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苏联解体以后,地处中亚的吉尔吉斯斯坦政局经历多次变革,而变革的原因离不开部族主义政治文化的坐大以及政治文化的注入,使得吉尔吉斯斯坦政治文化形成“碎片化”状态,最终催生了吉尔吉斯斯坦近20年的政治动荡。本文以吉尔吉斯斯坦议会制政体下的政党政治为研究对象,以部族主义因素为切入点,分析了部族主义对吉尔吉斯斯坦政治转型的影响。
关键词:部族主义;吉尔吉斯斯坦;政治转型;影响
1.引言
1936年吉尔吉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并入苏联,成为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戈尔巴乔夫执政期间作为加盟共和国的政治改革标志着吉尔吉斯斯坦政治转型的启动,1991年8月31日独立,改为吉尔吉斯共和国。1991年12月25日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后,戈尔巴乔夫被迫宣布辞职,苏联正式解体。独立国家身份的确立是吉尔吉斯斯坦政治转型的一个基本前提。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就目前国内学者对吉尔吉斯斯坦研究现状的总体情况来看,科研成果还比较有限,对于吉尔吉斯斯坦的研究,除少量专门介绍和研究吉尔吉斯斯坦的著述外,许多是在中亚地区研究的成果中对吉尔吉斯斯坦内容的涉猎。
焦一强(2010)认为,由于长期遭受外来帝国入侵与征服,中亚国家缺乏建构民族国家的历史,相对于乌、塔等中亚农耕文明国家,游牧吉尔吉斯基本上没有能体现其民族核心价值观的真正意义上的传统文化,而部族主义作为一种体现和反映本土游牧传统与习俗的政治文化,在吉尔吉斯斯坦有着很深的历史积淀,并在民族政治心理中被根深蒂固地保留下来,从而影响了当代政治转型。当然,影响吉尔吉斯斯坦政治转型低效运作的环境因素固然很多,如经济的、苏联制度遗产的、外来势力的等等,导致吉尔吉斯斯坦民主化政治转型出现劣质因素的深层动因则在于部族主义文化传统。文章就部族主义对吉尔吉斯斯坦政治转型所产生的危害及负面影响给予阐述与分析。
王树亮(2010)提到,吉尔吉斯斯坦独立近20年来,不但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民主政治制度,反而陷入了“民主—专制”的怪圈,呈现出政治体系权威脆弱、宪政危机不断、政局动荡、政治运作非制度化等局势。政治动荡的原因很多,剥离贫困、腐败及部族矛盾等这些显性的因素,不难发现深层次的、最原始的动因是受政治文化的影响。政治文化是看不见但却又产生着巨大作用的“软力量”,其通过内含的政治价值、政治态度、政治情感等因素对政治系统的稳定产生着作用。
就吉国内学界总体情况来看,其学者的研究成果将对本文有直接而重要的参考与借鉴意义。尽管吉尔吉斯斯坦在苏联解体后,国家较贫困,科研条件远不如苏联时期,但该国学者对本国独立来的政治变迁还是进行了难能可贵的探索,并有一定的研究成果问世,正是这些宝贵的第一手原始资料才奠定了本文的研究基础。
政治转型是一个涉及到社会系统方方面面的复杂过程,影响该进程的因素也是纷繁多样的,因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必然会涉及到其他诸多相关的知识领域。例如,统计年鉴、政治文化、民族意识、安全问题等其他综合性著述,特别是有关“颜色革命”的著作等亦是进行本研究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料。
美籍吉尔吉斯斯坦学者Anvar Bugazov在Socio-Cultural Characterristics of Civil Society Formation in Kyrgyzstan一书中认为,吉尔吉斯斯坦依然是传统的部族社会,部族认同一直深藏在每个吉尔吉斯人的记忆深层。
美国学者 Erica Marat 在Kyrgyzstan:A Parliamentary System based on Inter-elite Consensus一書中提出,吉尔吉斯斯坦议会制政体的建立是吉国诸多政治精英共同协商的结果。在新的政治环境中,部族利益、区域利益仍然起决定性作用。
美国学者 Eugene Huskey and David Hill 在Regionalism,Personalism,Ethnicity,and Violence:Parties and Voter Preference in the 2010 Parliamentary Election in Kyrgyzstan一书中得出,在 2010 年的议会选举中,深受部落文化和区域意识影响的吉国普通民众更愿意将自己的选票投给来自同一地区或者同一部落的候选人。部族文化和区域意识深刻影响着吉尔吉斯斯坦的议会选举。
3.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成果的梳理,可以说,除吉本国之外,包括我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学界关于吉尔吉斯斯坦政治转型的专门性学术成果很少。即便是相关该议题在吉国虽说有为数不多的学术成果问世,但因受科研条件的限制及诸多因素的影响,研究的广度与深度都十分有限,尤其是缺乏对相关政治转型的现代西方政治理论的大量引进和系统研究,也就是说理论分析工具相对薄弱。政治变迁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动态过程,而不是某种呈单一线性历史发展的进程,该进程充满着种种不确定性和人为选择因素的影响,它不是靠理论分析范式就能解决问题,更何况所有转型国家的情况并非千篇一律,由此导致转型日渐呈现出多样性态势也就不难理解。
吉尔吉斯斯坦有自己的特色,为了解读吉尔吉斯斯坦政治转型的全貌,本论文所要探究和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促使吉尔吉斯斯坦政治转型的动因究竟何在,部族主义是如何影响吉国政治转型的。本文将力求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借鉴国内外现有成果,运用比较分析法、文献解读法以及定量分析法等理论分析工具尝试对吉尔吉斯斯坦政治转型做出自己的分析与判断。
参考文献
[1]王惠岩.政治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263页.
[2]孙关宏.政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9页.
[3]赵常庆编.中亚五国概论[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年9月版.
[4]薛君度,邢广程主编.中国与中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年6月.
[5]刘庚岑,徐小云编.吉尔吉斯斯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年5月版.
[6]焦一强.从“民主岛”到“郁金香革命”:吉尔吉斯斯坦政治转型研究[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103-104页.
(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关键词:部族主义;吉尔吉斯斯坦;政治转型;影响
1.引言
1936年吉尔吉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并入苏联,成为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戈尔巴乔夫执政期间作为加盟共和国的政治改革标志着吉尔吉斯斯坦政治转型的启动,1991年8月31日独立,改为吉尔吉斯共和国。1991年12月25日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后,戈尔巴乔夫被迫宣布辞职,苏联正式解体。独立国家身份的确立是吉尔吉斯斯坦政治转型的一个基本前提。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就目前国内学者对吉尔吉斯斯坦研究现状的总体情况来看,科研成果还比较有限,对于吉尔吉斯斯坦的研究,除少量专门介绍和研究吉尔吉斯斯坦的著述外,许多是在中亚地区研究的成果中对吉尔吉斯斯坦内容的涉猎。
焦一强(2010)认为,由于长期遭受外来帝国入侵与征服,中亚国家缺乏建构民族国家的历史,相对于乌、塔等中亚农耕文明国家,游牧吉尔吉斯基本上没有能体现其民族核心价值观的真正意义上的传统文化,而部族主义作为一种体现和反映本土游牧传统与习俗的政治文化,在吉尔吉斯斯坦有着很深的历史积淀,并在民族政治心理中被根深蒂固地保留下来,从而影响了当代政治转型。当然,影响吉尔吉斯斯坦政治转型低效运作的环境因素固然很多,如经济的、苏联制度遗产的、外来势力的等等,导致吉尔吉斯斯坦民主化政治转型出现劣质因素的深层动因则在于部族主义文化传统。文章就部族主义对吉尔吉斯斯坦政治转型所产生的危害及负面影响给予阐述与分析。
王树亮(2010)提到,吉尔吉斯斯坦独立近20年来,不但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民主政治制度,反而陷入了“民主—专制”的怪圈,呈现出政治体系权威脆弱、宪政危机不断、政局动荡、政治运作非制度化等局势。政治动荡的原因很多,剥离贫困、腐败及部族矛盾等这些显性的因素,不难发现深层次的、最原始的动因是受政治文化的影响。政治文化是看不见但却又产生着巨大作用的“软力量”,其通过内含的政治价值、政治态度、政治情感等因素对政治系统的稳定产生着作用。
就吉国内学界总体情况来看,其学者的研究成果将对本文有直接而重要的参考与借鉴意义。尽管吉尔吉斯斯坦在苏联解体后,国家较贫困,科研条件远不如苏联时期,但该国学者对本国独立来的政治变迁还是进行了难能可贵的探索,并有一定的研究成果问世,正是这些宝贵的第一手原始资料才奠定了本文的研究基础。
政治转型是一个涉及到社会系统方方面面的复杂过程,影响该进程的因素也是纷繁多样的,因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必然会涉及到其他诸多相关的知识领域。例如,统计年鉴、政治文化、民族意识、安全问题等其他综合性著述,特别是有关“颜色革命”的著作等亦是进行本研究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料。
美籍吉尔吉斯斯坦学者Anvar Bugazov在Socio-Cultural Characterristics of Civil Society Formation in Kyrgyzstan一书中认为,吉尔吉斯斯坦依然是传统的部族社会,部族认同一直深藏在每个吉尔吉斯人的记忆深层。
美国学者 Erica Marat 在Kyrgyzstan:A Parliamentary System based on Inter-elite Consensus一書中提出,吉尔吉斯斯坦议会制政体的建立是吉国诸多政治精英共同协商的结果。在新的政治环境中,部族利益、区域利益仍然起决定性作用。
美国学者 Eugene Huskey and David Hill 在Regionalism,Personalism,Ethnicity,and Violence:Parties and Voter Preference in the 2010 Parliamentary Election in Kyrgyzstan一书中得出,在 2010 年的议会选举中,深受部落文化和区域意识影响的吉国普通民众更愿意将自己的选票投给来自同一地区或者同一部落的候选人。部族文化和区域意识深刻影响着吉尔吉斯斯坦的议会选举。
3.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成果的梳理,可以说,除吉本国之外,包括我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学界关于吉尔吉斯斯坦政治转型的专门性学术成果很少。即便是相关该议题在吉国虽说有为数不多的学术成果问世,但因受科研条件的限制及诸多因素的影响,研究的广度与深度都十分有限,尤其是缺乏对相关政治转型的现代西方政治理论的大量引进和系统研究,也就是说理论分析工具相对薄弱。政治变迁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动态过程,而不是某种呈单一线性历史发展的进程,该进程充满着种种不确定性和人为选择因素的影响,它不是靠理论分析范式就能解决问题,更何况所有转型国家的情况并非千篇一律,由此导致转型日渐呈现出多样性态势也就不难理解。
吉尔吉斯斯坦有自己的特色,为了解读吉尔吉斯斯坦政治转型的全貌,本论文所要探究和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促使吉尔吉斯斯坦政治转型的动因究竟何在,部族主义是如何影响吉国政治转型的。本文将力求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借鉴国内外现有成果,运用比较分析法、文献解读法以及定量分析法等理论分析工具尝试对吉尔吉斯斯坦政治转型做出自己的分析与判断。
参考文献
[1]王惠岩.政治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263页.
[2]孙关宏.政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9页.
[3]赵常庆编.中亚五国概论[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年9月版.
[4]薛君度,邢广程主编.中国与中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年6月.
[5]刘庚岑,徐小云编.吉尔吉斯斯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年5月版.
[6]焦一强.从“民主岛”到“郁金香革命”:吉尔吉斯斯坦政治转型研究[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103-104页.
(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