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鼠原代肝星状细胞获得率及纯度的分离方法

来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ddysa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由于小鼠肝脏小、血管较细,其原代肝星状细胞分离的难度相对较大,且得率有限,难以满足体外实验需求。目的:建立小鼠原代肝星状细胞高效稳定的分离方法,提高小鼠原代肝星状细胞的得率与纯度,为研究肝纤维化的机制奠定实验基础。方法:取成年雄性C57BL/6小鼠,以无钙镁离子的前灌流液经门静脉充分灌注肝脏,再先后以1 g/L链霉蛋白酶和0.7 g/LⅣ型胶原酶灌注,使用Nycodenz进行梯度密度离心,获取中间层原代肝星状细胞,锥虫蓝染法观察肝星状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法检测细胞纯度,免疫荧光法检测Desmin表达,并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培养3,5,7 d后的形态变化,PCR法检测培养3,5,7 d后α-平滑肌肌动蛋白及Ⅰ型胶原蛋白基因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1)每只小鼠肝脏可获得肝星状细胞(5.5±0.4)×10~6个,锥虫蓝检测细胞活力均大于95%,流式细胞法检测细胞纯度为94%,免疫荧光检测细胞高表达Desmin;(2)随着体外培养时间的延长,可见原代肝星状细胞逐渐由圆形向星型发展;(3)随培养天数增长,α-平滑肌肌动蛋白及Ⅰ型胶原蛋白表达逐渐升高;(4)结果提示,实验成功建立了高效分离小鼠肝星状细胞的方法,可为获得高纯度、高细胞活力的小鼠原代肝星状细胞提供技术方案,也为肝纤维化的机制研究提供技术保障。
其他文献
学生数学语言的掌握需要教师的培养,培养学生熟练地数学表达能力有切实可行的方法。
目的:探讨老年骨折患者术后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并分析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7月35例老年骨折术后医院感染患者为感染组,选取同期35例未发生医院感染的老
文章以“强基薄面”为中心,展开对路基的研究,对典型实验路段进行了检测评价分析,改变传统的压实施工方法,采用冲击式压路机改善路基压实效果和提高土基顶面回弹模量,从而达
供应商选择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吸引大量学者进行研究,其中大量文献显示神经网络方法比传统统计方法有更大的优越性。然而神经网络具有固有的缺陷,如最优解的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