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几点有效思考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opicalpalmet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标的改革,高中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结合高中学生的特征,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师的重要目标。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反思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为语文教师提供了新的视野和思考的空间。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分析我国高中语文教育的现状和问题,探寻提高语文教育质量的对策,调查分析高中学生学习语文的状况,以求准确把握学习主体的需求和特点。让我们以更开放的眼光更发展的思想面对我们的语文教学。本文主要结合以下几点进行说明:
  一、高中语文教学现状及问题反思
  新课改根据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其中,要求教师根据学情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法,然而,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根深蒂固,部分教师不善于学习,仍使用传统、陈旧的教学模式,本人在多年的教学教研中对上述问题有一些粗浅的认识,现表述如下,供广大讀者们交流、商榷。
  (一)不问学情,教学活动实行一刀切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由于学生阅读能力、知识结构等方面的差异,他们对作品的理解也千差万别,这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况且有的作品本身就具有多重含义,而我们不少教师仍采用单一的、不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式,如填鸭式、齐步走等。这些旧的教学方式和理念已经不适应新形势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春秋时期的孔子尚且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那么,新时代的教育更应重视适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提高。
  (二)课堂教学陈旧老套,没体现新课改精神
  这个问题突出表现在传统教学中“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亲身探究的机会。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在讲台下死气沉沉地听、记,语文学习的主动性渐渐丧失殆尽。这种教学方式与新课标的要求格格不入,背道而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各种手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三)学生自主性过度,课堂纪律涣散
  在日常教学中,尤其是一些选修课教学,不少教师过度放开学生,致使部分学生把现代阅读、古诗词赏析等高中语文选修课当成了活动课,课堂纪律涣散,缺少明确课程目标,更缺乏对教材的深入研究与评价。特别是在一些公开课上,课堂气氛过度活跃,一会儿是书画展示,一会儿是音乐欣赏;不是多媒体展示,就是影视欣赏。花样频出,令人眼花缭乱,哗众取宠似乎成为了教师在公开课上的追求。华而不实的教学活动只能让教学带来一阵热闹,毫无把握地让学生讨论,结果却收不回来,反而乱了教学阵脚,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改革中教师应注意的事项
  教学改革要脚踏实地,不能只做表面文章,否则语文教学之路只会越走越窄,让学生对语文更加不感兴趣,远离语文。那么,语文教学应如何改革,教师应注意哪些问题?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找准角色,正确定位
  有些教师在教学改革的尝试过程中,不是把自己当成了旁观者,就是把自己当成了监督控制者,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不是失去控制,就是被局限其中,打不开思维。其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找准自己的位置,新课标要求教师发挥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朝正确的方向进行思考、探究。
  (二)要多种元素相结合
  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特点,由于传统的教学习惯,教师往往偏重讲课,生怕漏掉任何一个考点,尽力使自己做到面面俱到。然而,讲得越多,学生越觉得厌烦。本来语文学习的兴趣很大一部分来自学生自己的阅读、写作、探究,现在这条路被堵住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能从何而来呢?所以,语文课上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各种感官,听说读写都尽量用上,这样比一成不变地静坐在教室里听老师滔滔不绝地讲授效果要好得多。
  (三)多用心,少用课件
  教学设备的改进,网络的盛行,为我们的教学活动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少用电子课件似乎与现代教育背道而驰,其实不然,事实上,不少教师并没有领会课件使用的真谛,往往过于追求形式,部分教师上课过度地使用PPT、Flash等课件,甚至用它们替代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缺少了师生之间眼神的交流,言语的对话。当美丽的粉笔字和包含情感的声音被机械的鼠标、炫目的视频取代时,学生还能体验到语文的美感吗?不如师生一起用声音去阅读,用眼神去交流、会意,用心去感悟,这样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才会收获颇丰。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现阶段教学改革冲击着高中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成为了教学的重中之重,大家现在已经意识到,创新是时代的需求,是民族的希望。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我们必须按照时代的需要、新课标的要求,责无旁贷地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在这里,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谈一下自己的总结,望能抛砖引玉,引起大家重视。
  (一)“问题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问题是新思想的萌芽,是创新的摇篮,在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中,一个学生如果不会提问题,也就不会去创新。所以,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应抛弃过去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不能为了应付考试去单纯地学习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摒弃传统、陈旧的教学模式,探究多元化教学方式,重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有大胆质疑权威的探索精神,引导学生多层面、多角度、全面辩证地去思考,能举一反三,提出自己的看法。
  (二)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一节成功的语文课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摒弃传统教学中教师既是导演又是主角的理念。我们目前要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讨论,加之教师的适当引导、穿针引线来达到课堂教学目标。
  良好的语文素养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还对学生整个人生的发展都产生重要的影响。高中语文教学不能够把所有的教学目标都集中于高考,而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好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字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段莎.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反思[J].成功(教育),2011,(05).
  [2]张汉林,马金星,赵亚夫.高中课堂有效教学模式[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其他文献
期刊
作为一名教师,如何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引导学生,如何让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是教育工作非常重要的部分,但是课堂不是老师一个人的课堂,提高课堂效率是教学的核心,课堂效率需要老师和学生一起配合才能最大化地让学生吸收知识,而课堂气氛却在课堂效率上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学生昏昏欲睡,不紧跟教师思路,很简单的一个问题就是没人回答。学生思想开小差,在下面搞小动作,与其它同
在当前社会压力中很多高校教师都容易出现职业倦怠问题,本文以心理契约作为切入点对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将心理契约作为基础,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或规避高校
期刊
1引言《数学通报》问题栏每期亮相的5个问题犹如“五朵金花”,让人赏心悦目;同时,潜移默化中她已是数学竞赛、初等数学研究的一个窗口.本文展示以下三个数学问题及统一研究,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媒介素养教育能够解决大学生使用网络媒体时存在的问题,进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思想
当前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非常激烈,而企业文化是企业除了看得见的资产规模之外的软实力的代表,可以说对于企业的战略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而企业文化的建设与企业战略发展
借助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实践性,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视角。新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兼容发展需处理好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同步的关系;宣传途径中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亚当·斯密在西方伦理思想发展的过程中,其作用是将情感主义伦理学说进一步推向了功利主义,最重要的是他开始从纯粹人性的研究转向从经济条件上确立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