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缺失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影响

来源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258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何为信仰
  
  所谓信仰常常与宗教联系到一起,以为本文主要是探讨宗教与道德教育的某些关联。其实不然,我所指的信仰是广义的信仰,是指人们对某种具有长远的、终极的意义或价值的向往、追求,甚至身体力行的一种信念,表现在社会中主要是人们的一种精神状况和价值追求。
  信仰是对某种终极价值的关怀。终极关怀不仅探讨宇宙的本原,探寻万事万物的根源,而且寻找人生最高价值之所在。但是,就其实质、核心来看,终极关怀主要追索的是人生最深刻的意义和价值,寻求的是这种意义和价值的实现。
  虽然说没有信仰在某种程度上说恰是一种“信仰”,但这种信仰不具有终极的意义和价值,故不在我所谓
  的这个信仰范围之内,以下论述都是基于这种界定。
  
  二、 信仰缺失的表现
  
  中国传统社会主要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糅合道、释思想来影响人们的精神状况。儒学“执着的追求人生意义,有对超道德、伦理的‘天地境界’的体认、追求和启悟”。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它成为人们精神的寄托和安身立命的归宿。从而它使传统的中国人有稳定的价值支撑和理想共识,因此社会稳定,合力巨大。
  我们现在正在进行并继续经历着现代化的过程。现代化从根本上说就是“世俗化”、“物质化”、“物化”,它所不断追求的就是满足人们的生存、生活需要,包括物质的,包括制度的,但对人们的存在状态、精神状态这些“形而上”层面的东西不予考虑或顾及很少。人们的精神饥渴灵魂失落的程度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也越来越深。
  其实现代化的过程是不断崇尚“工具理性”的过程,没有对“价值理性”施以必要的关怀。但人的存在是不能没有终极价值、终极关怀的,这是“价值理性”的任务。当我们把世俗化、物质化作为终极的目标和意义时,我们就失去了价值的引导,失去了理想的空间。虽然过着外表浮华的生活,但内心无比空虚、寂寞,成为现代性行尸走肉和精神乞丐。
  传统中国文化的“泛道德主义”与目前我们的“道德缺失”“信仰真空”形成了鲜明对比。在以前“做道德人”、“行道德事”是大多数人的目标。因为以“儒家”思想为主题的中国传统文化几乎是“唯道德主义”的,这可以说是人们的信仰,人们在它的指导下实践着道德。但现在,对“道德是什么”“道德应是什么”人们无法回答。道德对人们的“软约束”已不再具有很大的效力。道德的“软领域”不是法律、法规的范畴。现在存在着一些想通过强制的手段来提高人们道德水平的想法或建议,但是什么才是真正的道德、德行?是被强制吗?答案是否定的。一个人真正具有道德,这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信念,一个行为的指挥棒,一个主体的设计师。
  强制的方法具有功利性,也不会产生真正的道德,而是一种伪道德。
  
  三、 信仰缺失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影响
  
  信仰缺失给学校道德教育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影响了学校道德教育的顺利开展以及实效性的提高,本文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分析。
  1.学校道德教育缺失对意义的追寻
  有人分析,中国人在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过程中,出现了“意义危机”,而“意义危机”最终导致了道德缺乏、道德迷失。“意义危机”表现在三个层面的精神迷失。首先是“道德迷失”;其次是“存在迷失”,也就是儒家重要思想内圣外王的不合时宜,也就是人们不能通过内圣达到外王。因此“内圣”即加强自己内心修养,达到“圣”的境界首先受到人们的质疑,因为不能“外王”即使“内圣”了又能怎样?逐渐地人们就不相信“内圣”,也不去使自己“内圣”,也就是不重视自己的道德品行、道德修养,不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不进则退,久而久之,必然会导致道德虚无,道德迷失;再次是“形上迷失”,也就是不再具有终极的意义和价值,也可以说是信仰迷失。人们的生活失去了方向,失去了目标,失去了丰富的精神生活的痕迹,信仰不再引导、约束个体。既然没有终极的评价,那么人就没有具有道德、实践道德的必要。因此,道德就逐渐被忽视、冷落,最终也促成了道德的迷失。这种“意义危机”的最重要原因就是信仰(中国传统文化)的迷失,而这“意义危机”最终导致了道德的迷失,所以,信仰的缺失是导致道德迷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未来的世界与现实的世界这是人的存在的两极。现实世界的意义性与人的道德密切相关,而未来世界的意义性则与个人的信仰和希望是分不开的,人存在的两极把道德与信仰联系起来了,两者不是孤立的。信仰作为个体的精神支柱和追求目标,我们需要的不是它的实在性而是它的超然、形上性。要论证上帝是实在的、客观的存在本身就是错误的,信仰是无需证实的。信仰作为终极的目标和价值追求,它指引着个体日常生活。
  “意义不仅可以成为生活的目的,而且可以成为幸福的原因。”意义在某种程度上说是由信仰决定的,甚至可以被看做信仰。信仰为生活确定了目的,提供了方向,信仰的实践意味着生活目的的逐步实现,也是幸福的源泉。信仰可以说是意义的集合体。有了大量的意义存在幸福也就拥有了自我。可以说,没有信仰就没有真正的意义,没有真正的幸福。
  “道德作为美好生活的理由,它最终可以归纳为生活的意义问题,因为再没有比生活意义更高的道德问题。伦理学寻找的至善,以及人对信仰的迷恋,在本质上都是对存在意义的追问。”信仰的选择和确定伴随着意义追问的解答,相应的意义判断标准也会随之而产生。在某种程度上说,意义的获得,也就实践了道德。这不是一个相互独立的过程,而是相伴产生的。在意义追求和获得的过程中,必定体现道德、实践道德,而道德的实践是意义获得的前提和必要条件,没有道德的实践也不会产生意义。
  2.学校道德教育忽视对生命的关怀
  信仰是一种终极的价值追求,而对个体来说没有比生命更终极的东西,所以信仰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生命关怀。“关怀生命价值包括三个方面:关怀生命存在价值,这是前提条件;关怀生命的创造价值,这种价值是衡量生命价值大小的标准;关怀生命的超越价值,这是生命的升华和生命价值的最高表现。”“关怀生命存在价值”这是被人们普遍接受的,因为生命的存在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前提条件和推动力。但“关怀生命的创造价值”却有不妥之处,因为在某种程度上说,生命价值不存在高低、大小之分,生命都具有平等性,包括动物、植物的价值也应与人拥有相同的平等性。我们应提“尊重生命的创造价值”,但并不是因为这种价值是衡量生命价值大小的标准,而是因为这种价值有利于整个世界的发展和进步,但同时我们也就看到“生命创造价值”有时也存在弊端,如:人过分改造自然、人过分把人与自然界脱离开来等。所以,我们应谨慎地对待生命的创造价值。另外“关怀生命的超越价值”有可能与“生命的存在价值”发生冲突,这时就面临着如何处理二者关系的问题了。如“舍生取义”是对“关怀生命的超越价值”的实践,但“舍生”意味着生命的消失、生命的不存在,既然生命都不存在了,那就无所谓生命的创造价值和超越价值,那么这种实践对生命来说就没有什么意义可言了。
  但是我们学校道德教育几乎没有这方面的内容,对“生命关怀”几乎只字不提,以致存在许多浪费生命、不爱惜生命的现象。有很多人未意识到或体会到生命的时间性。有人根据人们的时间意识、生命意识把人类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大洪水之前的人类,一种是大洪水之后的人类。而中国人属于前者,没有时间观念,没有生命危机感,认为时间是极大富有的,生命是无限的。这是对生命的误解。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学校道德教育缺乏相应的引导。
  3.学校道德教育失去存在的必要和可能
  正是由于学校道德教育缺失了对终极意义的追寻,忽视了对个体生命的关怀,使学校道德教育失去了存在的根基。
  学校道德教育得以存在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学生道德的不完善性,即存在更高的道德追求、道德境界。只有知道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什么是更好的,学校道德教育才能进行相应的引导。由于信仰的迷失,整个社会陷入了相对主义,甚至是虚无主义的困境,没有绝对的道德与不道德、好与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取向,都排斥别人的价值追求。每个人的价值追求都是终极意义上的,都是完成了的,都是绝对的,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提升。这就消解了学校道德教育存在的必要性,因为没有终极的评价标准。
  学校道德教育应追求终极的意义和价值,这也是学校道德教育超越性的一个重要表现。“上帝死了”,人们自己成了自己的信仰。唯有“我”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并且“我”是世界万物唯一的,也是终极的评价标准。人失去了信仰的超越性、形上性,也瓦解了终极的意义和价值,使学校道德教育不可能,即使存在所谓的学校道德教育,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道德教育。
  总之,“信仰教育为道德教育设定最终目的,信仰教育为道德教育提供权威化、神圣化和本体论说明。”缺乏信仰的引导,学校道德教育不可能有序、高效的开展,因此重返对信仰的关注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 李泽厚.论语今读.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5.
   [2] 薛晓阳.希望德育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73、75.
  [3] 李太平.全球问题与德育.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226、233. (责任编辑刘永庆)
其他文献
安全评估工作,是当前保证OA系统可以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和基础,针对OA系统的组成以及OA系统自身的特点,对OA系统在运作中的物理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以及管理安全等进行框架的建设工作,并进行探讨,从而根据结果制定出相应的安全保障策略。
物理演示实验具有形象生动、真实有趣的特点,能在学生形成物理概念、得出物理规律前营造出活生生的物理情景,是物理教学的主要手段之一,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的重要途径,“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做”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然而对于教材中一些惯俗的、或较难操作的、或实验对象可见度差的、或实验现象显示器变化幅度小的演示实验,物理教师必须广开探究思路,大胆改进。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物理教学实践,浅
人们发现,在以理论灌输为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之外,其他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蕴藏着以感性认识、情感、意志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受教育者在参与这些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潜