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一些高职院校对人才的培育大多侧重于技能而忽略了职业道德的培养,致使很多人才在工作中缺乏“工匠精神”,职业道德缺失。我国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供给在发展中存在的供给与需求不平衡、供给效率低、资源分配不均衡等问题,这都是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結构优化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在我国“供给侧改革的方案”的背景下,通过对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优化,协同企业和政府三方力量,重塑职业道德教育道德约束动力,做好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关键词】:高职院校 职业道德教育 供给侧改革
我国正努力发展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急需技术精湛的技术人才,当前技能人才十分珍贵,高职院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任,职责重大。然而要培养真正的大国工匠,不但要注重培育人才的技能水平,更应该把职业道德教育放在首位。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明确指出职业道德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对人才的培育大多侧重于技能而忽略了职业道德的培养,致使很多企业人才在工作中出现缺乏“工匠精神”,职业道德缺失的现象。
我国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在发展中存在着供给与需求不平衡、供给效率低、资源分配不均衡等问题,这都是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结构优化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要重塑职业道德教育道德约束动力,应做好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加减法则。
一、职业道德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加法运算
(一)高职院校设立系统专业的职业道德课程
根据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会为社会培养各行各业的人才,包括会计、汽修、旅游、机电等等职业技能人才。依照目前设立的课程情况,基本所有的行业都在使用相同的一套教育方案,造成教育不明确、不详尽、不专业等问题,例如会计专业的职业道德包括会计职业理想、工作态度、职业责任、职业技能、工作纪律、工作作风等要素,除了拥有超人的会计技能外还要有高于其他职业的纪律要求,要求对工作内容具有保密性、廉正性(正直、诚实、廉洁)与超然性。所以高职院校应考虑将职业道德教育分专业设置系统教学课程,做到更具针对性和明确性。将相关细则渗透到每个专业的学生中,使其对自己专业的职业道德有更详尽的了解,并能很好的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
(二)高职院校协同企业增加专业对口的教育人员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都是由专业辅导员和教辅人员负责担任的,虽然这些老师能将相关理论知识点表述清楚,但关于实践中得到的心得体会和案例就缺失了很多,所以高职院校应该与企业协商增加相关有资历和实战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来担任部分课时,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增加吸收效果,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现实中会遇到的问题和状况的解决方案。与此同时,不忘加强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用潜移默化的言行举止影响学生的职业道德,对自身行为道德内化于心。
(三)增加校企合作力度
在我国加大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后,很多高职院校开始积极争取校企合作力度,也有部分企业愿意接受学校的学生前来实习,但仍有很多企业考虑到自身的利益等问题不愿与学校共同培养在校的学生。增加校企合作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校,将理论结合现实内化于心,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将行业要求、企业文化与职业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可以优化学生对企业、对社会的认知结构,增强对职业精神、职业规范、职业素质等的理解和把握,帮助学生提高职业道德。增加校企合作力度可以让学生提前感受到职业道德的约束力,让学生更早的以合格的工作人员身份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身去做的更完美。
(四)高职院校增加职业道德教育平台
高职院校中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可以展现其多样性,不应该仅限于课堂,还可以增加更多的方式,开展专业教育课题讲座,鼓励学生参加互动并予以积极反馈。增设网络宣传平台,设立职业道德教育专题,列举相关案例,引导学生研究分析案例,从案例中判断出正确的道德观。学校鼓励组织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主题特色竞赛活动,开展相关主题辩论赛或演讲活动,由此拓展并巩固学生对职业道德的知识含量。总而言之,在学校的支持下,为学生搭建更多平台,开展更多有意义的专题活动,促进学生在新时代高度重视职业道德。
(五)政府部门加大支持校企共同培养职业道德力度
培养学生职业道德是整个社会共同的责任,在学校和企业做好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相关政府部门努力将气氛熏陶渲染,倡导人们应该注重自己的职业道德,让整个社会洋溢在高尚的职业道德环境中。同时,政府与学校、企业协手,建造更专业的岗前培训基地,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三方坚持共同意志,一定能将学生职业道德提升到新的高度,促使社会更加和谐,企业更加稳定。
(六)高职院校增加需求侧反馈机制
职业道德教育每个学校都在开展,可是其效果如何却并没有关注,只是简单的去做了这件事,完成了供给侧该做的责任,应该具体实施后的结果才是关注点,建立一套对需求侧的反馈机制,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校评价,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有机结合起来。检测学生在接受职业道德教育后的德行改变。不但可以对学生起到监督约束的作用,还能给学校返回相关数据,分析职业道德教育的薄弱点,并予以加强完善,在职业道德教育方面做得更好,学生的道德行为更加完善。
二、职业道德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减法运算
(一)减少社会负能量冲击
传统的职业道德教育方式大多表现为完全的灌输式课堂,理论式指导,缺乏实践,高职院校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为将来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能够有足够的能力约束个人的言行举止,规范自己的道德情操,以促进个人综合素质的发展和提升,进而服务整个社会。然而由于许多外界原因干扰导致学生在接收职业道德教育的过程中产生了误解,造成了吸收偏差,社会大环境是个人力量无法改变的,环境中有正面的教程就有负面的案例,减少负面案例的干扰和刺激,优化社会大环境,传播更多正能量,减少负能量的扩散,让尚未迈出校门的青年一代对未来充满期望,对自己将来的岗位充满信心。 (二)减少社会生源歧视
我国当前的教育形式出现的分层次现象十分严重,产生了本科院校对生源进行掐头,高职院校无奈收尾的形式。如此成效要归功于我国历来的思想教育“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大多数学生来到职业学校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评头论足,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心理负担,既然国家现在提倡要弘扬“工匠精神”,建设制造业大国,由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完成中国创造的完美蜕变,那么应该从本质的精神思想上改变对技术人才的偏见,要一视同仁才能保证技术人才的平等地位,所以国家应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保证技术人才的权益和平等地位,倡导无等级无歧视的制造业大国。
结论
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任重道远,但势在必行。作为供给侧应给与充分的支持,做好深度的改革才能保证我国加快工业化大国的步伐。“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职业道德教育供给侧改革需循序渐进,从需求侧道德根源入手,唤醒灵魂深处敬业、爱业、执着求精的“工匠精神”,将职业道德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参考文献】
【1】罗实文,赵金洪.職业道德与行为养成[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2012.
【2】朱克力.供给侧改革引领“十三五”[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6.
【3】叶陈刚.企业伦理与会计道德[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4】李玉华.我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巧[J].教育採索,2016.
【5】吕景泉.论职业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3.
【6】陈斯毅.当前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J].广东经济,2016.
【7】李奕.教育改革,“供给侧”是关键[N].人民日报,2016.
【8】冯秀红.我国高职的职业道德教育的实践途径探讨——来自西方职业道德教育的启示[J].科技信息,2010.
【9】周建松,吴国平.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的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策略研究[J].职教论坛,2016.
【10】罗金彪.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
【11】孙梦阳.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14.
【12】王畅.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机制构建研究[J].黑河月刊,2012.
作者简介。景茹(1986-),女,满族,籍贯内蒙古赤峰市,中级网络工程师,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信息管理、职业教育
【关键词】:高职院校 职业道德教育 供给侧改革
我国正努力发展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急需技术精湛的技术人才,当前技能人才十分珍贵,高职院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任,职责重大。然而要培养真正的大国工匠,不但要注重培育人才的技能水平,更应该把职业道德教育放在首位。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明确指出职业道德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对人才的培育大多侧重于技能而忽略了职业道德的培养,致使很多企业人才在工作中出现缺乏“工匠精神”,职业道德缺失的现象。
我国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在发展中存在着供给与需求不平衡、供给效率低、资源分配不均衡等问题,这都是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结构优化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要重塑职业道德教育道德约束动力,应做好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加减法则。
一、职业道德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加法运算
(一)高职院校设立系统专业的职业道德课程
根据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会为社会培养各行各业的人才,包括会计、汽修、旅游、机电等等职业技能人才。依照目前设立的课程情况,基本所有的行业都在使用相同的一套教育方案,造成教育不明确、不详尽、不专业等问题,例如会计专业的职业道德包括会计职业理想、工作态度、职业责任、职业技能、工作纪律、工作作风等要素,除了拥有超人的会计技能外还要有高于其他职业的纪律要求,要求对工作内容具有保密性、廉正性(正直、诚实、廉洁)与超然性。所以高职院校应考虑将职业道德教育分专业设置系统教学课程,做到更具针对性和明确性。将相关细则渗透到每个专业的学生中,使其对自己专业的职业道德有更详尽的了解,并能很好的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
(二)高职院校协同企业增加专业对口的教育人员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都是由专业辅导员和教辅人员负责担任的,虽然这些老师能将相关理论知识点表述清楚,但关于实践中得到的心得体会和案例就缺失了很多,所以高职院校应该与企业协商增加相关有资历和实战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来担任部分课时,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增加吸收效果,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现实中会遇到的问题和状况的解决方案。与此同时,不忘加强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用潜移默化的言行举止影响学生的职业道德,对自身行为道德内化于心。
(三)增加校企合作力度
在我国加大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后,很多高职院校开始积极争取校企合作力度,也有部分企业愿意接受学校的学生前来实习,但仍有很多企业考虑到自身的利益等问题不愿与学校共同培养在校的学生。增加校企合作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校,将理论结合现实内化于心,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将行业要求、企业文化与职业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可以优化学生对企业、对社会的认知结构,增强对职业精神、职业规范、职业素质等的理解和把握,帮助学生提高职业道德。增加校企合作力度可以让学生提前感受到职业道德的约束力,让学生更早的以合格的工作人员身份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身去做的更完美。
(四)高职院校增加职业道德教育平台
高职院校中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可以展现其多样性,不应该仅限于课堂,还可以增加更多的方式,开展专业教育课题讲座,鼓励学生参加互动并予以积极反馈。增设网络宣传平台,设立职业道德教育专题,列举相关案例,引导学生研究分析案例,从案例中判断出正确的道德观。学校鼓励组织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主题特色竞赛活动,开展相关主题辩论赛或演讲活动,由此拓展并巩固学生对职业道德的知识含量。总而言之,在学校的支持下,为学生搭建更多平台,开展更多有意义的专题活动,促进学生在新时代高度重视职业道德。
(五)政府部门加大支持校企共同培养职业道德力度
培养学生职业道德是整个社会共同的责任,在学校和企业做好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相关政府部门努力将气氛熏陶渲染,倡导人们应该注重自己的职业道德,让整个社会洋溢在高尚的职业道德环境中。同时,政府与学校、企业协手,建造更专业的岗前培训基地,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三方坚持共同意志,一定能将学生职业道德提升到新的高度,促使社会更加和谐,企业更加稳定。
(六)高职院校增加需求侧反馈机制
职业道德教育每个学校都在开展,可是其效果如何却并没有关注,只是简单的去做了这件事,完成了供给侧该做的责任,应该具体实施后的结果才是关注点,建立一套对需求侧的反馈机制,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校评价,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有机结合起来。检测学生在接受职业道德教育后的德行改变。不但可以对学生起到监督约束的作用,还能给学校返回相关数据,分析职业道德教育的薄弱点,并予以加强完善,在职业道德教育方面做得更好,学生的道德行为更加完善。
二、职业道德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减法运算
(一)减少社会负能量冲击
传统的职业道德教育方式大多表现为完全的灌输式课堂,理论式指导,缺乏实践,高职院校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为将来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能够有足够的能力约束个人的言行举止,规范自己的道德情操,以促进个人综合素质的发展和提升,进而服务整个社会。然而由于许多外界原因干扰导致学生在接收职业道德教育的过程中产生了误解,造成了吸收偏差,社会大环境是个人力量无法改变的,环境中有正面的教程就有负面的案例,减少负面案例的干扰和刺激,优化社会大环境,传播更多正能量,减少负能量的扩散,让尚未迈出校门的青年一代对未来充满期望,对自己将来的岗位充满信心。 (二)减少社会生源歧视
我国当前的教育形式出现的分层次现象十分严重,产生了本科院校对生源进行掐头,高职院校无奈收尾的形式。如此成效要归功于我国历来的思想教育“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大多数学生来到职业学校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评头论足,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心理负担,既然国家现在提倡要弘扬“工匠精神”,建设制造业大国,由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完成中国创造的完美蜕变,那么应该从本质的精神思想上改变对技术人才的偏见,要一视同仁才能保证技术人才的平等地位,所以国家应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保证技术人才的权益和平等地位,倡导无等级无歧视的制造业大国。
结论
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任重道远,但势在必行。作为供给侧应给与充分的支持,做好深度的改革才能保证我国加快工业化大国的步伐。“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职业道德教育供给侧改革需循序渐进,从需求侧道德根源入手,唤醒灵魂深处敬业、爱业、执着求精的“工匠精神”,将职业道德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参考文献】
【1】罗实文,赵金洪.職业道德与行为养成[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2012.
【2】朱克力.供给侧改革引领“十三五”[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6.
【3】叶陈刚.企业伦理与会计道德[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4】李玉华.我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巧[J].教育採索,2016.
【5】吕景泉.论职业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3.
【6】陈斯毅.当前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J].广东经济,2016.
【7】李奕.教育改革,“供给侧”是关键[N].人民日报,2016.
【8】冯秀红.我国高职的职业道德教育的实践途径探讨——来自西方职业道德教育的启示[J].科技信息,2010.
【9】周建松,吴国平.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的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策略研究[J].职教论坛,2016.
【10】罗金彪.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
【11】孙梦阳.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14.
【12】王畅.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机制构建研究[J].黑河月刊,2012.
作者简介。景茹(1986-),女,满族,籍贯内蒙古赤峰市,中级网络工程师,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信息管理、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