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名著阅读的教学策略

来源 :全国优秀作文选·教师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_wor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纪实作品,且书中所记述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等距离初中生的生活比较远,学生一开始不感兴趣,很难深入读下去。怎样才能促使学生静下心来阅读,并深入思考和探究呢?笔者引导启发学生每日提问,利用课前三分钟时间,讨论交流,激活思维。整本书阅读过程中,学生活用提问方法,达到了相互启智的目的。
  一、 从小标题问起,学会结合标题思考
  这本书每个章节都有一个小标题,小标题是文章特殊的凝练的概括形式。它不仅提纲挈领地概括了章节的内容,还表达了作者的思考和情感态度。笔者就引导学生学会结合小标题思考。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1. “叛徒”是指谁?为什么称他为“叛徒”?作者以此为小标题,想强调什么?2. “苏维埃的巨头”是谁?为什么这样称呼他?3. “生活从五十岁开始”,这一节中重点写谁?为什么要这样说?4. “他们唱得太多”是谁说的?斯诺援引这句话跟原本说此话的人有什么不同的见解?从中看出斯诺对红军有什么样的情感倾向?5. “真”的红军是谁?为什么要强调是“真”的?
  教师还进行追问。比如问完“叛徒”一节后,继续追问:还有哪些人物像周恩来一样被误认为“叛徒”?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学生还关注到小标题中感情色彩相同的词语。比如“苏维埃的巨头”“大渡河上的英雄”,巨头和英雄都是褒义词,为什么用这样的词语来形容毛泽东和红军战士?作者想强调什么?从中看出作者什么样的立场?还关注到小标题中提及了红军中的重要将领,有贺龙、彭德怀、徐海东、朱德,为什么作者要用他们的姓名来做小标题?这些红军将领在革命经历和精神品格上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由分析一个人物到探究一群人物,这样就把小标题所起的作用最大化了。
  二、 联系前文发问,注重前后内容联系
  很多学生反馈读长篇作品常常是读了后面忘了前面,什么原因?究其原因有很多,关键是缺乏归类和比较意识。如何阅读,才能避免“读了后面忘了前面”的尴尬?笔者给学生提示:联系前文发问。学生很快抛出了这样的问题:1. 小标题中“再谈四马”和“西北四马”中的四马所指一样吗?斯诺对这两处的四马态度有什么不一样?2.“ 告别红色的中国”和“探寻红色的中国”这两个时期中斯诺的情感有了什么变化?为什么?3.“ 红色伴侣”“和红色农民的谈话”“红色战士的生活”等小标题中都有“红色”一词,为什么在名称前冠以“红色”二字呢?他们的生活和精神狀态都有怎样的共性?4. 第四章节中几个小标题之间有什么关联?为什么这样拟写小标题?对理解毛泽东这位共产党员的人生经历和形象特点有什么作用?
  在提问与讨论的过程中,学生进行归类比较,有意识地把事件、人物、内容等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分析,主动梳理作品中事实的前因后果、发展线索,学会了变随意性阅读为自觉性阅读,学会了主动发现、探究、比较,既注意其间共性,也分析它们区别。
  除了注意前后联系,还可以进行课内外联系,比如,有学生读完“关于朱德”这一节后,跟课文《回忆我的母亲》联系起来发问:“朱德为什么会走上革命道路?”这样就帮助大家全面而深刻地理解了朱德走上革命道路的主客观原因。读名著,不仅丰富了知识,更学会了一种甚至多种思考方式。
  三、 于无疑处提问,积极探究表象背后
  于无疑处提问,是引导学生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化静为动、由表及里、走向思维深层的好方法。学生阅读过程中,笔者首先要求学生圈出读不懂读不通的地方,释疑后学生觉得没有了困惑。果真如此吗?笔者抛出问题:书中为什么要详细描述探寻路上遭遇的重重困难?仅仅因为这是纪实作品,所以详细描述探寻始末?一问激起千层浪,学生先把目光聚焦至探寻路途上的见闻,再纵观整本书,思维活跃起来:详写这部分内容突出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环境、时代特点、人民状况,交代自己探寻的原因;一路上遭遇的阻碍封锁与红色中国内的毫不设防形成鲜明对照,也凸显了红色中国的蓬勃向上、欣欣向荣,表现了红军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记录客观事实,表明这些是亲历的,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性。
  学生在探究中激发了思维潜能,由作品的表层进入深层,阅读兴致顿起。
  怎样才能于无疑处生疑?笔者提醒学生从详略安排、记叙顺序、作品特点、写作意图、语言运用等方面设问生疑、比较激疑。学生踊跃提问:写红军将领,为什么先后写周恩来、贺龙、毛泽东等人物?仅因为是纪实作品,所以安排了这样的记叙顺序?这几个人物的出场顺序可否调换?斯诺跟贺龙素未谋面,为什么要穿插写这一个人物?此处换写其他革命将领是否可行?
  于无疑处提问,教给学生方法,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思维潜能,引领学生逐渐由作品的表层进入作者表情达意的深层,由兴味淡然的阅读心态进入兴趣盎然的思辨佳境。
  提一问而启智慧,牵一发而动全身。事实也证明,这样做,不仅激活了学生思维,还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层,让学生在书中看到了一个更广阔的大有所为的世界。
  (作者单位:南京市玄武外国语学校)
其他文献
“平面图形的面积总复习”是六年级下册图形总复习单元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旨在前一课时学生已经复习平面图形的概念、特征、性质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系统复习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公式的推导过程,梳理各图形面积之间的关系,熟练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相关的图形问题。  本课前置性作业的布置设想是:内容上依据已学的知识设计,形式上以学生自主整理知识点为主。可以提前两天布置,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课前查阅资料和进行思考。 
期刊
本节课将“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会用千克表示物体的质量”作为教学的目标,给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体验和感悟,获得对“千克”的充分感知,进而将直观的感受经过头脑的加工内化为适切的质量观念。  【教学设计】  片段一:找准衔接点,激活已有经验  师: 《汪汪队》中的队长莱德要过生日了,阿奇和毛毛都带来了礼物,装在了盒子里。今天朱老师把这两个礼物都带来了
期刊
《走进新时代 争做好少年》属于“爱国爱党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板块。包含了两个话题:話题一“走进新时代”,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蓝图,让学生认识到中国梦也是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梦。话题二“争做新时代好少年”,旨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新时代青少年肩负的使命感,促使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努力践行,做新时代的好少年。  通过课前深度调查,笔者发现:五年级的学生对于新时代、中国梦仅仅是停留在概念
期刊
一、 巧妙读题,激发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思维以感知为基础,大脑对文字信息的处理便是一种对于客观事物的感知。低年级的数学课堂,必须要重视培养学生仔细读题、找出题中关键信息以及问题的能力。  比如:一班得了12面小红旗,二班比一班多得3面。二班得了多少面?首先,教师让学生仔细阅读题目,在脑海中梳理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问的是什么。然后,让学生说一说关键信息和问题:题目告诉了我们两个信息。通过一步一步地
期刊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教师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与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文学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为幼儿创设温馨舒适的阅读环境是实现《纲要》目标的首要前提。我们通过调查分析、制订计划、亲子共读、师幼互动、幼幼互动等多种方式来实现这一目标,丰富幼儿阅读经验,在潜移
期刊
项目教学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专业知识技能以及一双善于发现幼儿潜在的、有价值的信息的眼睛和一颗充满耐心的心。  做好项目课程的首要条件是教师课程观的改变。幼儿园应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帮助教师专业成长。教师要树立“儿童中心学习观”,关注幼儿“知识、能力、学习品质”的多元发展,要成为课程的记录者和参與者,欣然接受幼儿在活动中提出的超出预设课程的问题和想法。要通过阅读书籍如《项目教学法》《项目课程
期刊
句容市洪武路小学建校伊始就提出了“做精神明亮的人”这一核心价值主张,把“脸上有笑、眼里有光、心中有爱”作为洪小人共同的育人追求。作为一名后勤管理者,如何立足本职工作,精准有效地践行学校提出的这一核心教育价值?笔者认为:只有坚持文化引领,融入人文关怀,唤醒主体生命自觉,才能彰显出服务育人的效应。  一、 人格尊重,点亮后勤职业光环  角色认同,帮助员工认清自我存在价值。学校及时召开动员会,阐明后勤工
期刊
对话,之所以能够促进智慧生长,是因为对话是在认知冲突、思维冲突中进行的,而矛盾与冲突具有教育的张力。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对话。精妙的对话必能点燃学生语文学习的激情,也能给语文教学注入活力。  如何使对话精妙,适当的“冲突”不可或缺。在语文教学中,“冲突”主要是指“认知冲突”和“思维冲突”。它作为一种教与学的策略,以一种看似障碍或矛盾的形式出现,促使教师引导学生在对话中寻找解决的方法,从而促进师生双方
期刊
2017年9月20日上午,根据教育局督导工作的安排,我们两位责任督学对二所中心小学下属的村完小实施学校管理的专项督导。两位督学根据督导工作要求,对二所村完小采取了现场巡视、察看台账、师生座谈与问卷调查的形式,全面督查了村完小的常规管理情况。从财务数据显示:近几年政府加大了对学校投入,办学条件得到很大改变,村完小与中心校硬件设施都达到省标准化的标准。但从办学成效和群众满意度上来看,村完小与中心校的办
期刊
我校在尚美文化的引领下,一直追寻家校合作的和谐之美。经过几年的摸索,我们总结出搭台子、让位子、树杆子的实践经验。学校家校合作工作的有声有色,使得家长的满意度大为提高,校园氛围也越来越好。  一、 搭台子  所谓搭台子就是通过一定的平台统一家长们的认知,这是我们家校合作共建的首要工作。  1. 父母学堂:家校“心相连”  父母学堂是当前普遍推行的一种家校合作方式。有人说,中国教育最缺的是家庭教育。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