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是当今世界上工程建设项目最多的国家。但是,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方法相对比较落后,导致许多建设项目无法实现造价管理目标。文章提出了全面造价管理的概念,并具体分析目前工程项目全面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对促进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提高有积极意义。
关键字:工程造价 全面造价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TU241.92
一、 全面造价管理的定义
全面造价管理就是有效地使用专业知识和专门技术去计划和控制资源、造价、盈利和风险。全面造价管理是一种管理各种企业、工作、设施、项目产品或服务的全生命周期造价的系统方法。在整个管理过程中,作为判断依据的是造价工程和造价管理的原理、已获验证的方法、和最新技术。全面造价管理的主要理论包括:全过程造价管理理论、全要素造价管理理论、全面风险造价管理理论、全团队造价管理理论。
二、工程项目全面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1.决策阶段
1.1项目投资的“三超”现象严重
“三超”现象是导致了工程项目的投资失控,主要表现为:一是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结算超预算;二是施工图预算超设计概算,竣工结算超施工图预算,竣工结算超设计概算。“三超”现象使固定资产投资效益无法充分发挥,阻碍经济建设的正常有序发展。
1.2对确定与控制投资决策工程造价不够重视
投资决策是产生工程造价的源头,对投资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进行研究,做出相对准确的工程造价,进行控制,能有效提高项目的投资效益,而目前我国对这点还缺乏重视。
2. 设计阶段
2.1经常出现“三边”工程
有许多项目建设单位为了尽早竣工,采取边设计边施工的办法。而设计仓促和深度不够,造成施工困难,并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地变更,从而使设计概算与施工图预算差距很大,造成设计概算远远小于施工图预算。
2.2不合理的设计收费办法使技术与经济严重分离
由于目前设计收费办法以及设计单位所承担责任的不合理,使得在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难以达到落实。目前的设计收费是根据设计项目的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或总投资的一定比例进行收费的,设计人员往往侧重于技术角度,而基本上不考虑经济合理性。
3招标阶段
3.1串标、围标现象普遍存在
在招投標过程中,建筑市场的行政干预无处不在,工程造价管理体制收到行政管理分工的限制,致使工程造价管理的整体效力不高。在招标过程中,行政权力的角逐决定了中标单位最终由谁中标,往往取决于行政权力的角逐,不仅如此,串标、围标现象也十分普遍。
3.2进入招投市场存在盲目性
招投标过程中,有些业主为了赶工期,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盲目进入招投标市场。招标的文件和资料比较笼统,内容和深度达不到施工要求,造成施工单位无法计算正确的工程量进行报价,专家评标时也无法公正合理的确认投标单位所报量价的准确性。
4. 实施阶段
4.1建设单位不够重视发包合同
有的业主对发包合同没有足够重视,签订合同时仅与施工单位商定工程范围进度和质量等条款就签订合同,开工建设。由此会导致在工程竣工结算时,合同对工程结算没有约束力,施工单位借此夸大施工难度,施工单位办理结算时,还会利用合同开口和其它漏洞高估多算,增加结算投资。
4.2对前期工作的造价管理够重视
我国长期以来,把精力都集中在施工阶段,而对前期的造价管理不够重视,要控制工程造价,就必须要重视项目前期的造价管理,特别是设计阶段,只有这样才能节约工程投资,做到事半功倍。
5. 竣工阶段
工程造价高估冒算现象较为严重。我国大多数工程项目在工程竣工决算时,施工承包方在竣工结算书中普遍高估冒算,重复计算,高套定额,造成工程结算一拖再拖,影响工程建设项目的使用和建设工程造价的确认。
三、全面造价管理的实施措施
1. 决策阶段
做好项目的投资预测,需要很多资料,对于做经济评价的项目还要收集更多资料。造价人员要对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认真分析,保证投资预测、经济分析的准确。做好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报告的质量、深度、投资估算的准确性,对建设项目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 设计阶段
2.1建立竞争机制
采用设计招投标的方式,招标单位根据拟建工程的设计任务发布招标公告,经招标单位审查符合招标资格的设计单位按照招标文件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向招标单位填招标文件,招标单位择优确定中标设计单位来完成工程设计任务。
2.2改变设计取费办法,实行设计质量的奖罚制度
目前,我国的设计取费标准是按投资额的百分比计算不利于控制工程造价。在保证安全和不降低功能的前提下,在批准的设计限额内,设计部门依靠新技术、新结构、新工艺、新材料所节约的资金,按一定的比例分配给设计部门激励设计部门,可以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
2.3实行限额设计
限额设计就是按照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同时各专业在保证达到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按分配的投资限额控制设计,严格控制不合理变更,保证不突破总投资额的工程设计过程。
3. 招标阶段
3.1实行量价分离、风险分担
“量价分离、风险分担”招标人只承担量的风险,只负责工程内容及其计算的工程量;标人承担价的风险,根据市场的供求关系确定人工、材料和利润等。由于成本是价格的最低界限,投标人减少了投标报价的偶然性技术误差,就有足够的余地选择合理标价的下浮幅度,既使报价最低,又有一定的利润空间。 3.2加大招标的透明度,提高评标的科学性
评标定标是体现招标投标的公平合理关键的环节。公开工程量清单,加大了招投标工作的透明度,由于标底仅作为评标的参考条件,消除了编制标底给招标活动带来的负面影响,使招标工程真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4. 施工阶段
4.1实行造价动态管理
由于工程施工周期通常较长,实际消耗的材料、人工价格与投标时存在较大差距,造价控制人员及时收集积累有关造价调整的资料,对各种同台因素做出准确预测,将造价动态管理贯穿于项目整个过程。
4.2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人工成本的控制是成本控制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目前施工企业用工形式包括固定工,合同工和临时工。施工任務增大可以多用农民合同工和农村建筑队,任务少时,可以少用农民合同工和农村建筑队。在施工过程中应该给予适当的建立,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
4.3对合同进行全方位管理
施工过程中对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是合同管理。在签订施工承包合同时,应全面充分的考虑可能发生的分歧和费用索赔问题,以免结算时因合同条款不明确产生纠纷;同时,还要明确规定计费标准、文件和时期。
5. 竣工阶段
5.1加大工程量的审核力度
结算的基础就是对工程量审核,它直接影响工程直接费和其他各项费用的计算,它决定着工程造价的高低。工程量的计算规则多,工程量大,最容易出现多算、重算或漏算的地方,因此,必须根据竣工图纸及其他相关资料以及现场情况对工程量的准确性进行核实,避免计算上的错误。
5.2加大定额套价的审核力度
错套定额、重复套取定额在结算中经常出现,有些施工单位在套用工程预算定额时,本来定额中已包括的工作内容,硬要单列项目,重复套用定额,故意加大工程造价。因此要严格审核定额套价。
结束语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工程建设领域的投资控制更加重要,工程建设项目需要通过市场的作用,优化各种相关资源的配置,实现这一目标的必须途径是对建设工程造价进行合理确定和全过程的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张毓萍.工程项目全面造价管理[J].山西建筑,2010(10)
关键字:工程造价 全面造价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TU241.92
一、 全面造价管理的定义
全面造价管理就是有效地使用专业知识和专门技术去计划和控制资源、造价、盈利和风险。全面造价管理是一种管理各种企业、工作、设施、项目产品或服务的全生命周期造价的系统方法。在整个管理过程中,作为判断依据的是造价工程和造价管理的原理、已获验证的方法、和最新技术。全面造价管理的主要理论包括:全过程造价管理理论、全要素造价管理理论、全面风险造价管理理论、全团队造价管理理论。
二、工程项目全面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1.决策阶段
1.1项目投资的“三超”现象严重
“三超”现象是导致了工程项目的投资失控,主要表现为:一是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结算超预算;二是施工图预算超设计概算,竣工结算超施工图预算,竣工结算超设计概算。“三超”现象使固定资产投资效益无法充分发挥,阻碍经济建设的正常有序发展。
1.2对确定与控制投资决策工程造价不够重视
投资决策是产生工程造价的源头,对投资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进行研究,做出相对准确的工程造价,进行控制,能有效提高项目的投资效益,而目前我国对这点还缺乏重视。
2. 设计阶段
2.1经常出现“三边”工程
有许多项目建设单位为了尽早竣工,采取边设计边施工的办法。而设计仓促和深度不够,造成施工困难,并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地变更,从而使设计概算与施工图预算差距很大,造成设计概算远远小于施工图预算。
2.2不合理的设计收费办法使技术与经济严重分离
由于目前设计收费办法以及设计单位所承担责任的不合理,使得在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难以达到落实。目前的设计收费是根据设计项目的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或总投资的一定比例进行收费的,设计人员往往侧重于技术角度,而基本上不考虑经济合理性。
3招标阶段
3.1串标、围标现象普遍存在
在招投標过程中,建筑市场的行政干预无处不在,工程造价管理体制收到行政管理分工的限制,致使工程造价管理的整体效力不高。在招标过程中,行政权力的角逐决定了中标单位最终由谁中标,往往取决于行政权力的角逐,不仅如此,串标、围标现象也十分普遍。
3.2进入招投市场存在盲目性
招投标过程中,有些业主为了赶工期,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盲目进入招投标市场。招标的文件和资料比较笼统,内容和深度达不到施工要求,造成施工单位无法计算正确的工程量进行报价,专家评标时也无法公正合理的确认投标单位所报量价的准确性。
4. 实施阶段
4.1建设单位不够重视发包合同
有的业主对发包合同没有足够重视,签订合同时仅与施工单位商定工程范围进度和质量等条款就签订合同,开工建设。由此会导致在工程竣工结算时,合同对工程结算没有约束力,施工单位借此夸大施工难度,施工单位办理结算时,还会利用合同开口和其它漏洞高估多算,增加结算投资。
4.2对前期工作的造价管理够重视
我国长期以来,把精力都集中在施工阶段,而对前期的造价管理不够重视,要控制工程造价,就必须要重视项目前期的造价管理,特别是设计阶段,只有这样才能节约工程投资,做到事半功倍。
5. 竣工阶段
工程造价高估冒算现象较为严重。我国大多数工程项目在工程竣工决算时,施工承包方在竣工结算书中普遍高估冒算,重复计算,高套定额,造成工程结算一拖再拖,影响工程建设项目的使用和建设工程造价的确认。
三、全面造价管理的实施措施
1. 决策阶段
做好项目的投资预测,需要很多资料,对于做经济评价的项目还要收集更多资料。造价人员要对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认真分析,保证投资预测、经济分析的准确。做好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报告的质量、深度、投资估算的准确性,对建设项目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 设计阶段
2.1建立竞争机制
采用设计招投标的方式,招标单位根据拟建工程的设计任务发布招标公告,经招标单位审查符合招标资格的设计单位按照招标文件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向招标单位填招标文件,招标单位择优确定中标设计单位来完成工程设计任务。
2.2改变设计取费办法,实行设计质量的奖罚制度
目前,我国的设计取费标准是按投资额的百分比计算不利于控制工程造价。在保证安全和不降低功能的前提下,在批准的设计限额内,设计部门依靠新技术、新结构、新工艺、新材料所节约的资金,按一定的比例分配给设计部门激励设计部门,可以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
2.3实行限额设计
限额设计就是按照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同时各专业在保证达到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按分配的投资限额控制设计,严格控制不合理变更,保证不突破总投资额的工程设计过程。
3. 招标阶段
3.1实行量价分离、风险分担
“量价分离、风险分担”招标人只承担量的风险,只负责工程内容及其计算的工程量;标人承担价的风险,根据市场的供求关系确定人工、材料和利润等。由于成本是价格的最低界限,投标人减少了投标报价的偶然性技术误差,就有足够的余地选择合理标价的下浮幅度,既使报价最低,又有一定的利润空间。 3.2加大招标的透明度,提高评标的科学性
评标定标是体现招标投标的公平合理关键的环节。公开工程量清单,加大了招投标工作的透明度,由于标底仅作为评标的参考条件,消除了编制标底给招标活动带来的负面影响,使招标工程真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4. 施工阶段
4.1实行造价动态管理
由于工程施工周期通常较长,实际消耗的材料、人工价格与投标时存在较大差距,造价控制人员及时收集积累有关造价调整的资料,对各种同台因素做出准确预测,将造价动态管理贯穿于项目整个过程。
4.2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人工成本的控制是成本控制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目前施工企业用工形式包括固定工,合同工和临时工。施工任務增大可以多用农民合同工和农村建筑队,任务少时,可以少用农民合同工和农村建筑队。在施工过程中应该给予适当的建立,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
4.3对合同进行全方位管理
施工过程中对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是合同管理。在签订施工承包合同时,应全面充分的考虑可能发生的分歧和费用索赔问题,以免结算时因合同条款不明确产生纠纷;同时,还要明确规定计费标准、文件和时期。
5. 竣工阶段
5.1加大工程量的审核力度
结算的基础就是对工程量审核,它直接影响工程直接费和其他各项费用的计算,它决定着工程造价的高低。工程量的计算规则多,工程量大,最容易出现多算、重算或漏算的地方,因此,必须根据竣工图纸及其他相关资料以及现场情况对工程量的准确性进行核实,避免计算上的错误。
5.2加大定额套价的审核力度
错套定额、重复套取定额在结算中经常出现,有些施工单位在套用工程预算定额时,本来定额中已包括的工作内容,硬要单列项目,重复套用定额,故意加大工程造价。因此要严格审核定额套价。
结束语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工程建设领域的投资控制更加重要,工程建设项目需要通过市场的作用,优化各种相关资源的配置,实现这一目标的必须途径是对建设工程造价进行合理确定和全过程的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张毓萍.工程项目全面造价管理[J].山西建筑,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