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个生长在都市里的人都做过和杏花春雨有关的梦,不管你是铁马金戈,还是烟视媚行,在梦里,都要洗尽铅华融入烟雨江南里。所以,我特意寻了一个草长莺飞的春日,走进乌镇这幅烟雨蒙蒙的水墨画。
与君初相见, 似是燕归来
我是在游过杭州之后直奔乌镇的,尽管朋友多次告诫我这并非明智之举,因为见识了西子湖的千娇百媚,很可能会觉得乌镇寡淡无味,可我还是坚持来到乌镇,理由是好的东西永远是好的,不会因为有比较就黯然失色。
到乌镇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天正下着小雨,雨中的乌镇并没有过多的装饰,只是清一色的石板路、青瓦房,砖瓦间依稀带着旧时光的气息。
我还没来得及细细欣赏这江南小镇的雨景,就被热情的黄包车师傅拽上了车前往客栈。由于临水的房间已经住满了,我便选了一间看上去有些陈旧的木屋,这里距离电视剧《似水年华》的拍摄地不到50米。
从没想过,乌镇的夜如此静谧,听着淅淅沥沥的雨声和河道潺潺的水声完美融合,我想,乌镇一定是个怀旧的女子,经历了两百多年的世事沧桑,依旧穿着粗布衣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第二天清晨,我打开窗户,熹微的晨光照了进来,继而看到清朗的天幕和宽广的河面,我的心立刻一片敞亮,新的一天开始了。
春风知吾意, 吹梦到东栅
若说西子湖畔的烟波画船是风姿绰约的苏小小,那么乌镇的小桥流水便是不知名的邻家女子,举手投足之间有说不出的韵致。
乌镇从不会直通通地刺激你的眼球,想读懂它,就一定要用品的方式,若不带点怀旧情绪,那么乌镇不过是一处乏味的旧城。
财神湾这名字虽然俗气了些,风景却是极美,蓝衣女子静静地伫立在古街边,水面上漂浮着几只竹筏子,一切都那么静谧。
沿着财神湾前行不久便能看见廊桥,廊桥又名逢源桥,是东栅最有特色的一处景点。我看过西子湖畔的断桥、周庄的双桥和凤凰的虹桥,却偏爱乌镇的这座逢源桥,只因它更具小家碧玉的韵味。游客走上逢源桥,盼望自此之后左右逢源,处处如鱼得水。
桥下有古旧的水栅,雨停时有淡金色的阳光洒在斑驳的水栅上,水面上光阴交织,不知今夕何夕。我在苏杭地区看见过许多水栅,却少有保留得这样完整的,怪不得人们说乌镇是最后的“枕水人家”。
东大街热闹非凡,街上有编制竹品的、做黑陶的、裱畫的、做糕点的、纺土布的……漫步其中,我感觉自己像电视剧里逃出皇宫的公主,看什么都新奇。
在一家酒坊里,热情的主人邀我品酒,我也不客气,把三白酒、桂花酿和女儿红全都品尝了一遍,最后却因怕重只买了一小瓶花雕,主人大度地笑笑,继续躺在竹椅上抽水烟。
春水碧于天, 画船听雨眠
在东栅徜徉了半日,我坐上乌篷船准备去西栅。天空飘起了细雨,摇橹的阿伯悠闲地坐在船头上听收音机,收音机里断断续续地传出昆曲的唱腔:“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在船上看古街和行人,又别有一番味道。那些粉墙黛瓦和小桥流水人家都融汇成了一幅画,而那些从墙角冒出的粉白嫩黄的花儿又为这图画增添了几抹盎然春意。
静坐在船中,我情不自禁地以手为桨,在河水中轻划起来。微凉的河水拍打在我的手背上,不知不觉间就划过了明月白露中往来的光阴。
我不禁想起游东栅时最触动我的四个字——晴耕雨读,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呢?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辛勤劳作,遇上“雨打梨花深闭门”的下雨天,就可以一卷书一盏茶凝神静读,任光阴如落花般在身旁静静地流逝。若是读书读累了,就坐上这样一只乌篷船,仰面卧在船中,听细雨落在水面的声音,然后静静睡去。
西栅灯如昼, 暗香盈双袖
到西栅时已是黄昏,远处的人家早已炊烟袅袅,我也饥肠辘辘,便寻了一家小巧精致的馆子,点了白水鱼、莼菜汤和小馄饨,不一会儿,食物上桌,菜品很精致,浅浅地装在青花瓷盘中,让我有点不忍下箸。
莼菜汤流动着浅绿,白水鱼新鲜滑嫩,添加了桂花的小馄饨则甜香可口,很有水乡的情调。我坐在靠窗位置,窗外就是潺潺的流水和一只只夜航船,我一边品尝美食一边看窗外的风景。
茶余饭饱,已是华灯初上,西栅灯火通明,宛如白昼,闪烁的灯光映在水面上,交织成一片缤纷的光影。
我买了几盏荷花灯,到水边点亮,然后郑重地祈愿,把它们放在水面上。几盏灯随着河水渐行渐远,终于变成了河面上几个模糊的光点,我的心情也更加轻松起来。
水上戏台中正在上演着一场花鼓戏,戏台上的演员演绎着才子佳人的悲欢离合,戏台下的老人眯起眼睛静静地看着,恬淡安详。
时光瘦,指缝宽,流连在乌镇的光阴很快就流逝了。我在心底问自己:“江南好,何日更重游?”也许下辈子,我能做一个乌镇人,临水而居,闲庭信步,可是那时候我是不是又会向往都市的五光十色呢?
轻缓的流水把光阴定格,我向乌镇挥挥手,默默离开。
与君初相见, 似是燕归来
我是在游过杭州之后直奔乌镇的,尽管朋友多次告诫我这并非明智之举,因为见识了西子湖的千娇百媚,很可能会觉得乌镇寡淡无味,可我还是坚持来到乌镇,理由是好的东西永远是好的,不会因为有比较就黯然失色。
到乌镇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天正下着小雨,雨中的乌镇并没有过多的装饰,只是清一色的石板路、青瓦房,砖瓦间依稀带着旧时光的气息。
我还没来得及细细欣赏这江南小镇的雨景,就被热情的黄包车师傅拽上了车前往客栈。由于临水的房间已经住满了,我便选了一间看上去有些陈旧的木屋,这里距离电视剧《似水年华》的拍摄地不到50米。
从没想过,乌镇的夜如此静谧,听着淅淅沥沥的雨声和河道潺潺的水声完美融合,我想,乌镇一定是个怀旧的女子,经历了两百多年的世事沧桑,依旧穿着粗布衣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第二天清晨,我打开窗户,熹微的晨光照了进来,继而看到清朗的天幕和宽广的河面,我的心立刻一片敞亮,新的一天开始了。
春风知吾意, 吹梦到东栅
若说西子湖畔的烟波画船是风姿绰约的苏小小,那么乌镇的小桥流水便是不知名的邻家女子,举手投足之间有说不出的韵致。
乌镇从不会直通通地刺激你的眼球,想读懂它,就一定要用品的方式,若不带点怀旧情绪,那么乌镇不过是一处乏味的旧城。
财神湾这名字虽然俗气了些,风景却是极美,蓝衣女子静静地伫立在古街边,水面上漂浮着几只竹筏子,一切都那么静谧。
沿着财神湾前行不久便能看见廊桥,廊桥又名逢源桥,是东栅最有特色的一处景点。我看过西子湖畔的断桥、周庄的双桥和凤凰的虹桥,却偏爱乌镇的这座逢源桥,只因它更具小家碧玉的韵味。游客走上逢源桥,盼望自此之后左右逢源,处处如鱼得水。
桥下有古旧的水栅,雨停时有淡金色的阳光洒在斑驳的水栅上,水面上光阴交织,不知今夕何夕。我在苏杭地区看见过许多水栅,却少有保留得这样完整的,怪不得人们说乌镇是最后的“枕水人家”。
东大街热闹非凡,街上有编制竹品的、做黑陶的、裱畫的、做糕点的、纺土布的……漫步其中,我感觉自己像电视剧里逃出皇宫的公主,看什么都新奇。
在一家酒坊里,热情的主人邀我品酒,我也不客气,把三白酒、桂花酿和女儿红全都品尝了一遍,最后却因怕重只买了一小瓶花雕,主人大度地笑笑,继续躺在竹椅上抽水烟。
春水碧于天, 画船听雨眠
在东栅徜徉了半日,我坐上乌篷船准备去西栅。天空飘起了细雨,摇橹的阿伯悠闲地坐在船头上听收音机,收音机里断断续续地传出昆曲的唱腔:“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在船上看古街和行人,又别有一番味道。那些粉墙黛瓦和小桥流水人家都融汇成了一幅画,而那些从墙角冒出的粉白嫩黄的花儿又为这图画增添了几抹盎然春意。
静坐在船中,我情不自禁地以手为桨,在河水中轻划起来。微凉的河水拍打在我的手背上,不知不觉间就划过了明月白露中往来的光阴。
我不禁想起游东栅时最触动我的四个字——晴耕雨读,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呢?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辛勤劳作,遇上“雨打梨花深闭门”的下雨天,就可以一卷书一盏茶凝神静读,任光阴如落花般在身旁静静地流逝。若是读书读累了,就坐上这样一只乌篷船,仰面卧在船中,听细雨落在水面的声音,然后静静睡去。
西栅灯如昼, 暗香盈双袖
到西栅时已是黄昏,远处的人家早已炊烟袅袅,我也饥肠辘辘,便寻了一家小巧精致的馆子,点了白水鱼、莼菜汤和小馄饨,不一会儿,食物上桌,菜品很精致,浅浅地装在青花瓷盘中,让我有点不忍下箸。
莼菜汤流动着浅绿,白水鱼新鲜滑嫩,添加了桂花的小馄饨则甜香可口,很有水乡的情调。我坐在靠窗位置,窗外就是潺潺的流水和一只只夜航船,我一边品尝美食一边看窗外的风景。
茶余饭饱,已是华灯初上,西栅灯火通明,宛如白昼,闪烁的灯光映在水面上,交织成一片缤纷的光影。
我买了几盏荷花灯,到水边点亮,然后郑重地祈愿,把它们放在水面上。几盏灯随着河水渐行渐远,终于变成了河面上几个模糊的光点,我的心情也更加轻松起来。
水上戏台中正在上演着一场花鼓戏,戏台上的演员演绎着才子佳人的悲欢离合,戏台下的老人眯起眼睛静静地看着,恬淡安详。
时光瘦,指缝宽,流连在乌镇的光阴很快就流逝了。我在心底问自己:“江南好,何日更重游?”也许下辈子,我能做一个乌镇人,临水而居,闲庭信步,可是那时候我是不是又会向往都市的五光十色呢?
轻缓的流水把光阴定格,我向乌镇挥挥手,默默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