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输电线路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整个电网的安全和稳定运行。由于输电线路暴长期露于自然之中,经常遭受到雷击的危害,所以输电线路从设计阶段开始,就应当将考虑线路防雷问题,从中做好输电线路防雷设计工作,确保线路安全运行。基于此点,本文在主要从雷电对输电线路造成危害出发,着重针对输电线路防雷设计要点进行了探讨与研究,旨在有效地避免雷击,防止雷击跳闸率,减少雷电对电网安全运行影响。
关键词:输电线路;防雷设计;输电线路;避雷线
1前言
随着全球气候异常状况的加剧,雷电活动也异常频繁。雷害作为主要影响因素之一(雷击是造成输电线路跳闸停电事故的主要原因,在电力系统非计划停运中,雷电事故一般占30%以上,有的地区甚至达到80%以上),对电力安全传送的影响及危害非常大。输电线路雷害事故引起的跳闸,不但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供电,增加输电线路及开关设备的维修工作量,而且由于输电线路上落雷,雷电波还会沿线路侵入变电所。
2 雷电对输电线路造成的危害
雷击是造成高压输送电路故障的重要自然因素。由于雷电具有剧烈性和突击性,能够在瞬间产生巨大的磁场效应和热电效应,加之其本身拥有超强的机械破坏力,所以雷电在袭击空旷的高压输电线路时极易产生严重的电压危害。现阶段,电力调度运行系统中配置了集成度较高的电子设备,这些设备对雷电电磁脉冲的反应极为强烈,当输电线路被雷击中后,在瞬间形成的超负荷敏感过电压磁波会通过线路网导入变电站,从而导致变电运行设备介电强度下降,损坏敏感电子器件,使监控系统和供电保护装置发生误动作,引发输电设备跳闸断电,由此对电力变电的正常运行造成极大破坏。
输电线路雷击时产生的过电压可达400kV,极易对35kV以下的线路造成致命性的伤害。同时,雷电直击也是造成110kV以上输电线路故障的重要因素之一。直击雷可划分为绕击和反击两种形式,均能严重威胁线路的安全运行。经调查数据显示,绕击多发生于山区线路中,反击多发生于平原和丘陵地区线路中。所以,在设计输电线路之前,应对雷击的性质进行充分研究,从而运用针对性较强的防雷技术,以提高防雷效果。针对山区线路,应当选择防雷走廊,减小避雷线保护角,增强绝缘性能;对于丘陵和平原地区线路,应当采用有效措施降低电阻,以达到防雷的作用。
3 输电线路防雷设计要点探讨
在输电线路设计时,应当充分考虑当地线路情况,以及线路雷电活动频率和强度等因素的基础上,确定防雷技术的运用方案。
3.1合理选择输电线路路径
受地形、土质、气候状况的影响,某些地区极易成为雷击的多发区,所以在输电线路设计时必须避开这些地区,降低雷击概率。通常情况下,雷击区包括以下几个类型地段:(1)地下富含导电性矿藏的地区,以及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2)土质电阻率低的地区,以及土质电阻率发生骤变的地区,如田地、土壤、岩石等拥有不同类型地貌的地区和山坡断层带、交接地带、山谷地带等;(3)顺风的河谷地带和山区的风口等雷暴走廊区;(4)周围布满山丘的湿润盆地,如包围着湖、水塘、沼泽、水库、树林的地区;(5)土质条件较好、植被覆盖良好的山丘顶部区域以及向阳面区域。
3.2 搭设避雷线
避雷线是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防雷技术,具有防雷效率高、分流、耦合、屏蔽等作用。分流作用是指避雷线能够减少铁塔的雷电流,以使塔顶的电位降低,减轻雷击破坏程度;耦合作用是指通过耦合导线降低输电线路中绝缘子的电压;屏蔽作用是指直接降低雷击后产生的感应过电压。应当根据输电线路的电压级别选择避雷线,20kV的输电线路不需要装设避雷线,200kV以上的输电线路需要全程搭设避雷线,500kV的高压线应当搭设两个避雷线,以提高避雷线的屏蔽功能。为了提高避雷线的保护能力,应确保每个铁塔区的避雷线能够接地,并保证两个避雷线之间设置一个间隙。当前,我国在设计高压和超高压输电线路时通常搭设绝缘避雷线,以降低功率损耗。
3.3 安装线路避雷器
避雷器是在避雷线基础上施加的一种防雷措施,以彻底防止绝缘导线上产生过电压。当雷击产生的电压过大时,避雷器通过利用低阻抗的通路将雷电流泄于地面,以保证输电线路电压在安全的范围内。在安设避雷器时,可选择如下类型的铁塔:环境恶劣的山区线路中的铁塔、跨越大的铁塔、水电站和升压站等出口线路处接地电阻较大的铁塔、出现过闪络的铁塔等。
3.4 架设耦合地线
在无法实现降低接地电阻的情况下,可在导线的周围或下方敷设一条底线,以使雷电流可以分流,降低绝缘子串两端的感应程度,减小反击电压间的分量。通过架设耦合地线,能够降低雷击时电力系统的跳闸率。
3.5 降低铁塔接地电阻
当合理匹配塔脚电阻和避雷线时,可以实现降压的功能。针对小于65kV大于40kV的输电线路不需要增设避雷线,但是必须做好铁塔接地措施。降低铁塔接地电阻的主要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对于规模较小、较为集中的接地网,应当使用接地电阻降阻剂。在接地极四周铺设降阻剂,增大接地的面积,以降低铁塔与地面的电阻。由于此种方法具备较好的导电性能,所以应当将该方法推广使用;(2)爆破接地技术。该技术的运用方式是利用爆破来制造破裂,而后将电阻率低的材料通过压力机的作用导入到裂缝中,从而增强土壤的导电性能;(3)加大水平接地体的长度,由于电感效用与水平接地体的长度成正比关系,当接地体的长度达到55m时,其电阻率为500,当长度达到80m时,其电阻率为2000,所以当接地体达到一定长度后,冲击系数会逐步稳定,不再有所下降。
3.6 安装自动重合闸装置
电力系统在遭遇雷击时通过自动跳闸可以发挥自我保护作用,在自动跳闸后,此前所产生的部分系统故障便会自动消除。根据资料统计,在安装自动重合闸装置的输电线线路中,70kV以上的线路其重合闸的成功率为80%以上,30kV以下的输电线路重合闸成功率也可以达到60%,这说明自动重合闸装置是当前极为有效的防雷措施之一,各等级电压线路应当积极安装该装置。
4 结论
综上所述,在输电线路设计中,应当认识到雷击对线路正常运行的危害,将防雷技术纳入到线路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通过观测雷电情况掌握雷电参数和规律,还要主动加强与气象部门的沟通,全面获取雷电资料,以便在输电线路设计中运用适当的防雷技术,根据不同的适用情形做好预防工作。同时,在电力系统的建设中也要不断增加防雷的科技含量,提高电力系统的防雷击能力,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周国诚.关于高压输电线路防雷技术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6).
[2]朱俊武.输电线路设计中线路防雷技术的应用探究[J].技术与市场.2012(3).
[3]叶晓东.输电线路设计及运行中的防雷技术措施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22).
[4]李志宏.35kV输电线路防雷技术初探[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6).
关键词:输电线路;防雷设计;输电线路;避雷线
1前言
随着全球气候异常状况的加剧,雷电活动也异常频繁。雷害作为主要影响因素之一(雷击是造成输电线路跳闸停电事故的主要原因,在电力系统非计划停运中,雷电事故一般占30%以上,有的地区甚至达到80%以上),对电力安全传送的影响及危害非常大。输电线路雷害事故引起的跳闸,不但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供电,增加输电线路及开关设备的维修工作量,而且由于输电线路上落雷,雷电波还会沿线路侵入变电所。
2 雷电对输电线路造成的危害
雷击是造成高压输送电路故障的重要自然因素。由于雷电具有剧烈性和突击性,能够在瞬间产生巨大的磁场效应和热电效应,加之其本身拥有超强的机械破坏力,所以雷电在袭击空旷的高压输电线路时极易产生严重的电压危害。现阶段,电力调度运行系统中配置了集成度较高的电子设备,这些设备对雷电电磁脉冲的反应极为强烈,当输电线路被雷击中后,在瞬间形成的超负荷敏感过电压磁波会通过线路网导入变电站,从而导致变电运行设备介电强度下降,损坏敏感电子器件,使监控系统和供电保护装置发生误动作,引发输电设备跳闸断电,由此对电力变电的正常运行造成极大破坏。
输电线路雷击时产生的过电压可达400kV,极易对35kV以下的线路造成致命性的伤害。同时,雷电直击也是造成110kV以上输电线路故障的重要因素之一。直击雷可划分为绕击和反击两种形式,均能严重威胁线路的安全运行。经调查数据显示,绕击多发生于山区线路中,反击多发生于平原和丘陵地区线路中。所以,在设计输电线路之前,应对雷击的性质进行充分研究,从而运用针对性较强的防雷技术,以提高防雷效果。针对山区线路,应当选择防雷走廊,减小避雷线保护角,增强绝缘性能;对于丘陵和平原地区线路,应当采用有效措施降低电阻,以达到防雷的作用。
3 输电线路防雷设计要点探讨
在输电线路设计时,应当充分考虑当地线路情况,以及线路雷电活动频率和强度等因素的基础上,确定防雷技术的运用方案。
3.1合理选择输电线路路径
受地形、土质、气候状况的影响,某些地区极易成为雷击的多发区,所以在输电线路设计时必须避开这些地区,降低雷击概率。通常情况下,雷击区包括以下几个类型地段:(1)地下富含导电性矿藏的地区,以及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2)土质电阻率低的地区,以及土质电阻率发生骤变的地区,如田地、土壤、岩石等拥有不同类型地貌的地区和山坡断层带、交接地带、山谷地带等;(3)顺风的河谷地带和山区的风口等雷暴走廊区;(4)周围布满山丘的湿润盆地,如包围着湖、水塘、沼泽、水库、树林的地区;(5)土质条件较好、植被覆盖良好的山丘顶部区域以及向阳面区域。
3.2 搭设避雷线
避雷线是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防雷技术,具有防雷效率高、分流、耦合、屏蔽等作用。分流作用是指避雷线能够减少铁塔的雷电流,以使塔顶的电位降低,减轻雷击破坏程度;耦合作用是指通过耦合导线降低输电线路中绝缘子的电压;屏蔽作用是指直接降低雷击后产生的感应过电压。应当根据输电线路的电压级别选择避雷线,20kV的输电线路不需要装设避雷线,200kV以上的输电线路需要全程搭设避雷线,500kV的高压线应当搭设两个避雷线,以提高避雷线的屏蔽功能。为了提高避雷线的保护能力,应确保每个铁塔区的避雷线能够接地,并保证两个避雷线之间设置一个间隙。当前,我国在设计高压和超高压输电线路时通常搭设绝缘避雷线,以降低功率损耗。
3.3 安装线路避雷器
避雷器是在避雷线基础上施加的一种防雷措施,以彻底防止绝缘导线上产生过电压。当雷击产生的电压过大时,避雷器通过利用低阻抗的通路将雷电流泄于地面,以保证输电线路电压在安全的范围内。在安设避雷器时,可选择如下类型的铁塔:环境恶劣的山区线路中的铁塔、跨越大的铁塔、水电站和升压站等出口线路处接地电阻较大的铁塔、出现过闪络的铁塔等。
3.4 架设耦合地线
在无法实现降低接地电阻的情况下,可在导线的周围或下方敷设一条底线,以使雷电流可以分流,降低绝缘子串两端的感应程度,减小反击电压间的分量。通过架设耦合地线,能够降低雷击时电力系统的跳闸率。
3.5 降低铁塔接地电阻
当合理匹配塔脚电阻和避雷线时,可以实现降压的功能。针对小于65kV大于40kV的输电线路不需要增设避雷线,但是必须做好铁塔接地措施。降低铁塔接地电阻的主要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对于规模较小、较为集中的接地网,应当使用接地电阻降阻剂。在接地极四周铺设降阻剂,增大接地的面积,以降低铁塔与地面的电阻。由于此种方法具备较好的导电性能,所以应当将该方法推广使用;(2)爆破接地技术。该技术的运用方式是利用爆破来制造破裂,而后将电阻率低的材料通过压力机的作用导入到裂缝中,从而增强土壤的导电性能;(3)加大水平接地体的长度,由于电感效用与水平接地体的长度成正比关系,当接地体的长度达到55m时,其电阻率为500,当长度达到80m时,其电阻率为2000,所以当接地体达到一定长度后,冲击系数会逐步稳定,不再有所下降。
3.6 安装自动重合闸装置
电力系统在遭遇雷击时通过自动跳闸可以发挥自我保护作用,在自动跳闸后,此前所产生的部分系统故障便会自动消除。根据资料统计,在安装自动重合闸装置的输电线线路中,70kV以上的线路其重合闸的成功率为80%以上,30kV以下的输电线路重合闸成功率也可以达到60%,这说明自动重合闸装置是当前极为有效的防雷措施之一,各等级电压线路应当积极安装该装置。
4 结论
综上所述,在输电线路设计中,应当认识到雷击对线路正常运行的危害,将防雷技术纳入到线路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通过观测雷电情况掌握雷电参数和规律,还要主动加强与气象部门的沟通,全面获取雷电资料,以便在输电线路设计中运用适当的防雷技术,根据不同的适用情形做好预防工作。同时,在电力系统的建设中也要不断增加防雷的科技含量,提高电力系统的防雷击能力,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周国诚.关于高压输电线路防雷技术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6).
[2]朱俊武.输电线路设计中线路防雷技术的应用探究[J].技术与市场.2012(3).
[3]叶晓东.输电线路设计及运行中的防雷技术措施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22).
[4]李志宏.35kV输电线路防雷技术初探[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