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30年来,选人用人制度改革逐步展开、不断深化,取得了巨大成就,我们从中选出了十个关键词,这些词折射了我们干部人事制度变迁的轨迹。
关键词一:干部“革命化、
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解决组织路线问题,就是要解决年轻人的接班问题,还要解决机关臃肿和退休制度的问题,加快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随着一大批“四化”干部走上各级领导岗位,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成功地实现了干部队伍的新老交替,确保了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
关键词二:
废除领导干部终身制
1982年国务院机构改革一是改革领导体制,减少副总理人数。二是废除干部终身制,建立退休制度,规定部委正职65岁、副职和司局级60岁退休,促进了新老干部交替和干部队伍“四化”的实现。三是精简机构人员。
关键词三:权力下放
党中央于1983年决定,改革干部管理体制,改变权力过于集中的现象。一是下放干部管理权限,实行下管一级、分层管理,层层负责的管理体制。二是调整和改进干部管理办法,改变条块分工不合理、层次头绪过多、任免手续繁琐、职责不清、互相扯皮现象,提高干部管理效率。三是开始进行干部分类管理探索,根据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不同情况,探索厂长、所长负责制相配套的企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体制。四是开始建立后备干部制度,进一步促进新老干部交替和干部队伍“四化”建设。
关键词四:公务员制度
在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上,党中央在总结前一段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确立了全面改革干部人事制度的指导思想、具体内容和当前重点,强调“当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
《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经过八年多上上下下多次征求意见,反复修改,最后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于1993年正式颁布实行,并在国务院六个部门、两个城市试点的基础上,结合机构改革和工资制度改革,公务员制度在全国全面推行。
关键词五:
企事业单位聘用制
按照党的十三大关于分类管理的原则,中组部、人事部下发了《关于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各类事业单位普遍开始推行聘用制度,建立岗位管理制度,完善人员退出机制,各方面改革全面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51%的事业单位推行了聘用制度,59%的事业单位人员签订了聘用合同。实行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岗位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逐步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
关键词六:公开选拔
在党政干部制度改革方面,中共中央在2004年下发了《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暂行规定》等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文件,促进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民主化进程,提高了干部人事工作的民主化程度。
党的十六大以来,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已成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方式之一。从2003年到2006年底,全国共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1.5万余人,其中厅局级390余人,县处级3800余人。通过竞争上岗走上领导岗位的干部共20余万人,其中厅局级500多人,县处级2.8万人。有的地方探索厅处级联考、分类选拔的方式改进和完善公开选拔工作,即省(区、市)、市(地)联合公选厅、处级领导干部,统一发布信息,统一组织报名,统一考试阅卷,统一公布结果,规范了操作,整合了资源,降低了成本。一系列扩大民主的措施进一步扩大了选人视野,拓宽了选人渠道,丰富了干部选拔方式,促进了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关键词七:干部能上能下
2004年颁发了《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和《关于党政领导干部辞职从事经营活动有关问题的意见》等法规文件,选人用人上有效地引进竞争激励机制,规范党政领导的正常流动,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扩大了党员和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有力地推动了扩大民主等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
2004年至2007年,全国自愿辞职、引咎辞职和责令辞职领导干部共有6824人,其中引咎辞职305人,责令辞职1204人,引咎辞职和责令辞职的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有245人。河北省、山东省青岛市等地出台相关政策规定,继续探索对不称职、不胜任现职干部的认定标准和调整办法,调整不称职、不胜任现职干部的力度不断加大。
关键词八:
《公务员法》颁布
2004年“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具有五种能力: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经验和长期做好法律草拟工作的基础上,2005年4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标志着我国干部人事制度开始走上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轨道。
关键词九:
总书记的“格外关注”
2007年,胡锦涛同志在宁夏视察的时候强调,对那些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的地方工作的干部要格外关注,对那些不图虚名、踏实干事的干部要多加留意,对那些埋头苦干、注重为长远发展打基础的干部不能亏待。
胡锦涛同志在今年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选人用人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这一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制定和形成的干部路线和干部政策,抓住了当前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关键。
关键词十:
用人“六大导向”
在今年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提出,干部选拔要遵守“六个导向”,即:注重品行、科学发展、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群众公认。这六个导向既是对干部“四化”标准的发展和丰富,也是对过去几年干部选拔经验的总结和提升。(人民论坛记者 康培 整理)
关键词一:干部“革命化、
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解决组织路线问题,就是要解决年轻人的接班问题,还要解决机关臃肿和退休制度的问题,加快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随着一大批“四化”干部走上各级领导岗位,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成功地实现了干部队伍的新老交替,确保了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
关键词二:
废除领导干部终身制
1982年国务院机构改革一是改革领导体制,减少副总理人数。二是废除干部终身制,建立退休制度,规定部委正职65岁、副职和司局级60岁退休,促进了新老干部交替和干部队伍“四化”的实现。三是精简机构人员。
关键词三:权力下放
党中央于1983年决定,改革干部管理体制,改变权力过于集中的现象。一是下放干部管理权限,实行下管一级、分层管理,层层负责的管理体制。二是调整和改进干部管理办法,改变条块分工不合理、层次头绪过多、任免手续繁琐、职责不清、互相扯皮现象,提高干部管理效率。三是开始进行干部分类管理探索,根据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不同情况,探索厂长、所长负责制相配套的企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体制。四是开始建立后备干部制度,进一步促进新老干部交替和干部队伍“四化”建设。
关键词四:公务员制度
在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上,党中央在总结前一段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确立了全面改革干部人事制度的指导思想、具体内容和当前重点,强调“当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
《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经过八年多上上下下多次征求意见,反复修改,最后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于1993年正式颁布实行,并在国务院六个部门、两个城市试点的基础上,结合机构改革和工资制度改革,公务员制度在全国全面推行。
关键词五:
企事业单位聘用制
按照党的十三大关于分类管理的原则,中组部、人事部下发了《关于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各类事业单位普遍开始推行聘用制度,建立岗位管理制度,完善人员退出机制,各方面改革全面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51%的事业单位推行了聘用制度,59%的事业单位人员签订了聘用合同。实行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岗位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逐步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
关键词六:公开选拔
在党政干部制度改革方面,中共中央在2004年下发了《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暂行规定》等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文件,促进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民主化进程,提高了干部人事工作的民主化程度。
党的十六大以来,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已成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方式之一。从2003年到2006年底,全国共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1.5万余人,其中厅局级390余人,县处级3800余人。通过竞争上岗走上领导岗位的干部共20余万人,其中厅局级500多人,县处级2.8万人。有的地方探索厅处级联考、分类选拔的方式改进和完善公开选拔工作,即省(区、市)、市(地)联合公选厅、处级领导干部,统一发布信息,统一组织报名,统一考试阅卷,统一公布结果,规范了操作,整合了资源,降低了成本。一系列扩大民主的措施进一步扩大了选人视野,拓宽了选人渠道,丰富了干部选拔方式,促进了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关键词七:干部能上能下
2004年颁发了《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和《关于党政领导干部辞职从事经营活动有关问题的意见》等法规文件,选人用人上有效地引进竞争激励机制,规范党政领导的正常流动,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扩大了党员和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有力地推动了扩大民主等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
2004年至2007年,全国自愿辞职、引咎辞职和责令辞职领导干部共有6824人,其中引咎辞职305人,责令辞职1204人,引咎辞职和责令辞职的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有245人。河北省、山东省青岛市等地出台相关政策规定,继续探索对不称职、不胜任现职干部的认定标准和调整办法,调整不称职、不胜任现职干部的力度不断加大。
关键词八:
《公务员法》颁布
2004年“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具有五种能力: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经验和长期做好法律草拟工作的基础上,2005年4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标志着我国干部人事制度开始走上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轨道。
关键词九:
总书记的“格外关注”
2007年,胡锦涛同志在宁夏视察的时候强调,对那些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的地方工作的干部要格外关注,对那些不图虚名、踏实干事的干部要多加留意,对那些埋头苦干、注重为长远发展打基础的干部不能亏待。
胡锦涛同志在今年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选人用人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这一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制定和形成的干部路线和干部政策,抓住了当前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关键。
关键词十:
用人“六大导向”
在今年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提出,干部选拔要遵守“六个导向”,即:注重品行、科学发展、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群众公认。这六个导向既是对干部“四化”标准的发展和丰富,也是对过去几年干部选拔经验的总结和提升。(人民论坛记者 康培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