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社会上掀起了传统文化的热潮,受到了众多好评,足以证明人民群众对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视。课堂作为弘扬传统文化的阵地,语文作为传统文化传播的载体,是培养新一代优秀国家建设者的重要途径。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各项发展处于初期,一切的教育都是为了尘埃落定后的美好,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为学生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本文以“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渗透”为题,具体在传统节日、传统技艺、传统诗词中进行挖掘与展示,希望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增强语文文化底蕴。
关键词:小学;语文;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19-0077-01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传统文化的发扬既证明了中国璀璨的历史,同时也能够帮助人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帮助学生形成多元化的发展观念。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中,教师通常依据课本进行照本宣科,将语文考试内容传递到学生的脑海之中,并未对学生的全方位发展作为具体的策略,同时也忽视了学生的文化意识培养。因此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渗透,能够为学生带来丰富的学习体验,同时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以下是笔者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所总结的教学实践,希望能够为广大同仁带来帮助。
1.在传统节日中渗透传统文化
在小学阶段,学生比较贪玩,对于节日活动充满着好奇与期待,因此教师可以将传统节日作为切入点,既能够提高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向学生传递传统文化知识,让学生了解不同节日背后所存在的故事,进而对传统文化有一个更加深刻的印象。当教师在进行传统文化渗透时,需要以教学目标作为大前提,保障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能够对传统文化有所了解。
例如,教师在教学五年级下册《故乡的元宵》时,首先根据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作者笔下故乡的元宵节的相关风俗,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吸引学生的学习目光,然后让学生进行自由交流与分享,讲述自己所了解的元宵节,将课堂氛围营造的更加活跃,紧接着教师将学生的注意点引至传统节日之后,并探讨传统节日的由来,如元宵节的由来是对月圆之夜、一元复始、春回大地的庆贺,意寓着新春的延续,阖家团圆等美好愿景,帮助学生透过传统节日进一步认识传统文化。最后进行课本延伸,向学生们介绍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同时丰富小学语文课堂的学习资源,将传统文化思想渗透在学生的脑海之中。
2.在传统技艺中渗透传统文化
国土辽阔是中国的一大特色,众多民族在这片疆土中繁衍生息、孕育文化,同时也流传下多种多样的传统技艺,或是对社会文化的象征,或是对生活的总结等,都在我们的生活与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传统技艺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向学生进行展示,帮助学学生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并且感叹古人的伟大,进而使学生产生由内而外的敬佩,让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更加深刻。
例如,教师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电子时代》时,首先向学生介绍科技的快速发展历程,并让学生了解科技发展对人们现实生活的影响,然后将思维进行逆推,将传统技艺引入小学语文课堂。如灯泡→煤油灯→蜡烛,那么蜡烛的制作技艺便可以作为传统技艺进行简述,再比如我们现在使用电脑互联网看电视,那么向古追忆,观看皮影戏成为人们娱乐的对象,此时教师便可以向学生讲述皮影戏的传统技艺,同时也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进行播放,既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扩展学生的语文知识视野。
3.在传统诗词中渗透傳统文化
古言诗词是语文课堂必不可少的内容,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是培养学生儒雅气质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在进行诗词教学时,可以加强文化元素的渗透元素,帮助学生提高对古言诗词的认识,并从中了解更多的深刻道理与人生哲理,既能够帮助学生完成对基础知识的学习目标,同时也能够了解传统文化。例如,教师在教学《观书有感》时,引导学生细细品味“问渠哪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让学生明白只有这源头活水不断地补充进来,才能够使其如此清澈,就像是读书,只有不断地吸取更多的营养,才能够让自己保持心灵的畅快。总之,教师应该深入挖掘古言诗词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并将其进行适宜的放大,为学生的发展带来启迪,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丰富语文素养。
综上所述,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途径多种多样,应该立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认真选择,才能够以形式与内容的高度融合向学生传递更好的文化意识,让学生对传统的认知更加深刻,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对语文课堂的热爱,推动小学语文课堂质量的提升。总之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教师与学生有责任有义务承担起弘扬的重任,将其发扬光大,为国家的文化实力提高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宝,满敬环.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32):49-50
[2]石晓思.小学语文教学中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8(45):79-80
关键词:小学;语文;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19-0077-01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传统文化的发扬既证明了中国璀璨的历史,同时也能够帮助人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帮助学生形成多元化的发展观念。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中,教师通常依据课本进行照本宣科,将语文考试内容传递到学生的脑海之中,并未对学生的全方位发展作为具体的策略,同时也忽视了学生的文化意识培养。因此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渗透,能够为学生带来丰富的学习体验,同时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以下是笔者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所总结的教学实践,希望能够为广大同仁带来帮助。
1.在传统节日中渗透传统文化
在小学阶段,学生比较贪玩,对于节日活动充满着好奇与期待,因此教师可以将传统节日作为切入点,既能够提高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向学生传递传统文化知识,让学生了解不同节日背后所存在的故事,进而对传统文化有一个更加深刻的印象。当教师在进行传统文化渗透时,需要以教学目标作为大前提,保障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能够对传统文化有所了解。
例如,教师在教学五年级下册《故乡的元宵》时,首先根据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作者笔下故乡的元宵节的相关风俗,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吸引学生的学习目光,然后让学生进行自由交流与分享,讲述自己所了解的元宵节,将课堂氛围营造的更加活跃,紧接着教师将学生的注意点引至传统节日之后,并探讨传统节日的由来,如元宵节的由来是对月圆之夜、一元复始、春回大地的庆贺,意寓着新春的延续,阖家团圆等美好愿景,帮助学生透过传统节日进一步认识传统文化。最后进行课本延伸,向学生们介绍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同时丰富小学语文课堂的学习资源,将传统文化思想渗透在学生的脑海之中。
2.在传统技艺中渗透传统文化
国土辽阔是中国的一大特色,众多民族在这片疆土中繁衍生息、孕育文化,同时也流传下多种多样的传统技艺,或是对社会文化的象征,或是对生活的总结等,都在我们的生活与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传统技艺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向学生进行展示,帮助学学生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并且感叹古人的伟大,进而使学生产生由内而外的敬佩,让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更加深刻。
例如,教师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电子时代》时,首先向学生介绍科技的快速发展历程,并让学生了解科技发展对人们现实生活的影响,然后将思维进行逆推,将传统技艺引入小学语文课堂。如灯泡→煤油灯→蜡烛,那么蜡烛的制作技艺便可以作为传统技艺进行简述,再比如我们现在使用电脑互联网看电视,那么向古追忆,观看皮影戏成为人们娱乐的对象,此时教师便可以向学生讲述皮影戏的传统技艺,同时也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进行播放,既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扩展学生的语文知识视野。
3.在传统诗词中渗透傳统文化
古言诗词是语文课堂必不可少的内容,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是培养学生儒雅气质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在进行诗词教学时,可以加强文化元素的渗透元素,帮助学生提高对古言诗词的认识,并从中了解更多的深刻道理与人生哲理,既能够帮助学生完成对基础知识的学习目标,同时也能够了解传统文化。例如,教师在教学《观书有感》时,引导学生细细品味“问渠哪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让学生明白只有这源头活水不断地补充进来,才能够使其如此清澈,就像是读书,只有不断地吸取更多的营养,才能够让自己保持心灵的畅快。总之,教师应该深入挖掘古言诗词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并将其进行适宜的放大,为学生的发展带来启迪,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丰富语文素养。
综上所述,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途径多种多样,应该立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认真选择,才能够以形式与内容的高度融合向学生传递更好的文化意识,让学生对传统的认知更加深刻,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对语文课堂的热爱,推动小学语文课堂质量的提升。总之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教师与学生有责任有义务承担起弘扬的重任,将其发扬光大,为国家的文化实力提高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宝,满敬环.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32):49-50
[2]石晓思.小学语文教学中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8(45):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