莉莉安

来源 :文学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st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那是什么?”
  房间没有留灯,墙角的电蚊香露出一道红光,像是掉在地上的水渍,借由旁边的塑料包装映成一片。
  徐薇停顿了两秒,没等来任何回答。此时,我半截脊背还露在被子外面,空调冷气在狭小的房间营造出一种辽阔感。这一刻我倒有点感谢这台用力过猛的旧空调,用一种人造的辽阔掩盖了我此刻的尴尬。
  冷风从另一侧钻了进来,徐薇把被子掀开了,直接朝墙角走去。
  好了,不能装睡了。
  我打开灯,光亮一下充满了房间。我们都没为开灯做好准备,徐薇站在原地停了两秒。等视线再次清晰时,房间已恢复了白天的样子。地上的内衣内裤一下从黑暗里浮现出来,没来得及扔的外卖盒在另一个墙角宣告它的存在。垃圾可以收拾,但有些东西就没那么简单。
  “是本书欸。”徐薇把那本东西从旁边的一堆快递袋拿了出来。书的塑料封套被撕了半截,一层灰上还留有几个我的指印。徐薇把书朝我这转了转。
  “把书放在蚊香边上也太危险了吧。”
  我没想好怎么接话,但还是坐了起来。
  “我可以拆開吗?”没等我回答,另一半封套已经掉在了地上。你看看,家里就是这么变乱的。
  “《日全食》……这个朱莉安是谁?不会是学术专著吧,看封面不像。”
  “是叫莉莉安。”我没打算回答所有问题,文科男家里怎么会有天文学专著。时间也不早了,纠缠在这个话题不会有好事。
  “原来是本小说……”
  徐薇居然还不打算睡。她干脆把书翻开,站到了灯下面。
  “作者原来是个中国人。欸,她和你本科是一个学校一个专业的。你认识这个人吗?”
  “嗯……认识。”
  “你们很熟吗?”
  “她已经疯了。”
  这其实并不算个回答,但我想说的话只有这些。我又把灯关了,身体重新缩了回去。徐薇大概是察觉了异样,回来钻进了被窝。身边又热了起来。
  “书不在书架上就应该在垃圾桶里。”我又想起以前大学老师的话。对于我这种学生,箴言也就犯错的时候想得起来。
  房间又只剩下那个红点,我倒有些睡不着。热量又从被子里冒了出来,我伸出半边胳膊,但空调实在是凉,又只好缩回去。
  这个名字好久没出现在我的生活里。
  嗯,莉莉安。莉莉安。
  2
  莉莉安疯了并不是个确切的说法,当然她原来的名字也不叫莉莉安。现在想来,当初认识的时候,她已经有些不太正常。
  ——“你的名字是?”
  ——“莉莉安。”
  ——“嗯?”
  ——“莉、莉、安。”
  六年前和她认识的时候,也是在一个初秋的下午。但转眼间,图书馆已经变成了眼前的办公室,冰咖啡变成了保温杯。我对着稿费单发呆,不知怎地又想起来莉莉安。当初莉莉安在自我介绍的时候,刻意强调了每个字的音节。“Lillian”就这样变成了“莉、莉、安”,青春的画面再一斟酌竟显得有些滑稽,现在看整段对话充满了不明所以的气息。
  莉莉安同是我中文系的学生,她要低我两级。认识她的时候我在为毕业论文和申请学校忙碌。我是从理工科学校毕业的,整个校园只有一个文科图书馆,所以经常能在里面碰到学弟学妹。
  念完博士后我就回国做了编辑。我在表格上快速拉出了一列数据。本来,如果没有后来的那些事,莉莉安和表格上的任何一项都没有分别,她只会是我某个交往不长的女朋友。
  莉莉安当时在写小说。写的是长篇,好像就是那本《日全食》。可能在别的专业,写小说是一件很酷的事,但在中文系,写小说就像称呼自己为“莉莉安”一样不合时宜。
  莉莉安本名叫徐奕芳。每次我都需要思考三秒才能确定她的本名。我一直觉得这名字老气,猜她是不喜欢才给自己找了个新名字。莉莉安大概是得了精神分裂症。说是“大概”,只因为这一切都是我的猜想。我从来没把莉莉安送去我们也并没有交往多久,还没到我毕业我们就分手了。之后我就出国,生活里没了她的消息。
  在国外的几年,我也不是没有想起过莉莉安。我不止一次在网络上搜索“精神分裂”,试着把她的行为和整个词条对应起来。
  ——“多重人格症是指一个人同时具有两种或多种非常不同的人格。此类患者的行为差异好像是完全不同的人,每个人格有其姓名、记忆及行为方式……”
  我似乎没见过她的另外一个人格,这我也并不确定。只记得有一次我们住在外面,快两点的时候她还窝在被子里按手机,我被塑料键盘的声音给吵醒。屏幕蓝光下的莉莉安嘴巴念念有词,一会儿是徐奕芳,一会儿变成了莉莉安,逆着光看,头发毛糙得特别明显。她也没想过我会醒,嘴巴里恋恋不舍地重复一个个奇怪的句子。
  可能是在写小说?
  当时的我已经对她有些厌烦。我往里扯了扯被子,轻轻讲了声“早点睡吧”。这个打断出乎她的意料,键盘声停滞了几秒后,她把手机放回了床头柜,不声不响地回应了我的要求。
  那几秒钟的喃喃自语,究竟是她的另一人格,还是仅为她的简单重复?可能我这辈子也没机会知道了。
  3
  思绪被徐薇发来的链接打断。
  ——“震惊!9·23将会迎来百年一遇的超级日全食,你的那个TA准备好了没有?”
  9月23,正好是3天后。怪不得昨天她对那本书那么感兴趣。我点进去看了眼,没想到居然是个情侣游的报名网页。
  徐薇是我现在的女朋友,她对生活充满了这种仪式感。
  “你要去就去吧。”我快速打下这段话,顺便补上一个笑脸,好弥补昨天夜里的冷淡。我突然想起来,莉莉安自言自语的那晚,那天是我唯一一次和她住在外面。但居然什么事也没有发生。我们似乎是准备第二天去看某个天文奇观,好像也是日全食。
  但一切都和我想象的不同。当时什么都没有发生,至少从肉眼看过去是这样。没有电影里的天昏地暗,天空依旧明亮得不行。几个天文社的成员发给我们几副观测眼镜,但我依旧没看到什么。莉莉安拉着我的手往她看到的地方指,但我始终觉得那不过是块有洞的云。对我而言,白天和晚上竟然什么也没发生,她莫名的雀跃加重了我的失落。从郊区回学校我就和她提了分手,之后再也没联系过。   ——“嗯嗯,好的。今天晚上我要加班,你早点睡吧。”徐薇也在后面加了一个笑臉。
  突然觉得生活有些巧合。
  三周前我收到了莉莉安的那本书。快递寄件人上只留了姓,电话一看就是个座机。做编辑后,有不少作者朋友寄书来,但没想到是这本书。
  我们在交往的时候她其实已经写得差不多了,没想到过了六年才出版。但这六年间,我们也再没联系过,她不可能知道我现在的住址。大概是有什么共同的朋友吧?我看了眼出版信息,是家外地出版社做的,责编我也没听说过。可能是出版社想蹭热点?不过好歹也是出了,至少说明混得还不差吧。
  以前恋爱的时候,她忙着写这本小说,我忙着写毕业论文。整个恋情其实异常平淡,我从头到尾都没有要看看她小说的念头。现在想想还有些后悔。前几个月领导还问我有没有好的出版企划,看来是错过一个热点。
  好吧,后悔不限于此。当初和她在一起的时候也并没有多喜欢她。她大概只是刚好在一个我需要的时间出现了,并且我们互相并不排斥。每次我和她说话,她都要认真地想个两三秒,再给我一个她认为还行的答复。我时常怀疑我和她之间有着时差,交谈间无处不在的停顿渐渐消磨掉我仅有的耐性。刚认识的时候我觉得她可爱,但我未必一直需要一个可爱的人。
  我对她未必有多好。好吧,没有未必,就是不好。我没想到回忆起莉莉安让我如此烦躁,毕竟她早已经是我的一个陌生人。
  也许是因为又要去看日全食。
  似乎又回到了六年前的那一天。不过这次我早早预料到日全食的寡淡。这样看,徐薇和莉莉安竟有些相似。徐薇是我回国以后认识的,她没有莉莉安那样的“迟钝”,这让我和她交流起来不太费劲。
  但似乎、好像、也就这样。
  我好像太沉迷这类约摸含义的副词了。但我越发觉得,精确的陈述能力是会随着年龄丧失的,这种模糊的语义反而能给物品带来极大的安全感。
  4
  在离这很远的地方,有一片海滩。
  天空圆圆地盖住了这个地方,白色的沙子像是从云层里抖落的碎屑。连绵的浪花声构成了这里的节律。天始终是亮的,莉莉安每天就在浪花的起落中睁开了眼睛。
  莉莉安已经不记得自己是什么时候出现在这里的,生命像阳光一样绵长。
  当她第一次睁开眼睛的时候,她就已经住在了这座城堡里。透过窗子,能看到一整片蓝天与海滩。
  莉莉安试着离开这座城堡,但她发现自己做不到。
  自己的房间外面只有一道旋转楼梯。她试着飞奔向下,但是永远找不到楼梯的尽头。每一层楼梯都连接着一个房间,每一个房间都有一扇窗户和一张床。
  房间的布置各不相同,功能也完全不一样。莉莉安经常趴在窗子上,让衣服贴着砖石,尽可能地把身子探出去。风从窗子灌进来,莉莉安的头发被向后吹起,微微卷曲的发梢在阳光里呈现出棕黄的色泽。
  刚开始的几年,莉莉安很喜欢这里。不同的房间有不同的功能。有一层是一间巨大的厨房。当她走进那个赤红色砖块的房间时,一本书就飘到了她面前。她跟着书页学习生火、热烤箱,她只要想一想就会有食材出现在篮子里。莉莉安几乎没花什么力气就做了一顿大餐。海鸥停在了厨房的窗口,等待着她的投喂。
  莉莉安把面包屑还有鱼干放在了窗台上。她看着逗留的海鸟,自顾自地想:
  “外面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这里的生活就像潮汐,从来没有停的那天。莉莉安很快就厌倦了这样的日子。但是楼梯就像这时间一样长,她永远都找不到城堡的出口。
  一天,她再次探出身子。浅黄色的砖墙和底下的沙滩接在一起。她一点一点伸出脑袋,气流由上至下钻入她的衣服。她第一次感受到,外面的世界竟和自己如此接近。
  “跳下去吧。”
  她忽然听到一个声音,连忙从窗口退了回来。
  没有人。她回过头仔细打量一遍房间,一块墙皮从房间掉落碎在地上,扬起一阵灰尘。
  莉莉安从来没有在城堡里见过其他人,但是这个声音却莫名熟悉。
  她想起了自己在某一层书房学到的内容:
  如果她从窗口跳下去,她的速度会不断加快,她迟早有一天会落在地上,离开这座城堡。
  那就跳吧。
  她翻身从窗台跳了下去。袖子、裙摆出乎意料地膨了起来,气流快速从脸上划过,耳际是一片嘈杂的风声。
  莉莉安觉得很疼。
  不是风划在脸上的疼。她觉得自己身体里有一部分要分裂出去。剧烈的撕裂感从胸口蔓延开来,先前的那个声音又在耳边响起,密集的词语像是一连串的咒语。
  莉莉安晕了过去。
  5
  不太像本正常的书。
  这是我看完《日全食》第一章的最大感受。
  我把书合上向后陷进枕头里。快11点了,徐薇还没有回来。台灯在床单上铺出一层圆形的光斑,指针声成为了夜晚的脉搏。
  这本书不是纯粹的小说,它更像是一本插画集,里面的配图也是出自莉莉安之手。书虽然是厚厚的一本,但字数未必有多少。
  很难定义这本书的分类。中国的童话故事少有这种成人色调。让我困惑的是,这个故事目前还和“日全食”没有任何关系。
  我把书翻过来。
  ——“远东少年儿童出版社”
  真的有这个出版社吗?再翻到封底。
  居然没有书号。
  我试着搜索“莉莉安”、“远东少年儿童出版社”、这本书的责编“李林凯”……果然,没有一点相关信息。
  不是吧……我突然后悔翻开这本书。本身这个故事也不算好读,现在无处可寻的出版信息让我心里发毛。莉莉安为什么要寄这本书给我?这个问题比这本书的来由还要莫名其妙。
  今晚徐薇恰巧不在,但这并不是阅读的好时机。
  徐薇是学经济的,她和莉莉安恰好相反。她的话很多,问题也很多。同居后我基本上没在家里看过书。   她说话有百分之七十的句子都以问号收尾。刚接触的时候我觉得这很不错,一问一答的重复感觉有说不完的话。但时间久了总会消磨掉人的耐性。我觉得她的问题就像莉莉安书里的楼梯,永远没有尽头。
  此刻我竟有些怀念徐薇,她笨拙的问题起码能冲淡这本书带来的不适。我一下子觉得徐薇和莉莉安有些相似。她们两人只是话多话少的不同,但内在似乎总有什么能量。生活实际需要这种雀跃,但我并不喜欢生活。
  我把灯关上缩进了被子里,望着头顶的天花板。徐薇很少有加班到那么晚,她在干什么呢?她如果知道自己男朋友暗自将她和某一任对比,又会作何感想呢?
  好吧,我其实也并不感兴趣。但我需要想些什么度过入睡前的几分钟。我现在才明白为何那本书对我会如此怪异:
  我在看莉莉安写一个关于“莉莉安”自己的故事。
  我总是不自觉地把两个莉莉安联系起来,试图在回忆里找到情节的蛛丝马迹。我更想通过这个故事了解莉莉安为什么要寄这本书给我。
  黑夜塌在了身上。似乎拉上被子,就能睡得更安稳一些。
  6
  当莉莉安再次睁开双眼,她又回到了最初的那个房间,坐在了一面梳妆镜前。她抬起头环顾四周,手臂被脑袋压出了红红的一块,但房间仍旧是熟悉的布置。
  她不记得当时是如何下坠的,也不清楚自己睡了多久,她只记得一阵剧烈的疼痛,似乎现在仍缠绕在胸口。
  “你还好吗?”
  是跳塔前的那个声音。
  莉莉安回身寻找,但没有任何身影。她发现先前的窗子已经被玻璃封了起来,墙上多了挂钟与日历。
  “看这里。”
  这里?这里是哪里?
  “看镜子。”
  莉莉安不明白那个声音是如何听见自己的想法。她望向梳妆台的镜子,除了熟悉的装潢,依旧什么都没有。
  镜子里的自己慢慢抬起了胳膊,拿手指了指自己的心脏。
  “在这里啊。”
  莉莉安一连后退了几步,但镜子里的自己视线没有丝毫偏转。
  “你是谁?”
  “你不记得我了吗?”
  莉莉安努力想偏过头去,但身体却一直不受控制。
  “我们原来都一样,都只是住在这座城堡里的灵魂。”
  “不可能,”莉莉安随手敲碎了身旁的花瓶,捡起一块碎片对准了自己的脖子,“我从出生就一直在这,怎么会是什么灵魂?”
  “难道有人出生就那么大了吗?”镜子里的人扔开了碎片,“你看过那些书的。你骗不了自己。”
  这座城堡每隔几层就会有一个书房。每个书房的藏书大同小异。莉莉安知道她在说什么。
  她记得在城堡度过的每一天,但是对自己的童年一无所知。书本告诉她,人是不可能憑空就长那么大的,她也曾好奇过自己的曾经,但是她在这座城堡里找不到一点线索。每当她睡醒的时候,房间都会打扫干净,所有活动过的痕迹都会被拭去。
  莉莉安慢慢走到镜子前,“告诉我你知道的事。”
  ……
  ……
  莉莉安坐在镜子前,海风撼动着玻璃,咸湿的气味从窗缝里飘了进来。
  这个世界和莉莉安书里读到的世界并不是一个世界,这里其实也并不是座城堡。这个世界居住着无数像莉莉安,或者是莉莉安身体另外一半那样的灵魂。他们终日游荡在这座城堡里,寻找机会附身在这具肉体上。
  在莉莉安附身前,这具身体曾属于无数个灵魂。只有当身体上的那些灵魂离开了这个世界,才会有新的灵魂附身。
  “那之前的那些灵魂都去了哪里?”
  “去了你书里看到的那个世界。”
  只有在城堡发生巨大异动的时候——比如说莉莉安从窗台跳下,才会有灵魂附身的机会。
  “那现在我们该怎么办?”
  “我们要在日全食来临前,集齐这几样东西。”
  莉莉安在纸上写下一连串奇怪的物品:
  海鸥的羽毛、城墙的砖粉、老鼠的尾巴、莉莉安自己的睫毛、三颗紫水晶。
  “日全食就在两天后,只有在这几天前找齐这几样东西,我们才能回到自己原来的世界。”
  7
  我在地铁上翻完了莉莉安的这本书。直到最后,书中的莉莉安也没能回到原来的世界。莉莉安好不容易找到了三颗紫水晶,但是一直帮助她的海鸥受伤了,需要一颗紫水晶疗伤。所以直到日全食结束,她也没能回来。
  她描述的日全食倒不是电视上常见的那种。插图里的日全食就像那次我们在山顶看到的一样,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过。她们就和海鸥度过了自己人生最平常的几小时。
  书很快翻到了封底。这一再提醒我,这是本没有书号的书。
  作为编辑,我似乎不该问这么业余的问题,但我还是想知道:
  这本书是为了什么?
  不只是为什么写,还有为什么要寄给我。
  我不算她很重要的人吧。但谁对她算重要呢?
  我又想起刚认识她时,向她室友探听情况。几个人和莉莉安都不熟,也很少看见莉莉安和其他人,甚至是父母聊天。这么看她倒真有点像书里那个莫名出现在城堡里的“莉莉安”。
  ——“早点回家吧,我给你准备了惊喜。”
  徐薇发来了消息。六年过去了,突然觉得身边的人都没怎么变。这条消息莫名加剧了我的焦躁。徐薇肯定不理解我在烦躁什么,她的心里只有明天的浪漫约会。这条消息最多只是提醒我回家该如何表现,她从没给我准备过真正的惊喜。
  昨天徐薇到家已经快两点,她发现我被吵醒后干脆聊起了日全食。现在突然想把这本书塞给她看看,好让她从自以为是的浪漫中清醒过来。
  地铁缓缓进站,我被人群又往里挤了一点。我原来很少将她们两个放在一起,现在想想她们竟然有不少相似之处。莉莉安本名的姓氏和她一样,她们两个和我也并不完全合适。我自己也没想到能和徐薇交往那么久,但到现在居然也找不出什么分手的理由。她每天都是那样,很少能察觉到我的不开心。
  当初和莉莉安交往时,我好像也是这样。地铁窗户投射出我的影子。我似乎看见六年前和现在的我一起出现在这个人群里。
  地铁慢慢开出地面,室外的霞光映了进来,车厢里每个人泛起了橙色的细绒。
  停下来就到了。下地铁站,拐个弯,向前走500米,再按电铃,就到家了。
  这条路我也走了许久,重复的日子也和徐薇过了许久。也许今天应该做些改变。
  今天我没按电铃,特意从包里掏出钥匙开门。徐薇听见动静后立刻跑到了房门前。
  ——“你看看这是什么?”
  我没有心情搭理她无聊的玩笑,但是淡淡的紫光晃在我面前。
  “这是紫水晶哦。据说带着去看日全食会有好运的。”
  8
  双休日,不睡懒觉,早起去郊区看日全食。
  一切都和六年前那样相似。
  我们跟着领队登上小山,开阔的平台上已经挤了不少人。日全食马上就要开始了,旁边已经有情侣抱怨怎么天还没暗下来。
  我都没打算抬头,兀自地把石头从栏杆踢了下去。石子从土坡上的野草滚过,不知道会停在这里还是落向远方。
  闲下来的手在把玩紫水晶,忽然我觉得天就暗下来了。
  我抬头望去,看到一个熟悉的影子。
  ——“莉莉安?”
  黑暗转瞬即逝,天依旧是亮堂的一片,四周充满了情侣上当的抱怨。
其他文献
雨水节  窗外,雨沙沙地滴落  我躺在床上  从一本库切的小说里歇下来  去听那窗外的雨声  房间里开着暖气  细叶兰第二次开出了  一串粉紫色的小花  厨房里煲着一小罐银耳羹  香甜的味道弥漫了整个房间  一整天了  我沉浸在小说的细节中  在时间的表皮上  雨自顾自地嘀嗒着  均匀而有节奏  书中那个老摄影师的身份困境  汇同着它,一起垒高了我的惶惑  这回,是应和  使我感到不安和不快  乌
期刊
做无用之事  一个人活着,有时候也需要  做一些没啥用的事情  放纵你自己  譬如写诗,譬如学画习字  既不能充饥保暖  也不为挣钱养家  与功利无关  对世界对社会又改变不了什么  仅仅因为兴趣,或痴爱  这就够了  如草长叶枯般自然  如云卷云舒般随缘  在时光磨损的过程中能够享受  某种愉悦  而美,也会相应而至  扮靓你的生活  日 历  每天撕去一叶日历  我手中小小纸片如鸟儿一般  飞
期刊
一  这一年集团公关年会的选址,大家全没发言权。  公共事务部换了新老板梅芝,正好五十岁的台湾女人喜欢说一不二,她取个英文名还用的是中文谐音就看出她个性,她说去海南:“什么?前年刚去过?去过就不能再去吗?”  入住三亚豪华度假宾馆,站在棚状屋顶的大堂里,人就能听到涛声。大家航班时间不一,从全国各大城市络绎赶来。  乔治张高个子戴眼镜,不胖不瘦,拖着不大的黑色商务旅行箱。会务组的人对他挺殷勤,因为他
期刊
1  康燕大学毕业后,没有进父亲的恒康商贸公司工作,而是选择开了一家小小的咖啡馆来打发时间。不过她平时很少去那儿,总是把时间花费在每个周末的派对和聚会上。从彭城的南区到北区,从东区到西区,这一年来她几乎没怎么正式吃过饭——往往在聚会上,她都是无休止地喝着酒,抽着烟,环顾四周,和朋友们胡乱聊着天。现在,渐渐地,她有了厌烦心理,有了疲惫感,也为某个朋友带来的新朋友而生厌。可今天,她不得已又处在一个派对
期刊
雎鸠的千年爱情  ——《国风·周南·关雎》  打开斑驳发黄的《诗经》  踩着繁体字跳跃向前  我要找到一处森林古沙洲  调查雎鸠与采荇女  三千年前相遇的情景  雎鸠欢快地啼叫起来  采荇女直起了身  雎鸠啼叫得婉转流利  采荇女的秀发飘飞  雎鸠的声音亲切着急  采荇女的脸上已汗水晶晶  雎鸠不停地啼叫着  还千里迢迢噙来一颗红豆  却再也不见采荇女踪影  直到我最终合上《诗经》  世上已传得沸
期刊
梁 祝  梁山伯,  与女扮男装的祝英台,  十八里相送之后,化了蝶。  他们两人的那点事儿,  从坊间的流言蜚语,  落笔成白纸黑字,  不是也是了。  东晋当过县令的本家,  鄞州治理过姚江,  积劳成疾而终。  青春期与英台有点暧昧,  而且不知道她是女人,  即使同床共枕,  也算是清清白白。  还真没有床笫之事,  兄弟与兄弟,  比男人与女人之间,  更有一種情怀,牢不可破。  我的本
期刊
雪 限  那晚踏雪归,想到林教头  将花枪和酒葫芦放在雪里。  豹子头,在五内奋蹄,  想撞开铁幕  三天后,雪开始消融。  一张宣纸透出墨点,透出  大地的原味。丛林从积雪中  露出许多鼻孔。退潮时的泡沫  不断积聚,不断破灭,重现  湖水的黑暗。岛屿露出水面  麦苗和油菜周遭留白,其实都是  残雪。美人的手臂与锁骨  那么冷艳,那么凉白  心中的山神庙与心中的梁山  相距不远,只在灰烬两端。 
期刊
屋檐下的棒槌娃  下雨了  水从天上来  老宅屋檐下  一串水珠  在黄土地面  溅起一排水柱  站起又躺下  躺下又站起  媽妈说——  那是棒槌娃在跳舞  在叮咚叮咚的音乐声里  我在想——  在干旱贫瘠的故乡  养大一个娃  真不容易  植物与人物  一棵树长在地上  那叫植物  一棵树走在路上  那叫人物  植物通过叶子与阳光和好  人物通过脚板与大地对话  植物的年轮迎向风雨  人物的年
期刊
1  我们约好了,六点钟  要去田里,抠土豆,把手伸进土里  湿润的,暖暖的  一场雨水还没完全蒸发掉  妈妈,可是我不想亲近这些土豆  我不想在下午的六点钟离开家  趟水过河,打扰撒欢的兔子  也不想翻山越岭,唱山歌  妈妈,我是不想打扰那些睡着的土豆  在土里,它们养着强壮的筋骨  它们不说话,但是却曾经偷偷哭过  妈妈,我也想哭,抱着一颗土豆  我知道,只要我们一起哭  天上的星星,就会都睁
期刊
芙蓉女士吱呀呀一声打开木门,埋伏在墙角的北风便呼啦啦一阵闯了进去,顺手将她的棉袍扯成一把弯弓的形状。尾随的北风变成一群细蛇,瞬间钻进她脖子和她抬起的袖口里。那时候,雪花漫天飞扬,雪花劈头盖脸。  这是民国早年的一个春节。浙西江山县城的雨花小姐跟随母亲去乡下外婆家拜年。雨花只是吃了一碗十岁生日面条的工夫,大雪就封山了。外婆在收拾碗筷的时候喃喃自语,她说从没见过这样的雪,和面条一样沉。雨花打了一个饱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