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依不同性别或能力,混合编成若干小组(每组约2至6人),小组成员分工合作,相互扶持,彼此指导,共同努力学会教师每节课安排的内容,并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小组合作学习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是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集体成绩为评价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合作学习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优点多多,它有着传统教学那种单一单向的教学方式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它一改过去教师“独霸课堂”、“满堂灌”的局面,打破了课堂气氛的沉闷,在发挥学生的潜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有其独到的优势,同时加强了学生间的信息交流,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拉近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合作学习有利于因材施教,弥补了教师由于班额大而不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不足,实现了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及实践和发展的目的。
小组合作学习尽管有如此多的优点,在数学教学中使用频率也很高,但不可否认也存在着许多的低效现象,如条件不成熟,时机不适当;分组不合理,规则不明确;目的不明确,缺乏过程控制;缺少反馈和交流等。
那么,怎样才能解决以上问题,走出这片沼泽,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呢?笔者认为教师课前认真备课,根据具体教材,抓住有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各种契机,精心预设,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合理分组,以学生为主体的同时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下面笔者就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一、创设情趣,选择适当的合作学习时机
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为了追求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不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盲目地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例如:有的教师在教学内容过易或过难的地方设计小组讨论;有的教师在适合于学生自主探索或动手实践的地方安排小组交流;有的教师在适合于全班教学或教师引导的地方组织小组探究。结果由于条件、时机不当,收效甚微。
笔者认为合作学习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有吸引力的主题——这个主题应该是开放的、有价值的、有挑战性的、学生感兴趣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不是什么内容都要合作、什么时候都能合作。比如课堂一开始的情景引人,好的情景引人入胜能很好的吸引住学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创设一种数学活动的情境,在活动中,教师既很好发挥组织引导的作用,又与学生一起合作、交流、探究。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一边参与活动,一边在积极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的数青蛙的儿歌中,当学生发现儿歌中蕴含着数学规律,读不完儿歌时,我不失时机的设问,“你能用一句话表示出这首儿歌吗”,虽然前面已经出现过找规律的数学题目,学生也都能觉察出这是一个规律性题目,但是要他們能够很快的说出这个规律还是个难点,他们想表达却苦于表达不出来,这个时候适当引导他们合作学习,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这个规律。学生的思维是很活跃的,通过合作他们会想到用字母X的代数式来表示。就这样学生不断地在思考问题中体验、领会了数学规律,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因此,教学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就要因题而异,通过巧妙的诱导,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如教学“整式的加减”时,我在黑板上出示了一题:化简并求值3a2-2a(a-3b)-3b(2a+b)+3b2,让学生来考考老师,让他们任意报一些a、b的值,因为知道它化简的结果是a2,所以无论学生报的数有多大或多特别,我都能很快说出这个代数式的值,在学生的“惊讶”之余他们产生了疑问,“为什么老师如此神速?这里面肯定有什么奥秘?”学生们带着渴求的心理想去探索其中的规律,让同学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先探究,这样,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便能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他们的合作学习,结果很快知晓原来是先化简再代入。通过小组合作自己找到答案,让他们觉得自己非常有成就感,有了成就感信心大增,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就越来越浓了。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当学生的意见出现分歧时,适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不同观点的学生展开争论,引起思维碰撞,学习效果更为有效。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我出示了这样一道习题:一张正方形红纸,边长66厘米,要用它做成底是33厘米,高是22厘米的三角形,最多可以做多少个?要求学生先自己读题,理解题意。一位学生读着题不由叫出声:“如果问题中没有了‘最多’就不好做了。”“是这样的吗?解决这个问题与最多有联系吗?”有的学生觉得没有什么联系,这个时候我抓住机会让学生先自己独立思考,再在小组里讨论交流,经过几番面红耳赤地争论,最后得出结论:有“最多”两个字,说明剪成的三角形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二、合理分工,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是按前后座位自然分成四人小组,而座位的编排往往又是按学生的高矮次序和男女生简单搭配而成的。这样分组虽然开展小组活动简便易行,但人员简单地搭配不免会存在不合理,不利于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在课堂中,还经常会出现这种现象,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立即让学生合作讨论,教室里马上就会出现一片热烈讨论的场面。但只要稍加注意不难发现,这只是一种表面上的“假热闹”,实际上“活而无序”。有的小组两三个人同时抢着发言,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谁也不听谁的;有的小组始终只有一两个人发言,其他人一言不发,只是心不在焉地坐着;有的小组互相推辞,谁也不发言;甚至有的小组借此机会闲聊、说笑或者干别的事。究其原因,主要是小组成员之间没有明确的分工,缺乏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 笔者认为每个小组的成员轮流当小组长会比较好。小组长主持小组活动,按小组学习要求,组织大家交流、争辩、实践等。每次学生的合作学习由小组选出一名代表,作为本组“代言人”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这给了那些反应较慢,表达跟不上节奏,羞于开口的学生一个锻炼机会,选小组“代言人”也可以让学生在讨论时学会倾听,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合作。
对“代言人”来说,他能获得伙伴们的信任,心中自然充满自豪感和使命感,必然会努力做得好些。另外,因小组的不断变动,“代言人”也不断变化,每个学生都有可能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自己的特长成为小组“代言人”,也就使每个人都有机会获得一种成就感。
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一是独立思考的习惯,以避免小组交流“人云亦云”盲目从众的现象;二是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的习惯;三是认真倾听的习惯;四是遵守课堂纪律和合作规则的习惯,避免不必要的争论和争吵。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学习数学知识同样也离不開实践操作。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操作活动,既能体现集体的智慧又能从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与人合作的习惯。教师在引导操作时,要有意识地创设有利于合作的活动,促进学生合作能力的提高。如我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让学生用准备好的学具(一个空心圆柱,一个和圆柱等底等高的空心圆锥,沙子、水),让他们小组合作动手实践探究圆锥的体积。学生兴致盎然,有的两个一组先用水来实验,有的四人一组用沙子来试验,有人操作,有人记录,根据结果再讨论、推测,最终得出结论……这样的合作学习既发挥了学生的智慧,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合作学习的乐趣和作用,也大大增强了学生协作互助的合作意识。
三、巧妙设疑,激发合作欲望
有的教师为了赶时髦,不分主次轻重,每节课都用合作学习,并且认为一节课内用得越多越好,走入了教学误区。有的学校在让学生合作时常会见到这样的情形:学生只是坐在一起,并没有按老师设定的目标进行。有的在埋头写作业,有的在三三两两、津津有味地闲聊题外话,有的因害羞内向而沉默不语、独自发呆。事实上,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形式上简单地让学生凑在一起。这种情况已经失去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也常见到有些老师给学生发布完“下面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指令后就放任自流,不闻不问,不指导、监控学生的交往活动。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热情的帮助,在小组中巡回指导,提供必要的启发、帮助和建议,必要时参与其中,形成一种师生互动的良好合作氛围,而不能作为一个局外人,造成“放羊式”的小组讨论交流。
“学源于思,而思源于疑。”课堂合作学习中应把质疑、释疑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鼓励学生合理猜想,经历观察、实验、归纳等数学活动,寻求证据,获得结论。
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我让学生拿出一张长方形纸片,他们能说出每个角都是90°,内角和是 360°,然后要求学生将长方形沿着一条对角线剪开,使学生认识到每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再追问学生: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那么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呢?你能验证吗?学生都能非常快的回答这些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但是要他们验证会觉得有困难,于是要求学生分组合作,寻求多种验证的方法。学生的思维是非常活跃的,通过合作学习学生想出了多种方法:
1.用量角器量出每一个三角形的度数,算出三个内角和大约是180°。
2.把三个内角剪开拼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平角(180°)。
3.用折纸的方法将三个内角正好拼成一个平角。
尽管以上验证方法,有的不够严密,但都体现学生集体的智慧,学生带着疑问去学习去合作讨论,大大激发了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共同探索、合作解决问题的欲望,让他们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愉悦。
又如当要概括学习内容、发现规律、提取思维精华时,引导学生讨论,使学生积极地去发现,主动地去探求,自觉地去运用 。从而不仅理解知识,更重要是学会了方法,锻炼了思维,培养了能力。学生在讨论中学会了观察、比较 、发现、归纳等方法。
教学“年、月、日”时,上课一开始我就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小明今年12岁了,可是他只过了3个生日,这是怎么回事?正常的一般每年都会有一个生日,学生在问题悬念的驱使下不仅能主动探究,而且产生了交流与合作的需要。这时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既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又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和研讨,得出“四年一闰”的规律。学生对规律就会理解得更深刻,掌握得更牢固,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四、组织讨论交流,及时反馈
合作学习是为了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每个小组成员都要为了小组的集体荣誉而积极合作、共同讨论、交流信息,最后达成共识。这是合作学习的最终目的。可是很多情况下,讨论没有结果,或者学生有结果,但缺少反馈机制,交流不足,不能达到相互激发思维的目的。
小组讨论是合作学习的核心,小组讨论质量的高低直接反映和决定合作学习效果的优劣。在教学设计和实践中,教师要善于把握好讨论的契机,选择好讨论的内容,使讨论成为深化课堂教学、促进合作交流、参与互动、发展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当知识出现难点、疑点,而使学生思维受阻需要帮助时,或优秀学生提出新见解而其他大部分学生不理解时,教师不能把现成的答案告诉学生,而应当及时抓住学生愤悱心理,组织小组讨论,促使学生思考探究,合作交流,活跃课堂气氛,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例如教学“正方形”时,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我让学生帮老师设计花坛: 在一块正方形的花坛上,欲修建两条直的小路,使得两条直的小路将花坛平均分成面积相等的四部分(不考虑道路的宽度),你有几种方法(至少说出三种)?一般的学生都能想到两种,就是对称轴的两种方法,对于第三种学生会感到束手无策,教师抓住时机组织小组讨论。学生会积极的拿尺子铅笔在纸上画,小组之间热烈的交流着各种不同的方法同时验证着这些方法是否正确,一定时间后让学生再次讨论归纳:这些方法有相同之处吗?学生们怀着强烈的求知欲望 投入到创新学习的活动中去。并及时反馈学习心得。
最后,作为合作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在实施这种学习方式时,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做一个成功的引导者、促进者、合作者。如具备对异质性小组进行调控、促进等组织技能,及时地诊断与处理问题,当学生和小组面临问题时,能进行辨别、分析,并对学生进行帮助,对学生学习进行有效的调控和促进。通过新课导言的设计,问题情境的创设等,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产生合作学习的冲动和愿望。在合作学习中,要巧妙地把你对学生个人和小组行为的期望传递给学生,从而激活学生的互动技能和社会技能。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尽量多走动,多观察,多倾听,必要时可进行干预。教给学生一些探索、发现的方法,让学生会探索,会发现,不断引发学生思维碰撞,把学生的探索引向深处。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的良好学习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要通过不断地指导,长期地熏陶,通过相互探讨,不断反思,不断校正,才能逐步走向成熟,走出沼泽。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优点多多,它有着传统教学那种单一单向的教学方式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它一改过去教师“独霸课堂”、“满堂灌”的局面,打破了课堂气氛的沉闷,在发挥学生的潜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有其独到的优势,同时加强了学生间的信息交流,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拉近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合作学习有利于因材施教,弥补了教师由于班额大而不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不足,实现了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及实践和发展的目的。
小组合作学习尽管有如此多的优点,在数学教学中使用频率也很高,但不可否认也存在着许多的低效现象,如条件不成熟,时机不适当;分组不合理,规则不明确;目的不明确,缺乏过程控制;缺少反馈和交流等。
那么,怎样才能解决以上问题,走出这片沼泽,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呢?笔者认为教师课前认真备课,根据具体教材,抓住有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各种契机,精心预设,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合理分组,以学生为主体的同时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下面笔者就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一、创设情趣,选择适当的合作学习时机
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为了追求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不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盲目地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例如:有的教师在教学内容过易或过难的地方设计小组讨论;有的教师在适合于学生自主探索或动手实践的地方安排小组交流;有的教师在适合于全班教学或教师引导的地方组织小组探究。结果由于条件、时机不当,收效甚微。
笔者认为合作学习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有吸引力的主题——这个主题应该是开放的、有价值的、有挑战性的、学生感兴趣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不是什么内容都要合作、什么时候都能合作。比如课堂一开始的情景引人,好的情景引人入胜能很好的吸引住学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创设一种数学活动的情境,在活动中,教师既很好发挥组织引导的作用,又与学生一起合作、交流、探究。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一边参与活动,一边在积极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的数青蛙的儿歌中,当学生发现儿歌中蕴含着数学规律,读不完儿歌时,我不失时机的设问,“你能用一句话表示出这首儿歌吗”,虽然前面已经出现过找规律的数学题目,学生也都能觉察出这是一个规律性题目,但是要他們能够很快的说出这个规律还是个难点,他们想表达却苦于表达不出来,这个时候适当引导他们合作学习,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这个规律。学生的思维是很活跃的,通过合作他们会想到用字母X的代数式来表示。就这样学生不断地在思考问题中体验、领会了数学规律,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因此,教学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就要因题而异,通过巧妙的诱导,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如教学“整式的加减”时,我在黑板上出示了一题:化简并求值3a2-2a(a-3b)-3b(2a+b)+3b2,让学生来考考老师,让他们任意报一些a、b的值,因为知道它化简的结果是a2,所以无论学生报的数有多大或多特别,我都能很快说出这个代数式的值,在学生的“惊讶”之余他们产生了疑问,“为什么老师如此神速?这里面肯定有什么奥秘?”学生们带着渴求的心理想去探索其中的规律,让同学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先探究,这样,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便能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他们的合作学习,结果很快知晓原来是先化简再代入。通过小组合作自己找到答案,让他们觉得自己非常有成就感,有了成就感信心大增,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就越来越浓了。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当学生的意见出现分歧时,适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不同观点的学生展开争论,引起思维碰撞,学习效果更为有效。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我出示了这样一道习题:一张正方形红纸,边长66厘米,要用它做成底是33厘米,高是22厘米的三角形,最多可以做多少个?要求学生先自己读题,理解题意。一位学生读着题不由叫出声:“如果问题中没有了‘最多’就不好做了。”“是这样的吗?解决这个问题与最多有联系吗?”有的学生觉得没有什么联系,这个时候我抓住机会让学生先自己独立思考,再在小组里讨论交流,经过几番面红耳赤地争论,最后得出结论:有“最多”两个字,说明剪成的三角形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二、合理分工,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是按前后座位自然分成四人小组,而座位的编排往往又是按学生的高矮次序和男女生简单搭配而成的。这样分组虽然开展小组活动简便易行,但人员简单地搭配不免会存在不合理,不利于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在课堂中,还经常会出现这种现象,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立即让学生合作讨论,教室里马上就会出现一片热烈讨论的场面。但只要稍加注意不难发现,这只是一种表面上的“假热闹”,实际上“活而无序”。有的小组两三个人同时抢着发言,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谁也不听谁的;有的小组始终只有一两个人发言,其他人一言不发,只是心不在焉地坐着;有的小组互相推辞,谁也不发言;甚至有的小组借此机会闲聊、说笑或者干别的事。究其原因,主要是小组成员之间没有明确的分工,缺乏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 笔者认为每个小组的成员轮流当小组长会比较好。小组长主持小组活动,按小组学习要求,组织大家交流、争辩、实践等。每次学生的合作学习由小组选出一名代表,作为本组“代言人”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这给了那些反应较慢,表达跟不上节奏,羞于开口的学生一个锻炼机会,选小组“代言人”也可以让学生在讨论时学会倾听,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合作。
对“代言人”来说,他能获得伙伴们的信任,心中自然充满自豪感和使命感,必然会努力做得好些。另外,因小组的不断变动,“代言人”也不断变化,每个学生都有可能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自己的特长成为小组“代言人”,也就使每个人都有机会获得一种成就感。
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一是独立思考的习惯,以避免小组交流“人云亦云”盲目从众的现象;二是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的习惯;三是认真倾听的习惯;四是遵守课堂纪律和合作规则的习惯,避免不必要的争论和争吵。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学习数学知识同样也离不開实践操作。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操作活动,既能体现集体的智慧又能从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与人合作的习惯。教师在引导操作时,要有意识地创设有利于合作的活动,促进学生合作能力的提高。如我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让学生用准备好的学具(一个空心圆柱,一个和圆柱等底等高的空心圆锥,沙子、水),让他们小组合作动手实践探究圆锥的体积。学生兴致盎然,有的两个一组先用水来实验,有的四人一组用沙子来试验,有人操作,有人记录,根据结果再讨论、推测,最终得出结论……这样的合作学习既发挥了学生的智慧,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合作学习的乐趣和作用,也大大增强了学生协作互助的合作意识。
三、巧妙设疑,激发合作欲望
有的教师为了赶时髦,不分主次轻重,每节课都用合作学习,并且认为一节课内用得越多越好,走入了教学误区。有的学校在让学生合作时常会见到这样的情形:学生只是坐在一起,并没有按老师设定的目标进行。有的在埋头写作业,有的在三三两两、津津有味地闲聊题外话,有的因害羞内向而沉默不语、独自发呆。事实上,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形式上简单地让学生凑在一起。这种情况已经失去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也常见到有些老师给学生发布完“下面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指令后就放任自流,不闻不问,不指导、监控学生的交往活动。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热情的帮助,在小组中巡回指导,提供必要的启发、帮助和建议,必要时参与其中,形成一种师生互动的良好合作氛围,而不能作为一个局外人,造成“放羊式”的小组讨论交流。
“学源于思,而思源于疑。”课堂合作学习中应把质疑、释疑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鼓励学生合理猜想,经历观察、实验、归纳等数学活动,寻求证据,获得结论。
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我让学生拿出一张长方形纸片,他们能说出每个角都是90°,内角和是 360°,然后要求学生将长方形沿着一条对角线剪开,使学生认识到每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再追问学生: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那么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呢?你能验证吗?学生都能非常快的回答这些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但是要他们验证会觉得有困难,于是要求学生分组合作,寻求多种验证的方法。学生的思维是非常活跃的,通过合作学习学生想出了多种方法:
1.用量角器量出每一个三角形的度数,算出三个内角和大约是180°。
2.把三个内角剪开拼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平角(180°)。
3.用折纸的方法将三个内角正好拼成一个平角。
尽管以上验证方法,有的不够严密,但都体现学生集体的智慧,学生带着疑问去学习去合作讨论,大大激发了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共同探索、合作解决问题的欲望,让他们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愉悦。
又如当要概括学习内容、发现规律、提取思维精华时,引导学生讨论,使学生积极地去发现,主动地去探求,自觉地去运用 。从而不仅理解知识,更重要是学会了方法,锻炼了思维,培养了能力。学生在讨论中学会了观察、比较 、发现、归纳等方法。
教学“年、月、日”时,上课一开始我就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小明今年12岁了,可是他只过了3个生日,这是怎么回事?正常的一般每年都会有一个生日,学生在问题悬念的驱使下不仅能主动探究,而且产生了交流与合作的需要。这时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既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又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和研讨,得出“四年一闰”的规律。学生对规律就会理解得更深刻,掌握得更牢固,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四、组织讨论交流,及时反馈
合作学习是为了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每个小组成员都要为了小组的集体荣誉而积极合作、共同讨论、交流信息,最后达成共识。这是合作学习的最终目的。可是很多情况下,讨论没有结果,或者学生有结果,但缺少反馈机制,交流不足,不能达到相互激发思维的目的。
小组讨论是合作学习的核心,小组讨论质量的高低直接反映和决定合作学习效果的优劣。在教学设计和实践中,教师要善于把握好讨论的契机,选择好讨论的内容,使讨论成为深化课堂教学、促进合作交流、参与互动、发展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当知识出现难点、疑点,而使学生思维受阻需要帮助时,或优秀学生提出新见解而其他大部分学生不理解时,教师不能把现成的答案告诉学生,而应当及时抓住学生愤悱心理,组织小组讨论,促使学生思考探究,合作交流,活跃课堂气氛,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例如教学“正方形”时,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我让学生帮老师设计花坛: 在一块正方形的花坛上,欲修建两条直的小路,使得两条直的小路将花坛平均分成面积相等的四部分(不考虑道路的宽度),你有几种方法(至少说出三种)?一般的学生都能想到两种,就是对称轴的两种方法,对于第三种学生会感到束手无策,教师抓住时机组织小组讨论。学生会积极的拿尺子铅笔在纸上画,小组之间热烈的交流着各种不同的方法同时验证着这些方法是否正确,一定时间后让学生再次讨论归纳:这些方法有相同之处吗?学生们怀着强烈的求知欲望 投入到创新学习的活动中去。并及时反馈学习心得。
最后,作为合作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在实施这种学习方式时,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做一个成功的引导者、促进者、合作者。如具备对异质性小组进行调控、促进等组织技能,及时地诊断与处理问题,当学生和小组面临问题时,能进行辨别、分析,并对学生进行帮助,对学生学习进行有效的调控和促进。通过新课导言的设计,问题情境的创设等,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产生合作学习的冲动和愿望。在合作学习中,要巧妙地把你对学生个人和小组行为的期望传递给学生,从而激活学生的互动技能和社会技能。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尽量多走动,多观察,多倾听,必要时可进行干预。教给学生一些探索、发现的方法,让学生会探索,会发现,不断引发学生思维碰撞,把学生的探索引向深处。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的良好学习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要通过不断地指导,长期地熏陶,通过相互探讨,不断反思,不断校正,才能逐步走向成熟,走出沼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