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研究利多卡因碘伏表面麻醉消毒对患者动脉血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8月至2010年2月进行动脉穿刺用于血气分析、意识清楚、语言表达能力好的患者100例,按单纯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50人,对照组50人,在研究对象未知的情况下进行观察.观察组(N=50)以利多卡因碘伏消毒皮肤待干后桡动脉穿刺,对照组(N=50)以常规碘伏消毒皮肤待干后桡动脉穿刺。评估视觉模拟量表(VAS)和wong baker 面部表情量表评分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pH值、二氧化碳血氧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和wong baker 面部表情量表两项疼痛评分指标均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血pH值、PaCO2、PaO2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 利多卡因碘伏表面麻醉消毒皮肤既能减轻患者穿刺疼痛,又能稳定情绪,有效地保持血氧分析参数的相对稳定,提高其准确性,是一种比较安全的穿刺方法。
关键词:利多卡因 碘伏 表面麻醉 桡动脉穿刺 护理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实验室检测指标有了飞速发展,容易成为临床诊断和治疗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1]。动脉血气分析因其结果迅速、准确,对机体的呼吸功能及酸碱平衡状态有准确的描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在抢救危重患者尤其在心脑肺复苏、麻醉、体外循环、外科手术及连续监测患者的血气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为临床抢救危重患者提供重要依据,因此血气分析结果的准确性非常重要。临床上常采用桡动脉穿刺采取血标本做血气分析。本研究旨在桡动脉穿刺前采用2%利多卡因与碘伏混合6液涂于穿刺部位表面麻醉,监测其对患者动脉血气的影响,以探索降低血气分析不稳定因素的途径,为临床选择更合适的无痛桡动脉穿刺法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取
2009年8月至2010年2月在我院呼吸科入住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1)意识清醒,安静,配合治疗和护理;(2)对疼痛又正确的感知力,能自主回答问题;(3)同意参加本研究项目者。符合条件患者100例。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制作方法配置2%利多卡因与碘伏的混合液。将2%利多卡因5ML与碘伏5ML分别倒入无菌容器中,按1:1的比例混匀。用无菌棉签沾取消毒,以取出后不滴液为宜。
1.2.2操作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设计方案,两组穿刺均为传统桡动脉采血法,患者手臂自然放平于床上,观察组患者用无菌棉签沾取2%利多卡因碘伏混合液消毒穿刺部位皮肤,面积为5×5CM,对照组患者用无菌棉签沾取碘伏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皮肤,面积为5×5CM。操作者左手指尖触摸并固定桡动脉,右手持动脉血气针呈70度角斜穿入桡动脉,见鲜红色血液回至血气针所需量时,迅速拔针,同时用无菌棉签加压5-10min,将注射器针头迅速刺入木塞内,立即送检。
1.2.3观察指标
1.2.3.1动脉血气分析平静状态用一次性动脉采血针抽取患者动脉血,立即送检,应用美国NOVA-PHOXP-LUS全自动血气分析仪进行血气分析,查pH值、二氧化碳血氧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
1.2.3.2镇痛效果的评估方法采用自我评估与行为评估相结合的临床评估方法[2]。自我评估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测定疼痛强度[3]。0-10分评分法,由弱到强,0代表无痛,10代表最剧烈到疼痛。让患者面对标尺无刻度的一面表明疼痛的相应位置后,操作者面对有刻度的一面记录疼痛相对数值(评分)。行为评估采用wong baker 面部表情量表评估作为客观判定标准:0级为为无痛,1级有点疼痛;2级轻微疼痛;3级明显疼痛;4级严重疼痛;5级剧烈疼痛,但不一定哭。客观判定穿刺过程中患者面部表情变化。同时按麦克弗的疼痛定义,由患者感觉并陈述有无疼痛及忍受程度为指标,作为主观判定标准。综合上述标准,0-2级为轻度疼痛,3级为中度疼痛,4级以上为重度疼痛。
1.2.3.3偏倚的避免为减少评估过程中研究者的偏倚,由统一培训合格的操作护士进行评估并记录,研究者并不直接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
1.3统计学方法对研究所得的数据应用Stata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頻数及百分率表示,行x检验。
2结果(1-2)
3讨论
3.1利多卡因与碘伏混合液表面麻醉消毒对桡动脉穿刺患者的镇痛作用,皮肤痛觉纤维是游离的神经纤维,大多数分布于表皮,其痛觉感受器呈点状分布,当伤害性刺激作用于皮肤时,首先引起组织内释放某些致痛物质,作用于神经末梢,产生痛觉冲动并传入中枢引起痛觉,所以表皮对疼痛特别敏感。利多卡因为酰胺类局部麻醉药,它具有麻醉穿透性强、弥散广、作用快和持续时间长的特点。粘膜吸收速度几乎与静脉相似[4]。因局部用量少、剂量小、对患者全身无影响及其他副作用,可反复使用。其与碘伏的混合液局部外涂后可通过皮肤渗透到皮内和皮下组织神经细胞膜内,引起细胞膜体积增大,流动性增加,导致Na通道的蛋白质发生某些可逆性变化,当神经冲动到达时,Na通道不能开放,从而阻断了神经冲动的传导,达到减轻疼痛和消毒的目的[5]。
3.2利多卡因表面麻醉有效地保持了动脉血气参数的相对稳定,血气分析室临床诊断、抢救、用药的重要依据。血液中pH值、PaCO2特别是PaO2均为不稳定性参数,因外部干扰而迅速发生变化。护士在工作中应及时评估出患者的采血状况,采取调整措施[6]。桡动脉穿刺时有创性操作,经皮动脉穿刺的强烈机械刺激会使清醒患者产生程度不同的疼痛,甚至在短时间内由于心理状态的变化而影响呼吸,进一步影响测定结果[7]。患者精神紧张、疼痛和焦虑不安时,交感神经Ⅱ肾上腺系统兴奋,导致呼吸心率加快[8]。呼吸急促导致大脑皮层心血管活动神经元兴奋性增高,通过延髓心血管活动中心的调节,引起交感缩血管中枢兴奋,从而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降低监测数据对临床诊断治疗的参考价值。因此,在成功抽取动脉血气的同时如何减少患者痛苦在临床中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利多卡因与碘伏混合液表面麻醉消毒控制患者穿刺时疼痛的刺激,观察其对动脉血气值的影响。结果显示:血气分析患者pH值,PaO2下降,PaCO2上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利多卡因与碘伏混合液表面麻醉消毒,能有效地减轻患者疼痛,对血气干扰少,结果准确性高。
动脉血气是监测pH值,PaO2、PaCO2最精确的方法,通过血气分析正确判断酸碱失衡的类型,是临床诊断、抢救、用药的重要依据。本研究结果显示2%利多卡因与碘伏的混合液表面麻醉消毒在桡动脉穿刺时的应用,能较好减轻患者穿刺时的疼痛,有效降低血气分析结果的不稳定性因素,保证了血气分析参数的准确性,对客观反映患者呼吸衰竭的性质和程度,指导用氧,调节机械通气各项参数及纠正酸碱和电解质失衡具有重要意义。此操作方法简单,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 考 文 献
[1]刘兰平,李芳,罗木等,护理人员抽血对检验结果影响因素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0,15(1):7。
[2]罗爱伦,患者自控镇痛[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9:31。
[3]申葆,用面部表情量表評估疼痛[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8,17(3):127。
[4]张运,张力,药理学[M],第2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58。
[5]胡秀红,胡秀凤,韩洪芬利多卡因浸湿减轻拆线引起疼痛的临床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01,(7):542。
[6]黄琴红,许红阳,蔡亚萍,BD动脉血气针与塑料注射器抽取动脉血效果比较。[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07,2(5):220-221.
[7]孙学礼,医学心理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95。
[8]孟清,动脉血气标本采集误差原因分析及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2):185。
关键词:利多卡因 碘伏 表面麻醉 桡动脉穿刺 护理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实验室检测指标有了飞速发展,容易成为临床诊断和治疗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1]。动脉血气分析因其结果迅速、准确,对机体的呼吸功能及酸碱平衡状态有准确的描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在抢救危重患者尤其在心脑肺复苏、麻醉、体外循环、外科手术及连续监测患者的血气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为临床抢救危重患者提供重要依据,因此血气分析结果的准确性非常重要。临床上常采用桡动脉穿刺采取血标本做血气分析。本研究旨在桡动脉穿刺前采用2%利多卡因与碘伏混合6液涂于穿刺部位表面麻醉,监测其对患者动脉血气的影响,以探索降低血气分析不稳定因素的途径,为临床选择更合适的无痛桡动脉穿刺法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取
2009年8月至2010年2月在我院呼吸科入住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1)意识清醒,安静,配合治疗和护理;(2)对疼痛又正确的感知力,能自主回答问题;(3)同意参加本研究项目者。符合条件患者100例。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制作方法配置2%利多卡因与碘伏的混合液。将2%利多卡因5ML与碘伏5ML分别倒入无菌容器中,按1:1的比例混匀。用无菌棉签沾取消毒,以取出后不滴液为宜。
1.2.2操作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设计方案,两组穿刺均为传统桡动脉采血法,患者手臂自然放平于床上,观察组患者用无菌棉签沾取2%利多卡因碘伏混合液消毒穿刺部位皮肤,面积为5×5CM,对照组患者用无菌棉签沾取碘伏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皮肤,面积为5×5CM。操作者左手指尖触摸并固定桡动脉,右手持动脉血气针呈70度角斜穿入桡动脉,见鲜红色血液回至血气针所需量时,迅速拔针,同时用无菌棉签加压5-10min,将注射器针头迅速刺入木塞内,立即送检。
1.2.3观察指标
1.2.3.1动脉血气分析平静状态用一次性动脉采血针抽取患者动脉血,立即送检,应用美国NOVA-PHOXP-LUS全自动血气分析仪进行血气分析,查pH值、二氧化碳血氧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
1.2.3.2镇痛效果的评估方法采用自我评估与行为评估相结合的临床评估方法[2]。自我评估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测定疼痛强度[3]。0-10分评分法,由弱到强,0代表无痛,10代表最剧烈到疼痛。让患者面对标尺无刻度的一面表明疼痛的相应位置后,操作者面对有刻度的一面记录疼痛相对数值(评分)。行为评估采用wong baker 面部表情量表评估作为客观判定标准:0级为为无痛,1级有点疼痛;2级轻微疼痛;3级明显疼痛;4级严重疼痛;5级剧烈疼痛,但不一定哭。客观判定穿刺过程中患者面部表情变化。同时按麦克弗的疼痛定义,由患者感觉并陈述有无疼痛及忍受程度为指标,作为主观判定标准。综合上述标准,0-2级为轻度疼痛,3级为中度疼痛,4级以上为重度疼痛。
1.2.3.3偏倚的避免为减少评估过程中研究者的偏倚,由统一培训合格的操作护士进行评估并记录,研究者并不直接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
1.3统计学方法对研究所得的数据应用Stata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頻数及百分率表示,行x检验。
2结果(1-2)
3讨论
3.1利多卡因与碘伏混合液表面麻醉消毒对桡动脉穿刺患者的镇痛作用,皮肤痛觉纤维是游离的神经纤维,大多数分布于表皮,其痛觉感受器呈点状分布,当伤害性刺激作用于皮肤时,首先引起组织内释放某些致痛物质,作用于神经末梢,产生痛觉冲动并传入中枢引起痛觉,所以表皮对疼痛特别敏感。利多卡因为酰胺类局部麻醉药,它具有麻醉穿透性强、弥散广、作用快和持续时间长的特点。粘膜吸收速度几乎与静脉相似[4]。因局部用量少、剂量小、对患者全身无影响及其他副作用,可反复使用。其与碘伏的混合液局部外涂后可通过皮肤渗透到皮内和皮下组织神经细胞膜内,引起细胞膜体积增大,流动性增加,导致Na通道的蛋白质发生某些可逆性变化,当神经冲动到达时,Na通道不能开放,从而阻断了神经冲动的传导,达到减轻疼痛和消毒的目的[5]。
3.2利多卡因表面麻醉有效地保持了动脉血气参数的相对稳定,血气分析室临床诊断、抢救、用药的重要依据。血液中pH值、PaCO2特别是PaO2均为不稳定性参数,因外部干扰而迅速发生变化。护士在工作中应及时评估出患者的采血状况,采取调整措施[6]。桡动脉穿刺时有创性操作,经皮动脉穿刺的强烈机械刺激会使清醒患者产生程度不同的疼痛,甚至在短时间内由于心理状态的变化而影响呼吸,进一步影响测定结果[7]。患者精神紧张、疼痛和焦虑不安时,交感神经Ⅱ肾上腺系统兴奋,导致呼吸心率加快[8]。呼吸急促导致大脑皮层心血管活动神经元兴奋性增高,通过延髓心血管活动中心的调节,引起交感缩血管中枢兴奋,从而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降低监测数据对临床诊断治疗的参考价值。因此,在成功抽取动脉血气的同时如何减少患者痛苦在临床中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利多卡因与碘伏混合液表面麻醉消毒控制患者穿刺时疼痛的刺激,观察其对动脉血气值的影响。结果显示:血气分析患者pH值,PaO2下降,PaCO2上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利多卡因与碘伏混合液表面麻醉消毒,能有效地减轻患者疼痛,对血气干扰少,结果准确性高。
动脉血气是监测pH值,PaO2、PaCO2最精确的方法,通过血气分析正确判断酸碱失衡的类型,是临床诊断、抢救、用药的重要依据。本研究结果显示2%利多卡因与碘伏的混合液表面麻醉消毒在桡动脉穿刺时的应用,能较好减轻患者穿刺时的疼痛,有效降低血气分析结果的不稳定性因素,保证了血气分析参数的准确性,对客观反映患者呼吸衰竭的性质和程度,指导用氧,调节机械通气各项参数及纠正酸碱和电解质失衡具有重要意义。此操作方法简单,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 考 文 献
[1]刘兰平,李芳,罗木等,护理人员抽血对检验结果影响因素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0,15(1):7。
[2]罗爱伦,患者自控镇痛[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9:31。
[3]申葆,用面部表情量表評估疼痛[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8,17(3):127。
[4]张运,张力,药理学[M],第2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58。
[5]胡秀红,胡秀凤,韩洪芬利多卡因浸湿减轻拆线引起疼痛的临床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01,(7):542。
[6]黄琴红,许红阳,蔡亚萍,BD动脉血气针与塑料注射器抽取动脉血效果比较。[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07,2(5):220-221.
[7]孙学礼,医学心理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95。
[8]孟清,动脉血气标本采集误差原因分析及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2):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