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人们的工作、生活越来越离不开手机和电脑了,人们要求这些电子产品更快、更轻、更方便,这种追求几乎是无止境的,在过去半个多世纪,我们已经目睹了电脑、手机是如何一次次变得更轻、更快、更小的。但我们的技术能不能满足人类这种无止境的追求呢?
山穷水尽疑无路
我们知道,现代电脑的核心是CPU,即通常所称的芯片,而构成芯片的核心元件是晶体管,它相当于人类大脑的神经元。晶体管是一种能够快速开闭的电子元件,可以迅速执行由二进制代码“0”和“1”组成的指令。目前的晶体管都是用硅做的,所以我们称之为硅基电脑。
自1971年出产首个芯片以来,在电脑芯片上,晶体管的密度差不多以每18~24个月就翻番的速度递增,这个规律即大家熟知的摩尔定律。发展到今天,在普通电脑芯片大约9平方厘米的表面积上,大约集中了数十亿个晶体管,每个晶体管尺寸大约只有几百甚至几十个纳米。
但这种翻番增长的趋势不可能无止境地发展下去。究其原因:一是,硅晶体管不能做得再小了,再小了不稳定;二是,硅的导热性能差,当晶体管过于密集时,散热就成了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据科学家估计, 2020年之后,这一趋势就可能到顶了。
长江后浪推前浪
那我们就束手无策了吗?
别急,办法总会有的。最近,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发明了一块是用碳纳米管建造的电脑芯片,这给未来电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
碳纳米管是1991年日本科学家发现的一种新材料。由于碳原子的特殊结构,每6个碳原子可以组成一个正六边形的环,并且可以环环相连,铺张成一张很薄的碳原子网,——石墨就是由这样一层层碳原子网叠成的。当我们把一张碳原子网卷成筒状,管子直径在纳米量级时,就得到了一根碳纳米管,其管壁厚度只有一个碳原子尺寸。
碳纳米管具有优良的导热性能。至于它的导电性能,则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若是直直的一根管子,那它的导电性能是非常好的,但如果经过适当弯折,则可变作半导体。科学家正是看中它的这些特点,才将它选作替代硅的材料。
用碳纳米管建造电脑,意味着电脑将从硅基过渡到碳基,这真可以说是电脑史上一场“脱胎换骨”的革命。
小荷才露尖尖角
不过,用碳纳米管做晶体管,进而制造碳纳米管芯片,绝非易事。譬如说,培养碳纳米管的时候,这么细小的管子,容易纠缠在一起。此外,这些管子操作起来也极为困难。一不小心,在两个本该绝缘的电路之间,搭上一根多余的碳纳米管,就会造成短路。
但在过去的十几年,这些困难正被科学家逐渐克服。1998年,科学家制造出了单个碳纳米晶体管。它完成一个操作,比硅晶体管快3倍,耗能只有硅晶体管的1/3。
2013年,科学家又制造出首块碳纳米管芯片。这块芯片目前还非常简单,仅由178个碳纳米晶体管组成。芯片面积只有6.5平方毫米,在一角硬币的面积上,可以摆放得下40块这样的芯片。它的运算速度是每秒1000次,目前只是普通电脑芯片的几百万分之一。
把这块碳纳米管芯片与外部的存储设备(目前还是硅做的)相连后,就成了一架完整的电脑。它在理论上能够做常规电脑所能序之间自由切换,实现多任务的功能;它还可以把信息从外部存储设备上读进、读出。
“彼可取而代之也”
虽然目前碳纳米管电脑的性能还在蹒跚,但它的前景不可小觑。
原则上,单个碳纳米晶体管可以做到小于10个纳米,而且还非常稳定;而硅晶体管做到这个尺寸,早就变得不稳定了。理论上还证明,碳基电脑与目前最好的硅基电脑相比,前者的能耗只及后者的十几分之一。碳纳米管良好的散热本领则暗示,碳基电脑在运行更快的同时,不用担心烧坏——而这个问题目前正困扰着硅基电脑。最后,碳纳米管芯片比硅芯片要轻得多,对于这一点你闭上眼睛就能想像,一个是木炭(碳),一个是石头(硅),两者的重量相差多大!
未来的某一天,我们会嫌现在使用的笔记本电脑或手机都太大、太笨重了,因为它们都是用硅芯片做的,而那个时候替代它们的,早就已经是轻巧得多的碳纳米管芯片了。那个时候,芯片上一根头发丝粗细的空间内,就可以塞下数万个碳纳米管。
首个碳纳米管电脑的问世,就朝着这样美好的前景迈出了一大步。
山穷水尽疑无路
我们知道,现代电脑的核心是CPU,即通常所称的芯片,而构成芯片的核心元件是晶体管,它相当于人类大脑的神经元。晶体管是一种能够快速开闭的电子元件,可以迅速执行由二进制代码“0”和“1”组成的指令。目前的晶体管都是用硅做的,所以我们称之为硅基电脑。
自1971年出产首个芯片以来,在电脑芯片上,晶体管的密度差不多以每18~24个月就翻番的速度递增,这个规律即大家熟知的摩尔定律。发展到今天,在普通电脑芯片大约9平方厘米的表面积上,大约集中了数十亿个晶体管,每个晶体管尺寸大约只有几百甚至几十个纳米。
但这种翻番增长的趋势不可能无止境地发展下去。究其原因:一是,硅晶体管不能做得再小了,再小了不稳定;二是,硅的导热性能差,当晶体管过于密集时,散热就成了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据科学家估计, 2020年之后,这一趋势就可能到顶了。
长江后浪推前浪
那我们就束手无策了吗?
别急,办法总会有的。最近,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发明了一块是用碳纳米管建造的电脑芯片,这给未来电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
碳纳米管是1991年日本科学家发现的一种新材料。由于碳原子的特殊结构,每6个碳原子可以组成一个正六边形的环,并且可以环环相连,铺张成一张很薄的碳原子网,——石墨就是由这样一层层碳原子网叠成的。当我们把一张碳原子网卷成筒状,管子直径在纳米量级时,就得到了一根碳纳米管,其管壁厚度只有一个碳原子尺寸。
碳纳米管具有优良的导热性能。至于它的导电性能,则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若是直直的一根管子,那它的导电性能是非常好的,但如果经过适当弯折,则可变作半导体。科学家正是看中它的这些特点,才将它选作替代硅的材料。
用碳纳米管建造电脑,意味着电脑将从硅基过渡到碳基,这真可以说是电脑史上一场“脱胎换骨”的革命。
小荷才露尖尖角
不过,用碳纳米管做晶体管,进而制造碳纳米管芯片,绝非易事。譬如说,培养碳纳米管的时候,这么细小的管子,容易纠缠在一起。此外,这些管子操作起来也极为困难。一不小心,在两个本该绝缘的电路之间,搭上一根多余的碳纳米管,就会造成短路。
但在过去的十几年,这些困难正被科学家逐渐克服。1998年,科学家制造出了单个碳纳米晶体管。它完成一个操作,比硅晶体管快3倍,耗能只有硅晶体管的1/3。
2013年,科学家又制造出首块碳纳米管芯片。这块芯片目前还非常简单,仅由178个碳纳米晶体管组成。芯片面积只有6.5平方毫米,在一角硬币的面积上,可以摆放得下40块这样的芯片。它的运算速度是每秒1000次,目前只是普通电脑芯片的几百万分之一。
把这块碳纳米管芯片与外部的存储设备(目前还是硅做的)相连后,就成了一架完整的电脑。它在理论上能够做常规电脑所能序之间自由切换,实现多任务的功能;它还可以把信息从外部存储设备上读进、读出。
“彼可取而代之也”
虽然目前碳纳米管电脑的性能还在蹒跚,但它的前景不可小觑。
原则上,单个碳纳米晶体管可以做到小于10个纳米,而且还非常稳定;而硅晶体管做到这个尺寸,早就变得不稳定了。理论上还证明,碳基电脑与目前最好的硅基电脑相比,前者的能耗只及后者的十几分之一。碳纳米管良好的散热本领则暗示,碳基电脑在运行更快的同时,不用担心烧坏——而这个问题目前正困扰着硅基电脑。最后,碳纳米管芯片比硅芯片要轻得多,对于这一点你闭上眼睛就能想像,一个是木炭(碳),一个是石头(硅),两者的重量相差多大!
未来的某一天,我们会嫌现在使用的笔记本电脑或手机都太大、太笨重了,因为它们都是用硅芯片做的,而那个时候替代它们的,早就已经是轻巧得多的碳纳米管芯片了。那个时候,芯片上一根头发丝粗细的空间内,就可以塞下数万个碳纳米管。
首个碳纳米管电脑的问世,就朝着这样美好的前景迈出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