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特殊学生的原则,可以用一句流行歌词来表达:“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首先,我们得转变教育观念。要关注和关o那些特殊学生、另类学生,不歧视,不放弃,让他们和别的学生一样健康成长。其次是改变我们的教育方法。对于特殊学生,应该多对话,多引导,少说教。最恰当的方法是沟通、平等对话、赏识,通过迂回的方式渗透教育,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教育的效果。最后,需要以宽容出牌,用关爱感化。对待特殊学生,我们要给予更多的宽容和关爱。用我们的爱呵护这些敏感的心灵,给予他们更多的信心和耐心,让教育也能温暖到每一个特殊学生的心里。
Part1
扬长避短一一哪壶先开提哪壶
一个企业家说过:只看别人的缺点,无人可用;注意别人的优点,人人可用。这种待人处事的观念,很适合用在教育特殊学生身上。 一些特殊学生之所以成为特殊学生,除了是因为自身的不足外,更多是因为大人对他们的挑剔与指责。大人常抱着“哪壶不开提哪壶”的观点,过分地盯着短处,希望通过努力提升能力。然而其结果常不尽人意,有时甚至把学生“逼上粱山”
破罐子破摔。因此,对于这些特殊学生,我们的策略应该是:看轻他们的短处,看重他们的长处。哪壶先开,不妨先提哪壶。让其有发挥的舞台,方能很好地树立自信,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我教的班级里就有一个比较特殊的学生——×涛。同学对他的评价是:“打网游第一,捣乱第二,打架第三……爱学习第一百。”面对看不顺眼的同学,他常常挥舞拳头或是冷不丁地踢上一脚,最后的结局常是“老妈到学校来收拾”。初一时,我常常找他来教育,希望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把他给调教过来。可以说,对他的教育耗赞了我大半的精力,可是我发现对他越是教育,他的问题越是严重。越是批评指责,他越是反叛。
后來,我决定换一种方式来教育他。我发现他对物理课比较感兴趣,而且能在课堂上大胆地回答问题。我就动员物理老师安排他做科代表。在他担任物理科代表的这大半个学期里,他很出色地完成了老师交给他的工作,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乐于去做事,所以我动员他去参加学生会的竞选,竟也竞得了干事一职。虽然要做的事又累又多,不过他乐于奔走。他精力旺盛,一闲下来就容易惹事,但他又好于表现自己,我就让他兼任体育委员和眼保健操检查员,他乐此不疲。我觉得他有了施展的舞台,也就少了惹事的机会。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看重,也就减了几分“顽皮”。他妈妈对我说:“老师,×涛这学期在家的表现好多了。”
是的,只要你去发现学生的长处,从他们身上找到闪光点,并给予足够的信任和帮助,他不仅能把长处不断拉长,也能通过拉长长处带动拉动短处,既扬长也能补短,从而实现全面的提升。
Part2
赏识鼓励一一每个人都可以振翅高飞
对于特殊学生,欠缺的不是教育,而是赏识和鼓励。对于他们而言,犯错是常有的事,挨批评、受惩罚也是常有的事。有人甚至对于惩罚也麻木了。教师的责备唠叨根本就进不了他的耳朵,别说心里。对于这样的特殊学生,与其做无益的教育,不如改为有益的赏识和肯定鼓励。
每个人都渴望被赏识被肯定,特殊学生也不例外。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先生说过: “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所谓的特殊学生,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缺乏进取心,而是缺乏激励。如果能把批评指责换作鼓励赏识,相信我们的特殊学生也会心有触动。
为了试验赏识教育的效果,我小心翼翼地保护好那些特殊学生的伤疤,尽量不去触及。对于不足之处,只是帮助他进行分析。尽可能多表扬,少批评,用良好的榜样去引导感化他们。同时,我在班级里开始了“每天表扬”的活动。表扬的主角当然大多还是那些平时让老师头疼的特殊学生。只要有那么一点的进步,有那么一丁点的转变,我都及时的表扬,并把表扬的名字写在黑板上,还辅助以德育加分的优待。这活动开始不久,我就发现那些特殊生有了改变。不仅违纪行为减少了,而且课堂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了。我时时留心他们的变化,及时地给予表扬肯定。我发现,师生的关系也和谐多了。怪不得专家们说:赏识是最好的教育方法。
单凭老师的个人努力,要转变特殊学生是很困难的。我们应该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把他们孩子在学校的进步表现及时向家长汇报,以形成学校与家庭教育的最佳合力,最终才能达到转化的目的。如这个学期,当×涛同学在校表现有好转后,我及时的通过电话告知其家长;当他在中段考试时取得了进步,我及时地给他颁发了进步奖状,并告知其家长。当×涛同学、嘉×同学的作业较前期认真很多,我及时地把进步告知家长。并且把向家长表扬这些事在班上大肆宣扬,我发现他们都开心地抬起头接受同学的掌声,并且能把这种进步延续下去。更让我惊喜的是,不但这几个特殊学生有了进步,其他的学生也在他们的激励下默默努力,争取成为我的下一个表扬对象。
而我做的,只不过是及时赏识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激励的作用是无穷的,它最廉价,又最有效。
Part3
良心惩罚一一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虽说“苦口良药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可是现在的学生对逆耳的忠言、苦口的良药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不喜欢听别人的正面说教。当他觉得你在说服他时,逆反心理其实已经在他心里滋长。要是老师一开始就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批评教育,甚至穷追猛打,那么犯错时的负罪感就很容易被逆反心理所取代,工作就难做多了。
为了让学生记住所犯的错误,老师还常用到惩罚这手段。然而惩罚并不可能唤起自我教育。因为少年儿童会把惩罚看成是一种报复,把之当作是一种外来的整治。如果你给他们带来痛苦,就会变成他们所仇恨、惧怕和鄙视的人。俄国思想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曾经说过:“惩罚只能使人免受良心折磨的痛苦。”而我们要做的,应该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接受来自他自己良心的惩罚。
因此,对于这些常犯错的特殊学生,最好的教育是引起他们进行自我教育,让他们接受自己良心的惩罚。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具有反省能力的。关键是我们如何使他体验到良心的谴责,如何给学生一个自我改正的机会。 班里的×涛同学常欺负班里的同学,有一次他把矛头指向了女班长。竟然在自习课上当众嘲笑女班长“不够资格做班长。换我来做比她好多了”,态度非常的嚣张。我想,如果我在班上当众批评他,虽然能让女班长心里舒服点,可是对于教育×涛来说,不但不起作用,还可能会适得其反,以后越发事事针对班长。于是我换一种方式来处理这件事。课后,我找他来谈话。先肯定他担任物理科代表作出的成绩,肯定他为班为老师做事是出于对集体的关心,出于对老师信任的回报。然后引出班干部应该团结,共同为班集体的荣誉而努力。若是班长有处理不到位的时候,作为班干部的我们应该帮忙协助而不是嘲笑讥讽。说到这,他已经不好意思地低下头了。我再说,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我们来换位思考,你也有不足的地方,如果别人都没看到你做出的贡献,只盯着你的短处,还肆意乱嚷,你是什么感受。经过一番耐心的教导,×涛已经明白了自己的错误,并且能感受到班长的难受难堪。我给了他一个弥补的方法,找个机会向班长道歉,并且在以后班长需要帮助的时候无条件地给予帮助。他爽快地答应了。
处理这件事,我没有刻意地去说教或惩罚,而是引导学生去反思自身的错误,去唤醒他的良心,让他接受自己良心的惩罚,以此来开展自我教育。因为“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蘇霍姆林斯基)对特殊学生的教育尤其要注意这点。
Part4
道德感化一一以集体的名义进行教育
有时候特殊学生是班级的有力成员之一。因为初中生多少有点叛逆思想,对于这些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甚至敢于公然对抗老师的特殊生。如果我们歧视他们,班级内学生也会比较情绪化,班级内分化加大,教育容易陷入困境;反之,帮助、扶持特殊学生,还能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还是那个×涛同学,他的问题总是层出不穷。前段时间,他又在英语课上上演了一幕闹剧。他竟然在课堂嫌英语的题目太简单了(可是他的英语上初中以来还没及格过),还挑衅英语老师。结果是全班同学的学习进度因此受阻了。对于这件事,我没有简单地把他找来教育,而是发动大家通过写日记来审度这件事,思考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什么。学生热情很高,纷纷在日记里表达看法。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1.敢于挑战老师是一种勇气,但前提是自己要有资本,而这资本是知识,是实力。2.这是对老师的不尊重。3.这样的做法影响了我们的正常学习,不提倡。4.许下诺言了就意味着要履行诺言。我很高兴,学生能辩证地分析这件事。我在班会课上把同学的看法公布,用大家的思想来教育他。还结合近期社会的热点话题引导全体同学思考,引导同学学会尊重、感恩和正确看待别人的长处和短处,给他们进行了一次为人处世的教育。那一次,全班同学都积极参与了,并且都有了收获。而当事者更是在顾及颜面的情况下接受了一次从老师到同学的全方位的教育。从他的眼神和表情,我看得出他是心悦诚服的。在这次事件中,不单是×涛同学得到教育,全班同学都得到了一次生动而有效的教育,也进一步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对于另一个特殊学生镇×同学,我也常发到全班同学一起来影响和教育他,效果比单纯的老师的教育好多了。
因为集体的教育里,有的是同学真诚的关怀和帮助,它不是来自于老师自高而下的教育,而且学生很在乎在同学心中的形象。所以引导集体教育,更能在道德上感化这些特殊学生,使之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以靠拢集体为动力,逐渐走出“特殊”。
当然,对待特殊学生并不能一味地宽容,有时他们犯了比较严重的错误时,我们还是应该严肃地批评。不过,因为有了平时的关爱,平时的宽容和教育,当你真的动怒狠狠地批评他时,他也不会抵触,因为他知道你真的对他好,他也知道是自己真的错了。
诚然,教育并不如我们纸上说的那么简单,教育特殊学生更是困难艰巨兼曲折。转化这个过程也会因为学生的反复而显得漫长。但是,尽管前路困难重重,尽管他们的进步离我们的目标还很远,但我相信,只要能坚持用爱心去感化,我们是可以引导他们学会与自己赛跑,争取每天进步一点的。我也相信,他们的每一点进步都将是我们为社会作出的贡献。因为,正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
Part1
扬长避短一一哪壶先开提哪壶
一个企业家说过:只看别人的缺点,无人可用;注意别人的优点,人人可用。这种待人处事的观念,很适合用在教育特殊学生身上。 一些特殊学生之所以成为特殊学生,除了是因为自身的不足外,更多是因为大人对他们的挑剔与指责。大人常抱着“哪壶不开提哪壶”的观点,过分地盯着短处,希望通过努力提升能力。然而其结果常不尽人意,有时甚至把学生“逼上粱山”
破罐子破摔。因此,对于这些特殊学生,我们的策略应该是:看轻他们的短处,看重他们的长处。哪壶先开,不妨先提哪壶。让其有发挥的舞台,方能很好地树立自信,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我教的班级里就有一个比较特殊的学生——×涛。同学对他的评价是:“打网游第一,捣乱第二,打架第三……爱学习第一百。”面对看不顺眼的同学,他常常挥舞拳头或是冷不丁地踢上一脚,最后的结局常是“老妈到学校来收拾”。初一时,我常常找他来教育,希望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把他给调教过来。可以说,对他的教育耗赞了我大半的精力,可是我发现对他越是教育,他的问题越是严重。越是批评指责,他越是反叛。
后來,我决定换一种方式来教育他。我发现他对物理课比较感兴趣,而且能在课堂上大胆地回答问题。我就动员物理老师安排他做科代表。在他担任物理科代表的这大半个学期里,他很出色地完成了老师交给他的工作,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乐于去做事,所以我动员他去参加学生会的竞选,竟也竞得了干事一职。虽然要做的事又累又多,不过他乐于奔走。他精力旺盛,一闲下来就容易惹事,但他又好于表现自己,我就让他兼任体育委员和眼保健操检查员,他乐此不疲。我觉得他有了施展的舞台,也就少了惹事的机会。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看重,也就减了几分“顽皮”。他妈妈对我说:“老师,×涛这学期在家的表现好多了。”
是的,只要你去发现学生的长处,从他们身上找到闪光点,并给予足够的信任和帮助,他不仅能把长处不断拉长,也能通过拉长长处带动拉动短处,既扬长也能补短,从而实现全面的提升。
Part2
赏识鼓励一一每个人都可以振翅高飞
对于特殊学生,欠缺的不是教育,而是赏识和鼓励。对于他们而言,犯错是常有的事,挨批评、受惩罚也是常有的事。有人甚至对于惩罚也麻木了。教师的责备唠叨根本就进不了他的耳朵,别说心里。对于这样的特殊学生,与其做无益的教育,不如改为有益的赏识和肯定鼓励。
每个人都渴望被赏识被肯定,特殊学生也不例外。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先生说过: “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所谓的特殊学生,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缺乏进取心,而是缺乏激励。如果能把批评指责换作鼓励赏识,相信我们的特殊学生也会心有触动。
为了试验赏识教育的效果,我小心翼翼地保护好那些特殊学生的伤疤,尽量不去触及。对于不足之处,只是帮助他进行分析。尽可能多表扬,少批评,用良好的榜样去引导感化他们。同时,我在班级里开始了“每天表扬”的活动。表扬的主角当然大多还是那些平时让老师头疼的特殊学生。只要有那么一点的进步,有那么一丁点的转变,我都及时的表扬,并把表扬的名字写在黑板上,还辅助以德育加分的优待。这活动开始不久,我就发现那些特殊生有了改变。不仅违纪行为减少了,而且课堂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了。我时时留心他们的变化,及时地给予表扬肯定。我发现,师生的关系也和谐多了。怪不得专家们说:赏识是最好的教育方法。
单凭老师的个人努力,要转变特殊学生是很困难的。我们应该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把他们孩子在学校的进步表现及时向家长汇报,以形成学校与家庭教育的最佳合力,最终才能达到转化的目的。如这个学期,当×涛同学在校表现有好转后,我及时的通过电话告知其家长;当他在中段考试时取得了进步,我及时地给他颁发了进步奖状,并告知其家长。当×涛同学、嘉×同学的作业较前期认真很多,我及时地把进步告知家长。并且把向家长表扬这些事在班上大肆宣扬,我发现他们都开心地抬起头接受同学的掌声,并且能把这种进步延续下去。更让我惊喜的是,不但这几个特殊学生有了进步,其他的学生也在他们的激励下默默努力,争取成为我的下一个表扬对象。
而我做的,只不过是及时赏识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激励的作用是无穷的,它最廉价,又最有效。
Part3
良心惩罚一一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虽说“苦口良药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可是现在的学生对逆耳的忠言、苦口的良药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不喜欢听别人的正面说教。当他觉得你在说服他时,逆反心理其实已经在他心里滋长。要是老师一开始就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批评教育,甚至穷追猛打,那么犯错时的负罪感就很容易被逆反心理所取代,工作就难做多了。
为了让学生记住所犯的错误,老师还常用到惩罚这手段。然而惩罚并不可能唤起自我教育。因为少年儿童会把惩罚看成是一种报复,把之当作是一种外来的整治。如果你给他们带来痛苦,就会变成他们所仇恨、惧怕和鄙视的人。俄国思想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曾经说过:“惩罚只能使人免受良心折磨的痛苦。”而我们要做的,应该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接受来自他自己良心的惩罚。
因此,对于这些常犯错的特殊学生,最好的教育是引起他们进行自我教育,让他们接受自己良心的惩罚。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具有反省能力的。关键是我们如何使他体验到良心的谴责,如何给学生一个自我改正的机会。 班里的×涛同学常欺负班里的同学,有一次他把矛头指向了女班长。竟然在自习课上当众嘲笑女班长“不够资格做班长。换我来做比她好多了”,态度非常的嚣张。我想,如果我在班上当众批评他,虽然能让女班长心里舒服点,可是对于教育×涛来说,不但不起作用,还可能会适得其反,以后越发事事针对班长。于是我换一种方式来处理这件事。课后,我找他来谈话。先肯定他担任物理科代表作出的成绩,肯定他为班为老师做事是出于对集体的关心,出于对老师信任的回报。然后引出班干部应该团结,共同为班集体的荣誉而努力。若是班长有处理不到位的时候,作为班干部的我们应该帮忙协助而不是嘲笑讥讽。说到这,他已经不好意思地低下头了。我再说,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我们来换位思考,你也有不足的地方,如果别人都没看到你做出的贡献,只盯着你的短处,还肆意乱嚷,你是什么感受。经过一番耐心的教导,×涛已经明白了自己的错误,并且能感受到班长的难受难堪。我给了他一个弥补的方法,找个机会向班长道歉,并且在以后班长需要帮助的时候无条件地给予帮助。他爽快地答应了。
处理这件事,我没有刻意地去说教或惩罚,而是引导学生去反思自身的错误,去唤醒他的良心,让他接受自己良心的惩罚,以此来开展自我教育。因为“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蘇霍姆林斯基)对特殊学生的教育尤其要注意这点。
Part4
道德感化一一以集体的名义进行教育
有时候特殊学生是班级的有力成员之一。因为初中生多少有点叛逆思想,对于这些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甚至敢于公然对抗老师的特殊生。如果我们歧视他们,班级内学生也会比较情绪化,班级内分化加大,教育容易陷入困境;反之,帮助、扶持特殊学生,还能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还是那个×涛同学,他的问题总是层出不穷。前段时间,他又在英语课上上演了一幕闹剧。他竟然在课堂嫌英语的题目太简单了(可是他的英语上初中以来还没及格过),还挑衅英语老师。结果是全班同学的学习进度因此受阻了。对于这件事,我没有简单地把他找来教育,而是发动大家通过写日记来审度这件事,思考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什么。学生热情很高,纷纷在日记里表达看法。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1.敢于挑战老师是一种勇气,但前提是自己要有资本,而这资本是知识,是实力。2.这是对老师的不尊重。3.这样的做法影响了我们的正常学习,不提倡。4.许下诺言了就意味着要履行诺言。我很高兴,学生能辩证地分析这件事。我在班会课上把同学的看法公布,用大家的思想来教育他。还结合近期社会的热点话题引导全体同学思考,引导同学学会尊重、感恩和正确看待别人的长处和短处,给他们进行了一次为人处世的教育。那一次,全班同学都积极参与了,并且都有了收获。而当事者更是在顾及颜面的情况下接受了一次从老师到同学的全方位的教育。从他的眼神和表情,我看得出他是心悦诚服的。在这次事件中,不单是×涛同学得到教育,全班同学都得到了一次生动而有效的教育,也进一步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对于另一个特殊学生镇×同学,我也常发到全班同学一起来影响和教育他,效果比单纯的老师的教育好多了。
因为集体的教育里,有的是同学真诚的关怀和帮助,它不是来自于老师自高而下的教育,而且学生很在乎在同学心中的形象。所以引导集体教育,更能在道德上感化这些特殊学生,使之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以靠拢集体为动力,逐渐走出“特殊”。
当然,对待特殊学生并不能一味地宽容,有时他们犯了比较严重的错误时,我们还是应该严肃地批评。不过,因为有了平时的关爱,平时的宽容和教育,当你真的动怒狠狠地批评他时,他也不会抵触,因为他知道你真的对他好,他也知道是自己真的错了。
诚然,教育并不如我们纸上说的那么简单,教育特殊学生更是困难艰巨兼曲折。转化这个过程也会因为学生的反复而显得漫长。但是,尽管前路困难重重,尽管他们的进步离我们的目标还很远,但我相信,只要能坚持用爱心去感化,我们是可以引导他们学会与自己赛跑,争取每天进步一点的。我也相信,他们的每一点进步都将是我们为社会作出的贡献。因为,正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