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要基于实证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ting_fi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何教育研究首先要注意科学性、前瞻性、实用性、本土性。科学性是解决教育研究是对还是错的问题,前瞻性是解决教育研究是否有水平的问题,实用性和本土性是解决有没有用的问题。我们要用这四个标准来衡量和指导当前的教育研究。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教育研究的科学性要放在第一位。为什么科学性最重要?因为教育和教育研究在经历一次大的变革,特别是教育的科学研究正在经历一次革命性的变革。
  当我国提出要进入现代化的时候,我们所面对的社会、国际环境和自然环境都会对我们构成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脑科学和ICT技术,使得教育科学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我们国家现在的教育研究,除了一小部分是实证性研究外,大部分的研究是在作文学性的文字叙事,是一种感想,或是一种实践经验的总结。这就是我们现在教育研究的主流——很少提出要依靠科学技术来解决教育问题。所以,在今天,强调基于实证的教育研究非常重要。
  教师和学生首先都是人,所以我们首先要关注今天的科学对人自身有怎样的了解。科学研究表明,人的记忆是由基因和环境决定的,一个人从出生到他20岁左右是大脑的主要建构期,这个建构过程是先天基因和后天经验相互作用的结果,建构过程是逐渐和连续进行的,在此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敏感期。因此,教育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和学生的学习历程。
  基础教育就是把一个生物的人在一定的社会文化条件下变成社会的人。我国的教育发展首先要讲公平,但也必须要认识到人是不同的。统计数字告诉我们,具有特殊才能的人10万个里面也就两三个,聪明人只占人群总数的10%至15%。基础教育的任务是培育国民的基本素质以及为拔尖人才的脱颖而出铺路和助力。这两方面,无论对培养创新人才和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的基础。
  现在人们认为,组成人类发展最基础的主要因素是良好的情感、社会能力和认知能力,这也是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一个健康人所具有的基本素质。学生的社会情绪能力、语言能力、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等已经在基础教育阶段基本形成。在不同年龄段,学生会出现某些方面的最佳发展期。而知识基础(语文、数学、科学)、认知模型、推理策略、综合能力、价值观则可以在基础教育阶段打下基础,到了高等教育阶段继续发展。为此,应该不断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制定国家政策重视儿童的早期发展,大力加强早期教育和科学教育;因材施教,科学地引导和支持有天分的儿童成长,使他们的才能得以充分的发展;运用新技术增加知识分享和接受的能力;在目前的情况下,还应尽量设法阻止大学升学压力前移。但是无论教育改革也好,教师队伍建设也好,对家长的支持也好,都需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而科学发展观的基础是科学的教育研究。
其他文献
制备了结构为ITO/MoO3(30 nm)/NPB(40 nm)/TCTA(10 nm)/CBP∶R-4B(8%)(30 nm)/电子传输层(40 nm)/Li F(1 nm)/Al(150 nm)的器件,其中R-4B为红色磷光染料,电子传输层分别采用Alq3、Bphen∶Alq3
服务评估与质量控制是数字参考服务研究中的重要问题。文章针对这个问题, 提出了一套评估指标体系, 并就服务评估与质量控制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论述。
指出了读者在图书馆所存在的严重的失信现象,提出图书馆必须建立读者诚信档案管理制度,加强并完善图书馆诚信管理。
采用熔盐法制备了不同煅烧温度的NaY(MoO4)2∶Er^3+荧光粉材料,样品的晶体结构与微观形貌由X射线衍射仪和场发射扫描电镜测得。Er^3+掺杂的Na Y(MoO4)2纳米晶体的斯托克斯荧光发射
使用蓝、绿、红超薄发光层结构来制备荧光型非掺杂白光器件,其器件结构为ITO/Mo O3(5 nm)/TCTA(40 nm)/C545T(1 nm)/TCTA(2 nm)/Be PP2(1 nm)/Bphen(2 nm)/DCJTB(1 nm)/Bphen
主要介绍作为学术资源开放传播新模式的开放获取运动内容,并针对大学图书馆的资源采购、馆藏建设、服务以及角色定位,讨论开放获取运动对大学图书馆的影响。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Mn^2+/Fe^3+共掺杂的NaYF4上转换纳米晶,通过改变掺杂浓度来调控晶相、晶粒尺寸以及上转换荧光发射强度。以Fe^3+共掺杂的上转换纳米晶为晶核,通过改变反应时间
为研究强光激励下纳米氧化锌发光机制,以气相传输法制备的冠状样品为对象,室温下以1 100 nm与1 150 nm脉冲激光以及350 nm氙灯对其进行激励,观测光致发光谱。根据光强关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