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没有解决温饱问题之前,贫困地区的青山绿水可能会被看成“穷山恶水”。在当前精准扶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途中,要进一步加大生态扶贫力度,让绿水青山成为可用可享的金山银山,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环节,是适应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要方面,更是打好“三大攻坚战”的重中之重。只有让绿水青山成为可用可享的金山银山,才是永续保护绿水青山的动力。适度开发、改造和利用自然,加大生态补偿力度,发展区域特色生态产业,加快实施生态移民搬迁工程,这些举措就是让绿水青山成为可用可享的金山银山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习近平;绿水青山;金山银山;生态扶贫
[中图分类号]X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21(2018)03-0150-07
圆梦全面小康,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作出的庄严承诺。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论断,这个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就我国的现实来看,很多贫困地区往往都是生态环境美好但同时也很脆弱的地区,相当一部分生活在绿水青山中的群众是贫困人口,是精准扶贫的对象。适应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变化,多措并举,加大生态扶贫力度,让绿水青山成为可用可享的金山银山,才能永续保护绿水青山,才能保障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一、让绿水青山成为可用可享的金山银山,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方面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环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重要、最难做到的是“全面”。“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全面小康社会里的“全面”,不光体现在涉及领域的全面性,即在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都要达到小康水平,也包括覆盖人群的全面性,即“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中庄严承诺:“2020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我们将举全党全国之力,坚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确保兑现我们的承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习近平总书记在多种场合、多次强调这一思想。这里讲的“老乡”主要指的是居住在农村或山区、海岛的广大农村人口。习近平总书记还曾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老区的全面小康,没有老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那是不完整的。”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小康社会”的深刻认识,准确把握住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全面小康意味着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没有全民小康就不可能有全面小康。
(二)适应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要方面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一个重大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社会主要矛盾两个方面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人民群众的需要从“物质文化需要”转化到“美好生活的需要”,“落后的社会生产”转化到“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突出体现在我国还存在一定数量的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加快推进我国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
習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到2020年我们在总量和速度上完成了目标,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更加严重,短板更加突出,就算不上真正实现了目标。因此,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的力度,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把努力缩小绿水青山生态脆弱区域的发展差距,作为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缩小这些区域的发展差距,既要缩小国内生产总值总量和增长速度的差距,更要缩小居民收入水平、基础设施通达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的差距。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三)要打好“三大攻坚战”的重中之重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生态扶贫是生态保护与精准脱贫的有机结合,正处在“三大攻坚战”的交汇点上。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坚持保护生态,加强生态扶贫,推进绿色发展,让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绿水青山成为当地群众可用可享的金山银山,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永续保护绿水青山,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方面。
一、让绿水青山成为可用可享的金山银山,是永续保护绿水青山的动力
人的需求是分层次的,只有最根本的要求达到之后才会有更高的追求。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忧心忡忡的、贫穷的人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美,是一种主观感受,是相对的。对于“忧心忡忡的穷人”来说,富人闲人眼里的“最美的风景”对他来说是没有意义的,对他最有意义的是能解决温饱。山水林田草湖本身是自然景色,但欣赏它们的活动是文化。绿水青山,是一种自然之美,同时也是一种主观审美。在没有解决温饱的时候,青山绿水可能更会被看成“穷山恶水”。只有在解决温饱之后、在摆脱了生存压力之后,人们才会在心理和精神上感觉和欣赏绿水青山之美,并进而有意识地去保护这种美。
当然,在没有解决基本生存问题的情况下,政府也可以通过外部的强制力让人们去保护。但在这一过程中,往往要付出较高的社会成本和行政成本。而且,这种保护终究是被动的,因而也是不可靠的、不能长久的。 从全国来说,当前一些生态环境好的地方,往往都位于生态红线保护区、重点生态功能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甚至贫困地区,即“老、少、边、穷”地区。从国家的全局利益来说,这些地区保护好生态环境,维护好生态安全,就是对全国最好的贡献。然而,绿水青山虽然好,但单一的生态不能当饭吃,人不能守着绿水青山过苦日子、穷日子。绿水青山枉自多。“美丽而贫困”的日子,是不能让人甘心的。实践早已证明,保护生态环境,必须考虑当地的民生问题。只讲保护而不计民生,保护工作肯定搞不好。为了永续保护绿水青山,必须把这些地区作为扶贫攻坚、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战场,必须夯实当地群众的经济基础,从而赋予当地保护绿水青山的永久性的、内在的动力。
因此,要坚持“要美丽也要富裕,要生态也要小康”的理念,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加快推进生态扶贫、脱贫。要把生态保护与改善民生有机结合,积极探索让生态效益变成经济效益、让生态优势变成发展优势的发展路径,促进美丽与富裕的高度统一,增加当地群众的收入,让绿水青山成为老百姓可用可享的金山银山,借力绿水青山助推老百姓“拔穷根”“摘穷帽”,实现从“绿色的贫困”到“美丽的富饶”的新跨越,让生态红利惠及贫困地区群众,让生态成果全民共享。
三、让绿水青山成为可用可享的金山银山的基本路径
(一)适度开发、改造和利用自然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是我们与自然相处的基本遵循,我们必须科学理解、准确把握。对生态红线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不是说一点不能动,更不是说要搞成无人区。严格落实“三线一单”(即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强化空间总量、环境准入管理,根本目的在于协调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确保发展不超载、底线不突破,并不是拒绝一切开发建设活动,更不是不要发展,而是禁止与主体功能定位和空间规划不符的开发建设活动。
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前提下,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发展,为了使大自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可以适度开发、改造自然。对自然进行有限度的、科学的改造,对环境实施有利的改变,不但不会破坏生态环境,还可以让自然为人类服务的同时,减缓生态退化,使生态增值,实现更好的保护。无论是古代还是当代,都不乏这样的例子。古代的如大禹治水疏通水道、先秦时期开凿郑国渠、李冰开凿都江堰、隋炀帝开凿京杭大运河。当代的如河南林县开凿红旗渠、三北防护林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等等。
人类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早在十多年前,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就曾指出:“我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通俗地讲,就是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在“两山论”的诞生地,就有一个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成功范例——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该电站装机容量180万千瓦,日循环蓄能量866万千瓦/小时,年发电量31.6亿千瓦/小时,以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及独特的山区风貌而享誉海内外。
当然,这种对自然的开发、改造和利用,必须慎之又慎,必须经过严格而充分的科学论证,必须依法有序进行,必须确保生态保护与扶贫开发实现双赢,严防开发活动失控,严防由此导致的生态破坏。
(二)加大生态补偿力度
通常说来,要发展就要上馬建设项目,尤其是见效快的工业企业。一些生态环境好的地方原本就是贫困或欠发达地区,单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更加需要“大干快上”。而由于要保护生态环境,必然要限制开发。从某种意义上说,一定程度上剥夺或牺牲了当地的发展权。显而易见,这是不公平的。
“污染者担责、损害者赔偿、受益者付费、保护者补偿”,是国际通行的生态环境保护原则。我们决不能让优美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吃亏,不能让那里的群众守着绿水青山过穷日子、苦日子,必须对那些作出生态贡献的贫困地区进行生态补偿,以促进环境公平正义。我们应当形成一个共识,生态补偿不是施舍,而是对这些地区的群众为生态保护做出贡献的一种鼓励、一种肯定、一种回报,同时也是帮助他们脱贫的一个重要方式。
由于良好生态环境的受益者是国家和社会,而不是直接对应的特定人群,因而这种补偿只能由政府来组织实施。要按照可衡量、可统计、可比较的生态产品价值,对作出生态保护贡献的贫困地区进行合理的补偿。我国已实施生态补偿政策多年,并取得了良好效果。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全社会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应加大生态补偿力度,提高生态补偿标准,增加中央财政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提高中央预算内投资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基础设施建设的份额。要制定对生态产品进行等值补偿,甚至超值补偿的法规、标准和政策,使补偿水平达到省内人均财政收入水平。
(三)发展区域特色生态产业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要生态不是不要发展,不以GDP增长率论英雄并不是不要GDP。以往的经验教训启示我们,绝不能仅仅靠山吃山,只利用不保护,坐吃山空;反过来,如果单单守着绿水青山,不会科学利用,不善永续利用,也换不来金山银山。在“两山”之间,不能顾此失彼,不能“两张皮”,而应相互促进、彼此融合。让贫困地区群众积极保护自然生态,关键是要依托生态优势,打生态牌,走绿色发展之路。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生态补偿是一种“输血式扶贫”,本质上还是“等、靠、要”,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开展“造血式扶贫”,赋予保护地区以自我造血功能,帮助贫困者生产自救。要坚持以“两山论”为指导,以创新理念引领绿色发展,在保护好绿水青山的前提下,结合地区实际,实施“生态十产业”发展工程,探索个性化绿色发展路子,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 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最佳路径是“生态十产业”,将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发展与减缓贫困有机结合起来,鼓励和支持贫困地区依托生态环境资源“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实现生态与产业的耦合,形成成熟的绿色产业体系和绿色减贫的模式。
一是发展“生态十种养”产业。实施特色农林工程,培育循环农业,指导贫困户依托山、水、人资源,发展菜、茶、桑、药、菌、畜和禽等特色产业,创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形成每村都有品牌产业、每户都有增收产业的格局。比如,培育“猪-沼-果”模式、“鱼-桑-鸡”立体复合循环模式、“秸秆-基料-食用菌”以秸秆为纽带的循环模式,等等,都是环境友好型的高效农业。这些模式既能获得综合经济效益,又能较大程度地减轻农业源污染。
二是发展“生態+电商”产业。运用互联网破解生态产品销售瓶颈,将特色农副产品销至城市、全国甚至海外。还可以让城市居民以购买生态产品的方式,参与和支持国家脱贫攻坚工程,带动生态农业进入良性循环轨道。
三是发展“生态+养老”产业。在生态环境质量较好、具备一定交通条件的贫困地区,因地制宜开展“大健康”产业,把村庄变成候鸟式养老基地、把贫困户变成房东。
四是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利用当地生态资源发展旅游业,将绿色资源转化为绿色资本、绿色产品、绿色服务,使生态旅游业成为当地经济发展和扶贫脱贫的重要抓手。要创造条件,使贫困人口参与到旅游产业发展之中,成为绿色资本、产品和绿色服务的供给者。比如,引导贫困户创办农家乐,把民房变成客栈;依托当地特色资源,制作、销售特色旅游纪念品;吸收当地居民成为旅游景区管理服务人员,等等。在解决贫困人口就业的同时,增加其收入。
五是采用“企业+贫困户”的模式。培训贫困户,招聘贫困户入厂工作,为其提供就业机会;培训具有一定能力和素质的贫困户,并为其提供设备,让其参与产业链分工,生产零配件,为核心企业提供配套生产服务,从而带动其脱贫致富。
另外,还应探索将部分贫困人口转为生态保护人员,带动贫困户增收,最终实现生态农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脱贫工程的多赢。
(四)加快实施生态移民搬迁工程
当前,我国还有一些群众生活在交通极为不便的大山沟内,少数人终其一生没有走出过大山,没有机会接触现代科技文明。限于自然条件,这些地区群众的就业、就学、就医等问题,很难、甚至无法就地解决。这些地区往往既是贫困地区,也是生态脆弱区。
对居住在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等地区的贫困人口,应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编制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加快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帮助其尽快实现转移就业,享有与当地群众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确保移民搬得出、留得住、能就业、有保障。生态移民搬迁,不仅能够尽快实现精准脱贫,同时,也将让这些生态脆弱的地区得以休养生息,一劳永逸地防范开发建设给生态脆弱区可能带来的生态破坏。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实施绿色产业扶贫,增强生态脆弱地区的“造血”功能,提升贫困地区的扶贫脱贫能力,把绿水青山变为可用可享的金山银山,必须严格遵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确定的基本原则,坚持保护生态,实现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保护放在优先位置,扶贫开发不能以牺牲生态为代价,探索生态脱贫新路子,让贫困人口从生态建设与修复中得到更多实惠。处理好扶贫、脱贫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严防顾此失彼,坚决反对以资源换增长、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小康的发展路径,杜绝任何理由的生态破坏,切实把好事办好。否则,损害了生态系统,失去脱贫的物质基础,即便取得短期脱贫效果,将来也必定返贫。只有处理好资源开发和自然生态保护的关系,经济发展才能可持续,才能永葆绿水青山,才能永享金山银山。
[关键词]习近平;绿水青山;金山银山;生态扶贫
[中图分类号]X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21(2018)03-0150-07
圆梦全面小康,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作出的庄严承诺。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论断,这个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就我国的现实来看,很多贫困地区往往都是生态环境美好但同时也很脆弱的地区,相当一部分生活在绿水青山中的群众是贫困人口,是精准扶贫的对象。适应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变化,多措并举,加大生态扶贫力度,让绿水青山成为可用可享的金山银山,才能永续保护绿水青山,才能保障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一、让绿水青山成为可用可享的金山银山,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方面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环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重要、最难做到的是“全面”。“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全面小康社会里的“全面”,不光体现在涉及领域的全面性,即在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都要达到小康水平,也包括覆盖人群的全面性,即“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中庄严承诺:“2020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我们将举全党全国之力,坚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确保兑现我们的承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习近平总书记在多种场合、多次强调这一思想。这里讲的“老乡”主要指的是居住在农村或山区、海岛的广大农村人口。习近平总书记还曾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老区的全面小康,没有老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那是不完整的。”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小康社会”的深刻认识,准确把握住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全面小康意味着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没有全民小康就不可能有全面小康。
(二)适应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要方面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一个重大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社会主要矛盾两个方面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人民群众的需要从“物质文化需要”转化到“美好生活的需要”,“落后的社会生产”转化到“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突出体现在我国还存在一定数量的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加快推进我国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
習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到2020年我们在总量和速度上完成了目标,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更加严重,短板更加突出,就算不上真正实现了目标。因此,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的力度,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把努力缩小绿水青山生态脆弱区域的发展差距,作为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缩小这些区域的发展差距,既要缩小国内生产总值总量和增长速度的差距,更要缩小居民收入水平、基础设施通达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的差距。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三)要打好“三大攻坚战”的重中之重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生态扶贫是生态保护与精准脱贫的有机结合,正处在“三大攻坚战”的交汇点上。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坚持保护生态,加强生态扶贫,推进绿色发展,让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绿水青山成为当地群众可用可享的金山银山,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永续保护绿水青山,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方面。
一、让绿水青山成为可用可享的金山银山,是永续保护绿水青山的动力
人的需求是分层次的,只有最根本的要求达到之后才会有更高的追求。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忧心忡忡的、贫穷的人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美,是一种主观感受,是相对的。对于“忧心忡忡的穷人”来说,富人闲人眼里的“最美的风景”对他来说是没有意义的,对他最有意义的是能解决温饱。山水林田草湖本身是自然景色,但欣赏它们的活动是文化。绿水青山,是一种自然之美,同时也是一种主观审美。在没有解决温饱的时候,青山绿水可能更会被看成“穷山恶水”。只有在解决温饱之后、在摆脱了生存压力之后,人们才会在心理和精神上感觉和欣赏绿水青山之美,并进而有意识地去保护这种美。
当然,在没有解决基本生存问题的情况下,政府也可以通过外部的强制力让人们去保护。但在这一过程中,往往要付出较高的社会成本和行政成本。而且,这种保护终究是被动的,因而也是不可靠的、不能长久的。 从全国来说,当前一些生态环境好的地方,往往都位于生态红线保护区、重点生态功能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甚至贫困地区,即“老、少、边、穷”地区。从国家的全局利益来说,这些地区保护好生态环境,维护好生态安全,就是对全国最好的贡献。然而,绿水青山虽然好,但单一的生态不能当饭吃,人不能守着绿水青山过苦日子、穷日子。绿水青山枉自多。“美丽而贫困”的日子,是不能让人甘心的。实践早已证明,保护生态环境,必须考虑当地的民生问题。只讲保护而不计民生,保护工作肯定搞不好。为了永续保护绿水青山,必须把这些地区作为扶贫攻坚、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战场,必须夯实当地群众的经济基础,从而赋予当地保护绿水青山的永久性的、内在的动力。
因此,要坚持“要美丽也要富裕,要生态也要小康”的理念,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加快推进生态扶贫、脱贫。要把生态保护与改善民生有机结合,积极探索让生态效益变成经济效益、让生态优势变成发展优势的发展路径,促进美丽与富裕的高度统一,增加当地群众的收入,让绿水青山成为老百姓可用可享的金山银山,借力绿水青山助推老百姓“拔穷根”“摘穷帽”,实现从“绿色的贫困”到“美丽的富饶”的新跨越,让生态红利惠及贫困地区群众,让生态成果全民共享。
三、让绿水青山成为可用可享的金山银山的基本路径
(一)适度开发、改造和利用自然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是我们与自然相处的基本遵循,我们必须科学理解、准确把握。对生态红线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不是说一点不能动,更不是说要搞成无人区。严格落实“三线一单”(即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强化空间总量、环境准入管理,根本目的在于协调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确保发展不超载、底线不突破,并不是拒绝一切开发建设活动,更不是不要发展,而是禁止与主体功能定位和空间规划不符的开发建设活动。
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前提下,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发展,为了使大自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可以适度开发、改造自然。对自然进行有限度的、科学的改造,对环境实施有利的改变,不但不会破坏生态环境,还可以让自然为人类服务的同时,减缓生态退化,使生态增值,实现更好的保护。无论是古代还是当代,都不乏这样的例子。古代的如大禹治水疏通水道、先秦时期开凿郑国渠、李冰开凿都江堰、隋炀帝开凿京杭大运河。当代的如河南林县开凿红旗渠、三北防护林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等等。
人类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早在十多年前,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就曾指出:“我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通俗地讲,就是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在“两山论”的诞生地,就有一个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成功范例——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该电站装机容量180万千瓦,日循环蓄能量866万千瓦/小时,年发电量31.6亿千瓦/小时,以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及独特的山区风貌而享誉海内外。
当然,这种对自然的开发、改造和利用,必须慎之又慎,必须经过严格而充分的科学论证,必须依法有序进行,必须确保生态保护与扶贫开发实现双赢,严防开发活动失控,严防由此导致的生态破坏。
(二)加大生态补偿力度
通常说来,要发展就要上馬建设项目,尤其是见效快的工业企业。一些生态环境好的地方原本就是贫困或欠发达地区,单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更加需要“大干快上”。而由于要保护生态环境,必然要限制开发。从某种意义上说,一定程度上剥夺或牺牲了当地的发展权。显而易见,这是不公平的。
“污染者担责、损害者赔偿、受益者付费、保护者补偿”,是国际通行的生态环境保护原则。我们决不能让优美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吃亏,不能让那里的群众守着绿水青山过穷日子、苦日子,必须对那些作出生态贡献的贫困地区进行生态补偿,以促进环境公平正义。我们应当形成一个共识,生态补偿不是施舍,而是对这些地区的群众为生态保护做出贡献的一种鼓励、一种肯定、一种回报,同时也是帮助他们脱贫的一个重要方式。
由于良好生态环境的受益者是国家和社会,而不是直接对应的特定人群,因而这种补偿只能由政府来组织实施。要按照可衡量、可统计、可比较的生态产品价值,对作出生态保护贡献的贫困地区进行合理的补偿。我国已实施生态补偿政策多年,并取得了良好效果。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全社会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应加大生态补偿力度,提高生态补偿标准,增加中央财政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提高中央预算内投资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基础设施建设的份额。要制定对生态产品进行等值补偿,甚至超值补偿的法规、标准和政策,使补偿水平达到省内人均财政收入水平。
(三)发展区域特色生态产业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要生态不是不要发展,不以GDP增长率论英雄并不是不要GDP。以往的经验教训启示我们,绝不能仅仅靠山吃山,只利用不保护,坐吃山空;反过来,如果单单守着绿水青山,不会科学利用,不善永续利用,也换不来金山银山。在“两山”之间,不能顾此失彼,不能“两张皮”,而应相互促进、彼此融合。让贫困地区群众积极保护自然生态,关键是要依托生态优势,打生态牌,走绿色发展之路。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生态补偿是一种“输血式扶贫”,本质上还是“等、靠、要”,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开展“造血式扶贫”,赋予保护地区以自我造血功能,帮助贫困者生产自救。要坚持以“两山论”为指导,以创新理念引领绿色发展,在保护好绿水青山的前提下,结合地区实际,实施“生态十产业”发展工程,探索个性化绿色发展路子,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 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最佳路径是“生态十产业”,将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发展与减缓贫困有机结合起来,鼓励和支持贫困地区依托生态环境资源“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实现生态与产业的耦合,形成成熟的绿色产业体系和绿色减贫的模式。
一是发展“生态十种养”产业。实施特色农林工程,培育循环农业,指导贫困户依托山、水、人资源,发展菜、茶、桑、药、菌、畜和禽等特色产业,创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形成每村都有品牌产业、每户都有增收产业的格局。比如,培育“猪-沼-果”模式、“鱼-桑-鸡”立体复合循环模式、“秸秆-基料-食用菌”以秸秆为纽带的循环模式,等等,都是环境友好型的高效农业。这些模式既能获得综合经济效益,又能较大程度地减轻农业源污染。
二是发展“生態+电商”产业。运用互联网破解生态产品销售瓶颈,将特色农副产品销至城市、全国甚至海外。还可以让城市居民以购买生态产品的方式,参与和支持国家脱贫攻坚工程,带动生态农业进入良性循环轨道。
三是发展“生态+养老”产业。在生态环境质量较好、具备一定交通条件的贫困地区,因地制宜开展“大健康”产业,把村庄变成候鸟式养老基地、把贫困户变成房东。
四是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利用当地生态资源发展旅游业,将绿色资源转化为绿色资本、绿色产品、绿色服务,使生态旅游业成为当地经济发展和扶贫脱贫的重要抓手。要创造条件,使贫困人口参与到旅游产业发展之中,成为绿色资本、产品和绿色服务的供给者。比如,引导贫困户创办农家乐,把民房变成客栈;依托当地特色资源,制作、销售特色旅游纪念品;吸收当地居民成为旅游景区管理服务人员,等等。在解决贫困人口就业的同时,增加其收入。
五是采用“企业+贫困户”的模式。培训贫困户,招聘贫困户入厂工作,为其提供就业机会;培训具有一定能力和素质的贫困户,并为其提供设备,让其参与产业链分工,生产零配件,为核心企业提供配套生产服务,从而带动其脱贫致富。
另外,还应探索将部分贫困人口转为生态保护人员,带动贫困户增收,最终实现生态农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脱贫工程的多赢。
(四)加快实施生态移民搬迁工程
当前,我国还有一些群众生活在交通极为不便的大山沟内,少数人终其一生没有走出过大山,没有机会接触现代科技文明。限于自然条件,这些地区群众的就业、就学、就医等问题,很难、甚至无法就地解决。这些地区往往既是贫困地区,也是生态脆弱区。
对居住在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等地区的贫困人口,应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编制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加快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帮助其尽快实现转移就业,享有与当地群众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确保移民搬得出、留得住、能就业、有保障。生态移民搬迁,不仅能够尽快实现精准脱贫,同时,也将让这些生态脆弱的地区得以休养生息,一劳永逸地防范开发建设给生态脆弱区可能带来的生态破坏。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实施绿色产业扶贫,增强生态脆弱地区的“造血”功能,提升贫困地区的扶贫脱贫能力,把绿水青山变为可用可享的金山银山,必须严格遵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确定的基本原则,坚持保护生态,实现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保护放在优先位置,扶贫开发不能以牺牲生态为代价,探索生态脱贫新路子,让贫困人口从生态建设与修复中得到更多实惠。处理好扶贫、脱贫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严防顾此失彼,坚决反对以资源换增长、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小康的发展路径,杜绝任何理由的生态破坏,切实把好事办好。否则,损害了生态系统,失去脱贫的物质基础,即便取得短期脱贫效果,将来也必定返贫。只有处理好资源开发和自然生态保护的关系,经济发展才能可持续,才能永葆绿水青山,才能永享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