,2006年在全国率先开展以县为规划单元的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实施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同时他提出,浙江要“走高效生态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要求“积极开展绿色GDP的研究,并使之与干部政绩考核体系挂起钩来”“要使生态文化真正成为一种全社会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共同推崇的价值观念”等等。
3.组织实施一系列生态工程和行动。一是实施“百亿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包括生态林公益林建设、城市绿地建设、河道整治、污水与生活垃圾处理等内容;二是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要求从2003年开始,从治理农村“脏、乱、差、散”入手,用5年时间整治和改造1万个村庄、培育1000个全面小康示范村。三是启动“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包括浙江八大水系、11个省级环保重点监管区。四是实施循环经济“991行动计划”,通过九大重点领域、“九个一批”示范工程和100个重点项目,着力探索形成节能减排和循环发展的浙江新经验和新模式。
习近平在浙江的实践,创新提出了“两山”理论,强调了生态保护建设优先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统一论、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论;并以“两山”理论为指导,以生态省建设为总抓手,大力推进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
三、理论创新之源
学习习近平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系列重要论述,我们深刻体会到,习近平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进行了一系列的重大理论创新,如:“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标志着生态文明成为我国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又一个独立的、全新的文明形态;“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论”,从更大范围、更广视角上揭示了自然生态的系统性和自然生态系统治理的基本原则与思想方法,进一步丰富了“天人合一”理念和内涵;“环境生产力理论”,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发展生产力的高度,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为生态环境“自然恢复”增加了“生态修复”空间;“两山理论”,科学地处理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揭示了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区域发展竞争力的重要内容;“生态环境民生性理论”,深化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认知;“绿色导向发展理论”,给新发展观增加了生态维度,融入了绿色政绩观、绿色生产方式、绿色生活方式要求,丰富了科学发展内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倡导并推动国际社会携手同行,共同改善环境,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上述创新性理论,除了来自于习近平对长时期基层创新实践的总结和提炼以外,还来自于他对历史教训的铭记,对客观规律的遵循,对科学理论的继承,在继承与创新辩证统一的基础上,达到了新的理论高度。 (一)铭记历史教训
习近平十分了解国际国内曾发生的各种生态环境灾难及其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危害,并注重从中汲取历史教训。他对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描述的生态环境灾害及其危害耳熟能详:“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就失去了水分的积聚中心和贮藏库” “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当他们在山南坡把那些在山北坡得到精心保护的枞树林砍光用尽时,没有预料到,这样一来,他们把本地区的高山畜牧业的根基毁掉了;他们更没有预料到,他们这样做,竟使山泉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内枯竭了,同时在雨季又使更加凶猛的洪水倾泻到平原上。”[1]207
他对美国作家蕾切尔·卡逊所著的《寂静的春天》一书描述的上世纪发生在西方国家的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日本水俣病事件等“世界八大公害事件”及其给生态环境和公众生活造成的巨大影响印象深刻。他对我国史料记载的因毁林开荒、滥砍乱伐造成黄土高原、渭河流域、太行山脉植被稀少、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对塔克拉玛干沙漠蔓延湮没盛极一时的丝绸之路,对河西走廊沙漠扩展毁坏了敦煌古城,对科尔沁、毛乌素沙地和乌兰布和沙漠的蚕食侵占了富饶美丽的蒙古草原,对楼兰古城因屯垦开荒、盲目灌溉导致孔雀河改道而衰落等生态环境灾难痛心疾首。他指出,“这些深刻教训,我们一定要认真汲取。”[1]208
(二)遵循客观规律
习近平非常善于借古喻今,注重遵循客观规律、尤其是自然规律。他经常引用古人“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哲学思想,来阐发他的生态思想认识。他指出,“我们的先人们早就认识到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他借用古人语“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来揭示人类追求发展的需求和地球资源的有限供给这对永恒的矛盾[2];他以《论语》中的“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来说明“不用大网打鱼,不射夜宿之鸟”的道理;以荀子语“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和《吕氏春秋》语:“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来说明对自然要取之以时、取之有度的思想。[1]209他引用“鱼逐水草而居,鸟择良木而栖”,来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引用《管子》“圣人之处国者,必于不倾之地,而择地形之肥饶者。乡山,左右经水若泽。”的名言,来强调“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等。
习近平指出,“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这个道理要铭记于心、落实于行。”他要求,“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 他强调,“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这个规律谁也无法抗拒。”[1]207
(三)继承科学理论
习近平非常注重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科学理论的继承与创新。马克思指出:“自然界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的源泉。”“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 [3]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深刻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以及“自然是个整体、是个体系”和“两个和解”的观点和论断等等。以上述科学理论为逻辑起点,习近平提出的“环境生产力”论断,创新了马克思主义“自然生产力”理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山水林田胡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思想认识,创新了“两个和解”的观点……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同时,习近平的系列重要理论创新,也是对我国已有生态思想的延续与创新。由新中国建立初期的毛泽东和改革开放以来的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持续探索基础上产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思想,为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系列重要论断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受我国古代哲人自然观、生态观的启迪。《庄子·达生》说:“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管子·水地》说:“地者,万物之本源,诸生之根源也”……习近平关于“绿色发展”就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的思想认识,正是对中国传统生态文明理念的继承与发展。《尚书﹒大禹谟》说:“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水、火、金、木、土、谷,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既是对我国传统政治文化观念的扬弃,更是创新性地回应了人民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渴望和诉求,揭示了建设生态文明与增进民生福祉的关系,进一步丰富了“天人合一”理念。
四、重大指导价值
习近平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系列重要论述,理论体系完整,思想内涵丰富,语言通俗易懂,道理阐释深刻,对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一)引领观念创新
习近平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系列重要思想认识,对我们变革思想观念、拓宽发展视野、创新实践思路,有重要引领作用。
1.引领树立“系统生态观”。生态环境是个大系统。习近平强调“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这一论断,既体现了生態环境系统的整体平衡性要求,也揭示了其内部诸要素的关联性、层次性、功能性等结构完整性内涵。这就要求,在认识上和实践中必须树立“系统生态观”,既要努力维护整个生态系统“共同体”的平衡发展,又要妥善处理和合理配置内部诸要素、并使其全方位发展,实现“树多则土肥,土肥则山青,山青则水清,水清则田沃,田沃则人喜”的效果。生态环境具有多功能。习近平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实践和认识上不断深化的重要成果”“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这一重要论断,深刻阐明了生态环境问题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属性,为科学把握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建设的关系提供了重要遵循。这也要求我们必须树立“系统生态观”,不仅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也要使其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同步共振,形成健康、文明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 2.引领创新“生态资源观”。资源观的变化,经历了一个从小资源观到大资源觀的演进过程,对资源内涵的认识,不仅包括自然资源,还包括经济资源、文化资源、人才资源、政治资源和制度资源等。但在新时代,这种“大资源观”内涵仍然不够丰富、不够完整。习近平强调:“生态就是资源,生态就是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这种生态环境生产力论断和生态文明建设部署,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创新“生态资源观”,使资源的内涵不仅包括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及其他社会资源,还要包括生态环境资源;不仅包括自然生态环境资源,还要包括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之中的生态资源;不仅包括看得见的生态环境资源,还要包括看不见的生态资源;不仅包括有形的自然资源,还要包括无形的湿度、温度、季节等自然资源。将生态环境纳入“大资源”范畴,不仅有利于深化“生态环境”对劳动人民健康和幸福的意义的认识,还有利于深化“生态环境”对生产力发展的价值的认识,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更大、价值更高、影响更深、前景更广。
3.引领构建“绿色消费观”。改革开放以来,居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模式,已经过多次提档升级、发生实质性转变,对生态产品、生态服务及相关产品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多,要生计变为要生态,求温饱变为求环保。习近平强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就是幸福”“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人们生活的增长点……让老百姓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宜居的环境中。”针对社会上盲目攀比、奢侈浪费等畸形和不合理的消费现象,习近平指出:“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广泛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创建活动,推广绿色出行,通过生活方式绿色革命,倒逼生产方式绿色转型。”按照上述重要论断和要求,我们必须构建健康的“绿色消费观”,推动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树立“绿色消费观”,既有利于促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创新,满足人们方便、快捷、多样、个性的消费需求,更有利于倒逼生产方式绿色转型,矫正畸形和不合理消费观念,引领人们走上健康、文明、节约、低碳、生态、安全的绿色消费之路。
(二)指导制度创新
重在建章立制,推动政策制度创新,既是习近平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系列重要论述的重要内容,也是基本要求。他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制,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在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思想认识指导下,中央不仅将“生态文明”“绿色发展”,写进了《党章》、写入了《宪法》,还进行了诸多顶层设计和政策制度创新。
1.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意见》提出了“五位一体”“五个坚持”“四项任务”“四项保障机制”的总体脉络。
“五位一体”。就是围绕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要求,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进程。
“五个坚持”。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作为基本方针;坚持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坚持把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作为基本动力;坚持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坚持把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作为工作方式。
“四项任务”。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快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促进资源节约循环高效使用、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四项保障机制”。重点提出了“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要求。包括健全法律法规、完善标准体系、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完善生态环境监管制度、严守资源环境生态红线、完善经济政策、推行市场化机制、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健全政绩考核制度、完善责任追究制度等。其他三个方面包括:加强统计监测和执法监督,加快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等。
2.制定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方案》明确了树立“六大理念”、坚持“六个原则”、构建“八项制度”、实施“五大保障”的总体脉络。
树立“六大理念”。即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树立发展和保护相统一的理念,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树立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理念,树立空间均衡的理念,树立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
坚持“六个原则”。 即坚持正确改革方向,坚持自然资源资产的公有性质,坚持城乡环境治理体系统一,坚持激励和约束并举,坚持主动作为和国际合作相结合,坚持鼓励试点先行和整体协调推进相结合。
构建“八项制度”。即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建立健全环境治理体系, 健全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完善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
实施“五大保障”。即加强对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领导,积极开展试点试验,完善法律法规,加强舆论引导,加强督促落实。
3.提出了《关于创新体制机制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
《意见》在明确了“四个原则”“四大目标”的基础上,重点从五个方面开展政策制度、体制机制创新设计。
优化农业主体功能与空间布局。包括落实农业功能区制度,建立农业生产力布局制度,完善农业资源环境管控制度,建立农业绿色循环低碳生产制度,建立贫困地区农业绿色开发机制。
强化资源保护与节约利用。包括建立耕地轮作休耕制度,建立节约高效的农业用水制度,健全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体系。
加强产地环境保护与治理。包括建立工业和城镇污染向农业转移防控机制,健全农业投入品减量使用制度,完善秸秆和畜禽粪污等资源化利用制度,完善废旧地膜和包装废弃物等回收处理制度。 养护修复农业生态系统。包括构建田园生态系统,创新草原保护制度,健全水生生态保护修复制度,实行林业和湿地养护制度。
健全创新驱动与约束激励机制。包括构建支撑农业绿色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完善农业生态补贴制度,建立绿色农业标准体系,完善绿色农业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农业资源环境生态监测预警体系,健全农业人才培养机制。
(三)推动实践创新
为习近平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系列重要论断,极大调动了干部群众践行新发展理念、创新实践的积极性、针对性、创造性。
1.创建农业绿色发展平台。按照中央《关于创新体制机制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部署要求,农业农村部等8个部门在全国联合创建了40个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暨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按照中央要求,各地也扎实打造农业绿色发展平台,加强功能区域划定,合理划定养殖业适养区、限养区、禁养区等;加强各类试验区、示范区(园、场、基地)规划和建设,使试验示范工作有了舞台、有了空间、有了目标,增强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方向性;谋划和实施了系列重点工程(行动、计划)等项目,使试验示范工作有了抓手、有了内容、有了标准,增强了工作的系统性、精准性、有效性。
2.探索农业绿色发展模式。各地为推进试验示范区建设,多种形式推进种养结合,实现节本、提质、增效,多种途径推动农业秸秆、畜禽粪污等资源化利用,下大力气推行化肥农药减施和有机肥生物药替代,强化生物资源多样性、多功能、多价值开发利用,健全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综合化服务功能,强化政府公共服务,着力推进质量兴农品牌强农,依靠市场主体着力探索农产品实现优质优价路径等,推动主体小循环典型多發、已呈“强劲之势”,园区中循环多区跟进、正呈“成熟趋势”,县域大循环思路清晰、渐呈“良好态势”等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3.引领乡村振兴绿色发展。各地通过农业绿色发展、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实践,绿色发展的溢出效应逐步显现,拓展了乡村产业振兴空间,推动了乡村宜居环境改善,践行了乡风文明理念价值,促进了乡村人才队伍成长,优化了乡村治理组织体系,提升了农民生活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 习近来.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一场社会革命[M]//习近平.之江新语.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