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企业间信任的产生机制研究中,供应商的能力和信誉是经常被提到的因素。这是由于在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形成初期,成员企业彼此了解的双方信息比较少,只能依赖于对方的能力、声誉、承诺和企业文化等因素来决定授予信任的种类和程度。因此,本文将文化差异作为衡量特征之一。本文主要提取了供应商的声誉、文化差异特点作为供应商的结构特征来研究企业间信任关系。
关键词: 信任;声誉;文化差异
对于影响组织间信任关系的因素有很多,既有外部因素,如行业规范、法律制度、资信调查等;又有内部因素,如企业能力、信息共享及企业文化等。国内外学者对企业间的信任因素进行了不同的概括。Ganesan.S(1994)通过对美国124家零售商与52家供应商之间关系的研究中发现,供应商的专用资产投资、声誉、零售商与供应商的交易历史及双方对以往交易的满意程度是信任的前提。组织间信任的影响因素不仅制约着信任关系,而且对信任关系的构建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提取了供应商的声誉、文化差异特点作为供应商的结构特征来研究企业间信任关系。
一、供应商的声誉
声誉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无形资产,它是与其他企业长期累积交易的结果,良好的企业声誉对于构建信任关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企业的声誉可以通过关心其他合作伙伴的利益,或是为终止合作而承担一定的损失来建立。良好的声誉能够使企业更容易得到合作方的信任,也更加容易与供应链的其他企业建立合作。有着良好声誉的企业都不会采用机会主义行为,否则它将承担高额的成本。因此,只要合作伙伴能获得大于机会主义收益的收益,那么良好的企业声誉必然会积极的主动建立起来。供应商的声誉越高,那么越值得信任;反之,供应商声誉越低,则难以获得信任。
二、 文化差异
企业文化是供应链企业在长期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共同的管理理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综合。每个组织都有其自身企业文化,不同的组织有着不同的企业文化,这样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文化差异,特别是一些大型的跨国企业,他们在文化理念上存在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会导致员工在处理同一事物上产生不同的观点,给员工沟通造成障碍,进而给合作企业之间带来误解、冲突,使企业关系处于一种不均衡的状态。组织间文化差异越小,认同感就越高,有利于信任的关系的建立;相反,组织间的文化差异越大,越不易于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进而不利于信任的深化。
另一方面,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特征,即是信任来源于交易双方之间的行为关系。这种行为关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来自于长期的交易、合作经历。这是随着企业合作关系的进一步演进,相互依赖性、信息共享及机会主义行为等因素成为响企供应链企业间信任的关键因素,由初始信任过渡到持续信任。
三、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交往经验
在经济往来中,随着交往时间的推移,企业对合作方的了解会不断的增加。合作伙伴经验是双方通过长时间的合作,对双方行为方式、目标及价值观的积累的认同。企业合作伙伴之间的历史合作经验是确定对方合作伙伴是否值得信任的关键因素。若果交易方发现对方行为方式一致、目标相同、价值观相近,就会产生一种积极的反应,这种反应促进企业对合作方满意、信赖的态度,使得合作更为协调。
四、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信息共享
现代企业管理强调了企业通过合作和信息共享,来达到预期效益。许多研究日本企业间信任关系的文献都认为,会计系统对建立企业间信任发挥了重要作用。Sealetal. (1999)认为管理会计所提供的成本信息是战略伙伴之间建立信任关系的基础,也是核心企业对合作关系进行控制和管理的基础。信息共享的有效实现,可以减少企业双方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风险,从而提高了合作关系的信任水平。企业彼此之间的信息共享程度,决定了供应链上的各个成员企业能够很好地适应彼此需求的变化,从而进一步影响到各成员企业间的信任程度。信息共享程度的提升会带来信任程度的提升,信任程度的提升同时也会使信息共享的需求和程度上升。因此,信息共享在信任的构建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因素。
随着市场经济进程的加剧,企业仅仅靠自身的资源与能力已无法维持其竞争地位,只有将其与各合作伙伴的内、外部资源和核心能力整合,才能获取竞争优势。而企业要利用外部资源,实现资源互补、利益共享,就必须与其合作伙伴之间建立一种良好的信任关系。进一步地讲,企业间信任的建立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减少信息不对称,提高运作效率,建立长期合作意愿。因此,建立合作企业间的信任机制,已成为现代企业合作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潘镇,李晏墅.联盟中的信任一项中国情景下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8(4).
[2]张延峰.战略联盟中合作风险与信任、控制间关系的实证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18(5):29-35.
关键词: 信任;声誉;文化差异
对于影响组织间信任关系的因素有很多,既有外部因素,如行业规范、法律制度、资信调查等;又有内部因素,如企业能力、信息共享及企业文化等。国内外学者对企业间的信任因素进行了不同的概括。Ganesan.S(1994)通过对美国124家零售商与52家供应商之间关系的研究中发现,供应商的专用资产投资、声誉、零售商与供应商的交易历史及双方对以往交易的满意程度是信任的前提。组织间信任的影响因素不仅制约着信任关系,而且对信任关系的构建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提取了供应商的声誉、文化差异特点作为供应商的结构特征来研究企业间信任关系。
一、供应商的声誉
声誉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无形资产,它是与其他企业长期累积交易的结果,良好的企业声誉对于构建信任关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企业的声誉可以通过关心其他合作伙伴的利益,或是为终止合作而承担一定的损失来建立。良好的声誉能够使企业更容易得到合作方的信任,也更加容易与供应链的其他企业建立合作。有着良好声誉的企业都不会采用机会主义行为,否则它将承担高额的成本。因此,只要合作伙伴能获得大于机会主义收益的收益,那么良好的企业声誉必然会积极的主动建立起来。供应商的声誉越高,那么越值得信任;反之,供应商声誉越低,则难以获得信任。
二、 文化差异
企业文化是供应链企业在长期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共同的管理理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综合。每个组织都有其自身企业文化,不同的组织有着不同的企业文化,这样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文化差异,特别是一些大型的跨国企业,他们在文化理念上存在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会导致员工在处理同一事物上产生不同的观点,给员工沟通造成障碍,进而给合作企业之间带来误解、冲突,使企业关系处于一种不均衡的状态。组织间文化差异越小,认同感就越高,有利于信任的关系的建立;相反,组织间的文化差异越大,越不易于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进而不利于信任的深化。
另一方面,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特征,即是信任来源于交易双方之间的行为关系。这种行为关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来自于长期的交易、合作经历。这是随着企业合作关系的进一步演进,相互依赖性、信息共享及机会主义行为等因素成为响企供应链企业间信任的关键因素,由初始信任过渡到持续信任。
三、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交往经验
在经济往来中,随着交往时间的推移,企业对合作方的了解会不断的增加。合作伙伴经验是双方通过长时间的合作,对双方行为方式、目标及价值观的积累的认同。企业合作伙伴之间的历史合作经验是确定对方合作伙伴是否值得信任的关键因素。若果交易方发现对方行为方式一致、目标相同、价值观相近,就会产生一种积极的反应,这种反应促进企业对合作方满意、信赖的态度,使得合作更为协调。
四、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信息共享
现代企业管理强调了企业通过合作和信息共享,来达到预期效益。许多研究日本企业间信任关系的文献都认为,会计系统对建立企业间信任发挥了重要作用。Sealetal. (1999)认为管理会计所提供的成本信息是战略伙伴之间建立信任关系的基础,也是核心企业对合作关系进行控制和管理的基础。信息共享的有效实现,可以减少企业双方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风险,从而提高了合作关系的信任水平。企业彼此之间的信息共享程度,决定了供应链上的各个成员企业能够很好地适应彼此需求的变化,从而进一步影响到各成员企业间的信任程度。信息共享程度的提升会带来信任程度的提升,信任程度的提升同时也会使信息共享的需求和程度上升。因此,信息共享在信任的构建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因素。
随着市场经济进程的加剧,企业仅仅靠自身的资源与能力已无法维持其竞争地位,只有将其与各合作伙伴的内、外部资源和核心能力整合,才能获取竞争优势。而企业要利用外部资源,实现资源互补、利益共享,就必须与其合作伙伴之间建立一种良好的信任关系。进一步地讲,企业间信任的建立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减少信息不对称,提高运作效率,建立长期合作意愿。因此,建立合作企业间的信任机制,已成为现代企业合作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潘镇,李晏墅.联盟中的信任一项中国情景下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8(4).
[2]张延峰.战略联盟中合作风险与信任、控制间关系的实证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18(5):2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