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李商隐有诗曰:“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今人却有佳句说道:“最美不过夕阳红”。目前,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34亿,而且以年平均3.2%的速度增长,我国成为典型的“未富先老”的老年型社会。全国人大已把维权“黄昏恋”列入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重要内容。尽管如此,老年人的恋爱婚姻依然阴晴不定,面临着众多现实困境。本期,我们一起来说说“黄昏恋”的那些事儿。
孔潮的悲剧 友友
公溪河畔一条小溪,弯曲伸至大山里。溪岸梯田层层,延至山麓。水田沤着畜粪,呈酱色,散着春耕的气息。山崖边,苗寨吊脚楼,炊烟袅袅。一老翁,叼着旱烟,在荷塘边张望。不时吐着烟圈,忽圆忽扁,心里乐呵而焦急,今天家里要迎来新主妇。塘水浊而静,不时冒些气泡。轻盈的水蜘蛛,用它修长的腿,划出微澜。塘边的垂柳,在晨风的吹拂下,舒展着艳绿服,扭着腰肢,仿佛也在迎接新主人。
老翁沉思深邃,突然手机响了:“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怎么爱你都不嫌多……”音乐刚开头,就被老翁掐断。
“喂,老婆子!你到哪了?”
“老头子,我还在家,脚崴了。”
“哦,你先别动,我马上到。”话音刚落,就挂了电话,锁上门,匆匆地朝溪之上游走。
且说这老翁,家里有儿有女:儿子在城里工作,女儿早就出嫁了。如今就剩他,独守老屋。老屋是苗寨典型的吊脚楼:正屋实土靠山,两房一中堂;偏屋,吊脚悬空,为一厨一房。偏屋一侧的正房,就是老翁卧室。说起这老翁,还是外来户,姓孔名潮。虽说他早已年过花甲,但身板还很硬朗。老伴去年过世,患脑溢血,没来得及抢救,就驾鹤西去。如今这老婆子,刚过花甲,前不久才过的生日。她是本村人,也有兒有女,在外乡工作。老婆子,相貌平平,在苗寨不大引人注意,但做事麻利,烧得一手好菜。对潮知寒知暖,体贴有加,孀居也有好几年了,小名翠花。
潮毕竟上了年纪,不能健步如飞,但也行动自如。在一山湾,见两房一厅的正屋,旁配厨房,这就是翠花家。翠花坐檐下,朝潮来路方向张望,见之,脸露喜色,显痛楚之状。潮第一反应,问严重否?蹲下摸摸翠花的脚,捏捏痛不痛?翠花见其稍用力,就哎哟哟喊痛。
潮抱她进屋,让她平躺在床上,问:
“花,有红花油吗?”
“哦,有!在屉子里,左边那个。”潮按翠花指示,很快就找到了。潮褪去翠花的袜子,露出白净还有些弹性的脚,和着红花油,轻轻地揉搓着。潮假意嗔怪,边揉边说:“花,怎么那么不小心!”
“还不是为了你。早早地起床,想把屋檐下扫干净,就过你那里去,谁想把脚崴了。”
潮渐揉渐停说:“花,看看,好些了吗?”
翠花伸伸腿,动了动踝关节说:“哟,还真不痛了。潮,今天幸亏有你。”
潮见其脉脉,停止了揉搓,扶她坐着,说:“别这么说,花!这也是我分内的事。”翠花顺势躺在他的臂弯里,难为情地说:“本来我是奔你家去的,结果让你倒插门。”潮见其诙谐,用手摸摸她的脸,当触及额头,欲抚平那岁月的褶皱。潮边摸边说:“花啊,余下的日子,我们要愉快地过。”翠花扭头瞅着潮,深情地点点头。
“花,还是到我家去吧!”
“让我试试,看还能不能走?”潮轻轻地挪着她,脚渐渐地点地,试着用力,还能走,但有点瘸。潮见其能走,就说:“还是去我那,我来照顾你。”
翠花对潮家不再陌生,被扶进了卧房。床单几净,还是她收拾的。待其坐定,潮斟茶去了。翠花眼瞅着陌生而又熟悉的家,泪水模糊了视线。之前,压根儿也没想到,能与他相濡以沫,共度夕阳。
话要说到去年五一,翠花去赶乡场,回家路上,遇见了潮。潮见其提着大包小包,主动上前,说:“妹子,买了那么多东西,我帮你。”翠花与他,虽说一村,平日仅知其姓啥名啥,不好意思麻烦人家,说:“没事,大哥!能提得动。”潮还是主动接下活,边聊边回家。路过潮家,潮还特意请她到家歇脚。以后渐渐混熟了,每逢赶集,潮见翠花,也跟着去。
乡邻见之双双出入,难免有些风言风语。很快就传之子女耳朵里。潮之儿,还特意请假回家,苦口婆心劝父不要伤风败俗。为此,父子俩还理论了一番。潮有理有据,搬出了婚姻法。儿一口一个有伤风化。儿子最后还是放下狠话:“你们要结婚可以,合情合法。如果她有什么三病两痛,你可别找我。”潮气得骂道:“一年见不到你几次,谁与我说话?你说出这话,那是不孝。”这样类似话,翠花也跟子女说了。
不久,翠花约潮聚于家,泣不成声。潮闻翠花泣,喉咙哽咽相劝;翠花闻潮语,激动颔首。握手相瞅,老泪纵横。翠花之泪,沿脸颊啪嗒掉之衣服上。潮之泪,噙于眶,流之鼻梁,就散了。潮顾不上自己,却用他那粗糙的茧手,揩干翠花脸上的泪,深情地瞅着翠花。潮拉翠花手安慰道:“不管今后发生什么,我就是你温暖的港湾。”
潮的茧手把翠花的头拉近胸膛,说:“妹子,苦了你。你本可与儿女安享晚年,但为了我,留在乡下。”翠花挪了下身子,偎着潮,用细腻有些瘪的手,在潮大腿上掐了—下。潮故意哎呦一声,说:“好舒服,好久没人掐了。”
“那我还掐掐。”翠花戏谑地说。
“好啊,掐是痛,骂是爱。哎哟哟哟!”
饭罢,潮洗碗去了。翠花蹒跚地走到檐下,田野有些模糊,汩汩的溪水比白天清晰多了。倏地,山雀归巢入林。想想,身边的人,相继离世,难免有些物是人非的伤感。酸甜苦辣咸,一生尝了个遍。眼瞅国家蒸蒸日上,日子一天天好起来,老伴又逝去。孀居几年,儿女孝顺,生活还很惬意,但寂寞如同这黑夜,渐渐地包裹全身……
入夜,翠花头枕着潮臂,说:“我做梦都不曾想到,能枕着你的臂膀睡。”“我也一样。老伴过世后,你的闯入,让我又燃起了爱情之火。”“都这么把年纪了,还爱情爱情的,羞不羞人。”潮右手托着翠花的脸,无语,轻轻地吻她的唇,她的脸颊,她的眉,仿佛要把她吞噬一般。翠花轻轻地回吻,感到无比快意。 可好景不长。一天,翠花女儿找到潮家,见其母,对潮啰嗦几句,说:“你们这是非法同居,婚姻不受法律保护的!”潮等她数落之后,才说:“闺女,我与你娘是两厢情愿,我有意,你娘有情,我们到乡政府登记了。这不,还未来得及告诉你们。本打算五一,请双方儿女来,不想你提前到了。”翠花瞅着女儿,含着泪水说:“你伯伯说的是实话,我们登记了,是怕人家说闲话。之前,也与你们商量过,你们不答应,娘才出此下策。我与你伯伯相处很好,很幸福。”女儿无奈,也没说什么。晚上,还在潮家歇了一晚。母女相处也很和谐。突然第二天,女儿跟伯伯说:“我想把母亲带到家里去,小住几天,你看行不?”请求合情合理,潮也就随口答应。望着母女的离开,潮有多么不舍,翠花也不停回望,叫潮等着她,说很快就回。
翠花离开一星期,潮守着窗儿,天天盼啊,多么希望能听到翠花喊:“老头子,我回来了。”时间漫长,每秒都是如此煎熬。唯一能借以安慰的,就是那电话,能彼此互诉衷肠。翠花在女儿家,仿佛身陷囹圄。终于有一天,翠花叫潮来接她,女儿见其去意一决,也不好阻拦,毕竟他们已是合法夫妻。于是跟他们商量:五一,双方儿女在潮家聚会,商讨晚年生活费的问题。
谁曾想,还未等到五一那天,儿打电话告诉潮:“你们结婚,我不同意,晚年生活费,我们不出,你自己看着办。如果你不和翠花在一起,我们如以往一样,生活费照寄不误。”潮因此在电话里大骂其不孝。翠花闻言,安慰道:“别管他们,我们过我们的生活。没有他们,难道我们就活不成?”翠花在五一前夕,也推辞儿女回潮家。
潮还能干点农活,种点菜,买点油盐酱醋,日子过得也舒坦。翠花有潮呵护,亦觉得日子过得舒心。虽说钱少了点,他们的生活还是有滋有味的。直到年三十,翠花去了女兒家,相约初三回家。可谁曾想到,大年初一,潮的儿女回家了,对父亲结婚的事,一顿数落,潮气得差点吐血。儿女鼓着气扬长而去,撂下话:“你要与她在一起,就自生自灭,我们以后不来看你。”晚上,潮给翠花打了个电话,说到伤心处,言语有些哽咽,泣不成声。翠花一个劲地安慰,潮答应得很好。等挂断电话,潮寻了一根麻绳,吊在圆柱床上。回想自己一生,苦辣酸甜咸,什么味没尝过。想到晚年,本以为觅到了知音,却遭到如此万般地阻碍,越想越觉得生活没了意义。最后决定以绳了结余生,但又不舍翠花。她如闻言自己的死讯,一定会痛不欲生的。他瞅了瞅绳,满脑子“该怎么办”。
这一夜无事,潮没有寻死,但圆柱床上的绳索还套在那。大年初三那天,翠花在车上打来电话给潮,说煮着中饭,把菜办好,我回来炒菜。潮喜不自禁,一切照办。可等到12点,突然传来噩耗,翠花坐车,发生了交通事故,不幸罹难。这仿佛是晴天霹雳,潮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但电话是翠花女儿打的,对方已泣不成声。潮想去看最后一眼,遭到其女谢绝,说人已经拉到火葬场。
潮整整一个下午,呆呆傻傻,瞅着煮好的饭,备好的菜,泣不成声。泪水早已模糊了他的视线。黄昏,他拿出与翠花的结婚照,摸了又摸,等到天黑,他的手摸着那绳套,说了句:“花,我来了。等着我,别离我太远。千万别过奈何桥。听人说,过了此桥,你我相遇就不认识了。花,等等我,我马上来。”绳套慢慢地套住了潮,潮扫了眼老屋,心想:再见了,我的老屋;再见了,我煮熟的饭;再见了,我备好的菜……身子渐渐地往下缩,终于蓦然不动了。
困难几多:婚姻登记处的调研 钟安
不少老人在失去老伴或离婚后,都渴望有另外一个人,可以陪自己度过余生。然而,几经周折找到新的伴侣,却又难免遭遇各种压力、阻力,或因感情,或因子女干涉,更有甚者拿婚姻裹挟着利益,最终闪婚闪离。
中老年人选择离婚,很多是因为感情不和。比如,常年感情不和,但年轻时为了孩子,都各自忍让着,到了中老年,孩子们也都长大立业甚至成家了,夫妻双方就认为没有必要再这样硬撑下去;除此之外,也有是因为夫妻一方出轨,喜欢上了别人,进而离婚。尽管中年人离婚率仍高于老年人,但老年人的婚姻状况,仍不可轻视。
黄昏恋也难逃“七年之痒”
几年前,60岁的王先生与56岁的李阿姨经人介绍相识,因为两个人都曾有过一段不幸的婚姻,生活经历相似,交往也比较愉快。
考虑到各自的子女都已经成人,加之前段婚姻带来的阴影,两人并未急于组成家庭。
随着年龄的增长,两位老人的身体每况愈下,但关系仍没有更进一步。于是王先生的儿子提出了让两位老人结婚,这样生活上也有个照应。这个想法也得到了其他子女的赞同,终于,王先生与李阿姨在相识5年后登记结婚,并搬到了一起生活。
婚后不久,王先生因为生病住进了医院,这边就由李阿姨负责照顾他,不久矛盾出现了。
李阿姨没有退休金,在王先生住院时,就向他索要生活费,而此时,王先生行动不便,加上病情导致情绪激动,他认为李阿姨是想借这个机会霸占自己的钱,于是双方发生了争吵,直到王先生出院,两人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短暂的分居后,两人离婚,最终也没有熬过“七年之痒”。
性格不合终于还是分了手
李老已经快要70岁了,原来是在政府部门任职,妻子早逝,孩子出了国,如今就只是他一个人独自生活。前几年,经人介绍,李老认识了给他做家政的40多岁离异女子姜女士。
李老挺喜欢姜女士,因为她细心,照顾李老很用心,因李老独居,很多事情他没办法自己去做,便托付姜女士,姜女士也不推辞,每次都热情地帮助李老跑前跑后。后来李老便试探性地问了问姜女士愿意不愿意与自己生活,没想到她很爽快地答应了,于是两人结婚。
婚后,姜女士将李老的生活起居照顾得非常好,李老以为自己在晚年找到了一个伴,可好景不长,渐渐地他发现两人的性格实在“太不搭了”。
李老说,姜女士性格好动,爱好唱歌跳舞,每天晚上还要去跳广场舞,回来还要在家里练舞,实在太吵了,而他则性格好静,闲时赏花养鸟、练练书法,可姜女士总在家里折腾,让他无法静下心来,有时候,姜女士只顾着自己排练,晚饭都不回来准备,李老最终忍受不了,写了离婚协议书。 留下房子给对方,子女很支持
尽管黄昏恋难免各种矛盾,但也不乏相处和谐的老年再婚夫妻。
老许今年70多岁了,十几年前老伴便过世了,常年独居的他一直生活很孤单,于是在家人的支持下,他多次托人介绍老伴,还去婚姻介绍所,去外地相亲,为此还闹了不少笑话,甚至被骗走了一些钱,吃了一些亏。
不过还好,前几年终于让老许遇到了一位王奶奶,刚过60岁,曾经在村里干过妇女工作,干农活、生活上是一把好手,性格上也是大大咧咧的,跟老许在一起后,两人很是投缘,生活在一起后,老许脾气不好,王奶奶总是笑脸相迎,渐渐地也磨合了两人的关系,很快,在子女的祝福下,两人领了结婚证。
考虑到老年人生活的特殊性,老许提前写好了遗嘱,想把两人居住的这套老许名下的房子,作为老伴儿晚年的依靠。于是他在遗嘱上写明,自己在百年之后,允许王奶奶继续在此居住,直到她去世的那天。
他的子女很是赞同,还额外给了王奶奶一部分钱,让王奶奶感受到了一家人的温馨。
分析:感情基础和子女干涉是离婚主因
原因一:匆忙结婚没有感情基础。
提及老年黄昏恋再婚,某婚姻登记处一位工作人员称,近几年老年人再婚的不是很多,但与早些年相比,离婚率较高。
“一般来办理离婚,都不会太详细讲述离婚原因,但就我们了解,之所以出现不少黄昏恋再婚后不久又离婚的情况,很多是由于没有感情基础。”
“很多老人在没有建立互相了解、互相信任的基础上,就匆忙结婚,婚后一起居住不久就出现很多矛盾,比如性格不合之类的,到最后没过多久,又要来办理离婚。”在她看來,这种闪婚闪离,不亚于一些冲动的年轻人。
原因二:双方子女不和、干涉婚姻。
在婚姻登记处工作人员看来,另一种离婚的情况不容忽视,就是来自双方子女的压力。
“很多老年人再婚前,双方都有自己的子女,如此一来,就意味着两个大家庭的结合,如果双方子女关系处不好,很容易影响老年人双方的婚姻稳定。”许多办理离婚的黄昏恋夫妻,都是因为双方子女不同意,甚至闹出激烈矛盾。
“比如,再婚之后,双方子女由陌生而变成这种关系,很容易导致不信任甚至猜疑,严重的会产生矛盾甚至许多直接吵起来。”
尽管有许多黄昏恋再婚后又闪离的情况,但工作人员一般会简单劝解一下,只要不涉及原则性问题,只是偶尔争吵赌气,他们都还是希望双方继续走下去。
原因三:为了利益而闪婚闪离。
此外,所谓的黄昏恋还不乏一些被利益裹挟的情况。“比如,有些老年人结婚,只是为了拆迁多拿补偿,他们的婚姻是建立在有目的性和利益之上的,很多老年人来办结婚证,连对方叫什么都说不清楚,但是即便如此,毕竟对方手续齐全,结婚的行为也不违法,我们也不能不给办。”某婚姻登记人员如实说道,这几类情况下,感情基础不仅薄弱,甚至几乎可以说没有感情,因此离婚率最高,经常是没过几个月就来办理离婚手续,“这种目的一眼就能看出,所以闪离我们也都习惯了。”
由此看来,黄昏恋要维持长久,还是要双方多了解、互相包容理解。
来自社区的自发尝试 高小花
“少年夫妻老来伴”,年老有“伴”可谓是晚年幸福的基础。所以,不少单身老人在老有所养,甚至老有颐养后,追求“老有所伴”。然而,在追求“老有所伴”这一晚年幸福之路上,也有着诸多的坎坷与无奈。同时,大多数老人的婚姻也仅仅是“只开花不结果”。
“两年前,老伴去世后,我感觉整个世界都变得灰暗了,一天到晚闷在家中,想想哭哭,哭哭再想想。”现在,今年63岁的秦阿姨已经找到了另一半。老有所养后追求到“老有所伴”,秦阿姨整天开开心心,而且体重一下子增加了五公斤。她说,她曾经黑暗的世界终于有了一扇明亮的窗户。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丧偶老人占老年人口的27%左右,约为4748万。中国社科院的一项调查显示,80%的丧偶老人有再婚愿望。“社区中有着不少的单身老人,他们在老有所养,甚至老有颐养后,希望能够‘老有所伴’。所以,现在这个单身老人交友俱乐部非常的火爆。”陆美婵今年68岁,八九年前,她在这个交友会上找到自己另一半,享受着晚年幸福生活后,也希望帮助更多和她一样遭遇的老年人。慢慢地,热心的她成为这个交友会的组长。这几年中,越来越多的单身老人找到她,希望能够再次找到另一半,慰藉自己的晚年生活。陆美婵手上有一本“红娘日记”,记载着五百多位有找老伴需求的单身老年人信息。而在这几年中,经她撮合的老人达50多对。
去年底,陆美婵的这个单身老人交友会项目引入社区。“第一次活动,就吸引了近百位单身老人的参与。活动后,社区电话就成了交友热线,不仅是辖区的单身老人,甚至还有县市的单身老人都打来电话,想参加这样的活动。”社区书记介绍道,此后,社区每个月都会组织两次活动,每次都会吸引近百位单身老人的参与。从去年底到现在,已经有10对单身老人“牵手成功”,这个数据还是比较惊人的。甚至有老人在认识两个月后,就走到了一起。
如果要问老年人最怕的是什么?“孤独”肯定是排在第一位的。现在的老人几乎都有退休工资,衣食无忧,可以说是老有所养,同时,社区也针对老人组织各种活动,让老人们能够老有所乐。老人最怕孤独,不少老人,尤其是单身老人往往白天参加各种活动还能够排解孤寂,但是晚上一回家,无尽的孤独感立即涌上心头。所以说,单身老年人再婚的根本意义不在于婚恋,而在于相互搀扶,相互排解孤寂。陆美婵告诉记者,这几年,寻找另一半,追求晚年幸福的老人是逐年上升。
“父亲去世后,母亲成天一个人闷在家中。我希望老人家能够再找个老伴,相互慰藉,相互扶持。母亲辛苦了一辈子,也希望她晚年能够幸福。”家住邻县的张先生赶来社区,代自己的母亲登记,希望陆美婵能够帮助他的母亲寻找一份晚年的幸福。 “现在,代自己的父母亲来登记,甚至相亲的子女越来越多了。”陆美婵告诉记者,相比五年前,子女对老人再婚的态度转变了很多,同时社会认同度也提高了不少。记者也就此做了一番调查,在陆美婵“红娘日记”中记载的五百多位单身老人抽样,有一半以上的子女不反对自己的父母再婚。
当然,也有不少子女反对老人再婚。一位姓陶的老先生再婚时就遭遇两个女儿的反对。陶老先生有一份不错的退休工资,手头上有四套住宅。在找到另一半前,老人将三套房子登记到两个女儿名下,留下一套准备给自己和新老伴居住。可两个女儿仍不同意,并且提出,再婚也行,前提是将仅剩的一套房子产权也要登記给女儿。一怒之下,老人坚持再婚,并与两个女儿断绝了来往。四五年过去了,父女之间的关系依然没有得到改善。
社区的黄老伯觅得另一半后,现在过得很幸福,可是他的婚姻也曾遭遇到子女的反对。老黄说:“当年,我老伴一去世,子女们就同我打招呼,他们全都孝顺我,但不许我再婚!”寻到一位称心如意的心上人时,老黄刚向子女们公开恋情,立马掀起轩然大波。最终,老黄横下一条心:结婚登了记,木已成舟,他们“不同意也得同意!婚姻大事毕竟是我自己的事,谁管得着?”
婚姻自由是婚姻法的根本原则,老年人当然也包括在内。但尽管如此,单身老人的这个“婚姻自由”的实现并不容易,往往要面对观念的转变、舆论的压力,尤其是子女的阻挠。而子女干涉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财产问题。
“一般老人是这样处理财产问题的,在再婚前先将自己的房产等容易产生纠纷的财产过户到子女的名下。女方一般搬到男方家居住,负责家务等,生活开支一般由男方承担。如果老先生先走,女方可以在这个房子里住到终了,女方子女没有财产继承权等。”陆美婵告诉记者,他们也会相互签署一份协议,这样有利于保护各自的利益。
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老年人的婚姻自由受法律保护,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干涉老年人离婚、再婚及婚后生活。同时,老年人的婚姻自由和老年人的财产自由都是老年人自身的权利,与子女无关。律师王政表示,子女以财产有可能流失、有可能被他人分割为理由而干涉老年人的婚姻自由,或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干预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在法律上站不住脚,在伦理上也是不孝顺的。
尽管不少单身老人期盼“老有所伴”,让自己的晚年生活幸福,然而,有一个现象耐人寻味:相当多的老人在找到“第二春”后,只选择居住在一起而不登记领证。“八九年中,我成功撮合了50多对单身老年人,但其中登记领取结婚证的老人不到两成。”陆美婵说,老年人选择“隐婚”,最主要的还是避免财产纠纷,这是无奈之举,当然也存在着不少的隐患。
朱老先生经人介绍,找到了一位老伴,也是居住在一起但没有领证。由于女方有一个女儿身体不好一直需要人照料,女方常常在女儿家照料女儿。对于这样的状况,老朱提出实在不行就分手吧。还有一对老人,在一起生活了几年。遗憾的是,其中一人生重病后,另一位甚至不辞而别。
这就是老年人最终走在一起而没有登记结婚所可能出现的状况。陆美婵告诉记者,不登记结婚就会有很多的隐患。这样的老人首先是不够尊重对方,同时,因为有着“合得来就过,合不来就散”这样的心态,双方的关系也不可能稳固。她说,如果领了结婚证,那么双方对子女对外界都可以直面面对,同时,相处中,双方也就有了一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心态处理之间的矛盾,这样的婚姻也就更加稳固。此外,如果一方生病了,另一方也就有义务照顾。这也才是老年人再婚,“老有所伴”最大的意义所在。
实际上,老年人寻找另一半的根本意义不在于婚恋,而在于养老。两个老人在一起主要就是想找个伴儿,生活上可以相互照应,可能并没有多深的感情基础,也不想和子女闹僵,这是他们自己的选择,法律不能干涉,其他人也不能干涉。律师王政说,老年人居住在一起而不领证正式结婚,说明他们对自己的这种所谓的婚姻是不自信的。“黄昏恋”尽管是为了“老来伴”,但法律意识还是要有的。他说,老年人再婚时可以做婚前财产公证,明确老年人再婚前财产的数量、范围、价值和产权归属;通过立遗嘱的方式合法处分个人遗产;双方可以通过书面协议的方式约定各自财产的归属,比如:各自婚前财产及各自婚后个人名下的财产,在自己死亡后,均归各自子女继承,双方均不继承对方财产等。当然,最终,为老年配偶保留必要的份额,这也是一种人道。
担心出现财产纠纷是老人“隐婚”的一方面原因,另一方面,担心子女的情感上不认同,而选择“隐婚”。社区的陈老伯与王阿姨也同样选择了“隐婚”。陈老伯说,老人结合在一起不像是年轻人,由于各自都有子女,所以遭遇的问题也就比较多。所以,与其让子女在情感上认同这位继母,还是选择不领证,这样也就无需面对自己的子女,让子女有情感认同了。
结语:
无论如何,中老年人要对生活充满信心,不要因有一次婚姻挫折而抛掉终身的幸福。要做好子女的工作,子女应该体贴老人,理解老人。要知道,再孝顺的子女,也不及伴侣的照顾周到。要消除消极的对比效应,多看到新伴侣的优点和长处,尽快缩短与新伴侣的心理距离和情感距离。社会要理解老人,关心老人。中老年人离异或丧偶后,如能情投意合再组建幸福家庭,是一件有利于减轻社会负担、减少社会问题的大好事,应予支持。进入黄昏恋的中老年人,在财产方面,如双方子女无干预思想,两人又情投意合,共同使用并无妨。否则,可采取现在进行的婚前财产登记手续,做到所有权分明、共同使用。
李商隐有诗曰:“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今人却有佳句说道:“最美不过夕阳红”。目前,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34亿,而且以年平均3.2%的速度增长,我国成为典型的“未富先老”的老年型社会。全国人大已把维权“黄昏恋”列入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重要内容。尽管如此,老年人的恋爱婚姻依然阴晴不定,面临着众多现实困境。本期,我们一起来说说“黄昏恋”的那些事儿。
孔潮的悲剧 友友
公溪河畔一条小溪,弯曲伸至大山里。溪岸梯田层层,延至山麓。水田沤着畜粪,呈酱色,散着春耕的气息。山崖边,苗寨吊脚楼,炊烟袅袅。一老翁,叼着旱烟,在荷塘边张望。不时吐着烟圈,忽圆忽扁,心里乐呵而焦急,今天家里要迎来新主妇。塘水浊而静,不时冒些气泡。轻盈的水蜘蛛,用它修长的腿,划出微澜。塘边的垂柳,在晨风的吹拂下,舒展着艳绿服,扭着腰肢,仿佛也在迎接新主人。
老翁沉思深邃,突然手机响了:“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怎么爱你都不嫌多……”音乐刚开头,就被老翁掐断。
“喂,老婆子!你到哪了?”
“老头子,我还在家,脚崴了。”
“哦,你先别动,我马上到。”话音刚落,就挂了电话,锁上门,匆匆地朝溪之上游走。
且说这老翁,家里有儿有女:儿子在城里工作,女儿早就出嫁了。如今就剩他,独守老屋。老屋是苗寨典型的吊脚楼:正屋实土靠山,两房一中堂;偏屋,吊脚悬空,为一厨一房。偏屋一侧的正房,就是老翁卧室。说起这老翁,还是外来户,姓孔名潮。虽说他早已年过花甲,但身板还很硬朗。老伴去年过世,患脑溢血,没来得及抢救,就驾鹤西去。如今这老婆子,刚过花甲,前不久才过的生日。她是本村人,也有兒有女,在外乡工作。老婆子,相貌平平,在苗寨不大引人注意,但做事麻利,烧得一手好菜。对潮知寒知暖,体贴有加,孀居也有好几年了,小名翠花。
潮毕竟上了年纪,不能健步如飞,但也行动自如。在一山湾,见两房一厅的正屋,旁配厨房,这就是翠花家。翠花坐檐下,朝潮来路方向张望,见之,脸露喜色,显痛楚之状。潮第一反应,问严重否?蹲下摸摸翠花的脚,捏捏痛不痛?翠花见其稍用力,就哎哟哟喊痛。
潮抱她进屋,让她平躺在床上,问:
“花,有红花油吗?”
“哦,有!在屉子里,左边那个。”潮按翠花指示,很快就找到了。潮褪去翠花的袜子,露出白净还有些弹性的脚,和着红花油,轻轻地揉搓着。潮假意嗔怪,边揉边说:“花,怎么那么不小心!”
“还不是为了你。早早地起床,想把屋檐下扫干净,就过你那里去,谁想把脚崴了。”
潮渐揉渐停说:“花,看看,好些了吗?”
翠花伸伸腿,动了动踝关节说:“哟,还真不痛了。潮,今天幸亏有你。”
潮见其脉脉,停止了揉搓,扶她坐着,说:“别这么说,花!这也是我分内的事。”翠花顺势躺在他的臂弯里,难为情地说:“本来我是奔你家去的,结果让你倒插门。”潮见其诙谐,用手摸摸她的脸,当触及额头,欲抚平那岁月的褶皱。潮边摸边说:“花啊,余下的日子,我们要愉快地过。”翠花扭头瞅着潮,深情地点点头。
“花,还是到我家去吧!”
“让我试试,看还能不能走?”潮轻轻地挪着她,脚渐渐地点地,试着用力,还能走,但有点瘸。潮见其能走,就说:“还是去我那,我来照顾你。”
翠花对潮家不再陌生,被扶进了卧房。床单几净,还是她收拾的。待其坐定,潮斟茶去了。翠花眼瞅着陌生而又熟悉的家,泪水模糊了视线。之前,压根儿也没想到,能与他相濡以沫,共度夕阳。
话要说到去年五一,翠花去赶乡场,回家路上,遇见了潮。潮见其提着大包小包,主动上前,说:“妹子,买了那么多东西,我帮你。”翠花与他,虽说一村,平日仅知其姓啥名啥,不好意思麻烦人家,说:“没事,大哥!能提得动。”潮还是主动接下活,边聊边回家。路过潮家,潮还特意请她到家歇脚。以后渐渐混熟了,每逢赶集,潮见翠花,也跟着去。
乡邻见之双双出入,难免有些风言风语。很快就传之子女耳朵里。潮之儿,还特意请假回家,苦口婆心劝父不要伤风败俗。为此,父子俩还理论了一番。潮有理有据,搬出了婚姻法。儿一口一个有伤风化。儿子最后还是放下狠话:“你们要结婚可以,合情合法。如果她有什么三病两痛,你可别找我。”潮气得骂道:“一年见不到你几次,谁与我说话?你说出这话,那是不孝。”这样类似话,翠花也跟子女说了。
不久,翠花约潮聚于家,泣不成声。潮闻翠花泣,喉咙哽咽相劝;翠花闻潮语,激动颔首。握手相瞅,老泪纵横。翠花之泪,沿脸颊啪嗒掉之衣服上。潮之泪,噙于眶,流之鼻梁,就散了。潮顾不上自己,却用他那粗糙的茧手,揩干翠花脸上的泪,深情地瞅着翠花。潮拉翠花手安慰道:“不管今后发生什么,我就是你温暖的港湾。”
潮的茧手把翠花的头拉近胸膛,说:“妹子,苦了你。你本可与儿女安享晚年,但为了我,留在乡下。”翠花挪了下身子,偎着潮,用细腻有些瘪的手,在潮大腿上掐了—下。潮故意哎呦一声,说:“好舒服,好久没人掐了。”
“那我还掐掐。”翠花戏谑地说。
“好啊,掐是痛,骂是爱。哎哟哟哟!”
饭罢,潮洗碗去了。翠花蹒跚地走到檐下,田野有些模糊,汩汩的溪水比白天清晰多了。倏地,山雀归巢入林。想想,身边的人,相继离世,难免有些物是人非的伤感。酸甜苦辣咸,一生尝了个遍。眼瞅国家蒸蒸日上,日子一天天好起来,老伴又逝去。孀居几年,儿女孝顺,生活还很惬意,但寂寞如同这黑夜,渐渐地包裹全身……
入夜,翠花头枕着潮臂,说:“我做梦都不曾想到,能枕着你的臂膀睡。”“我也一样。老伴过世后,你的闯入,让我又燃起了爱情之火。”“都这么把年纪了,还爱情爱情的,羞不羞人。”潮右手托着翠花的脸,无语,轻轻地吻她的唇,她的脸颊,她的眉,仿佛要把她吞噬一般。翠花轻轻地回吻,感到无比快意。 可好景不长。一天,翠花女儿找到潮家,见其母,对潮啰嗦几句,说:“你们这是非法同居,婚姻不受法律保护的!”潮等她数落之后,才说:“闺女,我与你娘是两厢情愿,我有意,你娘有情,我们到乡政府登记了。这不,还未来得及告诉你们。本打算五一,请双方儿女来,不想你提前到了。”翠花瞅着女儿,含着泪水说:“你伯伯说的是实话,我们登记了,是怕人家说闲话。之前,也与你们商量过,你们不答应,娘才出此下策。我与你伯伯相处很好,很幸福。”女儿无奈,也没说什么。晚上,还在潮家歇了一晚。母女相处也很和谐。突然第二天,女儿跟伯伯说:“我想把母亲带到家里去,小住几天,你看行不?”请求合情合理,潮也就随口答应。望着母女的离开,潮有多么不舍,翠花也不停回望,叫潮等着她,说很快就回。
翠花离开一星期,潮守着窗儿,天天盼啊,多么希望能听到翠花喊:“老头子,我回来了。”时间漫长,每秒都是如此煎熬。唯一能借以安慰的,就是那电话,能彼此互诉衷肠。翠花在女儿家,仿佛身陷囹圄。终于有一天,翠花叫潮来接她,女儿见其去意一决,也不好阻拦,毕竟他们已是合法夫妻。于是跟他们商量:五一,双方儿女在潮家聚会,商讨晚年生活费的问题。
谁曾想,还未等到五一那天,儿打电话告诉潮:“你们结婚,我不同意,晚年生活费,我们不出,你自己看着办。如果你不和翠花在一起,我们如以往一样,生活费照寄不误。”潮因此在电话里大骂其不孝。翠花闻言,安慰道:“别管他们,我们过我们的生活。没有他们,难道我们就活不成?”翠花在五一前夕,也推辞儿女回潮家。
潮还能干点农活,种点菜,买点油盐酱醋,日子过得也舒坦。翠花有潮呵护,亦觉得日子过得舒心。虽说钱少了点,他们的生活还是有滋有味的。直到年三十,翠花去了女兒家,相约初三回家。可谁曾想到,大年初一,潮的儿女回家了,对父亲结婚的事,一顿数落,潮气得差点吐血。儿女鼓着气扬长而去,撂下话:“你要与她在一起,就自生自灭,我们以后不来看你。”晚上,潮给翠花打了个电话,说到伤心处,言语有些哽咽,泣不成声。翠花一个劲地安慰,潮答应得很好。等挂断电话,潮寻了一根麻绳,吊在圆柱床上。回想自己一生,苦辣酸甜咸,什么味没尝过。想到晚年,本以为觅到了知音,却遭到如此万般地阻碍,越想越觉得生活没了意义。最后决定以绳了结余生,但又不舍翠花。她如闻言自己的死讯,一定会痛不欲生的。他瞅了瞅绳,满脑子“该怎么办”。
这一夜无事,潮没有寻死,但圆柱床上的绳索还套在那。大年初三那天,翠花在车上打来电话给潮,说煮着中饭,把菜办好,我回来炒菜。潮喜不自禁,一切照办。可等到12点,突然传来噩耗,翠花坐车,发生了交通事故,不幸罹难。这仿佛是晴天霹雳,潮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但电话是翠花女儿打的,对方已泣不成声。潮想去看最后一眼,遭到其女谢绝,说人已经拉到火葬场。
潮整整一个下午,呆呆傻傻,瞅着煮好的饭,备好的菜,泣不成声。泪水早已模糊了他的视线。黄昏,他拿出与翠花的结婚照,摸了又摸,等到天黑,他的手摸着那绳套,说了句:“花,我来了。等着我,别离我太远。千万别过奈何桥。听人说,过了此桥,你我相遇就不认识了。花,等等我,我马上来。”绳套慢慢地套住了潮,潮扫了眼老屋,心想:再见了,我的老屋;再见了,我煮熟的饭;再见了,我备好的菜……身子渐渐地往下缩,终于蓦然不动了。
困难几多:婚姻登记处的调研 钟安
不少老人在失去老伴或离婚后,都渴望有另外一个人,可以陪自己度过余生。然而,几经周折找到新的伴侣,却又难免遭遇各种压力、阻力,或因感情,或因子女干涉,更有甚者拿婚姻裹挟着利益,最终闪婚闪离。
中老年人选择离婚,很多是因为感情不和。比如,常年感情不和,但年轻时为了孩子,都各自忍让着,到了中老年,孩子们也都长大立业甚至成家了,夫妻双方就认为没有必要再这样硬撑下去;除此之外,也有是因为夫妻一方出轨,喜欢上了别人,进而离婚。尽管中年人离婚率仍高于老年人,但老年人的婚姻状况,仍不可轻视。
黄昏恋也难逃“七年之痒”
几年前,60岁的王先生与56岁的李阿姨经人介绍相识,因为两个人都曾有过一段不幸的婚姻,生活经历相似,交往也比较愉快。
考虑到各自的子女都已经成人,加之前段婚姻带来的阴影,两人并未急于组成家庭。
随着年龄的增长,两位老人的身体每况愈下,但关系仍没有更进一步。于是王先生的儿子提出了让两位老人结婚,这样生活上也有个照应。这个想法也得到了其他子女的赞同,终于,王先生与李阿姨在相识5年后登记结婚,并搬到了一起生活。
婚后不久,王先生因为生病住进了医院,这边就由李阿姨负责照顾他,不久矛盾出现了。
李阿姨没有退休金,在王先生住院时,就向他索要生活费,而此时,王先生行动不便,加上病情导致情绪激动,他认为李阿姨是想借这个机会霸占自己的钱,于是双方发生了争吵,直到王先生出院,两人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短暂的分居后,两人离婚,最终也没有熬过“七年之痒”。
性格不合终于还是分了手
李老已经快要70岁了,原来是在政府部门任职,妻子早逝,孩子出了国,如今就只是他一个人独自生活。前几年,经人介绍,李老认识了给他做家政的40多岁离异女子姜女士。
李老挺喜欢姜女士,因为她细心,照顾李老很用心,因李老独居,很多事情他没办法自己去做,便托付姜女士,姜女士也不推辞,每次都热情地帮助李老跑前跑后。后来李老便试探性地问了问姜女士愿意不愿意与自己生活,没想到她很爽快地答应了,于是两人结婚。
婚后,姜女士将李老的生活起居照顾得非常好,李老以为自己在晚年找到了一个伴,可好景不长,渐渐地他发现两人的性格实在“太不搭了”。
李老说,姜女士性格好动,爱好唱歌跳舞,每天晚上还要去跳广场舞,回来还要在家里练舞,实在太吵了,而他则性格好静,闲时赏花养鸟、练练书法,可姜女士总在家里折腾,让他无法静下心来,有时候,姜女士只顾着自己排练,晚饭都不回来准备,李老最终忍受不了,写了离婚协议书。 留下房子给对方,子女很支持
尽管黄昏恋难免各种矛盾,但也不乏相处和谐的老年再婚夫妻。
老许今年70多岁了,十几年前老伴便过世了,常年独居的他一直生活很孤单,于是在家人的支持下,他多次托人介绍老伴,还去婚姻介绍所,去外地相亲,为此还闹了不少笑话,甚至被骗走了一些钱,吃了一些亏。
不过还好,前几年终于让老许遇到了一位王奶奶,刚过60岁,曾经在村里干过妇女工作,干农活、生活上是一把好手,性格上也是大大咧咧的,跟老许在一起后,两人很是投缘,生活在一起后,老许脾气不好,王奶奶总是笑脸相迎,渐渐地也磨合了两人的关系,很快,在子女的祝福下,两人领了结婚证。
考虑到老年人生活的特殊性,老许提前写好了遗嘱,想把两人居住的这套老许名下的房子,作为老伴儿晚年的依靠。于是他在遗嘱上写明,自己在百年之后,允许王奶奶继续在此居住,直到她去世的那天。
他的子女很是赞同,还额外给了王奶奶一部分钱,让王奶奶感受到了一家人的温馨。
分析:感情基础和子女干涉是离婚主因
原因一:匆忙结婚没有感情基础。
提及老年黄昏恋再婚,某婚姻登记处一位工作人员称,近几年老年人再婚的不是很多,但与早些年相比,离婚率较高。
“一般来办理离婚,都不会太详细讲述离婚原因,但就我们了解,之所以出现不少黄昏恋再婚后不久又离婚的情况,很多是由于没有感情基础。”
“很多老人在没有建立互相了解、互相信任的基础上,就匆忙结婚,婚后一起居住不久就出现很多矛盾,比如性格不合之类的,到最后没过多久,又要来办理离婚。”在她看來,这种闪婚闪离,不亚于一些冲动的年轻人。
原因二:双方子女不和、干涉婚姻。
在婚姻登记处工作人员看来,另一种离婚的情况不容忽视,就是来自双方子女的压力。
“很多老年人再婚前,双方都有自己的子女,如此一来,就意味着两个大家庭的结合,如果双方子女关系处不好,很容易影响老年人双方的婚姻稳定。”许多办理离婚的黄昏恋夫妻,都是因为双方子女不同意,甚至闹出激烈矛盾。
“比如,再婚之后,双方子女由陌生而变成这种关系,很容易导致不信任甚至猜疑,严重的会产生矛盾甚至许多直接吵起来。”
尽管有许多黄昏恋再婚后又闪离的情况,但工作人员一般会简单劝解一下,只要不涉及原则性问题,只是偶尔争吵赌气,他们都还是希望双方继续走下去。
原因三:为了利益而闪婚闪离。
此外,所谓的黄昏恋还不乏一些被利益裹挟的情况。“比如,有些老年人结婚,只是为了拆迁多拿补偿,他们的婚姻是建立在有目的性和利益之上的,很多老年人来办结婚证,连对方叫什么都说不清楚,但是即便如此,毕竟对方手续齐全,结婚的行为也不违法,我们也不能不给办。”某婚姻登记人员如实说道,这几类情况下,感情基础不仅薄弱,甚至几乎可以说没有感情,因此离婚率最高,经常是没过几个月就来办理离婚手续,“这种目的一眼就能看出,所以闪离我们也都习惯了。”
由此看来,黄昏恋要维持长久,还是要双方多了解、互相包容理解。
来自社区的自发尝试 高小花
“少年夫妻老来伴”,年老有“伴”可谓是晚年幸福的基础。所以,不少单身老人在老有所养,甚至老有颐养后,追求“老有所伴”。然而,在追求“老有所伴”这一晚年幸福之路上,也有着诸多的坎坷与无奈。同时,大多数老人的婚姻也仅仅是“只开花不结果”。
“两年前,老伴去世后,我感觉整个世界都变得灰暗了,一天到晚闷在家中,想想哭哭,哭哭再想想。”现在,今年63岁的秦阿姨已经找到了另一半。老有所养后追求到“老有所伴”,秦阿姨整天开开心心,而且体重一下子增加了五公斤。她说,她曾经黑暗的世界终于有了一扇明亮的窗户。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丧偶老人占老年人口的27%左右,约为4748万。中国社科院的一项调查显示,80%的丧偶老人有再婚愿望。“社区中有着不少的单身老人,他们在老有所养,甚至老有颐养后,希望能够‘老有所伴’。所以,现在这个单身老人交友俱乐部非常的火爆。”陆美婵今年68岁,八九年前,她在这个交友会上找到自己另一半,享受着晚年幸福生活后,也希望帮助更多和她一样遭遇的老年人。慢慢地,热心的她成为这个交友会的组长。这几年中,越来越多的单身老人找到她,希望能够再次找到另一半,慰藉自己的晚年生活。陆美婵手上有一本“红娘日记”,记载着五百多位有找老伴需求的单身老年人信息。而在这几年中,经她撮合的老人达50多对。
去年底,陆美婵的这个单身老人交友会项目引入社区。“第一次活动,就吸引了近百位单身老人的参与。活动后,社区电话就成了交友热线,不仅是辖区的单身老人,甚至还有县市的单身老人都打来电话,想参加这样的活动。”社区书记介绍道,此后,社区每个月都会组织两次活动,每次都会吸引近百位单身老人的参与。从去年底到现在,已经有10对单身老人“牵手成功”,这个数据还是比较惊人的。甚至有老人在认识两个月后,就走到了一起。
如果要问老年人最怕的是什么?“孤独”肯定是排在第一位的。现在的老人几乎都有退休工资,衣食无忧,可以说是老有所养,同时,社区也针对老人组织各种活动,让老人们能够老有所乐。老人最怕孤独,不少老人,尤其是单身老人往往白天参加各种活动还能够排解孤寂,但是晚上一回家,无尽的孤独感立即涌上心头。所以说,单身老年人再婚的根本意义不在于婚恋,而在于相互搀扶,相互排解孤寂。陆美婵告诉记者,这几年,寻找另一半,追求晚年幸福的老人是逐年上升。
“父亲去世后,母亲成天一个人闷在家中。我希望老人家能够再找个老伴,相互慰藉,相互扶持。母亲辛苦了一辈子,也希望她晚年能够幸福。”家住邻县的张先生赶来社区,代自己的母亲登记,希望陆美婵能够帮助他的母亲寻找一份晚年的幸福。 “现在,代自己的父母亲来登记,甚至相亲的子女越来越多了。”陆美婵告诉记者,相比五年前,子女对老人再婚的态度转变了很多,同时社会认同度也提高了不少。记者也就此做了一番调查,在陆美婵“红娘日记”中记载的五百多位单身老人抽样,有一半以上的子女不反对自己的父母再婚。
当然,也有不少子女反对老人再婚。一位姓陶的老先生再婚时就遭遇两个女儿的反对。陶老先生有一份不错的退休工资,手头上有四套住宅。在找到另一半前,老人将三套房子登记到两个女儿名下,留下一套准备给自己和新老伴居住。可两个女儿仍不同意,并且提出,再婚也行,前提是将仅剩的一套房子产权也要登記给女儿。一怒之下,老人坚持再婚,并与两个女儿断绝了来往。四五年过去了,父女之间的关系依然没有得到改善。
社区的黄老伯觅得另一半后,现在过得很幸福,可是他的婚姻也曾遭遇到子女的反对。老黄说:“当年,我老伴一去世,子女们就同我打招呼,他们全都孝顺我,但不许我再婚!”寻到一位称心如意的心上人时,老黄刚向子女们公开恋情,立马掀起轩然大波。最终,老黄横下一条心:结婚登了记,木已成舟,他们“不同意也得同意!婚姻大事毕竟是我自己的事,谁管得着?”
婚姻自由是婚姻法的根本原则,老年人当然也包括在内。但尽管如此,单身老人的这个“婚姻自由”的实现并不容易,往往要面对观念的转变、舆论的压力,尤其是子女的阻挠。而子女干涉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财产问题。
“一般老人是这样处理财产问题的,在再婚前先将自己的房产等容易产生纠纷的财产过户到子女的名下。女方一般搬到男方家居住,负责家务等,生活开支一般由男方承担。如果老先生先走,女方可以在这个房子里住到终了,女方子女没有财产继承权等。”陆美婵告诉记者,他们也会相互签署一份协议,这样有利于保护各自的利益。
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老年人的婚姻自由受法律保护,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干涉老年人离婚、再婚及婚后生活。同时,老年人的婚姻自由和老年人的财产自由都是老年人自身的权利,与子女无关。律师王政表示,子女以财产有可能流失、有可能被他人分割为理由而干涉老年人的婚姻自由,或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干预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在法律上站不住脚,在伦理上也是不孝顺的。
尽管不少单身老人期盼“老有所伴”,让自己的晚年生活幸福,然而,有一个现象耐人寻味:相当多的老人在找到“第二春”后,只选择居住在一起而不登记领证。“八九年中,我成功撮合了50多对单身老年人,但其中登记领取结婚证的老人不到两成。”陆美婵说,老年人选择“隐婚”,最主要的还是避免财产纠纷,这是无奈之举,当然也存在着不少的隐患。
朱老先生经人介绍,找到了一位老伴,也是居住在一起但没有领证。由于女方有一个女儿身体不好一直需要人照料,女方常常在女儿家照料女儿。对于这样的状况,老朱提出实在不行就分手吧。还有一对老人,在一起生活了几年。遗憾的是,其中一人生重病后,另一位甚至不辞而别。
这就是老年人最终走在一起而没有登记结婚所可能出现的状况。陆美婵告诉记者,不登记结婚就会有很多的隐患。这样的老人首先是不够尊重对方,同时,因为有着“合得来就过,合不来就散”这样的心态,双方的关系也不可能稳固。她说,如果领了结婚证,那么双方对子女对外界都可以直面面对,同时,相处中,双方也就有了一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心态处理之间的矛盾,这样的婚姻也就更加稳固。此外,如果一方生病了,另一方也就有义务照顾。这也才是老年人再婚,“老有所伴”最大的意义所在。
实际上,老年人寻找另一半的根本意义不在于婚恋,而在于养老。两个老人在一起主要就是想找个伴儿,生活上可以相互照应,可能并没有多深的感情基础,也不想和子女闹僵,这是他们自己的选择,法律不能干涉,其他人也不能干涉。律师王政说,老年人居住在一起而不领证正式结婚,说明他们对自己的这种所谓的婚姻是不自信的。“黄昏恋”尽管是为了“老来伴”,但法律意识还是要有的。他说,老年人再婚时可以做婚前财产公证,明确老年人再婚前财产的数量、范围、价值和产权归属;通过立遗嘱的方式合法处分个人遗产;双方可以通过书面协议的方式约定各自财产的归属,比如:各自婚前财产及各自婚后个人名下的财产,在自己死亡后,均归各自子女继承,双方均不继承对方财产等。当然,最终,为老年配偶保留必要的份额,这也是一种人道。
担心出现财产纠纷是老人“隐婚”的一方面原因,另一方面,担心子女的情感上不认同,而选择“隐婚”。社区的陈老伯与王阿姨也同样选择了“隐婚”。陈老伯说,老人结合在一起不像是年轻人,由于各自都有子女,所以遭遇的问题也就比较多。所以,与其让子女在情感上认同这位继母,还是选择不领证,这样也就无需面对自己的子女,让子女有情感认同了。
结语:
无论如何,中老年人要对生活充满信心,不要因有一次婚姻挫折而抛掉终身的幸福。要做好子女的工作,子女应该体贴老人,理解老人。要知道,再孝顺的子女,也不及伴侣的照顾周到。要消除消极的对比效应,多看到新伴侣的优点和长处,尽快缩短与新伴侣的心理距离和情感距离。社会要理解老人,关心老人。中老年人离异或丧偶后,如能情投意合再组建幸福家庭,是一件有利于减轻社会负担、减少社会问题的大好事,应予支持。进入黄昏恋的中老年人,在财产方面,如双方子女无干预思想,两人又情投意合,共同使用并无妨。否则,可采取现在进行的婚前财产登记手续,做到所有权分明、共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