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详细介绍了极早熟糯玉米新品种星糯668的选育经过、品种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适宜种植区域及栽培管理等措施。
关键词:鲜食玉米;杂交种;品种选育;星糯668
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识码:A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09.03.020
Breeding of Prematurity Waxy Corn Cultivar Xingnuo668
ZHAO Xiao-lei,FU Cong-gui,ZHANG Qiao-yun
(Tianjin Corp Research Institute,Tianjin 300112,China)
Abstract:The breeding, characteristics, yield performance, suitable plant area and other cultivation and management measures of extremely early waxy corn variety xingnuo668 were introduced particularly.
Key words: fesh-eating maize;hybrid seed;breeding;Xingnuo668
糯玉米富含蛋白质、多种氨基酸、钙和磷等多种矿物质营养元素,且脂肪含量低,其营养保健作用已为越来越多的城乡消费者青睐。星糯668是采用杂交育种方法选育出的极早熟鲜食专用糯玉米新品种。该品种已于2008年通过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该品种的育成填补了本地区6月25日前无糯玉米上市的空白。使鲜食糯玉米的上市期提早了1周左右的时间,丰富了市场供应,增加了农民收入。
1品种来源
星糯668是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鲜食玉米中心在2001年冬从云南南繁加代中以W287为母本,迁60-135为父本组配的杂交组合,其母本W287选自杂交组合98-163,经多代自交于2002年稳定,具有早熟、抗病、配合力高的特点,其株高120 cm,叶片数13片,穗位40 cm,穗长8~10 cm,穗行数10~12行,籽粒白色,糯质,硬粒型,叶片平展浓绿,花丝粉红,吐丝散粉协调。父本迁60-135选自冀东地区农家种“迁西60 d还家”,经多代自交于2002年第135行系谱入选,具有品质优良、高配合力、早熟的优点,父本迁60-135株高160 cm,叶片数17片,穗位60 cm,穗长10 cm,穗行数12行,基部叶鞘紫色,花丝绿色,雄穗分枝多,花粉量大,籽粒白色,糯质,硬粒型,叶片紧凑,株型清秀。
2特征特性
出苗至采收共76 d,株高179.4 cm,穗位52.6 cm,穗长16.4 cm,穗粗4.2 cm,穗行数12.4行,秃尖长1.4 cm,果穗筒形,籽粒白色,糯质,花丝粉红色,总叶片数15片,株型平展。
经天津农科院植保所鉴定:感丝黑穗病(31.1%),抗黑粉病(3.1%)。经天津市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支链淀粉含量98.1%。
3产量表现
在2002年的组合鉴定试验中表现为早熟、大穗、口感好;2003年、2004年进入品比试验,两年品比结果,产量均高于对照“津鲜2号”,平均产量增加12%,熟期较“津鲜2号”长2~3 d;2005年、2006年、2007年3年连续在武清的河西务、陈嘴等地进行生产示范,与生产对照品种“万粘三号”、“香糯3号”相比,口感明显优于“万粘三号”和“香糯三号”,采收期比对照品种提前3~5 d,产量持平,但产值平均提高15%~20%。
2005年、2006年、2007年3年在天津武清、辽宁锦州地区、山东广饶、邹平、浙江长兴等地生产示范均表现出良好的品质,早熟性和抗病性突出,鲜穗产量11 250 kg/hm2,较对照品种彩糯一号增产7%,万粘三号增产5%。6月20日成熟,较对照品种彩糯一号和万粘三号提前3 d,外观品质和口感均优于对照品种。
4适宜种植区域
本品种适宜华北、东北及黄淮流域鲜食玉米种植区域种植。
5栽培技术要点
足墒播种,适宜密度52 500~60 000株/hm2,施N、P、K复合肥750 kg/hm2或优质农家肥45 000 kg/hm2,肥料全部底施,地膜覆盖,3月15日—20日播种(天津),大喇叭口期浇头水,吐丝期浇第2次水,注意防治果穗玉米螟和金龟子危害,在6月20日—25日采收上市。
6制种技术要点
隔离制种,母本与父本行比6∶1,父本提前母本9~11 d播种,母本密度97 500株/hm2,父本密度18 000株/hm2。同时加强肥、水、病虫杂草等管理。
参考文献:
[1] 邵景坡,张巧云.鲜食玉米高产值综合栽培技术的研究[J].天津农林科技,1992 (4):3-5.
[2] 赵顺玉,郭冬生,付从贵.国内鲜食玉米生产及研究现状分析[J].天津农林科技,2004(1):12-15.
[3] 卢和顶,陈山虎,童川拉,等.鲜食黑糯玉米新品种闽紫糯1号的选育技术报告[J].玉米科学,2005,13(3):56-57.
[4] 蔡士兵,卓越,魏平民,等.超级黑糯玉米杂交种黑玫瑰1号的选育及应用研究[J].玉米科学,2004,12(增刊):28.
关键词:鲜食玉米;杂交种;品种选育;星糯668
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识码:A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09.03.020
Breeding of Prematurity Waxy Corn Cultivar Xingnuo668
ZHAO Xiao-lei,FU Cong-gui,ZHANG Qiao-yun
(Tianjin Corp Research Institute,Tianjin 300112,China)
Abstract:The breeding, characteristics, yield performance, suitable plant area and other cultivation and management measures of extremely early waxy corn variety xingnuo668 were introduced particularly.
Key words: fesh-eating maize;hybrid seed;breeding;Xingnuo668
糯玉米富含蛋白质、多种氨基酸、钙和磷等多种矿物质营养元素,且脂肪含量低,其营养保健作用已为越来越多的城乡消费者青睐。星糯668是采用杂交育种方法选育出的极早熟鲜食专用糯玉米新品种。该品种已于2008年通过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该品种的育成填补了本地区6月25日前无糯玉米上市的空白。使鲜食糯玉米的上市期提早了1周左右的时间,丰富了市场供应,增加了农民收入。
1品种来源
星糯668是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鲜食玉米中心在2001年冬从云南南繁加代中以W287为母本,迁60-135为父本组配的杂交组合,其母本W287选自杂交组合98-163,经多代自交于2002年稳定,具有早熟、抗病、配合力高的特点,其株高120 cm,叶片数13片,穗位40 cm,穗长8~10 cm,穗行数10~12行,籽粒白色,糯质,硬粒型,叶片平展浓绿,花丝粉红,吐丝散粉协调。父本迁60-135选自冀东地区农家种“迁西60 d还家”,经多代自交于2002年第135行系谱入选,具有品质优良、高配合力、早熟的优点,父本迁60-135株高160 cm,叶片数17片,穗位60 cm,穗长10 cm,穗行数12行,基部叶鞘紫色,花丝绿色,雄穗分枝多,花粉量大,籽粒白色,糯质,硬粒型,叶片紧凑,株型清秀。
2特征特性
出苗至采收共76 d,株高179.4 cm,穗位52.6 cm,穗长16.4 cm,穗粗4.2 cm,穗行数12.4行,秃尖长1.4 cm,果穗筒形,籽粒白色,糯质,花丝粉红色,总叶片数15片,株型平展。
经天津农科院植保所鉴定:感丝黑穗病(31.1%),抗黑粉病(3.1%)。经天津市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支链淀粉含量98.1%。
3产量表现
在2002年的组合鉴定试验中表现为早熟、大穗、口感好;2003年、2004年进入品比试验,两年品比结果,产量均高于对照“津鲜2号”,平均产量增加12%,熟期较“津鲜2号”长2~3 d;2005年、2006年、2007年3年连续在武清的河西务、陈嘴等地进行生产示范,与生产对照品种“万粘三号”、“香糯3号”相比,口感明显优于“万粘三号”和“香糯三号”,采收期比对照品种提前3~5 d,产量持平,但产值平均提高15%~20%。
2005年、2006年、2007年3年在天津武清、辽宁锦州地区、山东广饶、邹平、浙江长兴等地生产示范均表现出良好的品质,早熟性和抗病性突出,鲜穗产量11 250 kg/hm2,较对照品种彩糯一号增产7%,万粘三号增产5%。6月20日成熟,较对照品种彩糯一号和万粘三号提前3 d,外观品质和口感均优于对照品种。
4适宜种植区域
本品种适宜华北、东北及黄淮流域鲜食玉米种植区域种植。
5栽培技术要点
足墒播种,适宜密度52 500~60 000株/hm2,施N、P、K复合肥750 kg/hm2或优质农家肥45 000 kg/hm2,肥料全部底施,地膜覆盖,3月15日—20日播种(天津),大喇叭口期浇头水,吐丝期浇第2次水,注意防治果穗玉米螟和金龟子危害,在6月20日—25日采收上市。
6制种技术要点
隔离制种,母本与父本行比6∶1,父本提前母本9~11 d播种,母本密度97 500株/hm2,父本密度18 000株/hm2。同时加强肥、水、病虫杂草等管理。
参考文献:
[1] 邵景坡,张巧云.鲜食玉米高产值综合栽培技术的研究[J].天津农林科技,1992 (4):3-5.
[2] 赵顺玉,郭冬生,付从贵.国内鲜食玉米生产及研究现状分析[J].天津农林科技,2004(1):12-15.
[3] 卢和顶,陈山虎,童川拉,等.鲜食黑糯玉米新品种闽紫糯1号的选育技术报告[J].玉米科学,2005,13(3):56-57.
[4] 蔡士兵,卓越,魏平民,等.超级黑糯玉米杂交种黑玫瑰1号的选育及应用研究[J].玉米科学,2004,12(增刊):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