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品种(品系)对黄淮和长江中下游地区SMV株系群的抗性反应

来源 :大豆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fu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混合株系接种法测定了143份大豆品种(系)对SC-1~SC-8混合株系群的抗性反应.结果表明:在SMV新株系群分化条件下,原来表现较好抗病性的大豆品种很多都已不表现抗性,而新近育出的大豆品系却表现较好的抗性.对初步筛选出的32份抗性材料进行流行弱株系群SC-1和强株系群SC-8的专化抗性接种试验,进一步筛选出21份高抗材料,其中包括科丰1号、山东7222等.
其他文献
选用栽培大豆南农1138-2(耐盐)、南农88-31(较耐盐)和Jackson(盐敏感)配制的南农1138-2×南农88-31和南农88-31×Jackson等2套组合,通过P1、P2、F1、F2和F2:3苗期植
1991至2005年先后作大豆有性杂交620个,同时结合辐射育种、分子育种等共育成13个大豆品种在黄淮海地区、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辽宁省南部、陕西省和四川省推广,其中中黄13、中
11S球蛋白是大豆蛋白中的主要成分,具有优良的加工特性。本文报道了中试水平上提取富含11S组分大豆分离蛋白技术,及其添加到冰淇淋和面粉中对产品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中试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不同来源大豆品种(系)进行了分类研究,对UBC ISSR801-850引物进行筛选,发现有11个引物没有产物,选出39个引物具有扩增产物,一般每个引物可以扩增出1-6
在NJCMS1A天然杂交后代中发现突变体NJS-10H.该突变体小叶变窄,叶形态异常,萼片、花瓣数增加,雄蕊减少,雌性不育.雌性不育与叶和花形态异常性状同时出现,受1对隐性基因控制,
将不同蛋白质、脂肪含量的大豆品种在黑龙江省的由西至东的五个不同地点种植后.蛋白质含量西低东高,脂肪含量西高东低,呈现规律性变化.蛋白质、脂肪含量主要受品种自身的遗传
王金陵教授一生从事大豆遗传育种研究,在大豆育种和相关研究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选育出东农4号、东农36等具有突破性的大豆优良品种,在品种选育的同时还进行大豆遗传和育种方
1998和1999年夏选用51份大豆材料对NJCMSlA进行测验性交配。在花期治虫预防昆虫传粉的基础上,通过成熟期的植株结实性辅以花粉发芽试验来判断F1雄性育性的恢复性。在此基础上
百粒重是野生大豆重要的植物学性状之一,是Soja亚属内种的进化程度的标志.通常野生大豆天然群体都是各种百粒重组成的混合群体.我们调查了12个天然群体百粒重类型构成.结果显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明确大豆杂种优势的大小,探讨大豆杂种优势的遗传规律,筛选出一批高优势组合.试验共选用国内与国外引入的优良大豆品种(品系)715份做亲本,其中国内品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