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课本中安排了大量的课堂演示小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和课外小实验,此外,还有不少实践性的准实验习题,各种各样的实验占了物理总授课时数的10%以上,它们是学生形成物理概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发展能力、培养技能的重要手段,也是塑造学生科学精神和培养良好品德,促进学生大脑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有效途径。我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仪器管理方法,在此和大家交流。
1 加强管理,保持仪器完好
在仪器日常管理方面,建立和健全了各种规章制度,落实了各种表、册、账、单的使用。对损坏的仪器只要能修复的,做到修理不过周。我们仪器的完好率经常保持在95%以上,较好地服务了教学工作。相比之下,仪器在使用中的管理是有一定难度的,我们的做法是“严”和“细”。
所谓“严”就是对学生要求严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于每一届学生的前几节实验课,我都特别重视,要求学生“不乱说、不乱动、细看书”。“不乱说”有利于进一步的学习和管理;“不乱动”使教室保持良好的秩序,使学生“动”在关键处;“细看书”则可以使学生准备充分,以利于实验的顺利进行。这几个字说来容易做起来难。所以,这里就必须强调“严”。只要教师坚持严格要求,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养成好习惯,为上好实验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矗。
所谓“细”就是管理要具体,检查要认真。在实验中,严禁各组随便调换仪器,实验必须按操作规程进行;实验后,各组组长要细心检查,认真整理器材,值日班长还要逐组检查、登记各组的仪器完好情况,这就确保了小件仪器无遗失,大件仪器无损坏。如电学实验中的接线夹,小而好玩,谁见谁爱,我就把每一组的接线夹整齐地夹在一块硬纸板上,写上使用者的名字,这就增强了同学们的责任感,使管理易于进行。再如天平砝码盒中的小砝码和镊子,也是小而易丢的器材,每次实验后我都督促值日组长一个一个掀开盒盖看看缺不缺,摆放是否到位。
由于使用中我们抓住了“严”和“细”,因而充分保证了仪器的完好无缺,杜绝了不正常的损耗,对于正常的故障,也能随时发现及时修复,使仪器保持良好状态。
2 搞好实验教学,提高成功率
在课堂上讲实验,至多能使学生了解理论知识,技能的提高和素质的培养是根本谈不上的。而技能和素质则是学生学好物理、促进相关学科学习进步的重要因素。这甚至对学生一生的成长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观念问题解决之后,方法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在实验方法上,我坚持以下几点:
2.1 提前做好准备。对学生,要求课前进行实验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实验要求和实验原理,了解实验的方法和步骤,设计好实验所用的表格。使学生对实验心中有数,从而赢得较为充分的动手操作时间。作为教师,课前则要对所用器材进行认真的检查和调试,该修的修,该换的换,把实验中易出现的问题解决在上课之前。在学生动手前,教师最好亲手做一遍实验,把握实验步骤的难点与关键,认真测出数据,推算出误差范围,做到心中有数。如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我用各种取值方法,对不同的定值电阻测出了数组数值,进行推算,发现对任何定值电阻,不论精确到哪一位,三个组值误差均在0~0.6欧之间。在同学们做实验时,曾有一个组测出的三个数值相差1欧姆以上,我就及时指导他们查找原因,结果发现他们的电流表读数有误,把1小格0.2安培读成了0.1安培。
2.2 在实验课上,我总是先做好示范,把实验中易出现的问题给同学们讲清楚,在学生实验时加强巡视,随时掌握实验进度,统计完成情况,督促对现象和数据的记录,推广好的方法等。课后,则特别要帮助实验失败的小组分析问题、查找原因,并尽快安排他们补做实验。
2.3 留给学生继续研究的余地。要求大家在认真完成教材任务的基础上,争取人人动手,重复练习,多次操作,以期知识转化为技能。在某次研究串并联电路的实验课上,当多数组完成基本实验后,我宣布各组间要进行一次连接并联电路的比赛,这时各组都认真地准备起来了,气氛紧张而有秩序。比赛结果,全班完成并联电路只用了一分钟,最快的组仅用了30秒,由于串并联电路的连接过了关,在以后进行的测电压、测电流和测电阻的实验中,这些知识就发生了正向迁移,很快带动了一系列的实验得以顺利完成。
3 开放实验室,提高仪器利用率
在做好教材要求的分组实验后,怎样更充分地发挥教学仪器的作用呢?开放实验室是我们坚持的一个做法。每个小组、每个同学随时都可以到实验室去做自选的实验。有的同学去补做还存有疑问的分组实验,有的去做老师课堂上做过的演示实验,有的去做课后的小实验,还有的去做习题上的实践性实验……总之,只要同学们提出申请,我都尽力给予安排。这样做虽然麻烦了一些,但却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有力地深化了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由于通过严格的管理来发挥教学仪器应有的作用,通过科学的训练来提高同学们的素质和技能,因而教学仪器的整体效益有了较大的提高,这就为教学任务的完成创造了一个有利条件。
1 加强管理,保持仪器完好
在仪器日常管理方面,建立和健全了各种规章制度,落实了各种表、册、账、单的使用。对损坏的仪器只要能修复的,做到修理不过周。我们仪器的完好率经常保持在95%以上,较好地服务了教学工作。相比之下,仪器在使用中的管理是有一定难度的,我们的做法是“严”和“细”。
所谓“严”就是对学生要求严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于每一届学生的前几节实验课,我都特别重视,要求学生“不乱说、不乱动、细看书”。“不乱说”有利于进一步的学习和管理;“不乱动”使教室保持良好的秩序,使学生“动”在关键处;“细看书”则可以使学生准备充分,以利于实验的顺利进行。这几个字说来容易做起来难。所以,这里就必须强调“严”。只要教师坚持严格要求,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养成好习惯,为上好实验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矗。
所谓“细”就是管理要具体,检查要认真。在实验中,严禁各组随便调换仪器,实验必须按操作规程进行;实验后,各组组长要细心检查,认真整理器材,值日班长还要逐组检查、登记各组的仪器完好情况,这就确保了小件仪器无遗失,大件仪器无损坏。如电学实验中的接线夹,小而好玩,谁见谁爱,我就把每一组的接线夹整齐地夹在一块硬纸板上,写上使用者的名字,这就增强了同学们的责任感,使管理易于进行。再如天平砝码盒中的小砝码和镊子,也是小而易丢的器材,每次实验后我都督促值日组长一个一个掀开盒盖看看缺不缺,摆放是否到位。
由于使用中我们抓住了“严”和“细”,因而充分保证了仪器的完好无缺,杜绝了不正常的损耗,对于正常的故障,也能随时发现及时修复,使仪器保持良好状态。
2 搞好实验教学,提高成功率
在课堂上讲实验,至多能使学生了解理论知识,技能的提高和素质的培养是根本谈不上的。而技能和素质则是学生学好物理、促进相关学科学习进步的重要因素。这甚至对学生一生的成长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观念问题解决之后,方法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在实验方法上,我坚持以下几点:
2.1 提前做好准备。对学生,要求课前进行实验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实验要求和实验原理,了解实验的方法和步骤,设计好实验所用的表格。使学生对实验心中有数,从而赢得较为充分的动手操作时间。作为教师,课前则要对所用器材进行认真的检查和调试,该修的修,该换的换,把实验中易出现的问题解决在上课之前。在学生动手前,教师最好亲手做一遍实验,把握实验步骤的难点与关键,认真测出数据,推算出误差范围,做到心中有数。如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我用各种取值方法,对不同的定值电阻测出了数组数值,进行推算,发现对任何定值电阻,不论精确到哪一位,三个组值误差均在0~0.6欧之间。在同学们做实验时,曾有一个组测出的三个数值相差1欧姆以上,我就及时指导他们查找原因,结果发现他们的电流表读数有误,把1小格0.2安培读成了0.1安培。
2.2 在实验课上,我总是先做好示范,把实验中易出现的问题给同学们讲清楚,在学生实验时加强巡视,随时掌握实验进度,统计完成情况,督促对现象和数据的记录,推广好的方法等。课后,则特别要帮助实验失败的小组分析问题、查找原因,并尽快安排他们补做实验。
2.3 留给学生继续研究的余地。要求大家在认真完成教材任务的基础上,争取人人动手,重复练习,多次操作,以期知识转化为技能。在某次研究串并联电路的实验课上,当多数组完成基本实验后,我宣布各组间要进行一次连接并联电路的比赛,这时各组都认真地准备起来了,气氛紧张而有秩序。比赛结果,全班完成并联电路只用了一分钟,最快的组仅用了30秒,由于串并联电路的连接过了关,在以后进行的测电压、测电流和测电阻的实验中,这些知识就发生了正向迁移,很快带动了一系列的实验得以顺利完成。
3 开放实验室,提高仪器利用率
在做好教材要求的分组实验后,怎样更充分地发挥教学仪器的作用呢?开放实验室是我们坚持的一个做法。每个小组、每个同学随时都可以到实验室去做自选的实验。有的同学去补做还存有疑问的分组实验,有的去做老师课堂上做过的演示实验,有的去做课后的小实验,还有的去做习题上的实践性实验……总之,只要同学们提出申请,我都尽力给予安排。这样做虽然麻烦了一些,但却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有力地深化了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由于通过严格的管理来发挥教学仪器应有的作用,通过科学的训练来提高同学们的素质和技能,因而教学仪器的整体效益有了较大的提高,这就为教学任务的完成创造了一个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