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活动的参与对残疾群体自我效能感提升的研究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on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残疾群体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残疾群体的生存与发展,本文基于对残疾群体参与公益活动的目的、方式和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最后得出,公益活动的参与有助于残疾群体提升自信心和幸福感,进而提升其自我效能感。本研究为增强残疾群体的社会适应能力提供一定借鉴,同时也为公益活动的良性运转提供某些借鉴意义。
  关键词:残疾群体 公益活动 自我效能感
  中图分类号:G7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9-0058-02
  一、残疾群体
  《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将残疾人释义为:“肢体、精神、智力或感官有长期损伤的人。”[1]《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对残疾人的定义是:“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2]而残疾群体便是这一类人的统称。残疾群体的界定,不同国家存在着较大差异,总的来说,残疾群体是身体结构损伤和心理损伤这一类人的集合,这些损伤,可能阻碍残疾人在与他人平等的基础上充分地参与到社会中。
  二、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于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班杜拉在其社会学习理论研究中提出,用来解释在某些特殊情景下动机产生的原因。班杜拉对自我效能感的认定是“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度”。[3]由于个人存在着行为、心理等差异,所面临的环境也是千差万别,因此自我效能感并不仅局限于某一领域或个人,它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不同的个人由于所处的活动、环境等不同,他们的自我效能感也不尽相同。
  三、残疾群体自我效能感的定义
  目前我国学术界对残疾人自我效能感还没有相对严格的定义,本文结合残疾群体特征和自我效能感概念将残疾群体自我效能感定义为:残疾群体排除身体和心理的损伤,通过一定外部环境的助力,能否将自身所掌握的技能运用于社会活动和工作中的信念,并通过活动参与和人际交往给他们带来的自信程度。残疾人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残疾人的生存与发展。不断加大社会支持力度,着重提高残疾人自我效能感,引导他们保持乐观、自信心态面对挫折和困难,将有效改善残疾人生存与发展问题。
  四、残疾群体公益活动参与的现状分析
  (一)参与公益活动的目的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具体包括五个层次,从低到高分别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对残疾人参加公益活动的目的加以归纳总结,具体内容如下:
  1.获得社会救助与服务
  残疾群体由于身体的缺损和在生理功能方面的障碍,导致他们在生活、就业、教育等方面与普通人相比在社会的资源获取方面存在着明显劣势。因此他们需要依靠外在的力量来弥补这一劣势,谋求社会的庇护,而参与公益活动成为实现这一目的最基础且有效的途径。
  2.满足对社会交往的需求
  人类是最为典型的群居体,但残疾群体的社交能力与普通人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由于社会公众对残疾群体的接纳度不高,同时残疾群体自身存在缺陷,所以他们的自尊心显得敏感而脆弱,他们在内心上比正常人更希望得到理解、尊重与肯定,甚至是表扬和赞美。因此,残疾群体渴望通过参加公益活动来融入社会,实现与他人正常的社会交往。
  3.实现自我的价值
  残疾群体受身体和心理等方面的限制,他们往往认为自己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度不高,因此容易产生特殊的心理状况。公益活动的参加似乎给残疾群体带来了证明自我的机会,他们通过积极地参与公益活动,甚至是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主导活动,并取得一定的结果与成绩,这有利于他们展示自我、成就自我。
  (二)参与公益活动的方式
  残疾群体参与公益活动的方式主要有:主动参与式和被动输入式。前者主要是残疾群体基于某些目的,例如获得社会救助、拓宽视野、满足人际交往需求等,主动参与到诸如社区非营利组织和社会其他群体开展的公益活动中。后者更多强调的是残疾群体在所在组织或家庭的要求与引导下,被动地参与到公益活动中。
  (三)参与公益活动的制约因素
  1.从内在因素来分析
  残疾群体是弱势群体的典型代表,由于生理和心理的某些缺陷,导致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出现自信不足、社会及心理适应能力弱,易产生自卑感和孤独感,致使他们参与公益活动的主动性大大受阻。
  2.从外在因素来分析
  残疾人经济收入相对较低,在生活条件上的幸福感不足,易受到社会的排斥,在社会交往、政治参与度、受教程度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
  五、引導残疾群体参与公益活动的建议
  从残疾群体参与公益活动的目的可以看出,公益活动的参与对残疾群体自我效能感的提升(下转第57页) (上接第58页)有着重大的帮助作用,是实现残疾群体更好融入社会的有效途径。为此,我们提出了引导残疾群体合理参与公益活动,促进他们效能感提升的几点建议:
  (一)从残疾群体自身角度出发
  残疾群体须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时刻认识到在某些方面的不足并不意味着低人一等。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始终坚信自我的社会价值,以充分的自信心主动参与到公益活动中。在遇到压力和心理困扰时,应主动与家人和朋友沟通,切忌“忍”字当头,封闭自我。应通过活动的参与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从残疾群体家庭角度出发
  家庭是残疾群体日常生活和休息的港湾,家庭的温馨与否直接影响着残疾群体的幸福感。在公益活动的参与上,家人应用耐心和细心做到正面而激励的引导,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到公益活动中,并时刻在活动中陪伴他们、帮助他们、鼓舞他们,这样才会调动残疾群体参与公益活动的积极性,有助于他们在参与活动中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并增强自信心,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展望未来的信心。
  (三)从社会角度出发
  首先,全社会应对残疾人抱以正确的态度,在生活、工作上尊重、关爱他们,不应戴有色眼镜去看待他们,应对他们施以理解、关爱和帮助。其次,不同的社会团体和个人在开展公益活动时,应充分认识到公益活动对残疾群体自我效能感提升的意义,切实从帮助残疾群体的角度出发,减少功利性,取缔形式主义公益活动,同时做好宣传和保护工作。最后,政府需对公益活动进行有效监管,坚决打击借公益活动做损害残疾群体利益的非法活动,保障残疾群体的安全和合法利益。
  参考文献:
  [1]曹杨.公益活动参与对退休老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基于北京市西城区的调研[J].人口与发展,2015.
  [2]汤明.创业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J].改革与开放,2009.
  [3]徐忠.基于马斯洛理论的农村留守老人需求问题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7.
  [4]郝永泽.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
  [5]周颖.促进残疾人社会参与的政策研究[D].河北大学,2012.
  责任编辑:刘健
其他文献
索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日前宣布,从6月起提供全新内置HDMI Tx/Rx的MN2WS03101A样片。这款器件是针对4K60P、HEVC和VP9视频播放的单芯片解决方案,可兼容于HEVC Main 10 profi
她是中国电力的“大姐大”,又是前国家总理的掌上明珠,这位曾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2007年全球商界女强人的女性,到底有着怎样的传奇身世?    2008年1月2日,中国电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发出公告,李小琳接任公司原董事长王炳华辞职后留下的职务。此前,李小琳曾担任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中国电力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执行董事兼总经理。  镜头拉回到2004年9月21日,香港,中国电力香港上市媒体
星期天,我家来了10位小客人,他们都是我的好朋友。  好客的妈妈满面笑容,拿出一个很大的蛋糕招待我的好朋友们。妈妈亲切地对我们说:“要想吃蛋糕,得先通过我的考验。你们只许切4刀,能把这个蛋糕分成11块吗?”妈妈的话音刚落,大家就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  为了避免蛋糕被切坏,妈妈要求我们先在纸上画一画,确定切割方案后,再对蛋糕“动刑”。王亮迫不及待地要第一个尝试,只见他刷刷几笔,很快,“辐射型”的切法
期刊
【摘 要】 本文对经济环境与企业会计模式之间的的关系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经济环境 模式的影 之间关系  Abstract : The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conomic environment and the model of the enterprise accounting.  1.经济环境及其对
我是个在农村长大的孩子,那满眼望去的绿色总是给我一种特殊的感情。小时候看惯了爷爷奶奶下田干活的情景,不免对“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有着特殊的理解。  这天,奶奶扛着她的锄头又要出门了。“奶奶,你又去地里干活啊?我能不能跟你一起去?”我恳切地对奶奶说。奶奶惊奇地说:“怎么,我们家的小公主也想种田啦?看来奶奶可以退休了。”在得到奶奶的同意后,我们挎着篮子、扛着锄头出发了,田埂上留下了我们祖孙俩的脚印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同时也加大了人口居住密度以及建筑行业的压力。建筑行业作为我国当前最为活跃的产业,为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绿色环保理念的不断深入,建筑行业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和转变,在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同时,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融入绿色环保理念,实现建筑设计的科学合理、绿色、生态、环保,顺应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就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
摘要:中华民族观念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作为一种重要的历史文化现象,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变迁的代表性符号之一。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变革,各方力量对民族问题的回答,比如“五族共和”“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民族一体观”“各民族平等和共同发展”“中华国族”入宪等,对打造中国的中华民族共同意识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中华民族 共同体 意识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生活中,数学与我们密切相关,如果能巧妙利用数学知识,可以给我们节约不少钱。  星期天,妈妈带我去商店买衣服。到了商店门口,眼尖的我看到“满500元送100元购物券”的促销活动,就拉着妈妈赶紧进店。妈妈经过东挑西选,终于选好了一件大衣(600元)、一条裤子(360元)、两双袜子(20元一双),我也选了一双我最喜欢的球鞋(200元)。我心算了一下,600 360 20×2 200=1200(元)。我猛
最近对德国的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进行了学习考察,颇有感触.德国的商业银行在人力资源管理上有不少方面值得我们借鉴.
这不是几年前偷了价值300万美元的名画的布鲁斯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