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纪实作品,且书中所记述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等距离初中生的生活比较远,学生一开始不感兴趣,很难深入读下去。怎样才能促使学生静下心来阅读,并深入思考和探究呢?笔者引导启发学生每日提问,利用课前三分钟时间,讨论交流,激活思维。整本书阅读过程中,学生活用提问方法,达到了相互启智的目的。
一、 从小标题问起,学会结合标题思考
这本书每个章节都有一个小标题,小标题是文章特殊的凝练的概括形式。它不仅提纲挈领地概括了章节的内容,还表达了作者的思考和情感态度。笔者就引导学生学会结合小标题思考。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1. “叛徒”是指谁?为什么称他为“叛徒”?作者以此为小标题,想强调什么?2. “苏维埃的巨头”是谁?为什么这样称呼他?3. “生活从五十岁开始”,这一节中重点写谁?为什么要这样说?4. “他们唱得太多”是谁说的?斯诺援引这句话跟原本说此话的人有什么不同的见解?从中看出斯诺对红军有什么样的情感倾向?5. “真”的红军是谁?为什么要强调是“真”的?
教师还进行追问。比如问完“叛徒”一节后,继续追问:还有哪些人物像周恩来一样被误认为“叛徒”?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学生还关注到小标题中感情色彩相同的词语。比如“苏维埃的巨头”“大渡河上的英雄”,巨头和英雄都是褒义词,为什么用这样的词语来形容毛泽东和红军战士?作者想强调什么?从中看出作者什么样的立场?还关注到小标题中提及了红军中的重要将领,有贺龙、彭德怀、徐海东、朱德,为什么作者要用他们的姓名来做小标题?这些红军将领在革命经历和精神品格上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由分析一个人物到探究一群人物,这样就把小标题所起的作用最大化了。
二、 联系前文发问,注重前后内容联系
很多学生反馈读长篇作品常常是读了后面忘了前面,什么原因?究其原因有很多,关键是缺乏归类和比较意识。如何阅读,才能避免“读了后面忘了前面”的尴尬?笔者给学生提示:联系前文发问。学生很快抛出了这样的问题:1. 小标题中“再谈四马”和“西北四马”中的四马所指一样吗?斯诺对这两处的四马态度有什么不一样?2.“ 告别红色的中国”和“探寻红色的中国”这两个时期中斯诺的情感有了什么变化?为什么?3.“ 红色伴侣”“和红色农民的谈话”“红色战士的生活”等小标题中都有“红色”一词,为什么在名称前冠以“红色”二字呢?他们的生活和精神狀态都有怎样的共性?4. 第四章节中几个小标题之间有什么关联?为什么这样拟写小标题?对理解毛泽东这位共产党员的人生经历和形象特点有什么作用?
在提问与讨论的过程中,学生进行归类比较,有意识地把事件、人物、内容等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分析,主动梳理作品中事实的前因后果、发展线索,学会了变随意性阅读为自觉性阅读,学会了主动发现、探究、比较,既注意其间共性,也分析它们区别。
除了注意前后联系,还可以进行课内外联系,比如,有学生读完“关于朱德”这一节后,跟课文《回忆我的母亲》联系起来发问:“朱德为什么会走上革命道路?”这样就帮助大家全面而深刻地理解了朱德走上革命道路的主客观原因。读名著,不仅丰富了知识,更学会了一种甚至多种思考方式。
三、 于无疑处提问,积极探究表象背后
于无疑处提问,是引导学生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化静为动、由表及里、走向思维深层的好方法。学生阅读过程中,笔者首先要求学生圈出读不懂读不通的地方,释疑后学生觉得没有了困惑。果真如此吗?笔者抛出问题:书中为什么要详细描述探寻路上遭遇的重重困难?仅仅因为这是纪实作品,所以详细描述探寻始末?一问激起千层浪,学生先把目光聚焦至探寻路途上的见闻,再纵观整本书,思维活跃起来:详写这部分内容突出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环境、时代特点、人民状况,交代自己探寻的原因;一路上遭遇的阻碍封锁与红色中国内的毫不设防形成鲜明对照,也凸显了红色中国的蓬勃向上、欣欣向荣,表现了红军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记录客观事实,表明这些是亲历的,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性。
学生在探究中激发了思维潜能,由作品的表层进入深层,阅读兴致顿起。
怎样才能于无疑处生疑?笔者提醒学生从详略安排、记叙顺序、作品特点、写作意图、语言运用等方面设问生疑、比较激疑。学生踊跃提问:写红军将领,为什么先后写周恩来、贺龙、毛泽东等人物?仅因为是纪实作品,所以安排了这样的记叙顺序?这几个人物的出场顺序可否调换?斯诺跟贺龙素未谋面,为什么要穿插写这一个人物?此处换写其他革命将领是否可行?
于无疑处提问,教给学生方法,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思维潜能,引领学生逐渐由作品的表层进入作者表情达意的深层,由兴味淡然的阅读心态进入兴趣盎然的思辨佳境。
提一问而启智慧,牵一发而动全身。事实也证明,这样做,不仅激活了学生思维,还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层,让学生在书中看到了一个更广阔的大有所为的世界。
(作者单位:南京市玄武外国语学校)
一、 从小标题问起,学会结合标题思考
这本书每个章节都有一个小标题,小标题是文章特殊的凝练的概括形式。它不仅提纲挈领地概括了章节的内容,还表达了作者的思考和情感态度。笔者就引导学生学会结合小标题思考。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1. “叛徒”是指谁?为什么称他为“叛徒”?作者以此为小标题,想强调什么?2. “苏维埃的巨头”是谁?为什么这样称呼他?3. “生活从五十岁开始”,这一节中重点写谁?为什么要这样说?4. “他们唱得太多”是谁说的?斯诺援引这句话跟原本说此话的人有什么不同的见解?从中看出斯诺对红军有什么样的情感倾向?5. “真”的红军是谁?为什么要强调是“真”的?
教师还进行追问。比如问完“叛徒”一节后,继续追问:还有哪些人物像周恩来一样被误认为“叛徒”?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学生还关注到小标题中感情色彩相同的词语。比如“苏维埃的巨头”“大渡河上的英雄”,巨头和英雄都是褒义词,为什么用这样的词语来形容毛泽东和红军战士?作者想强调什么?从中看出作者什么样的立场?还关注到小标题中提及了红军中的重要将领,有贺龙、彭德怀、徐海东、朱德,为什么作者要用他们的姓名来做小标题?这些红军将领在革命经历和精神品格上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由分析一个人物到探究一群人物,这样就把小标题所起的作用最大化了。
二、 联系前文发问,注重前后内容联系
很多学生反馈读长篇作品常常是读了后面忘了前面,什么原因?究其原因有很多,关键是缺乏归类和比较意识。如何阅读,才能避免“读了后面忘了前面”的尴尬?笔者给学生提示:联系前文发问。学生很快抛出了这样的问题:1. 小标题中“再谈四马”和“西北四马”中的四马所指一样吗?斯诺对这两处的四马态度有什么不一样?2.“ 告别红色的中国”和“探寻红色的中国”这两个时期中斯诺的情感有了什么变化?为什么?3.“ 红色伴侣”“和红色农民的谈话”“红色战士的生活”等小标题中都有“红色”一词,为什么在名称前冠以“红色”二字呢?他们的生活和精神狀态都有怎样的共性?4. 第四章节中几个小标题之间有什么关联?为什么这样拟写小标题?对理解毛泽东这位共产党员的人生经历和形象特点有什么作用?
在提问与讨论的过程中,学生进行归类比较,有意识地把事件、人物、内容等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分析,主动梳理作品中事实的前因后果、发展线索,学会了变随意性阅读为自觉性阅读,学会了主动发现、探究、比较,既注意其间共性,也分析它们区别。
除了注意前后联系,还可以进行课内外联系,比如,有学生读完“关于朱德”这一节后,跟课文《回忆我的母亲》联系起来发问:“朱德为什么会走上革命道路?”这样就帮助大家全面而深刻地理解了朱德走上革命道路的主客观原因。读名著,不仅丰富了知识,更学会了一种甚至多种思考方式。
三、 于无疑处提问,积极探究表象背后
于无疑处提问,是引导学生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化静为动、由表及里、走向思维深层的好方法。学生阅读过程中,笔者首先要求学生圈出读不懂读不通的地方,释疑后学生觉得没有了困惑。果真如此吗?笔者抛出问题:书中为什么要详细描述探寻路上遭遇的重重困难?仅仅因为这是纪实作品,所以详细描述探寻始末?一问激起千层浪,学生先把目光聚焦至探寻路途上的见闻,再纵观整本书,思维活跃起来:详写这部分内容突出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环境、时代特点、人民状况,交代自己探寻的原因;一路上遭遇的阻碍封锁与红色中国内的毫不设防形成鲜明对照,也凸显了红色中国的蓬勃向上、欣欣向荣,表现了红军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记录客观事实,表明这些是亲历的,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性。
学生在探究中激发了思维潜能,由作品的表层进入深层,阅读兴致顿起。
怎样才能于无疑处生疑?笔者提醒学生从详略安排、记叙顺序、作品特点、写作意图、语言运用等方面设问生疑、比较激疑。学生踊跃提问:写红军将领,为什么先后写周恩来、贺龙、毛泽东等人物?仅因为是纪实作品,所以安排了这样的记叙顺序?这几个人物的出场顺序可否调换?斯诺跟贺龙素未谋面,为什么要穿插写这一个人物?此处换写其他革命将领是否可行?
于无疑处提问,教给学生方法,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思维潜能,引领学生逐渐由作品的表层进入作者表情达意的深层,由兴味淡然的阅读心态进入兴趣盎然的思辨佳境。
提一问而启智慧,牵一发而动全身。事实也证明,这样做,不仅激活了学生思维,还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层,让学生在书中看到了一个更广阔的大有所为的世界。
(作者单位:南京市玄武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