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7S管理”不仅应用于企业管理,而且也被运用于学校的教室及寝室管理。本文结合作者学校推行“7S管理”的实际情况,具体阐述了“7S管理”的内容及运用“7S管理”模式进行教室管理的实践与探索,并展示了实践所取得的成果。
关键词:中职学校 教室管理 “7S管理”
一、“7S管理”简介
1.“7S管理”的由来
最初源于日本的“5S管理”,是指在生产现场对人员、机器、材料、方法、信息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管理,这是日本企业独特的管理办法。因为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是日语外来词,在罗马文字的拼写中,第一个字母都是“S”,所以称之为“5S管理”。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管理活动认识的不断深入,又增加了“安全(Safety)”、“节约(Save)”、“学习(Study)”等内容。
2.“7S管理”的定义
所谓“7S管理”是指“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afety)、“节约”(Saving)。
3.“7S管理”的内容
(1)整理:增加作业面积,物流畅通,防止误用等。
(2)整顿:工作场所整洁明了,一目了然,减少取放物品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保持井井有条的工作秩序。
(3)清扫:清除现场的脏污、清除作业区域的物料垃圾。
(4)清洁:使整理、整顿和清扫工作成为一种惯例和制度,这是标准化的基础,也是一个企业形成企业文化的开始。
(5)素养:让员工成为遵守规章制度,并具有良好工作素养和习惯的人。
(6)安全: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保证生产连续、安全、正常地进行,减少因安全事故而带来的经济损失。
(7)节约:就是对时间、空间、能源等方面的合理利用,以发挥最大效能,从而创造一个高效率的、物尽其用的工作场所。
二、中职学校实施“7S管理”的必要性
1.学生管理的需要
中职学生基本上可分为这样几类:第一类是中考发挥失常,成绩不错、品德也优秀的学生,他们想走出中考失利的阴影,所以能够较好地完成学校的要求。第二类是成绩一般、品德也一般的学生,他们就读中职学校多是为了一张毕业证书,其不良的行为习惯需要教师的纠正和引导。第三类是成绩较差、行为习惯恶劣的,家长寄希望于学校来管教孩子,这类学生需要教师反复的教育和引导,其行为习惯才能有所改善,成绩才能有所提高。而现在的中职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好,独立意识差,男生不拘小节,连女生平时的行为习惯也不好,吃零食、乱丢垃圾,物品放置没有秩序,要用的时候又找不着,耽误了很多时间。所以,推行“7S管理”很有必要,这样不仅能够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还能增强学生的归属感,使学生的职业素养得到更大的提高。
2.就业形势的需要
中职学生基本在高二时就要走向实习岗位,实习一年之后走向工作岗位。要想实现与企业的无间隙对接,不但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还必须具有一名企业员工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对企业来说,员工的素质甚至比专业技能更重要。而“7S管理”的引入,实际上是学校主动实现与企业接轨的一种措施。“7S管理”是由企业的“5S管理”扩展而来的,是现代团队行之有效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其作用是使学习、生活、实训环境整洁有序,提高效率,保证品质。职业学校越来越重视“7S管理”,一方面是接轨企业文化的需要,另一方面对中职学生的素质培养及学校新型管理模式的构建都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笔者学校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就业的需要,落实精细化管理理念,全面推行了“7S管理”。
三、教室“7S管理”的具体实践及成果展示
为了更好地实施“7S管理”模式,提升学生素质,笔者学校根据“7S管理”的精神和教室的实际使用情况,与学生共同制定了管理内容和实施细则,并通过黑板报进行宣传,下面介绍一下教室“7S管理”的具体实施过程及成果。
1.整理
整理是将教室内的物品分为有必要的与不必要的,并尽快清除后者,将混乱的状态改变为井然有序的状态。实践发现,经过整理,能够合理利用空间,塑造清爽的学习环境,塑造班级的良好形象。
这样做使教室设施,例如课桌椅、讲台、门窗 、照明灯具及开关、电风扇、电视机、黑板及附属设备、饮水机、卫生工具、电教设备等教学用具摆放整齐,学生形成了爱护公共设施的意识,并能整理好这些公共物品,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集体意识,对班级管理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另外,学生也能够及时清理个人物品,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个人素质。
2.整顿
整顿是对整理之后留在现场的必要物品分门别类放置,排列整齐。它是对整理工作的进一步落实,在实践中,将需要的物品明确放置场所,摆放整齐、有条不紊,制定废弃物处理办法,整整齐齐的学习环境对于每个人都是一种享受。
师生共同规划设计课桌椅、饮水机等物品的摆放位置,所有物品都要求摆放整齐、有条不紊。
(1)案例1:课桌椅的摆放及使用。
根据学校“7S管理”的规定,班级的课桌椅使用及摆放如下。
第一,桌子横竖成线,所有教室的格局都是一样的,靠门的一排设置10人座或8人座,学生离开座位时,椅子置于课桌下左右居中,靠椅紧贴课桌。
第二,课桌内、课桌下隔层的书本、作业本要摆放整齐,学习用品要分门别类;课桌内不放与学习无关的物品。
第三,上课时,桌面上只放与本节课相关的书本、文具,不摆放其他多余的东西。
第四,学生离开教室后,桌面上不放置任何物品。 (2)案例2:墙壁布置。
师生共同规划、设计教室墙上宣传栏目的位置与内容,摆放位置要求合理、醒目。教室四面墙壁上可以张贴一些励志的字画,教室门口的公告栏也可以根据班级的专业特色进行布置,教室内的奖状、学习专栏、学校通知等要张贴得整齐、美观,营造能体现班级、专业特色的教室文化。
(3)案例3:黑板报的创办。
笔者学校教室后面墙上的黑板是布艺板,所以学校发了一些长钉,黑板报的形式也由原来的涂涂画画变得更有趣了,学生的作品也别有一番风彩。
经过整顿的教室环境更加美观、清洁了,学生在这样的教室里学习和生活,感觉舒服、心情好。教室内的每个空间都是全体学生共同努力的成果,学生对自己辛勤劳动、精心布置的教室会更加珍惜、更有亲切感,也会更加爱护,把教室当做自己的家一样。
3.清扫
清扫是将教室环境、设施设备清扫擦拭干净,保持教室干净、整洁的状态。这样做除了清除垃圾和灰尘,保持了教室的干净、整洁,还增强了师生的视觉美感,提高了舒适度。
学校要求各班按照德育处的日常检查要求清扫教室。教室每天早、中、晚各打扫一次卫生,并及时清理垃圾,做好全天的卫生保持工作。教室内要保持无垃圾、干净整洁的状态,讲台上的物品、黑板上的字迹在每节课后要及时清理。学生课桌内、桌面上的物品每节课后也要及时清理,清扫工具使用后要放到指定的位置。
经过清扫这个环节,教室地面、窗台、瓷砖、墙壁、黑板、讲台、电器开关、走廊等时时都保持着干净的状态,为师生创造了一个整洁、良好的学习环境。
4.清洁
清洁是将上面的三个环节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一定要有教室物品摆放的标准和检查、监督制度,还要有卫生打扫、检查、保持的制度;教室内的物品要有专人负责保管,并有检查与考核制度。
(1)每天安排值日生负责打扫教室,坚持一日三扫制度。
(2)每天上课前检查班级卫生情况和“7S管理”的实施情况。
(3)课桌内无不用和无用物品;课桌内外物品摆放统一、整齐;桌面不得乱涂、乱画。
(4)教室内外地面无纸屑、果壳等垃圾,无口香糖痕迹、无痰迹。
(5)教室内外墙面无球印、脚印,无蜘蛛网,电源开关面板无污渍。
(6)教室内放置适当数量的卫生工具,并按统一要求摆放到位、整齐;打扫卫生后,垃圾要倒净。
(7)讲台擦净,只放必备物品,且放置整齐。
(8)黑板课后要擦净。
为了更有效地做好清洁环节,班级按照学校的要求做好清洁工作。学校依据制度及时检查,保证有检查、有反馈。学校分部门检查,每天都有教室“7S管理”反馈单,学校也会及时将反馈信息放在校内网上,反馈给班主任,再由班主任对不到位的地方进行整顿,这样保证了教室每天都清洁如新。
5.素养
素养就是全体学生认真执行规章制度,严守纪律和标准,提高文明礼貌水准,增强班级凝聚力,形成整齐划一的团队精神,养成按规定行事的良好学习和生活习惯。它能提升学生的品质,使学生对任何事情都认真对待,并能打造优秀的团队精神。
(1)明确学校推行“7S管理”的意义,了解要求和操作方法,并严格执行。
(2)严格执行学校的作息时间,不迟到、不旷课,事假、病假按要求请假,规范请假制度。
(3)规范穿着,按学校要求穿着校服。
(4)使用文明用语,见到教师要问好。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素养,学校很注重组织学生学习“7S管理”的各项制度,不断改进、完善“7S管理”方案,增强学生干部的责任心和团队意识,让学生养成按规定行事的良好学习、生活习惯。学校利用各种活动有效组织学生学习“7S管理”的相应制度,让学生逐步提高素养,认识到遵守规范对日后工作的重要性,教育学生提高爱护公物的意识,让学生遵守校规校纪,团结文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能自觉维护公共卫生,举止文明,不乱丢、乱倒垃圾,不在教学区吃零食,能够服从学校和教师的管理。学校很注重对学生素养的培养,由德育处统一检查并制定规范。通过素养培养,学生在渐渐地转变,表现越来越好。
6.安全
安全就是重视对全体学生的安全教育,教育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防患于未然。关注、预防、杜绝、消除一切不安全因素和现象。
安全无小事,我们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在大型活动前、节假日学生离校前、大扫除前,学校都会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平时定期检查班级公共设施、电器设备的状况,发现问题及时上报总务处。
(1)安全用电,不在教室使用“热得快”、暖手宝等电器,做到人走灯灭,饮水机、电灯等不得通宵开着。
(2)贵重物品随身携带,手机、钱包、饭卡等不随意放置。
(3)最后离开教室的学生要关好门窗。
(4)不吃不洁的、过期的、来历不明的食物,注意饮食卫生。
(5)不做出有安全隐患的行为,防止意外伤害发生,有安全隐患的设备要及时报修。
通过安全教育培养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学生每天都检查并自觉维护公共责任区内各类公共安全设施。
7.节约
节约就是对时间、空间、能源等方面的合理利用,以发挥它们的最大效能,从而创造一个高效率的、物尽其用的教室,提高效能,节约成本。
(1)节约用电,及时关闭电灯、饮水机、电风扇的电源。
(2)节约用水,冬天禁止用饮用水暖手。
节约是对整理工作的补充和指导,学生要遵守勤俭节约的原则,秉持三个观念:能用的东西尽可能利用;以主人翁的姿态对待教室内的设备设施;切勿随意丢弃甚至恶意损坏公共物品,要提高其使用价值。
经过实践,我们发现“7S管理”模式非常适合对中职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进行有效的管理。在运用“7S管理”模式进行管理时,必须明确“7S管理”的核心和精髓,“7S管理”的核心和精髓是素养,素养即教养,努力提高学生的素养,让他们养成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和作风,这是“7S管理”活动的核心。另外,推行“7S管理”贵在坚持。实施“7S管理”是一项持久工程,“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这是贴在学生寝室墙上的几句话,我们将牢记并不断实践“7S管理”宣言:“我们愿意做好,我们有信心做好,我们会坚持做好,直至形成好习惯!”
参考文献:
[1]李家林,江雨蓉.图说工厂7S管理[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2]吴发明,文菁华.7S推行操作手册[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3]文放怀.如何推行6S/7S新工厂管理[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杭州市富阳区职业教育中心)
关键词:中职学校 教室管理 “7S管理”
一、“7S管理”简介
1.“7S管理”的由来
最初源于日本的“5S管理”,是指在生产现场对人员、机器、材料、方法、信息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管理,这是日本企业独特的管理办法。因为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是日语外来词,在罗马文字的拼写中,第一个字母都是“S”,所以称之为“5S管理”。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管理活动认识的不断深入,又增加了“安全(Safety)”、“节约(Save)”、“学习(Study)”等内容。
2.“7S管理”的定义
所谓“7S管理”是指“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afety)、“节约”(Saving)。
3.“7S管理”的内容
(1)整理:增加作业面积,物流畅通,防止误用等。
(2)整顿:工作场所整洁明了,一目了然,减少取放物品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保持井井有条的工作秩序。
(3)清扫:清除现场的脏污、清除作业区域的物料垃圾。
(4)清洁:使整理、整顿和清扫工作成为一种惯例和制度,这是标准化的基础,也是一个企业形成企业文化的开始。
(5)素养:让员工成为遵守规章制度,并具有良好工作素养和习惯的人。
(6)安全: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保证生产连续、安全、正常地进行,减少因安全事故而带来的经济损失。
(7)节约:就是对时间、空间、能源等方面的合理利用,以发挥最大效能,从而创造一个高效率的、物尽其用的工作场所。
二、中职学校实施“7S管理”的必要性
1.学生管理的需要
中职学生基本上可分为这样几类:第一类是中考发挥失常,成绩不错、品德也优秀的学生,他们想走出中考失利的阴影,所以能够较好地完成学校的要求。第二类是成绩一般、品德也一般的学生,他们就读中职学校多是为了一张毕业证书,其不良的行为习惯需要教师的纠正和引导。第三类是成绩较差、行为习惯恶劣的,家长寄希望于学校来管教孩子,这类学生需要教师反复的教育和引导,其行为习惯才能有所改善,成绩才能有所提高。而现在的中职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好,独立意识差,男生不拘小节,连女生平时的行为习惯也不好,吃零食、乱丢垃圾,物品放置没有秩序,要用的时候又找不着,耽误了很多时间。所以,推行“7S管理”很有必要,这样不仅能够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还能增强学生的归属感,使学生的职业素养得到更大的提高。
2.就业形势的需要
中职学生基本在高二时就要走向实习岗位,实习一年之后走向工作岗位。要想实现与企业的无间隙对接,不但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还必须具有一名企业员工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对企业来说,员工的素质甚至比专业技能更重要。而“7S管理”的引入,实际上是学校主动实现与企业接轨的一种措施。“7S管理”是由企业的“5S管理”扩展而来的,是现代团队行之有效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其作用是使学习、生活、实训环境整洁有序,提高效率,保证品质。职业学校越来越重视“7S管理”,一方面是接轨企业文化的需要,另一方面对中职学生的素质培养及学校新型管理模式的构建都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笔者学校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就业的需要,落实精细化管理理念,全面推行了“7S管理”。
三、教室“7S管理”的具体实践及成果展示
为了更好地实施“7S管理”模式,提升学生素质,笔者学校根据“7S管理”的精神和教室的实际使用情况,与学生共同制定了管理内容和实施细则,并通过黑板报进行宣传,下面介绍一下教室“7S管理”的具体实施过程及成果。
1.整理
整理是将教室内的物品分为有必要的与不必要的,并尽快清除后者,将混乱的状态改变为井然有序的状态。实践发现,经过整理,能够合理利用空间,塑造清爽的学习环境,塑造班级的良好形象。
这样做使教室设施,例如课桌椅、讲台、门窗 、照明灯具及开关、电风扇、电视机、黑板及附属设备、饮水机、卫生工具、电教设备等教学用具摆放整齐,学生形成了爱护公共设施的意识,并能整理好这些公共物品,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集体意识,对班级管理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另外,学生也能够及时清理个人物品,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个人素质。
2.整顿
整顿是对整理之后留在现场的必要物品分门别类放置,排列整齐。它是对整理工作的进一步落实,在实践中,将需要的物品明确放置场所,摆放整齐、有条不紊,制定废弃物处理办法,整整齐齐的学习环境对于每个人都是一种享受。
师生共同规划设计课桌椅、饮水机等物品的摆放位置,所有物品都要求摆放整齐、有条不紊。
(1)案例1:课桌椅的摆放及使用。
根据学校“7S管理”的规定,班级的课桌椅使用及摆放如下。
第一,桌子横竖成线,所有教室的格局都是一样的,靠门的一排设置10人座或8人座,学生离开座位时,椅子置于课桌下左右居中,靠椅紧贴课桌。
第二,课桌内、课桌下隔层的书本、作业本要摆放整齐,学习用品要分门别类;课桌内不放与学习无关的物品。
第三,上课时,桌面上只放与本节课相关的书本、文具,不摆放其他多余的东西。
第四,学生离开教室后,桌面上不放置任何物品。 (2)案例2:墙壁布置。
师生共同规划、设计教室墙上宣传栏目的位置与内容,摆放位置要求合理、醒目。教室四面墙壁上可以张贴一些励志的字画,教室门口的公告栏也可以根据班级的专业特色进行布置,教室内的奖状、学习专栏、学校通知等要张贴得整齐、美观,营造能体现班级、专业特色的教室文化。
(3)案例3:黑板报的创办。
笔者学校教室后面墙上的黑板是布艺板,所以学校发了一些长钉,黑板报的形式也由原来的涂涂画画变得更有趣了,学生的作品也别有一番风彩。
经过整顿的教室环境更加美观、清洁了,学生在这样的教室里学习和生活,感觉舒服、心情好。教室内的每个空间都是全体学生共同努力的成果,学生对自己辛勤劳动、精心布置的教室会更加珍惜、更有亲切感,也会更加爱护,把教室当做自己的家一样。
3.清扫
清扫是将教室环境、设施设备清扫擦拭干净,保持教室干净、整洁的状态。这样做除了清除垃圾和灰尘,保持了教室的干净、整洁,还增强了师生的视觉美感,提高了舒适度。
学校要求各班按照德育处的日常检查要求清扫教室。教室每天早、中、晚各打扫一次卫生,并及时清理垃圾,做好全天的卫生保持工作。教室内要保持无垃圾、干净整洁的状态,讲台上的物品、黑板上的字迹在每节课后要及时清理。学生课桌内、桌面上的物品每节课后也要及时清理,清扫工具使用后要放到指定的位置。
经过清扫这个环节,教室地面、窗台、瓷砖、墙壁、黑板、讲台、电器开关、走廊等时时都保持着干净的状态,为师生创造了一个整洁、良好的学习环境。
4.清洁
清洁是将上面的三个环节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一定要有教室物品摆放的标准和检查、监督制度,还要有卫生打扫、检查、保持的制度;教室内的物品要有专人负责保管,并有检查与考核制度。
(1)每天安排值日生负责打扫教室,坚持一日三扫制度。
(2)每天上课前检查班级卫生情况和“7S管理”的实施情况。
(3)课桌内无不用和无用物品;课桌内外物品摆放统一、整齐;桌面不得乱涂、乱画。
(4)教室内外地面无纸屑、果壳等垃圾,无口香糖痕迹、无痰迹。
(5)教室内外墙面无球印、脚印,无蜘蛛网,电源开关面板无污渍。
(6)教室内放置适当数量的卫生工具,并按统一要求摆放到位、整齐;打扫卫生后,垃圾要倒净。
(7)讲台擦净,只放必备物品,且放置整齐。
(8)黑板课后要擦净。
为了更有效地做好清洁环节,班级按照学校的要求做好清洁工作。学校依据制度及时检查,保证有检查、有反馈。学校分部门检查,每天都有教室“7S管理”反馈单,学校也会及时将反馈信息放在校内网上,反馈给班主任,再由班主任对不到位的地方进行整顿,这样保证了教室每天都清洁如新。
5.素养
素养就是全体学生认真执行规章制度,严守纪律和标准,提高文明礼貌水准,增强班级凝聚力,形成整齐划一的团队精神,养成按规定行事的良好学习和生活习惯。它能提升学生的品质,使学生对任何事情都认真对待,并能打造优秀的团队精神。
(1)明确学校推行“7S管理”的意义,了解要求和操作方法,并严格执行。
(2)严格执行学校的作息时间,不迟到、不旷课,事假、病假按要求请假,规范请假制度。
(3)规范穿着,按学校要求穿着校服。
(4)使用文明用语,见到教师要问好。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素养,学校很注重组织学生学习“7S管理”的各项制度,不断改进、完善“7S管理”方案,增强学生干部的责任心和团队意识,让学生养成按规定行事的良好学习、生活习惯。学校利用各种活动有效组织学生学习“7S管理”的相应制度,让学生逐步提高素养,认识到遵守规范对日后工作的重要性,教育学生提高爱护公物的意识,让学生遵守校规校纪,团结文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能自觉维护公共卫生,举止文明,不乱丢、乱倒垃圾,不在教学区吃零食,能够服从学校和教师的管理。学校很注重对学生素养的培养,由德育处统一检查并制定规范。通过素养培养,学生在渐渐地转变,表现越来越好。
6.安全
安全就是重视对全体学生的安全教育,教育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防患于未然。关注、预防、杜绝、消除一切不安全因素和现象。
安全无小事,我们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在大型活动前、节假日学生离校前、大扫除前,学校都会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平时定期检查班级公共设施、电器设备的状况,发现问题及时上报总务处。
(1)安全用电,不在教室使用“热得快”、暖手宝等电器,做到人走灯灭,饮水机、电灯等不得通宵开着。
(2)贵重物品随身携带,手机、钱包、饭卡等不随意放置。
(3)最后离开教室的学生要关好门窗。
(4)不吃不洁的、过期的、来历不明的食物,注意饮食卫生。
(5)不做出有安全隐患的行为,防止意外伤害发生,有安全隐患的设备要及时报修。
通过安全教育培养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学生每天都检查并自觉维护公共责任区内各类公共安全设施。
7.节约
节约就是对时间、空间、能源等方面的合理利用,以发挥它们的最大效能,从而创造一个高效率的、物尽其用的教室,提高效能,节约成本。
(1)节约用电,及时关闭电灯、饮水机、电风扇的电源。
(2)节约用水,冬天禁止用饮用水暖手。
节约是对整理工作的补充和指导,学生要遵守勤俭节约的原则,秉持三个观念:能用的东西尽可能利用;以主人翁的姿态对待教室内的设备设施;切勿随意丢弃甚至恶意损坏公共物品,要提高其使用价值。
经过实践,我们发现“7S管理”模式非常适合对中职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进行有效的管理。在运用“7S管理”模式进行管理时,必须明确“7S管理”的核心和精髓,“7S管理”的核心和精髓是素养,素养即教养,努力提高学生的素养,让他们养成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和作风,这是“7S管理”活动的核心。另外,推行“7S管理”贵在坚持。实施“7S管理”是一项持久工程,“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这是贴在学生寝室墙上的几句话,我们将牢记并不断实践“7S管理”宣言:“我们愿意做好,我们有信心做好,我们会坚持做好,直至形成好习惯!”
参考文献:
[1]李家林,江雨蓉.图说工厂7S管理[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2]吴发明,文菁华.7S推行操作手册[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3]文放怀.如何推行6S/7S新工厂管理[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杭州市富阳区职业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